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氏绣庄拿回自己的练功服已经几个月了,道衣每天早晨必有一个时辰练习太极导引术,练完导引术,换完衣服,剩余的时间要么自己研究弓箭、要么就让柳依依跟自己出去转悠,如果去的远还要雇辆马车代步。自从母亲允许自己外出,道衣已经缠着柳依依带他把丹梓县县城逛了一个遍:郑秀才府住在县城北部,此处大多是乡绅、官员的住所,更有丹梓县县衙坐落于此;城东有个大的坊市,大多是城外运来的蔬菜、家禽等更像前世的批发市场;城西主要是家具行、马行、还有一些大的商行;要说道衣最喜欢去的还是城南,那里有许多的酒馆茶楼还有客栈,不乏说书、流浪的艺人,这也是道衣接触外界,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只是城南比较远,也不能常去。
因为每天郑秀才府的小公子都会外出,加上郑秀才为人老实和善,郑秀才府跟街坊邻居相处的都不错。今天道衣跟着柳依依出去外婆绣庄呆了一天,快到晚饭才跟着外婆跟姨娘一同回了家。路上很多街坊邻居都知道他。
“刘伯父好,该收摊回家了”路过刘老伯卖菜的摊子。
“是小道衣啊,看看今天剩下的缺什么可以拿去。”后面的话是对李氏说的。
“不了,家里什么都不缺。”说完就牵着道衣的手继续往前走了。一会就路过陈铁匠铺门口,道衣一看陈叔已经关门了,铁匠铺道衣也来了许多次了,道衣主要想看看大唐的冶炼锻造技术如何,开始去陈叔那看了道衣还很惊讶,因为陈叔打来锻打的竟然铁,后来一问才知道可能是大唐的五金矿藏比较丰富,铁矿的原矿石含铁量也比较高可以直接用来锻打,否则以道衣的观察陈叔铁匠铺应该是不能将铁矿石熔炼的。
晚饭后,郑秀才说了一件事,就是年前去找了座师常学政,常学政答应道衣可以参加今年秋季的开笔开智,之后就可以去县学读书认字了。
本来道衣对读书考取功名的道路没有太大兴趣,但是看着父母期待的目光,想想自己最近也无事可做,去县学读书不会影响自己太极导引术的练习,也就答应了父亲。
“正好去县学的藏书楼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
郑秀才不知道的是由于大唐的文字跟道衣前世的繁体字很像,加上道衣聪慧兼且过目不忘,其实郑秀才拿回家的公文道衣读起来都已经毫无障碍了。
宝历二十四年秋,丹梓县一年一度的开笔开智开始了,对于生活在丹梓县的人们来说,开笔开智是难得的大活动了。这一天不仅县学的教习们全部都要到场、学署的学政,甚至县衙的县丞都要参加。
是日秋高气爽,一群丹梓县的六岁小童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县学,今天来参加开笔礼的孩童男孩统一着白色儒服,女孩统一着白色襦裙,腰间只用一根墨色的带子系了,脚下踩的都是墨色长靴,全身只有黑白两色。这是开笔礼的第一步,正衣冠。
道衣跟着一群小童进入县学,县学给人整体的感觉是肃穆、庄重,青瓦、白墙,院中那颗大榕树枝繁叶茂,县学的大院被它遮去了一小半,似乎很难分辨它的树龄,感觉它应该在那里好久好久了,待在县学里似乎人内心会变得非常的安宁,似乎自己也有点喜欢这里了。
巳时已到,随着一声钟响,开笔礼的第二步开始了,今日给孩童们朱砂开智的正是常清风,这位丹梓县的学政。常学政以清水净手后,拿起桌上摆放好的毛笔轻点朱砂,再在第一个孩童眉间点一下,一个红色的朱砂痣出现了,这也正是开智的由来,因为痣同智。一个孩童完成后紧接着是下一个,仿佛是被县学的气氛感染了,开智的过程中没有孩童吵闹,整个过程静悄悄的,更显开智的庄重。
突然“咚”的一声鼓响,原来开智已经结束了,下一步正是击鼓明智,在如此庄严的气氛下一声鼓响,振聋发聩,似乎真的有令人“茅塞顿开”之感,击鼓明智目的也是为了让孩童们耳聪目明,激发每个人内蕴的灵光。
下一步启蒙描红,就是在县学教习们的指导下用毛笔写下人字,这个开笔礼之前,所有孩童的父母应该都有教自己的孩子,这一步所有孩童都很快完成了,看得县学门外的父母也是倍感欣慰。道衣这个时候偷偷的瞄了一眼母亲她们,她们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似乎溢于言表,似乎比自己这个当事人还激动。
其实当写下人字的这一刻,不管孩童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父母都看着他们走向了成长的第一步,启蒙描红正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启蒙描红一完自然是县丞给所有参加开笔礼的孩童上的第一堂课,不外乎要谦逊、好学,向县学的教习多请教学问,希望他们能高中秀才,最好他们中间能出个举人;然后就是怎么做学问,讲了一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县丞洋洋洒洒,讲了几有一个时辰,也不知道孩童们有没有听懂,道衣倒是能听懂,但是这个纯理论的东西,哄哄小孩子还行,自己可以知道丹梓县已经有几十年未出举人了。
接下来是开笔礼的最后一步,古榕树下许愿。因为快到午时,很多孩童父母等县丞话一讲完就拉着自己家孩子回家去用餐了,留下的父母不多,道衣也留下了,因为他感觉县学的古榕树也太大了,比前世见到的任何一颗树都大。留下的孩童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古榕树下,上香许愿,道衣也诚心许了个愿但是与自己功名前途无关,他许的愿是希望父母、姨娘、外婆能健康长寿。道衣许愿完后立于一旁,下一个孩童也是如此,此时道衣在默默的观察这个大树,似乎在那个孩童低语的时候有什么东西飞到了古榕树里面。道衣吃了一惊,连忙问了母亲李月儿,母亲说看不到,道衣不信,问了姨娘、外婆都是如此,看来只有自己能看到。道衣为了确认自己看到的东西,直到最后一个孩童许愿完后才跟母亲她们回了家,看着已近未时的天,看着母亲她们虽然不相信自己能看到东西却也陪着自己看到了最后,想到这里道衣不禁抓着母亲的手紧了紧。
“有家,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