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里不断地“吐”出唐军的士兵,像是支流一样地汇聚在一起,然后涌向刘军的士兵。这些唐军的手里都拿着盾牌和战刀,嘴里高喊着“缴械投降者,不杀!”刘军的士兵们挤成了一团,绝望地面对着四面八方的唐军。
终于有人撑不住了,一个刘军士兵扔下了武器,举起了双手,他不敢抬头面对同僚们质询的目光。可让他诧异得是很快又有一把武器扔在了地上,接着是好几把,然后成片成片的武器扔在了地上。一个人的投降带走了所有人的勇气,刘军投降了!
尉迟恭不投降,他身边的人也不投降。
尉迟恭在飞矢中穿梭着,那身法实在让人赞叹。一支箭斜着射到了他的肩甲上,发出了怪异的一声响,一个折射射进了他身后的一个倒霉蛋的咽喉。尉迟恭回头看了一眼,接着向前冲。又是几只箭呼啸而来,尉迟恭挥刀挡开几支。还有一支箭不依不饶地冲着面门飞来,躲不开了,尉迟恭一低头用头盔挡了。箭头打在头盔上,当地一声折成了两段,掉在了地上。尉迟恭被震得有些发昏。
射箭的唐军被尉迟恭的“壮举”吓得愣住了,一时间忘了放箭。尉迟恭带着十几个人成功地冲过了巷口,他们的目标是上城头的入口。可一切似乎都已经被想到了,尉迟恭发现入口被碗口粗的木栅栏封住了。里边站着的是那个红脸将军,“尉迟将军,我看你还是投降吧,秦王有令,缴械投降者,不杀。”
尉迟恭的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他一刀砍在木栅栏上,深深地看出一道印,“你究竟是什么人?”
“在下徐世绩。”他说完搓了搓自己的鼻子。
尉迟恭忽然反应了过来,对方的脸红并不是因为喝酒,而是他本就是个红脸的人。尉迟恭气得一跺脚,转身向着另外的方向冲去,这一次他的着眼点是东边的城墙,十几个士兵依旧不离不弃地跟在他身边。
接受了大部分刘军的投降之后,唐军开始转向尉迟恭。
尉迟恭身边的人在搭人梯,第一个攀上墙头的是尉迟恭,他俯身拉上去一个,然后两人合力又拉上去一个。
这时唐军的士兵们赶到了,搭人梯的几个不再向上爬了,转身面对着唐军,其中一个喊着:“将军,快走!”他们想拖住围上来的唐军,让尉迟恭逃走。可很快就被打翻在地,捆生猪一样的捆了。尉迟恭在墙头看了看身边的两人,叹了口气,“不走了,不走了……”他翻身跳下了城墙。
※※※※※※※※※※※※※※※※
城外的彭啸和齐智没有走远,他们在听着城里的动静。他们两个没有跟着大队人马进城,而是在第一时间躲了出去,然后看着吊桥慢慢地升起。
城里现在一片静寂,齐智有些困惑,“刚才还喊得震天响,现在怎么没动静了?”
彭啸作出了判断,“看样子应该是投降了。这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很高明,尉迟恭这次惨了。”
一声马嘶,惊得齐智跳了起来,他迅疾地拔刀转身,彭啸也跟着转身。他们的身后来个一匹马,马上的人他们认识,那是秦琼。
“彭啸,秦王在等你。”
二里地以外,秦琼的部队在严阵以待。这是后手,一旦城里的唐军暴露了,就会发出信号,然后两下夹攻。李世民几乎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了,与其说他有多么的勇武善战,倒不如说他的运筹帷幄,遇上这样的对手你得加倍的小心。
李世民看见了彭啸之后,很快地迎了上来。彭啸上前行礼,亲近归亲近,这么多人面前礼数不能少。但是李世民不给他机会,一把拉住了他,“不用弄这些虚的。”
“参见秦王。”齐智也在行李。
“哦?我记得你,你叫齐智。”
齐智激动地两眼放光,“秦王,您还记得我……”
李世民就拍了拍齐智的肩膀,“来人!给齐智弄些好吃的,把我最好的酒给他。”
齐智非常得瑟地扫视了一下四周的士兵,那意思是‘看见了吗?秦王请我喝酒’。
李世民不管了,他拉着彭啸回了营帐,他有事急于跟彭啸商量。这一过于亲近的举动,引来了周围更加羡慕嫉妒的目光。
有些话李世民是不会说的,所以先开口的是秦琼,“秦王怕你进城以后有什么闪失,早就把你的样子告诉了徐世绩,特意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伤着你。”
“多谢秦王,守蒲坂城的是徐世绩?”
李世民点点头,“对啊,你认识他?”
“只是听说过,还没见过面。”
提起徐世绩,李世民也是一脸的赞许,“那家伙是个比鬼还精的家伙,原本我是想对尉迟恭来个两面夹击。可徐世绩愣是要装扮成刘军,引尉迟恭进城。这家伙实在是胆大包天。”
彭啸同意,这么胆大包天的计划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的。李世民同样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真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手下,“我记得这蒲坂城是刘武周的地盘,什么时候拿下的?”
秦琼在一旁说:“就是昨天,秦王派我去拖住尉迟恭,他在这边亲自带兵攻打蒲坂城。蒲坂城的守军还抵抗了一阵子。其实秦王早就算准了尉迟恭如果被我打败的话,一定想要找回面子,死追我的部队。所以他让我把尉迟恭引到蒲坂城来。再后来的戏就是徐世绩唱了,你也应该看见了,就不用我多说了。”
后来的事是彭啸的亲身经历了,彭啸由衷地赞叹:“秦王真是高明。”
李世民摆了摆手,“你也别拍我的马屁,我只是看清了尉迟恭这个人而已。这家伙这一次要是投降的话,我还真想用他。这小子蠢是蠢了点,不过是个不要命的主。这样的,我以后早晚用得上。”
彭啸当时并没有理解到李世民话里的‘早晚’,直到武德九年的时候,彭啸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用得上。
秦琼在旁边对于李世民的话有些皱眉,但他不会当面向李世民表达他的不满。他探头向外看了看,“蒲坂城怎么还没有消息?”
李世民胸有成竹,“不急,徐世绩是个把稳的人,如果不顺利,早就在城里发信号了。我估计这会儿,城里的刘军应该已经投降了。”忽然,李世民变得一脸的严肃,“小彭,我听叔宝说,你准备回去救出永安王?”
“嗯,永安王是被我制服的。因为当时夏县的弟兄都已经被围住了,而且跟尉迟恭的部队相差很多,如果就这么打下去,那肯定是要全军覆没的。我当时也是没有办法,就制住了永安王,让他带头投降。屈辱是屈辱了点,但总比没了命要好。”
彭啸以为会得到李世民的认同,但出乎他的意料,李世民皱紧了眉头,很久没有说话。
秦琼看出来了,他问李世民:“那件事能告诉彭啸吗?”
李世民像是有些心烦,他挥了挥手,“早就说过了,彭啸是自己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秦琼就说:“是这样的,我们前一阵子得到情报,咱们攻打夏县的这支部队里边有人想要谋反,跟刘武周里应外合,对皇上不利。所以秦王本想借着这一次机会揪出这个内奸的。”
彭啸有些失惊,“你是怀疑?……”
秦琼的反应很快,“不是……围攻夏县的部队里除了永安王,还有秦王的舅舅独孤怀恩,嗯,工部侍郎唐俭也算得上是一个。情报上只说是咱们唐军里的一个将领,并没有具体到是谁。”
“这消息可靠吗?”
李世民叹了口气,“我也希望不是真的,但不管可靠不可靠,这么大的事总还是要提防的。”
彭啸这才明白了,为什么秦王没有派人向夏县方面的唐军发出撤退的命令。如果这个内奸真的是个将领,也许他就会主动投降。然而自己把永安王李孝基制服,逼迫唐军投降,这一下反倒让这个人没有露出破绽,那形同于自己帮了这个要谋反的人一个大忙。
彭啸只是有些想不明白,这件事看起来尉迟恭一无所知。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在唐军的部队里,万一尉迟恭脑子一热,杀错了人怎么办?
彭啸有些郁闷,“都是我的错……”
李世民笑了起来,“没事,总会找出这个人的,我已经派人禀告了皇上。三胡这些天几乎天天跟在我爹身边,不会有事的。”
说起李元吉,永远都是彭啸关心的对象,“齐王在京城?太好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小子听见刘武周要攻打并州,就带着三千多人马回到了京城,那也是我爹的意思。这小子总是念叨你,因为你被流放了,跟我爹还大吵了一架。他说要是你跟他在一起的话,他说什么也不会从晋阳撤退的。”
彭啸对于李元吉的这种狗屁逻辑有些讶然。忽然营帐外有士兵的声音传了进来,“禀告秦王,蒲坂城有人来报信了。”
“进来!”
正如李世民所料,蒲坂城的战事很顺利,刘军几乎没做抵抗就全军投降了。
“秦王,尉迟恭已经投降了,你准备怎么处理他?”秦琼问。
李世民忽然转头问彭啸,“小彭,叔宝他们都觉得尉迟恭不是个忠心的人,他们的意思是杀。你觉得这个尉迟恭怎么样?是杀还是招降?”
尉迟恭的名头在后世太大了,一般鼎鼎大名的人都会有些值得称道的事迹,但依照彭啸的了解,尉迟恭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让人留下印象的事迹。彭啸虽然不知道尉迟恭以后会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能肯定尉迟恭这个时候不应该死。
“我觉得尉迟恭的功夫是没得说,只是……”彭啸看了一眼秦琼,秦琼像是求助地看着他。在后世同为门神,一个门神居然要杀另一个门神,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吗?
彭啸被噎住了,“嗯,这事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