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思维
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的科研部决定高薪招聘一名科研人员,最终进入面试的是10名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参与主考的是公司的高层领导和董事长。主考官首先问了每人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回答者均自我感觉良好,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突然,一直没有开口的董事长说话了:“我现在考你们最后一个题目,它将决定谁会被最终留下。我这里有几组数字,请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组是:1、3、7、8,第二组是2、4、6,第三组是:5、9。”
10个高学历者搜肠刮肚,似乎都没找出头绪。一刻钟过去了,呆在最边上的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三组之间主要是它们的声调有区别。三组按顺序依次读一声、四声、三声。
董事长和其他主考官都赞许地点点头,那个女孩子幸运地被录取了。”
智慧故事:很明显,他们要的不是仅仅具备数学思维而不会灵活应变的员工,因为一个不具备发散型思维、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科研人员难免视野狭窄,最终恐怕也很难真正促进科研的发展。
土豆哲学
爱荷华州的农民以种植土豆为生,他们每年都习惯将收获的土豆按体积不同分为大中小三类,然后分类包装,以不同价格出售。分类包装占用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是有一个农民却从来不这样做,他是当地农民收入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的一位邻居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你从来不用对土豆分类?”他回答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我只是把所有的土豆装上车,然后将车开到最崎岖的路上。经过10公里的山路的颠簸,小的土豆自然会滑到下面和四周去,而个头较大的土豆则会自然留在上层和中央。”
智慧故事:这个道理不仅适合于土豆,也能给人以某些启示。
习惯
1873年,美国发明家克利斯托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键盘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在操作中,他发现打字的速度一加快,键就容易卡住。他的弟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把常用字键符分开布局。这样不规则地排列后,卡键现象果然大大减少,但却是打字速度减慢了。可克利斯托弗在推销打字机的时候,为了增加卖点,他对客户说,这样的布局可以大大提高打字速度,结果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说法。
而国外的一些数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按照目前的技术,已经解决了卡键问题,字母的任何一种排列都不会影响打字速度。但是,现在不可能出现第二种排列的键盘,因为人们都习惯了。
智慧故事:在强大的习惯面前,科学有时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富贵无边
一位老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老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
隔天,邻居激动地对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朵都缺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
老翁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还给了老员外,并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员外关于富贵不全的事情。老员外忍不住笑道:“牡丹花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宝富贵无边吗?”老翁听了颇有同感,又选了更多的牡丹花,开心地走了。
智慧故事: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和站在不同角度的人争吵,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说话的方式自然就有所差异,但不管意见是否与你接近,每个角度的意见都值得去参考。
富翁与男孩
有一位富人,在街上遇见一个全身肮脏的小孩向他讨钱,“先生,可怜可怜我,赏给我十块钱吧。”
富人看他大约10岁左右,长得还蛮清秀,就问他说:“你有父母吗?”
答道:“没有。”
又问:“你有家吗?”
答道:“没有。”
富人说:“好,你跟我来。”
富人走在前面,小孩在后面跟着,可是仍然不停地说:“先生,可怜我,给我10块钱吧。”富人说:“你跟我来,我要给你的不止10块钱呢。”
富人一面走一面想:我回去叫佣人给他洗个澡、剪头发、换上新衣服,再准备可口的晚餐及温暖的床,想着想着就到了家门口。
回头一看,那小孩却不见了。
智慧故事:我们有时以为命运捉弄人,我只要一点点,为何上苍久久不成全,哀叹老半天,似乎一点效果也没有。但是当上苍要把更大的祝福赐给我们时,我们却又不以为然,徒然让机会失去。大多时候我们是用自己的想法来期待上苍的作为,结果反而失去更宝贵的福分。
两棵梨树
有一对同胞兄弟,在父亲临死前每人得到了家门口的一棵梨树。那是两棵百年老树,每年都结果,父亲将两棵梨树的果子挑去集市上卖了,足够一家人生活。父亲就是依靠那两棵梨树将兄弟俩养大的,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他老人家将两棵梨树交给了两个儿子,也给了他们生活的依靠。
兄弟俩各自守着自己的梨树也能勉强生存下来。可是有一天,弟弟突然发现自己的梨树枯萎了,失去了生活依靠的弟弟很伤心。看到弟弟的梨树枯死了,哥哥的心里也很难受,但他也是爱莫能助,因为他的那棵梨树仅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最后,弟弟下定决心要走出村子,到外面去寻找活路。临走前,弟弟劝哥哥一起走,因为弟弟担心哥哥那棵梨树迟早也会枯死。哥哥忧心忡忡地让弟弟先走,他觉得既然梨树还没有枯死,就说明他的生活还有保障。于是弟弟走了,哥哥留下继续依靠梨树生活。
几年后,弟弟虽然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但终于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并且生意还不错,虽然没赚到大钱,但足够养活一家人,也算是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于是弟弟劝哥哥也一起出来创业,可哥哥觉得既然自己的梨树还没有枯萎,还在继续结果,也能勉强支撑生活,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又是几年过去了,弟弟的生活越过越好,可哥哥依然守着那棵梨树过着清苦的日子。
智慧故事:舍不得放弃就没有发展。哥哥的那棵梨树给了他一点希望,也扼杀了他创造新生活的动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梨树故事其实很多。
最后一周的粮食
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各个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战争,雅典城邦被敌对的城邦围困了半年之久。一天,雅典最高长官命令负责军粮的官员认真计算一下他们还有多少粮食,雅典还能支撑多久。没有多长时间,官员惊慌失措地来报,我们的粮食仅仅还够支撑一个周的时间。一周以后全城的人就会被饿死。
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一些官员也惊慌失措起来,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悲观和绝望,仿佛城邦的末日就要到了。他们纷纷向长官进言,与其被围困饿死,还不如开城投降,保住一城百姓的性命。
这个时候,最高长官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乐观。他说,我们还有一周的粮食可以支持,太好了。难道我们不能利用这一周突围吗?敌人的军粮就能够用一周吗?难道一周我们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吗?
是啊,还有一周呢,一个周,也许敌人就会坚持不住了,我们就会不战而胜了。大家开始这样议论,一种乐观的充满希望的气氛在城邦里弥漫开来。大家开始为如何突围献计献策,为如何节约粮食献计献策。
正如最高长官预测的那样,到了他们的粮食还能够支撑三天的时候,围城的敌人开始撤退了。原因是他们的军粮已经用尽了,雅典靠信心和希望战胜了敌人。
智慧故事:有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同一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从一个角度去看是死路一条,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则是充满希望的阳关大道。
完美是一种伤害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 茶之书 》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3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智慧故事:千利休其实是训诫儿子,做事太苦、太枯,苛求绝对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做任何事,保持一个中庸的余裕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勤劳、自我要求高原本是美德,但一旦要求到了枯槁极苦,十全十美的程度,就成了苛求,既不能得到修身养性的益处,心情也不会愉快。
也许认真
有一长者,叫他的仆人拿钱到别人的果园买水果吃,并对仆人说:他的水果很好吃,个个甜美,你去买些来。仆人去了,果园主对自己的果子很自信,说:“我的果子,质量一流。你尝一个就知道了。”这个仆人很认真,反驳说:“谁知道你的果子到底好不好?我要个个品尝,再决定取舍。只尝一个,怎么知道?”于是他尝满了一筐,拿回去给长者。长者一看,个个水果都被人咬了一口,恶心不已,全部扔掉了。
智慧故事:也许认真!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喝一杯心灵的咖啡,从紧绷的心灵阵痛中走出来吧!朋友们,忽略与放松,难道不是你最惬意的感受吗?
因为,怕就怕认真二字。
走自己的路径
有位成功者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下了如是结论:该生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于是他又改学油画,谁知他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很差。后来,还是化学老师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
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其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以致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智慧故事:当我们为了理想而努力,在错综繁复的人生路上迷途、碰壁的时候,要学会转弯,并随时校正自己的理想,因为有些理想未必就不是歧路,而最适合你发展的路径,或许才是你真正的理想。
天才的品格
著名科学家福尔顿,曾经由于某项研究过程的需要,去测量固体氦的导热系数。他以完全正确的方法测量,可是测得的数字却比当时人们所想象的数字大500倍。
福尔顿将自己测得的结果与过去的理论相对比,觉得差得太远,并发表了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这个新的“信息”或者“事实”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在福尔顿之后,美国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过程中也得到过这样的结果。和福尔顿不同的是,他立刻将这个事实发表,并由此推出一种新的导热系数测量法。而且,他的这一新发现受到了全世界的注目。
我们不难想象福尔顿的内心是何等的懊恼。他回忆这段经历,痛苦地说:“如果当时我除去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着称为‘创造’的帽子,那个年轻人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耀。”
智慧故事:福尔顿的遗憾,是他把自己新的发现,掩埋在陈腐的“习惯”和“传统”之中,从而遮蔽了成功的光芒。
宝石就在身边
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的达比镇,有一座晶山。人们之所以称它为晶山,是因为它被风雨侵蚀,暴露出一条凸出的发光的晶体岩脊,看上去有点像岩盐。然而,多少年来,这里的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在他们眼里,这些岩石和普通的石块并没有什么两样。直到1995年,两个达比镇人康顿和汤普生参观镇上一场矿石展览会时,看到矿物展品中的绿玉标本上附着的卡片,上面标明绿玉可以用于原子能工业,便想到,也许晶山上的岩石也大有用途,于是他们立刻在晶山上立下标牌,表示所有权。后来,经专家检验分析,认定晶山是极有价值的世界最大的铍的矿产地之一。康顿和汤普生也因为拥有了一座宝山,而成为了富翁。
智慧故事:我们常说,习惯的地方没有风景。然而事实是,习惯的地方一样有风景,只是,我们对习惯的地方容易产生一颗麻木迟钝的心。我们那颗麻木迟钝的心,掩盖了身边的美景。
当我们对身处的环境总是心怀抱怨时,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点启迪:宝石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