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九年正月初一,又过年了,年年难过年年过呀!
当日上午,朱元璋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在谨身、华盖二殿大宴文武群臣,招待大伙儿吃个中午饭。皇太子朱标也没闲着,在文华殿宴请外戚、东宫官属等。前二品大员户部尚书,新任七品北平道监察御史茹太素,却正在赶往北平省的路途中!总之,过去的一年,洪武十八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血雨腥风的一年,是艰难曲折的一年,是思想激烈碰撞的一年,是各方势力明暗中拼死博弈的一年,是大明强力整顿经济,还未走入正轨的一年!从数字上来看,洪武十八年这一年,共征收天下田租二千万九千石有奇。这么严格的追讨田税,被吴晗等称为“江南中产之家悉破”,手段老辣,怎么才这么一点财政收入呢?北方大水灾算是原因之一!
洪武十八年,河南水患,山东、北平两省大雨,涝伤民田,很多地区颗粒无收。上述三省,免征田粮数额达到,河南二十三万七千五百余石,山东、北平二省共计二百万五千余石。也就是山西的情况要好一些!征粮完成二百万石!成为北方各省中的产粮大户,为稳定大明经济,准备军事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年以后,老朱怎么打算,今后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老朱已经成竹在胸,主要是提拔青年干部,推广纸币,准备军事斗争,发动大诰运动!
首先,继续大力提拔新型知识分子进入中央级领导岗位任职,干部队伍年轻化。二十多岁,就担当正三品的各部侍郎(相当于今天公安部、财政部、工信部等副部长级别),在今天想也不敢想,但在洪武十九年初的大明政坛,却成为一种现象。那些仅仅实习锻炼了不到一年的进士们,被纷纷授以要职,进士高铎为刑部左侍郎、进士杨靖则是户部右侍郎、进士秦逵为工部右侍郎等。三月初一,审刑司正式撤消,审刑司左详议(正七品)进士赵勉调任为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赵勉也上来了。提到赵勉,我们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湖广籍的干部,这在明朝洪武年间也是不可小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湖广籍,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他们当时自称为楚人,“惟楚有才”嘛!于是,大明政坛逐渐崛起一个“湖广派”,或曰“楚党”!当然,与淮西派、浙东派相比,湖广派显得有点单薄,加入到老朱的队伍也比较晚。
1364年二月十九日,朱元璋大军拿下武昌,当时给陈友谅政权做翰林学士的詹同归降,受到朱元璋的热情的对待,先是被安排在朱元璋军的功臣子弟学校当老师,专门讲解《易》、《春秋》,受到好评。后逐渐成为麾下重要谋士,与朱升、陶安、宋濂、刘伯温、汪广洋等同列。
建国以后,刘伯温因算卦屡屡失误,一度遭到老朱的嫌弃,失意回乡。但是,詹同却是春风得意,洪武四年执掌吏部大权,决定干部任免之职!洪武十年方才退休!当时,丞相胡惟庸也不得不敬让三分!可见詹同之为人,的确有过人之处!属于洪武一朝风风光光得善终者!
茹瑺,湖广衡山藻江人,是个大个子,本为国子监生,洪武十四年八月初一到老朱身边工作,任承敕郎。后调通政使司,在通政使蔡瑄(山西省蒲州荣河县人,比茹瑺从国子监早毕业一年,是其高年级学长)手下任职。蔡瑄洪武二十年八月病逝后,茹瑺继任通政使,后与詹徽同期升至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成为老朱执政后期的重要官员。
茹瑺又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位湖广老乡,66岁的老知识分子茶陵人刘三吾,于洪武十八年正月到职,任命为左春坊左赞善,翰林院学士,很快成为朱元璋的一支得力的笔杆子。因此,我们判断,洪武十八年的会试、殿试阅卷工作,刘三吾很有可能与当时的翰林院检讨茹太素等人共同参与。
刘三吾的宝贝女儿,后来许配给了湖广小老乡,宜昌小伙儿赵勉,一张湖广老乡关系网就这样织成了!
当然,是否培养出一个独立的湖广派,老朱是懂得进行一定防范的,而这正是为了使得各地人才能相互制约。
这批由进士、国子监生为主要结构的新型知识分子,其佼佼者主要有这么“四大杰出青年”。
通政使蔡瑄,山西省蒲州荣河县人,国子监生,洪武十三年参加工作。
左通政茹瑺,湖广衡山藻江人,国子监生,洪武十四年参加工作。
户部侍郎杨靖陕西山阳县人进士洪武十八年参加工作。
工部侍郎秦逵,宁国宣城人,进士,洪武十八年参加工作。
再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湖广黄州人秀才科,洪武十五年参加工作。
这样,老朱手下形成了“五大杰出青年”为第一阵营,主持大明行政事务的崭新格局!行政事务虽然大都换成了新型知识分子,但是部队里的主要战将还是“老革命”。本来在继平云南之后,洪武十七年就已经积极准备新的北伐战争,灭掉北元,谁知天算不如人算,主帅徐达去世、郭桓案爆发、又连续治理整顿经济秩序,使得北伐计划受到严重干扰。北伐主帅的重新选择结果是,调长期驻守河南开封的宋国公冯胜,这个大明继徐达、常遇春之后排第三号的人物出战。命其为征虏大将军,偕从云南战场班师的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率京卫将士往北平操练。
当时,北平前线总兵力,凡十七卫,计将士十万五千人,山西方面十九卫,九万六余人。西北陕西方面由长兴侯耿炳文坐镇,计人马有凡十二万、马二万五千匹,三北合计总兵力三十二万人。调动情况是,北平军五万,山西、陕西军各三万,加上京卫南京将士,共计机动兵力二十万人,在冯胜管理下,在北平之通州操练。约十五万外地军队进入北平,很明显燕王朱棣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弱化。所以洪武十八年、十九年是燕王朱棣小心谨慎的低谷阶段。冯胜在北平,练兵时间长达一年半,一方面纳哈出大军二十万,不可轻敌,另一方面明军后勤粮草等亟待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对于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加大了压力。
为了加强熟悉纳哈出大军战法的军事人员,老朱不得不命旗手卫百户杨林等人,到河南光州固始等县,招集故元将校一万七千多人,使之成为冯胜二十万大军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直到洪武二十年春正月,北伐的准备工作方才就绪。最后确定的军事人员是主帅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暠参赞军事,率师二十万北伐,又命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江阴侯吴良等皆随征师行。
为了达成这个结果,老朱在经济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因雨灾等问题,减免了北平省山西移民的粮税,山东、河南也因涝灾大幅度减免粮税。这样为加强其他北方两省陕西、山西的经济工作,紧急从云南回调得力干部。云南左布政使吴印吴和尚被紧急调往陕西任左布政使,云南右参政宋昱被紧急调往山西任左布政使。茹太素虽然被贬官,去了北平这个大战在即,军事人员云集的地区。但是他的加强纸币推广,鼓励使用大明宝钞的主张还是得到了老朱的贯彻执行。洪武十九年八月,老朱更是重新恢复了胡惟庸时代的宝钞提举司,级别正八品,大力推广用纸币交易。洪武十九年,老朱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声势浩大的“学大诰运动”,有人开玩笑是明代的“**********”!倒也值得我们做一个比较!
洪武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老朱正式以《御制大诰》颁赐国子监生及天下府、州、县学生,掀起了“学大诰运动”,这场运动深入城市、乡村,甚至每一个家庭,《御制大诰》一度家置一编,成为很多孩童的识字启蒙读本,为大明王朝提高识字率,扫除文盲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那么《御制大诰》到底是本什么书呢?“大诰”一词出自古书《尚书》,可以理解为国家领导人发布的广而告之。老朱能想起来用这个词,与他是一个古文化爱好者分不开的。但是《御制大诰》的语言并不古奥,比较通俗,文白相间。是下层老百姓看得懂的普法案例和伦理说教集!不可小瞧的是,《御制大诰》有着相当大的政治威力,以至于后来“我大清”的乾隆皇帝汇编《四库全书》时,甚至都未敢收录。所谓十全武功的乾隆小儿,其胆魄和胸怀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