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李世民笑了,“徐世绩来了。”
话刚说完,一个看起来什么都像就是不像军人的汉子走了进来,引人注目的是那张红脸和脸上的酒糟鼻,完全像是一个通年饮酒的人。
徐世绩先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彭啸,然后才向李世民行礼,“秦王,尉迟恭所率部队已经全部投降了。”
虽然已经预料到了,但李世民依旧很高兴,“好!我就知道你有这能耐。把你准备讨赏的人名字拉上来,我要论功行赏。”
“好,回头我让人给您送过来。”
李世民冲着彭啸说:“老徐是唯一一个一打完胜仗就追着问我要赏的,开始我还有些烦他。不过后来才发现他不是给自己要,他是给他的那些手下要。”
在古代抢劫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抢劫是军人的天性。和其他将领不同,徐世绩从来不放纵自己的部队抢劫,他每次打了胜仗,就会“抢”李世民,这种作法实在是有趣的很。
徐世绩忽然转向彭啸,跪下就拜,彭啸被他这搞法吓了一大跳,赶紧过去拉住,“徐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李世民和秦琼也有些诧异,徐世绩执意拜完,才把彭啸在黎阳城把他爹从青乌帮手中救出来的事跟李世民讲述了一遍,“我回到黎阳的时候,彭兄弟已经悄悄地走了。我爹就指着我说‘要不是彭啸救我,你就得给我点纸烧香了。彭啸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赶紧去追,跟人家道谢。追不到的话,也就别回来了。’我骑着马一直追出去三十多里地,可没能追上彭兄弟。我爹因为这事还差点动手打我那。”
李世民大笑,“哦,原来是这样,那你是应该拜谢。”
徐世绩也笑,“我跟我爹说了,只要我不死,就一定会找到彭兄弟亲自拜谢。”
彭啸有些不好意思,“徐将军言重了,遇上老爷子这种好人谁都会出手的。”
李世民对着彭啸说:“等打败了刘武周,我就回京城跟我爹说,撤销你流放云州的前令。其实小彭离开京城没两天,我家老三就从晋阳城到了京城,因为这事跟我爹大吵了一架。那小子玩起性子来,还真不好弄,我爹差点被他气病了。后来一个牢头给老三送来一封信,说是小彭留给他的,这家伙看了以后才不闹了,乖乖地回了晋阳。那小子最听小彭的话。”
彭啸十分感触,“齐王只是爱耍个性子,他曾经跟我说皇上最疼他。”
李世民撇嘴,“我那时还在泾州,等回京以后,听说了这事本来是想给你求情的。可就因为他闹的我爹不高兴,谁都不敢再提这事了。不过,你放心,等打胜了这一仗,我就帮你了结这件事。”
秦琼向着彭啸眨眨眼,他也替彭啸高兴。彭啸向李世民行礼,他虽然还不能完全的释怀,但他感到了无比的轻松。
李世民问徐世绩:“那个尉迟恭抓住了?”
徐世绩点头,“嗯,抓住了。我来就是想问下您的意思,这家伙怎么处理?”
“秦琼的意思是杀,其他人也多数是这个意思。但我想留着他,说说你的看法。”
徐世绩想了想,“那就不杀吧,”徐世绩并不是讨好李世民,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两仗打下来,我发现这个尉迟恭也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货。您就是放了他也无所谓,他翻不起什么浪来。不过这家伙功夫不错,又不怕死,当个打手还不错。要说统兵,还是算了吧。”
徐世绩说中了李世民的心思,他点了点头,“那就先关着吧,等灭了刘武周再说。”
后来的事实证明,徐世绩对于尉迟恭的判断实在是太精确了。
彭啸忽然说:“既然秦王不准备杀尉迟恭,我到有个想法……我想以刘军的身份救他。”
“哦?这话什么说?”李世民问。
“我不相信永安王会是要谋反的人,我想回去见见他,听听他怎么说。或许能从他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如果他不是那个要谋反的人,我就把他救出来。”彭啸解释。
李世民是个反应奇快的人,“你是怕就这么回去刘武周不相信你。所以要把尉迟恭救出去,这样就能混淆视听?”
彭啸点头,“是,刘武周虽然不喜欢他这个人,但还是比较信任他的。我们一起回去,这样刘武周就不会起疑心。”
秦琼有些担心,“要是尉迟恭回去了,又带着人马来对付我们,怎么办?”
徐世绩到不以为然,“尉迟恭这次折了不少人马,他要是逃回去,刘武周即便不追究,估计也不会再派他出战。如果刘武周真的还要派尉迟恭来,那对于我们绝对是一件好事。”
秦琼听懂了徐世绩的意思,会意地点点头,他问彭啸,“可是彭兄弟,永安王是秦王的叔叔,一定会被刘武周严加看管。你准备怎么救永安王?”
彭啸皱着眉头,“我还没想好,回去看看再说。”
秦琼提出建议,“如果是这样,那干脆把尉迟恭招降了,这样也就能和咱们里应外合了。”
“不行。”李世民和彭啸几乎是异口同声,“尉迟恭的脑子跟木头一样,会被刘武周发觉的。那样不但帮不上忙,还会把小彭也害了。”
“我只是找个掩护能安全的回去,徐将军也说了,尉迟恭即便回去了也不会是个威胁。想要劝降他,只要打败了刘武周,尉迟恭没有地方可去,早晚会降的。”彭啸说。
李世民不无忧虑,“回去太危险,一旦被发现了,依照刘武周的性子一定不会放过你。”
徐世绩也说:“是啊,彭兄弟,知道你是天生侠肝义胆。可要救永安王也不一定非的用这种办法,咱们还能想别的方法。”
彭啸摇头,“永安王是因为我才投降的,要不是我他是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的,我绝不能食言。而且我要尽快回去,永安王一旦见不到我,很可能会以为我是在骗他。万一想不开,作出什么别的事情,那我就成了罪人了。”
彭啸很坚决,李世民也就决定了,“好!就按小彭的意思,咱们就配合小彭演一场戏,让小彭把尉迟恭救走。”
“你就这么把尉迟恭救走,我估计他自己都不会信。咱们得让他相信,彭兄弟救他不容易。嗯,这样,我看还是我陪你去演这场戏。就假装是你胁持了我,然后再把尉迟恭弄出来。嗳,说好啊,是假装啊,你可不能让那小子一出来先把我捅了,那我可冤了啊。”徐世绩一本正经的说。
彭啸笑了,“尉迟恭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我估计只要他一逃出来,一定会没命地跑。肯定不会想别的。”
众人会心地大笑起来。
尉迟恭在叹气,他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倒霉的人。秦琼,徐世绩,还有李世民这些家伙太狡猾了,两仗下来,自己带出来的人马不是死就是降。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都没有和任何一个对手正面交锋过,稀里糊涂的就当了俘虏。
唐军的口号是缴械投降者不杀,但尉迟恭很清楚,那是对于士兵们而言。他俘虏了唐军的永安王李孝基,还把他送回了刘武周那里。如果刘武周不杀李孝基,兴许他还能保得住一条命,一旦刘武周对着李孝基开刀,那么他的命运将会和李孝基一样。
尉迟恭把自己愤愤地砸回了牢房里的草堆上,他想到了投降。要是他向秦王主动投降,秦王会不会受降?听人提起过,秦王是个很惜才的人,或许……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起了秦琼、徐世绩这些秦王身边的人的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不屑和鄙夷。他们看不起他!
尉迟恭感到绝望,也许当初就不应该投降。他正胡思乱想着,徐世绩来了。跟着他的还有一个唐军,看起来不像是亲随,因为尉迟恭还从没见过有哪个亲随这么不长眼,几乎跟徐世绩像是贴在一起一样。
徐世绩在喊守卫,“去,把尉迟恭给我带出来。嗯,把他的枷锁去了。”
那守卫有些疑惑,“将军,要把他的枷锁去了吗?”
徐世绩就有些生气,“你聋了?这些话还用我说第二遍吗?快去!”
守卫就飞快地跑去了,不一会儿尉迟恭被推了过来。
尉迟恭转动着被勒肿的手腕,“徐将军,要杀要剐你给个痛快,我尉迟恭……”他赫然发现徐世绩身后站着的人竟然是彭啸,而且在向他使眼色。尉迟恭在笨,也明白了,他不再废话了,赶紧跟在徐世绩的身后。
有徐世绩带路,很顺利的到了东门,东门的守军看见了徐世绩,“徐将军,这么晚了,您这是要上哪儿?咦,这不是那谁……?”
徐世绩瞪了他一眼,“我要出城,秦王要审这家伙,开门!”
那守军恍然大悟,“哦……开门!将军你不骑马去?怎么就带了一个人,我陪您去吧。”
“你怎么这么多事……”
守军忽然发现徐世绩在向他咧嘴,猛然间他发现徐世绩身后的唐军手里拿着一把匕首顶在徐世绩的后腰上。因为天色晚了,而且那匕首是黑色的,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见。他脸色大变,“来人啊!有人要行刺将军!”
寂静的夜色中,这一声远远地传了出去,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纷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刀剑出鞘的声音,彭啸苦笑了一下,然后把匕首架在了徐世绩的脖子上,冲着四面八方冲过来的唐军大叫着:“谁也别动!不然我就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