广东作为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产学研相结合量多面广,企业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且结合模式多元化,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数量越来越大,结合面越来越广,这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对区域经济和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贡献越来越大。2005年,在广东已建成313家由企业或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组建的工程中心或技术中心,在19个地级市陆续建成了119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镇,一批大中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了全面合作的技术联盟,科技园、开发区内集聚了省内外一大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从1995年的39%增加到2005年的4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30%以上。二是企业在产学研相结合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已初步确立。在已建成的313个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有九成以上设在企业,科技活动机构有七成以上设在企业,科技人员近八成分布在企业,科技经费八成以上来自企业,七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企业主体开发,还有14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80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发人员增加。据统计,大中型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超过10万人,占全省的49.91%。广东民营企业的科研实力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广东产学研相结合中新突起的重要力量。这些情况说明,在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执行组织——大学、研究院所、企业中,占据社会经济体系中份额最大的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投资组织和执行组织,企业在产学研相结合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已初步确立。三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多元化。广东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合作开发——以项目为纽带,通过委托开发、共同开发等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体——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示范基地,或者组建股份制科技经济实体。高校、科研院所创建科技园区——如全国4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第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省农科院创建的农业科技园等。政产学研全面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部门主导、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实现产、学、研全面合作,推动政产学研相结合,集约化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如深圳大学城就集聚了43所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广州市政府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分别与湛江、肇庆、梅州、韶关、茂名、云浮、佛山等市签署了校市全面合作的协议,省科技厅实施了省市联动、共同推进专业镇(区)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等等。
广东的产学研结合虽然已取得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高层次人才少,科技人员投入不足;核心技术少,标志性成果少。据统计,世界上高度工业化国家的R&D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劳动力人数比一般为7%左右,而广东目前还不到3%;至2003年底,广东每万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约为21人,仅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5、韩国和德国的1/3左右,凸显了广东在R&D活动中科技人员投入的不足。从技术、成果看,一方面,发明专利少,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差;另一方面,获得的科技成果较少,代表原始性创新的发明成果和自然科学成果更加缺乏。2004年,广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个项目,但获得国家发明奖只有一项;全国有28项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广东一项都没有参与。二是科技投入规模小,投入强度低。从政府投入看,与先进国家比,甚至与北京、上海相比,广东无论从总量还是强度都有较大差距。从企业投人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强度还是规模都有较大差距。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1年为1.2%,2002年为1.1%,2003年为O.9%,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韩国2.5%~4%的水平。1997年美国通用汽车的研发投入为140亿美元,福特汽车为107亿美元,而2003年,广东用于研究开发经费却只有144.16亿元。三是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四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研发方面合作不够,产学研相结合不够紧密。数据显示,广东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政府拨款的持续增长,但企业资金所占比例较小,且增幅较缓。调查研究还发现,广东依然存在产学研脱节现象。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科技开发能力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储备;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失去了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机会。
四、福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状况
影响产学研联合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福建省委党校林红根据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联系的紧密程度,把福建省的产学研联合形式划分为松散型、紧密型、一体型等形式。
松散型形式——产学研结合的松散型形式是指自发形成比较松散,目标单一,没有资金、产权纽带,没有组织结构的点对点的短期合作。主要做法:一是咨询。企业采取特聘形式,聘请高校、科研机构的教授、专家作为公司的顾问或特约研究人员,并提供咨询。二是培训。聘请教授、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企业进行全员培训,或是分期派送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更新企业科研人员的创新观念与专业知识。三是技术转让。四是教师、科技人员自发走出去,开展科技服务。
紧密型形式——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型形式是指自发逐步走向自觉、向有组织的较高层次的结合方向发展,形成以项目为纽带的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开发联盟。主要做法:一是定点挂钩、合作共建。如高校、科研院所与各地、市、县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设立基地和科技开发综合示范区,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推广、示范及转化协作的网络体系。二是引进人才、技术,合作开发。如企业从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直接引进一批一流的专家、博士和学科带头人,利用他们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加盟企业,迅速将成果产业化。三是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配套技术。这是指高校通过对科技成果的梳理、熟化、组装和配套,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把研究工作向产业化延伸,成功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四是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结合或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中均增加了对对方的选择性,克服了过去那种靠行政撮合或摊派结合的弊端,企业越来越重视对高科技成果的吸纳,越来越重视从创新的源头开始合作,把博士后工作站延伸到企业。
一体型形式——福建产学研联合的形式正由原来比较松散的点对点的短期合作向着紧密型、集约化、相对稳定的联合方向发展,部分形成了以项目为纽带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开发实体,近几年又出现了校企合作的新势头,实现了政产学研联合的新形式,产学研结合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功能多元化的特点。具体做法:一是联合组建研究中心。这是指由大型公司与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以及联合实验室等,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在科研力量、实验设备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以及企业在资金、场所和设备投入、科研成果中期试验及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加强双方合作。二是技术入股合作研究。这是指高校或科研院所以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等作为出资,企业以现金、实物等出资,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去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这种方式由于企业不需为采用新技术事先支付技术转让费,降低了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门槛和风险,提高了企业实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积极性。三是组建项目开发新机构,孵化新项目。这是指技术开发前景并不明朗,或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不成熟,不能立即组织产业化生产,为了实现风险共担,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办新公司进行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四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强领导与协调。这是近年来产学研联合的新形式,主要是加强校企双方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创双赢。五是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园区在世界各国成为基础研究与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福建省近年陆续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建设,但目前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效应、高新技术成果的辐射功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从总体而言,福建产学研结合逐步由自发走向自觉,并逐步向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合作形式与内容上,从单纯的教学实习、合作教育向人才培养、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全方位合作转变;从单一的人员培训、技术转让、咨询服务和单项技术的联合攻关向技术、资金、人才三位一体,共建多种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转变;从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向产学研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合作转变。在合作范围与合作对象上,由以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为主的合作向面向所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的合作转变;由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与企业、一对一式的合作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群体式合作转变;由行业内、地区内的近亲合作向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远缘合作转变。在合作层次与类型上,由一次性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向技术入股、技术承包、联营科技企业和合办研究开发与人才培训机构转变;由随意性出资、一次性投资向政策性投资和实质性合作转变;由短期松散型随机合作向共建、三结合联合体和经济技术实体的长期、稳定、紧密型合作以及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的强强合作转变。
五、湖南: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简况
湖南中小企业进行了3种产学研模式的实践选择,中南大学商学院任胜钢和周雅君对此进行了总结概括研究。一是技术转让模式。为取得短期收益的中小企业,以及科研人员、设备和资金缺乏的小型企业,在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精力和科研人员的情况下,特别是初创期的企业采用了这种模式。另一种情况则是中型企业为取得短期收益的一种行为,要求技术的成熟度较高,商品化过程较快,可以很快产生经济效益。湖南的中小企业在选择这种合作模式时,注意了对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的把握。二是合作开发模式。针对致力于建设核心竞争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希望通过尖端技术的开发来实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在企业本身的科研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向外部寻求帮助。虽然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研发风险,但能够帮助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由于其投资仅限于一次研发活动,比共建实体要少很多,湖南已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进行了广泛采用。湖南中小企业在采用这种模式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湖南高校科技能力突出,信息对称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三是联营企业和共建研究中心模式。前者比较适合缺乏技术人才的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这些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有与科研院校前期合作的历史,比如有过技术转让史,双方已经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基础,因此便于从松散的短期合作发展成紧密的长期合作。而组建研究中心这种模式则适合实力较强的中小型企业,这种公司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可以长期地进行投资,并且_卜分重视公司在未来对技术的控制,致力于公司创新能力的建设。
在发达国家,以上3种模式采用比例大致是技术转让占20%,合作开发占30%,共建实体占50%。目前而言,湖南省中小企业存在两个方面的明显不足:其一是与科研院校的势差普遍较大。企业拥有的科研机构少,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偏低。其二,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融资途径不足。湖南现实的模式主要是以第二种为主,第一种次之,第三种最少。近年来合作开发和共建实体这两种模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共建实体。其原因在于:一是湖南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在增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意识显现;二是应用技术领域,成果有效供给不足,针对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供不应求;三是产学研各方正在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共同开发,谋求长期合作,结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战略伙伴。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这种转变对湖南的产学研合作产生了有益的效果,它有利于湖南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最终实现从第一种模式向第二种模式过渡,最终实现以第三种模式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六、安徽:产学研合作发展概况
近年来,为推动安徽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安徽教育厅、科技厅、经济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组织了多次产学研大型合作活动,大大激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产学研合作的热情。目前,安徽共有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3万多人,全省各高校2005年投入科学研究的经费达12亿元,在研的科研项目5500多项,已具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条件。近年来,安徽产学研合作活动日趋活跃。数据显示,2005—2006年安徽承办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主要由省教育厅和地方市政府主办,会议规模和成果在不断扩大。2006年9月的安徽省经委与马鞍山市政府主办的产学研合作活动,不仅突破了前几次活动只有省内高校参会的局限,参会企业也由原来的各市扩大到全省。2006年4月14日,安徽省教育厅还组织省属本科高校校长,到江汽集团、安科生物、科大讯飞等高新技术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企业对技术需求等情况,寻求校企合作的领域和方式。这对加强全省校企双方的了解和沟通,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型安徽建设和实现安徽奋力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