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万明坚校友
万明坚,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绵阳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虹通讯)董事长兼CEO。1964年3月,万明坚出生于四川省屏山县,1981年9月~1991年4月,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信专业;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5月参加工作。他是1998年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获得者;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十杰;第十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3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8年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他,曾经带领国产手机整体崛起,与洋品牌不相伯仲;
他,立志为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而奋斗;
他,就是绵阳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万明坚。
初出茅庐:展现出过人的研发才能
1991年,27岁的万明坚,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分配到深圳桑达实业股份公司,担任工程师一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并不提倡多读书,认为读书没有用。而万明坚又是少有的中国第一代通信博士。刚进入公司,大家对这个新来的博士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他高分低能,是个书呆子。领导也不看好他。
那段时间,万明坚不论是从工作上来说还是生活上来说都遇到了很大的不顺。但是他非常清楚,当时的深圳已经是电子行业的集散地,而工科背景的万明坚,研发和技术功底都非常扎实,他在这里就好比如鱼得水,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机会来证实自己的实力。
桑达是做电子产品的,又以电传机相关设备为主。刚进入公司,万明坚主要是负责电传机主板的设计。刚进入公司的他就一心扑在了研发上,每天实验室、宿舍两点一线的跑,周末就踩着单车到处去市场上看看,吸收一些市场的信息。那段研究和设计PCB板的工作经历,培养了万明坚研发的基本功。
那个时候电话机也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万明坚毕业那年,中国才刚刚有了第一台自制的中小程控交换机,还没有小型程控交换机的出现。熟练掌握PCB板设计技巧后,万明坚开始转入小型程控交换机的研发设计中,并于1993年成功研制出一台小型程控交换机。
1994年8月,万明坚正式加入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开发部部长,主要负责无绳电话。那时,国外像松下、飞利浦品牌的无绳电话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万明坚说,“TCL要想赶超,就必须破解国外的技术,从模仿开始,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万明坚买来当时最流行的一些国外无绳电话机,一方面把所有机器的部件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反反复复好几次。研究他们的结构、芯片,然后自己来布板。一方面研究他们的软件,不断地进行软件编程,试图破译他们的软件。很快,在万明坚的潜心钻研下,TCL成功研制了中国首部子母电话机。
在万明坚做技术人员和主管技术期间,他带领的团队率先推出多信道多子机无绳电话机以及自带计算机功能,具有语音提示留言功能的智能电话机,同时攻克科技难题56个、发明新产品20多项,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价值几十亿元,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奖。万明坚也很快从副总工程师升到TCL集团数字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TCL通讯设备股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关于手机“狂人”的外号:背后是独到的眼界和远见
1999年以前,中国的手机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家垄断着。为促进国产手机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确定了TCL、东信、中兴、康佳、海尔等9家国内企业为国产手机生产基地。那么谁来掌管TCL的手机业务呢?当TCL集团正在考虑人选的时候,时任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东TCL数字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的万明坚进入了视野,因为他曾多次提出上手机项目的计划。并提出TCL进入移动电话领域存在以下机会:首先,手机的研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并不具备垄断性,并且他在TCL曾主持开发过TCL无绳电话等多款产品的总体设计及软件编制工作,对电子行业的认识比较深入和透彻。其次,国外品牌尚未认识到中国手机市场在其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一般都在国外研发,生产出的产品实际上缺乏本土化的产品设计理念。再次,国内手机市场已经显露出高速发展的迹象,中国的手机普及率约为3%,其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国产手机的市场空间相当大。并讲述了他认为TCL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
TCL集团领导听取了万明坚对移动手机领域的认识,当即确定了由万明坚来执掌TCL移动,并拨付了8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万明坚拿着这笔启动资金,开始了TCL移动传奇般的征程。
万明坚执掌TCL移动后,凭借他对市场敏锐的感知和冷静的分析,总结出:当时手机行业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无论品牌强弱,只要拥有一款成熟的产品,便可引领一时之时尚。当时爱立信、MOTO、NOKIA都是以一款到两款手机冲击并近乎垄断着手机市场。由此他确定了“定位追赶、重点突破、局部创新”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3CF、4WC的目标,及三年实现国产手机第一,四年实现华尔街上市。当时的同事都说他太狂妄,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手机狂人”,但是万明坚却充满了信心,他说:“人要有梦想,然后把梦想变成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万明坚将“定位追赶、重点突破”的目标锁定于MOTO当时利润最丰厚的V998折叠式手机。万明坚说:“我就是要在利润最丰厚的地方与最强劲的对手展开决斗,我要自主开发出一款中国人自己的手机,与洋品牌分庭抗礼。”
之所以敢于这样说,是基于万明坚“局部创新”的思想,这个思想源于一次国外出差,当时万明坚因公到美国出差,他有个习惯就是到了一个地方都会到处看看,考察下当地的市场,当他逛到一个高档专卖店门口时,被橱窗里售价不菲、金光闪闪的劳力士、欧米茄等手表所吸引。忽然一个灵感闪现,手表和手机都是人们经常赏玩于掌心的东西,他们有很多相似点,首先从功能上说,他们都属于个人消费的手持物品。从使用特性上说,他们都是人们经常使用的随身物品。从使用价值上看手表戴在手腕上还是一种装饰品,尤其是名牌手表,更是财富、身份、高贵生活的标志。而当时的手机也是社会上商务人士、成功人士的象征。但是当时的手机还像砖头一样,又大又沉,并不这么赏心悦目,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手机必将像手表一样,走上精品化、美观化的道路。
万明坚非常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里,于是他萌发了开发一款蕴涵特殊意义、极具审美价值的手机的想法。他暗自想,手表可以设计得那么富丽堂皇,手机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在手机使用价值上做文章,不正可以峰回路转、无限风光吗!想到这里,万明坚不禁激动不已。
经过再三掂量、反复论证,心里基本成型了一套设计方案——钻石计划。于是他向身边的同事提出钻石手机的创意。令他意外的是,他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说手机上镶钻石就像在凉鞋上镶钻石一样,很俗气。但作为TCL移动的总经理,他有自主决策权。在大家的反对声中,万明坚始终坚持实施钻石计划,并组织了几名通信专业方面的工程师,马不停蹄地投入产品研发。没有人看好,没有人支持,万明坚说,当初起步钻石计划时的艰难,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2000年10月,全球第一款镶钻手机——TCL999D,成功问世,这也是中国人自主开发的第一款折叠式中文双频GSM手机。2000年底,这款手机被北京媒体联合评选为“最高档的国产手机”。伴随着钻石手机的上市,万明坚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有国外品牌才能制造高档手机的神话。
当然,万明坚深知,光有好的产品创意,没有好的市场推广策略,是肯定不行的。于是万明坚召集营销团队,商讨并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推广方案。其中被大家广为熟知的便是邀请韩国巨星金喜善小姐代言,并邀请张艺谋导演为金喜善拍摄TCL手机广告的营销方案。随着广告在电视媒体上的频频播放,美女配钻石的概念,更让TCL钻石手机成为千千万万消费者竞相追捧的对象,并一度形成疯抢之势。
钻石手机的成功,正是万明坚的坚持和他独到的眼光和远见,并且让TCL移动从“零”开始,飞速成为手机行业的明星。据德勤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99~2001年的三个财政年度里,TCL移动通信的营业额增长幅度达到26330%,位居首届德勤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高科技企业500强排行榜榜首。从2000~2002年的三个财政年度里,TCL移动通信的营业额增长幅度为2964%,位居第二届德勤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高科技企业500强第四名,并奠定了国产手机第一强,中国市场前三名的强势地位。2003年TCL集团上市,2004年初TCL移动分拆上市。至此,万明坚3CF、4WC的目标成功实现,“手机狂人”的称号,也从当初的贬义变成了褒义。
关于营销创新:以正合,以奇胜
从学生时代就能够体现出他独特的营销哲学,刚进成电的时候,几乎每次上课,最后一个走进教室的都是一位穿着简单的男同学。头几次,大家也没有太过在意,可是次次他都最晚一个进入教室,慢慢地,同学们对他产生了好奇。在相互追问之下,很快大家就知道了这位每次都最晚来上课的同学,名字叫做万明坚。不过很快大家还知道了,这位万明坚同学很爱学习,从入校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是年级的前三名。随着时间的流逝,同学们心中那个老是最后来上课的万明坚形象也就淡忘了,而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万明坚。
直到今天,万明坚才告诉我们那里面蕴涵的营销哲学。那个年代城市里的孩子比较受大家的关注,而万明坚却来自县城。他如何快速和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呢?万明坚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最后一个走进教室。那样所有的人就会看着他走进去,一次、二次可能并不会在意,但是三次、四次,多了以后,别人就会对他产生好奇,从而去关注他,了解他。这样,很快所有的人就会认识他了,再加上大家本身也比较喜欢和成绩好的同学交往,这样,再去和别人结交朋友就很容易。万明坚说,他那是在自我营销。
万明坚出席绵阳市小学捐赠仪式
学生时代万明坚的思想里面就已经有了营销的雏形。现如今,他更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思维。这套系统思维在万明坚执掌长虹手机时期显得尤为突出。2005年,万明坚受绵阳市政府的邀请出任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绵阳国虹通讯数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CEO。至此,国产手机的排行榜上,有了长虹手机的名字。
虽然长虹手机是从零开始,但是万明坚相信“利益链不断,市场营销不败”。手机行业从上游到下游,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赢利的。换句话说,只要能够保证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赢利,那么不管是上游厂家还是下游经销商都会主动和你合作。那么如何保障各个环节的利润呢?
“速度、质量、成本、创新、联盟”,万明坚提出了十字方针,并解释道,产品研发速度、上市速度、服务速度均是竞争力的体现。他不仅能创造规模,更能创造效益。质量是产品的保障,国虹要锻造健康DNA,构筑军工品质竞争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以口碑传播来抢占市场。成本即是要用财务的观点经营企业,尤其是创业初期各个环节都进行开源节流,用成本领先带动价格领先。创新永远是企业的灵魂,是强大自我的最有效的捷径。国虹要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联盟,就是要懂得整合资源,与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等实施联盟战略,构建精细化联军体系,协同作战。
而万明坚本身就是利润的保障,原来TCL移动时期,就有数以百计的供应商、经商商,因为跟着万明坚干,成了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在万明坚的号召下,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响应,构建了国虹的供应链体系和销售网络。
事实再次证明了万明坚的十字方针的正确性,在这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国虹通讯成立的第三个月,公司便实现了赢利。2006年,创造了年销售300万台的成长奇迹,还曾几度出现缺货紧张的情况。这对当时的国产手机来说无疑是打了一针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