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959年的日本京陶公司起初毫不起眼,但最近该公司在日本一家权威经济杂志主办的5次“日本人最佩服的企业”活动中4次榜上有名。其中,该公司创始人贺津稻盛在管理上的创新功不可没。他为了鼓励员工不断创新,时常提醒员工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方式所限制,要时时注意创新。为了培养团队精神,他要求年轻未婚的员工住集体宿舍,每天早上还要求员工整齐列队,进行早点名和训话,以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法使京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观念转变,切不可小视。
新态度的创造
在企业兴旺发达时努力钻研创新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思考有关的理论问题并指导自身的实践,这是企业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新态度的创造。
当今著名的全球第七大个人电脑公司——宏基电脑公司的总裁施振荣就是这样的典型。20年前,他创业时的队伍仅有7人,如今的年营业额达到1 500亿新台币,作为一个经营电子产品企业的企业家,施振荣时刻不忘思考有关的理论问题,最有名的“宏基一二三理论”就是他刻意求新、勤于思考的产物。一般的企业主在实行资源配置时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其次是股东的利益,最后才是顾客和员工的利益。施振荣却用反向思考法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将利益的先后顺序定位为,第一是顾客,第二是员工,第三是股东。这就是施振荣的“宏基一二三理论”。其理由是: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员工;因此企业必须照顾员工,公司经营成功,利润自然回馈给公司。施振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种新颖的想法和做法促进了宏基事业的发展。
企业家的创新也有赖于对理论的思考与分析。
上述各类创新是一个层级推进、交叉变幻的系统。没有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企业家无法燃起奋斗和改革的激情,企业的进步也无从谈起。
创新的要求
没有人天生就是科学家、大元帅、企业家,人类的一切知识和智慧都需要培养,人类的一切情感和思想都需要滋养。作为时代的弄潮儿,青年人不仅要意识到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精神。
美国有一些经营状况非常好的公司,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一般在50%至90%。霍尔曼·西蒙研究了500家这样的公司,得出了9个共同特征,其中第5个特征是“极富革新精神”。西门子公司平均每100名员工约有10项专利,在建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费希公司平均每100名员工拥有234项专利,可以想象这些公司的企业家是如何地具有创新意识。世界级富豪保罗·盖蒂的经营之道有8条原则,其中第4条是:“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以改良产品及服务,求得增加生产、销售和降低成本”。第6条是:“一定要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可见,创新在保罗·盖蒂的经营之道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总经理必备的素质,创新素质无疑是可以塑造和雕琢的。对人类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心理学做过许多实验,从实验的结果看,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主要因素。所以,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创新需要善于观察和实践,创新还需要训练。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必由之路。中外诸多企业家和总经理们以他们的经历诠释和演绎了这一切。
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
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新之前,我们的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头脑把这些知识作为铺垫或者跳板,然后才能构想出改进的物品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为每个人头脑中所思考的问题都受制于自己的知识水平。
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一个这样的问题:芝加哥需要多少位钢琴调音师?然后,费米自己回答说:“假设芝加哥有300万人口,每个家庭有4口人,而全市1/3的家庭有钢琴,那么芝加哥共有25万架钢琴。每年有1/5的钢琴需要调音,那么,一年共需调音5万次,每个调音师每天能调好4架钢琴,一年工作250天,共能调好1 000架钢琴,是所需调音量的1/50,由此推断,芝加哥共需要50位调音师。”这是一个典型的“连锁比例推论法”,实际生活中经常适用,尤其对于决策的企业总经理来说,如果头脑里没有事先的知识积累和预备性常识,如何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准确的市场判断?要生产任何一件产品,如果对于销售层面、销售量等相关因素不清楚,就没有办法作出任何创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总经理往往预先掌握了大量知识。
创新需要善于观察和实践
拥有知识固然重要,但间接知识往往不如直接的经验立竿见影。况且,书本知识有时也会成为阻碍创新的因素。因为创新往往是对旧有事物和旧有格局的否定,是对潜在力量和萌发因素的挖掘,这决不能离开坚持不懈的观察和实践。
前述香港“诚德电讯集团”的董事长梁理文成功之道在于每每在关键时刻寻求到新的产业进行开发,这实在得益于他一贯坚持观察的良好心态。当他在假发生意上兴旺之时,不忘观察假发市场的衰势;当他在电子表行业蒸蒸日上时,不忘分析无线电话业的市场潜力。这种一如既往的观察和实践使得他“巧妙入市场,快捷离市场”,始终依靠创新获得先机。
创新在这里不仅是企业兴旺的促发因素;更是维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还将是推动企业走向未来辉煌的关键因素。
创新需要训练
创新既然属于一种思维和心理领域的内容,那么它肯定可以而且必须经过训练。盲目地创新不但无助于事业,反而会给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美国克林登玻璃事业公司总经理夏摩礼·赫顿·杰尼尔就是一位重视对自己进行创新意识训练的典型。他每天都要坚持听一个小时的研究创造的报告,否则便会抑郁不乐。正是由于他本人的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该公司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夏摩礼·赫顿·杰尼尔也自豪地说:“克林登不断地创造范围广大的新产品,但不论举出其中任何一种新产品,我们都不能明确地称其是本公司的代表产品,因为新产品仍在研制中。”
因举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而闻名世界的美国人尤伯罗斯开创民间办奥运会的先例并且一举赢得2.5亿美元,他自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参加了一次短期的思维培训班。他采用了出卖火炬接力权,拍卖组委会一切用品等前人从来没有实行过的经营方式,为组委会获得了超出世人预想的收入,也从此开创了民间举办奥运会赢利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也出现了大量企业家学习创意的好现象。1993年,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了首届“企业智囊训练班”,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南京、合肥、无锡、南通等地的企业界人士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公司的总经理,有的总经理在学习以后深深地感到“脑筋开了窍,一辈子受益无穷”。可以预见,时代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总经理重视自己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你惧怕未知吗
前面我们已经审视了由于惧怕未知而引起的一些行为,如回避新生事物、思想僵化、保持偏见、盲从计划、需要外界安全感、害怕失败以及尽善尽美心理等。这些都属于自我限制的误区范围之内。下面,我们具体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类行为。以便你可以对照这类行为重新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