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从不上网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YouTube链接,顺手一点的结果,是看到名叫TheFineBros的两个傻帽在四分钟内剧透了一百部电影。这对视频达人还用相似的方式剧透过50部喜剧,50部圣诞电影,100部恐怖片,点击率出奇的高。看视频的人不可能看过所有被剧透的电影,却仍然乐在其中。当我重新搜寻记忆,才知道并非所有人厌恶剧透,有的人简直会爱上它(《法国贩毒网》演到最后也没抓到大毒枭)。不信请听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我和其他人看《第三人》,当男主角查到车祸现场还有第三人,立刻有人问:“谁是第三人?”得到回复:“死者是第三人,他其实没死。”然后大家带着敬佩的眼神看着他,心满意足地继续看片,对我“第三人是奥森·威尔斯演的”之类更有深度的附加信息毫无兴趣。
知道了吧,观影现场的剧透者就像上帝,给予每一个“祷告者”满意的答复。像我这样有原则的上帝,总是劝他们“你自己看就知道了”,却被误解为冷漠。让我不理解的是为何坚定的反剧透主义者会给我发遍布剧透的链接,让我不得不提前获知《炎热的夜晚》的凶手就是开场的小吃店老板。我质问他,他的回答是:“哈哈哈,我真希望能在现场欣赏你的反应。”很快我就理解他了,当我在影院中看到他被剧透的那张脸,还有被霍夫曼演绎得出神入化的《卡波特》的脸,不知为何,竟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受到重大伤害的朋友,在一死一生之间参透人生:与其活在反剧透的痛苦天堂,不如选择剧透别人的幸福地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男主角幻想出来的,《独行杀手》死了。
事实上,我觉得剧透完全可以发展成一项全新的产业。如果你看NBA,就会明白我的意思。那是我唯一观看的体育项目,不是因为篮球多精彩,而是在比赛尾声,总会有一个漂亮的横移镜头扫过输球的队伍,看着那些loser们郁闷的大长脸,真的会让你相信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同理,假设《惊魂记》的诺曼·贝茨每天都能看到反剧透主义者被剧透的反应,他肯定不会再留恋死去的母亲,以至于装成老太太的样子四处戳人了。想不到的是,已经有人这么做了,有老外设计了一套专门剧透的T恤,不过上面写的都是些《星战》、《人猿星球》、《搏击俱乐部》之类懒得让人剧透的片子。值得借鉴的是剧透的技巧,穿着那么一身衣服的人,就像病毒,走到哪里,剧透到哪里。
也许电视台会考虑这么一档子整人节目。首先有人提供信息,说他认识一个反剧透主义者,每次被剧透之后都会气愤地用脚挠耳朵,还是个小气鬼——谁会不想看一个人用脚挠耳朵啊!然后就有打扮成乞丐的主持人在地铁里纠缠他,说些“大恩大德”的话,这哥们要是装作看不见,主持人就说:“《八毫米》的虐杀录像是真的,《处刑人》的大胡子犯人是两兄弟的亲爹,《哭泣游戏》的女主角是个男的,还露鸡鸡了……”这样,既有娱乐效果,又有教育意义——谁叫你不施舍穷人来着。
如果能有时光机,我想我会选择比利·怀德《控方证人》的首映礼,藏在人群中。当玛琳·黛德丽指控爱人时,我大喊:“她在装怨妇。”当笨蛋律师去车站跟老妇人取证时,我大喊:“她在装老妇。”当黛德丽大谈她愿为爱而坐牢时,我大喊:“她男人早就劈腿了。你们干吗不回去看原著?”我还会去法国,跟戈达尔说,你好歹也算以不按理出牌而闻名,干吗不在某部电影的中段提前公布影片的结局呢?如此当我重回现代,也许他的作品集会多出一部以我命名的经典。
几天后,我找到穿玛西娜T恤的朋友,给他说了我的想法。他嗤笑我,说我只有概念,而没有计划。首先要做的是让“剧透无耻”的观念变得好像“闯红灯是低素质表现”一样深入人心,然后才能推广。而要玩出大手笔,个别人的定点剧透之外,还需要集体剧透。比如可以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放出一只巨大的热气球,上面写着“《罗斯·玛丽的婴儿》是魔鬼的婴儿”。在世界杯决赛上安排裸奔,后背写上“《说谎者雅各布》被杀死了”——电视台不用在生殖器上打马赛克,有剧透谁还看那玩意儿啊。甚至可以在婚礼请帖中来个突然袭击:“小儿詹邦德与西门庆大官人结婚,荷蒙厚仪,《陆上行舟》虽然成功,舟却被放走,歌剧院未建成,谨订于某月某日某时喜酌候教。”
因为有时光机,我和穿玛西娜T恤的朋友一起去到未来,发现我俩已经因为经营剧透公司而成为了亿万富翁。本以为会遭到“反剧透主义者”的道德谴责,谁料最大的敌人却是“剧透保护主义者”。他们走上街头,试图用真实的数字发出警告:“二十年前,我们有三万部可以用来剧透的片子,现在呢,只有三百部没有被剧透过了。而且每过一小时,就有三部电影因为剧透过多而失去了继续剧透的可能,按照这个速度,再过十年就无剧可透了。但是,剧透危机可以解决,请帮助农民种植醇类燃料作物,提高能源经济标准,减少汽车废气排放,如果你祷告,人类能拿出改变的勇气,然后把知识变成行动的力量。”我和朋友都被感动了,他抽泣着说:“真可怜啊,那时候的人都开始剧透《难以忽视的真相》了。”
最后,希望不会有人恨我,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也被透了个一干二净,比如在还没看过《绿色食品》的时候,就提前知道那是用人肉做的。
《都灵之马》攻略
——如何欣赏高雅艺术
故事背景
故事灵感来自哲学家尼采的传说,在影片开头也有介绍但是并不详细。贝拉·塔尔也许认为这在西方家喻户晓,在中国却没有被写入小学课本,因此有必要做补充以方便理解。1889年的1月3日,尼采从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的玩具店走出来,他因为内急晚来了十分钟,错过“种马”纪念版的发售时间。这款12寸可动玩偶来自香港,售价为9999里拉,肌肉纹理和皮革光泽极佳,体内植入了模仿马骚味的香囊,还有六款不同颜色的可换马掌和三款不同表情的头雕——据说起了大早的科波拉抢到了,并将其中一个头雕用在《教父》里——无论如何,尼采赶到时,“种马”早已抢购一空,他非常沮丧。
走出玩具店,正巧看到一农夫在鞭打马儿,精神恍惚的尼采以为那是“种马”模型,提出高价购买,但是他老妈拒不付款。尼采就在地上打滚耍泼,又抱着马头嚎啕大哭,被强行带回家后,生气的他不跟任何人说话,以为母亲会心软,但是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得到“种马”模型。那匹马儿后来如何,没有人知道。
准备工作
1创造一个全黑的环境。选在晚上,挂窗帘,不应该有任何多余光源,哪怕是音响指示灯也得用纸盖上。其实就是在模拟电影院——尽管市面上流行的“这个那个一定要去影院看”的说法基本都是在胡扯,但这对《都灵之马》却很重要。
2为了体验片中人的痛苦,请在大风天跑外面站十个小时,或用吹风机吹脸十个小时,记得调成冷风。或卧推十公斤杠铃杆一百次。条件允许的话,边吹边推边看效果最佳。
3包菜一颗,菜盆一个,手电一支。
核心提示
《都灵之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表现生活细节,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无聊、灰暗、压抑、绝望、破败、狂暴和龟毛,最终在麻木或恐惧中消亡。慢节奏还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尽管这种思考在一开始可能并无目的——比如“为何是都灵之马而不是攀枝花之骡?”这显然并不重要,但是要不了多久,导演就会提供更多线索:将反复出现的吃土豆片段连在一块,不难看出这是在对西式烹饪传统提出挑战,怎么可以不用油也不切丝只用清水煮呢?在《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本来答应要帮参议员找回女儿,后来杀人越狱,八成跟监狱餐里没切也没剥皮的囫囵个土豆有关。下文即为楼主看片时经过严肃思考得出的东西。
严肃思考得出的东西
1注意贝拉·塔尔长镜头的特点,看起来很磨叽,但是保持了思考的连续性,而且有着惊人的“跨度”,即在镜头开始与结束时想到的东西往往完全不一样。以《都灵之马》的第一个镜头为例,说的是老人和他的马在大风沙天气里赶路,马儿的头上下剧烈地摆动,每次使劲都会露出一口大白牙,这就是“咬着牙前行”吧,犹如人类的困境……而在这个镜头持续了100分钟后,我也想好了未来一个月每天应该吃些啥——第23天的中午吃茄子盒,而且是晾了一晚上的,软软的,更多水更鲜美。那天晚上也要吃茄子盒,得多炸些。
2马夫早起上班,马儿仍然赖着不走,再次遭到鞭打。这当然是在影射地球村越来越糟糕的交通状况,现代人虽然拥有了更快捷的工具,却因此作茧自缚,寸步难行。马夫的女儿在这场戏中扮演了与尼采相似的角色,她叫停暴躁的父亲,说,“你看不出来她动不了了吗?”请注意,她用“她”来指代马儿,证明这是一匹母马。如果不知道尼采为玩具伤神,单从抱着母马不撒手这件事,可能会误以为他有什么特殊癖好呢。而在马夫牵马回厩时,镜头对准她左右摇摆、无比性感的屁股,无意间加重了这种误解。
3马夫有一脸大胡子,多数人的胡子留不起来,稀稀拉拉,短短的,很猥琐。跟马夫讨酒喝的胖子脸上无毛,干干净净,连头发和眉毛都没有。他嫉妒马夫毛多,就扯了一大通“人与上帝共同毁灭世界”的理论,试图让马夫心情低落,马夫让他滚一边去。导演说这个胖子是“尼采的影子”,可见“胡子”即是“种马”,尼采对于这件事还是很介意的,不愧是悲观主义者。
4独臂马夫单手持斧赶走吉普赛人的一幕在大风沙背景下犹如莱昂内和中国武侠联姻,莫非这是英雄片?贝拉·塔尔把吉普赛人描写成小偷、乞丐和神棍,让人想起约翰·福特塑造的印第安人,不过贝拉·塔尔并非种族主义者——马夫和女儿驱逐吉普赛人是因为吉普赛人拥有两匹马,而且都是白的,而他们只有一匹黑马,就好像没有马的尼采嫉妒他们那样。吉普赛人离去后,水井干枯,似乎是被下咒。根据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瘦到死》说的也是吉普赛人下咒,让一个胖律师“瘦到死”。这当然是虚构的,害一个人怎么能让TA变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