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波达国王说:“我曾发誓要救渡一切众生,更何况这只鸽子向我求救,我已经答应它了。人应当言而有信,我不能把这只鸽子交给你。”
苍鹰说:“大王!您说您要救渡一切众生,但我今天如吃不到这只鸽子,就会饿死,难道我不是众生之一吗?难道您就眼睁睁地看着我饿死,不闻不问吗?”
萨波达国王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再拿些肉给你,你就别吃这只可怜的鸽子了。”
苍鹰说:“那也行,但您拿来的必须是刚割下来的新鲜热肉,否则我无法吃,还是会饿死的。”
听苍鹰这么说,萨波达国王心中暗感为难。他曾想随便找点熟肉打发苍鹰了事,但没想到苍鹰只吃刚割的新鲜热肉。
萨波达王想:“到哪里去找刚割下的新鲜热肉呢?如果为此而宰杀其他动物,则我为了救一命,又害另一命,这样的事情不能做。”想来想去,他决定从自己身上割一块肉来喂苍鹰。
主意打定,便对苍鹰说:“既然你一定要吃刚割的热肉,那我就割一块肉给你吧!”
苍鹰见萨波达国王中了圈套,心中暗暗发笑,却一本正经地说:“大王!您能这样做,足见您道德高尚。不过,既然您要普度众生,就应当平等地对待一切,我虽然只是一只鸟,保证也不偏不倚。因此,只要您割下的肉,与刚才的那只鸽子一样重,那么,我就不再吃那只鸽子。”
萨波达国王说:“好吧!”便让侍者取来一具天平。
萨波达国王把鸽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忍着剧痛,手持利刃从自己左腿上,割下一块大致相等的肉,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由于天帝释施了法,天平放鸽子的那一端,低低地向下沉去,而放肉的一端却高高地翘起。
萨波达国王见状,连忙又割下一块肉,但天平两端仍不平衡。一次又一次,一块肉连着一块肉,一会儿萨波达国王两条腿上的肉全割完了,鲜血淋漓,流了一地。然而,天平上放肉的那一端,仍高高地翘着。萨波达国王无奈,只得继续割下自己胸脯、手臂上的肉,一段时间后,萨波达国王身上可割的肉几乎要割完了,天平还是不平衡。萨波达国王急了,挣扎着使出全身仅有的一点力气,一下子扑到天平上,随即昏厥了过去。
这时,天地震动,天神们纷纷下凡,为萨波达国王的高尚行为而感动不已。
天帝释这时也恢复了原形,他唤醒萨波达国王,问道:“你做出这种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善行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当转轮圣王?还是想当天帝释?在这三界之中,究竟什么是你所追求的呢?”
萨波达国王用极其微弱而坚定的声音说:“对这三界中的一切,我一无所求,我只希望普度众生。”
天帝释又问:“今天你为了一只小鸽子割尽全身的肉,吃了这么的多苦,心里觉得后悔吗?”
萨波达国王说:“我一点也不后悔。”
天帝释这才明白,原来萨波达王不是要抢他的位子,但心中总有那么一点不放心,又追问:“你所说的全是真话吗?”
“当然全是真话。”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说的全是真话呢?”
萨波达国王挣扎着站起来指着天地发誓说:“天在上、地在下,如果我刚才说了一句谎话,请惩罚我!如果我说的全是真话,请让我的身体平复如故!”
说也奇怪,萨波达国王的话音刚落,全身突然长出了新肉,与没割过之前一模一样,甚至连个伤疤刀痕也没留下。
天地诸神看到这种情形,个个合掌赞叹萨波达国王的高尚品德,为他恢复健康而欢喜雀跃。
佛经中关于佛家子弟焚身、剜肉,以代众生受苦、救赎众生的记载不胜枚举,千百年来之所以这样大肆弘扬这些故事,并不是要误导人们焚身、剜肉,而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一种大慈大悲的宏愿和决心,表明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为了解救他人的痛苦,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人与人之间无论在好恶、情欲、癖好和意愿方面,往往不尽相同。人类要群体而居,但人又私心很重,常愿己而不顾他,很多人际冲突便因此而产生。
“推己及人”,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待人处事的最一般、最根本原则。
这一思想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两句话。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句话都见于《论语》,意思非常简单明白,几乎不需要作什么解释。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就帮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帮助别人通达顺利。概括起来讲就是推己及人,或者像民间讲的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就是说你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把别人看作与自己是一样的人,自己有什么要求别人也会有什么要求,自己不希望有的别人也会不希望有。这是一种平等待人,对人表示尊重,表示关心和帮助的态度。
先分享一个“此亦人子”的小故事: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七十多岁了,每到天寒时都早早地起床,然后径直走进后院的厨房里,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才行,杨夫人静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里。院子的另一边,仆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地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到厨房接过杨夫人亲自给盛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身心感到很温暖。
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看到母亲忙碌了一早晨,心疼地说:“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夫人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胸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这个故事虽然小,但是体现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推己及人。中国传统文化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在待人处事上要推己及人,像爱戴自己的长辈那样爱戴其他的老人,以爱护子女的心思去爱护别人的子女。这种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爱万物的道德理念。其实这是一种无私的体现。
其实推己及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本分啊。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到自己,在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一定会越来越冷漠,人人为近敌。即便是你最大限度的好像是保存了自己的利益,但是你发现你的心越来越缺乏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自己越来越封闭。相反的,如果每个人在生活的待人处事中能够想到别人,这样的社会一定充满了关怀和温馨。即便自己好像是损失了一份利益,但是你会发现自己却从每一个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回报。而说到现代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推己及人呢?有的人做生意的时候,那个心态简直就是想把别人钱包里的钱都赚进来一样,但是他有没有想到过别人的困苦,别人没有钱如何生活?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别人,这才是人啊。
推己及人是一切社会公德的基础。要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就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愈发展,社会公德就愈重要。而社会公德要得到遵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推己及人的思想。大家都能替别人想一想,干一件事能想一想我这样做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要求,想一想我这样做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很多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有一个新名词,叫换位思考。要求公交职工想一想假如我是乘客,商业职工想一想假如我是顾客等等;还有一个宣传词说“你也会老的”,其中也都是推己及人的意思。非典期间,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很怕别人不注意公共卫生传染到自己,就都自觉地注意从自己做起,遵守公共卫生习惯。所以说推己及人是社会公德的基础。
再推广开来讲,推己及人也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全人类人们普遍遵行的社会生活准则。近一些年来,世界上有一批人提出一个问题,想寻求一种全球的普遍的伦理,寻求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伦理原则。为此开过一些国际会议,这些会议的成果之一就是大家达成一个一致的认识,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各种宗教各种民族各种文化都可以接受的,可以成为全人类普遍遵行的一个社会生活准则。
所以,推己及人这一点,道理简单,意义重大,但做起来又很不容易。在我们周围,以及我们自己生活中,就常见一些与推己及人相反的情形。一些事情,别人这样做自己很反感,觉得伤害了自己,自己却也那样去做。所以这道理是很简单的,做起来不简单。但我们正是要从最简单的道理、最简单的地方做起。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牺牲自我,普济众生,这才是大乘菩萨永不退失的行愿。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
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借用孟子的话:“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这个学说告诉我们,物种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产生新的物种,实现生物的进化。自然界中处处可见生存竞争的例子,比如南极洲的企鹅在下水之前为了确定水中是否有海豹,往往相互往水中推拥,让同伴做替死鬼;森林中的猴王拥有成群的妻妾,却不允许其他公猴“染指”它的一个妃子。这些都是典型的利己行为。
然而,生存竞争只是一个方面,在动物界中还存在着互助互爱的利他行为。
在蜘蛛和螳螂的婚礼上存在着一种极端自私和极端利他的行为。雌蜘蛛和雌螳螂仅仅为了获得一顿美餐,在“新婚之夜”就残忍地将自己的“夫君”吃掉,而雄蜘蛛和雄螳螂明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极端悲惨的命运,却依然“义无反顾”。或许这是它们期待已久的一次机会,因为它们遇到雌性的概率很小,错过了也许就终生不能交配。因此为了“新婚夫人”有更好的营养将自己的后代培养长大,这样的牺牲在它们看来也是值得的。
魑蝠是一种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为生的蝙蝠,如果连续三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但是并非每只魑蝠每夜都能吸到血,然而没有吸到血的魑蝠并不会因此而饿死。但一只吸到血的魑蝠把血吐给另外一只正在挨饿的魑蝠,而两只魑蝠并不仅仅限于亲代与子代的关系。这种行为可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爱相媲美,让人深为感动。
在鸟类中杜鹃可谓是“臭名远扬”。杜鹃自己不会筑巢,更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哺育雏鸟。它们为后代所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找其他鸟类的巢以及养父母,即寄主。比如沼泽地里的芦营或者是森林里的大山雀。杜鹃利用它的卵与寄主的卵极其相似而将寄主蒙骗过去。而更令人感到可恨的是,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大开杀戒,将自己的“义弟妹”——寄主的卵一个不剩地推出巢外,寄主似乎“既往不咎”,仍然将小杜鹃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直到长大。在这个事件中芦笃和大山雀树立了利他的榜样。
在蚂蚁社群或者蜜蜂社群中,工蚁或工蜂辛勤地为蚁后或蜂后以及其他同伴服务而终日不辞辛苦,这些都是利他行为的典型例子。
动物都知道利他,那么我们人类呢?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据此来分析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天地境界。我等凡人,虽不求做什么圣人,但也应达到“道德境界”,做一个贤人。
大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害物。人生的意义在于利他而不在于利己。而且在利他中才能实现利己。自未得度,先度他人,最后方可自度。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评价:这个人很好,那个人很坏。其实,无论你眼里的好人还是坏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利己的人。一谈到“利己”,很多人都会有种羞于启齿的感觉——尽管这只是从科学角度来描述的客观事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羞怯,是因为我们社会风尚是以“利他”为主题的。这是不是很奇怪啊?——一个由利己的个体组成的社会,却有着一个利他的社会风尚。
事实的确就是这样。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利己者(这本身就是客观事实),为了实现你一己私利的最大化,你希望别人是怎样的呢?——别人最好都是利他的。因为这样,你作为别人眼里的“他人”,就可以从别人的“利他”行为中获得好处而不至于受到侵害。如果将每个个人的这种理性的思维结果加总起来,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利他”的公共选择。挺有趣吧——从“利己”的种子里萌发并绽放出的竟是“利他”的花朵!
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一个人,能够推己及人,由自己需要,想到别人大众也需要,我要吃别人也要吃,我要穿别人也要穿,我要发财别人也要发财,我要便宜别人也要便宜,人与人之间的目的都是相同。所以做一个家长,带领孩子、教育孩子,就不要忘记了,自己当孩子的时候是怎么样的,那就很容易懂孩子。可惜我们当了家长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当小孩子的时候。所以这个道理就是“以己出经”,这就是领导术。
静心在《庄子》讲记里讲道:
“肩吾”是古代一个神仙,有道之士,他在《逍遥游》《齐物论》里都出现过。他去看一个有名的骂孔子的“狂接舆”。狂接舆是楚国人,姓陆,也叫楚狂接舆。这个“狂”是外号,不一定是疯,是目空一切,不受拘束,什么人都不在话下的味道,同小说上的济颠和尚一样。在道家看来,楚狂接舆是神仙,是有道之士。狂接舆问:刚刚那些懂得阴阳八卦的人告诉你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一个领导人,推己及人,那么定出来一个办法,直道而行,不要弯曲自己的心理,这样的领导人,天下哪一个人不会服从呢?自然都会受到感化。“以己出经”,拿自己推理别人,就是儒家讲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经”是一个直道。“式义度人”,用一个大家都很实用的格式,划一个从人道轨道上的规范,来规范一般人。“义”就是义理,这个道理就是思想问题,所谓的仁义道德。“度人”不是佛家讲的度人的意思,“度”就是用一个规范来规范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