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死,意味着朱元璋二十多年培养接班人的计划彻底失败,无数心血付之东流。
人生最惨痛的几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朱元璋全部赶上了。六十五岁的年级,在那个经济条件落后的时代,绝对称得上风烛残年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朱标死了,自己也快死了,必须尽快确定皇位继承人,可是,选谁呢?
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嫡长制的观念,皇位是由皇帝指定的,或者由贵族集体讨论决定。但汉族政权中,自周武王以来,已经就形成了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蒙古皇帝因为不能早定太子,引起皇位交接中多次出现严重问题,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忽必烈的强行继位,引起了蒙古帝国大分裂。因此,朱元璋一直引以为戒。
朱标死了,秦王朱樉就是皇子中的老大了,但是,朱元璋一直不喜欢朱樉,要不是朱标劝阻,他把朱樉的王爵都想拿掉。晋王朱棡原来很受朱元璋喜爱,但有被人举报有在五台山藏匿兵器、试图谋反的前科,而且和朱棣比起来,朱棡在作战指挥方面,就象一个白痴,朱元璋怎么能放心呢。
这两人在朱元璋看来,显然不够资格。
朱棣则是最象自己的,他面相忠厚,粗看似乎全无心机,实际上是胸有城府,大智若愚。不象有些人,一点聪明劲都写在脸上,但遇到大事,就突然没有了主见。他表面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心细如发,心明如镜。他不仅有指挥重兵作战的素养,还有亲自上马杀敌的能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是天生的战士,还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他作战勇猛,但不仅仅是个武夫,他还有治国的天赋。他的名字不仅让蒙古人闻风丧胆,也让北平布政使司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朱棣重视民生病苦,特别痛恨欺压百姓的行为,这一点也非常类似朱元璋。其实,朱棣是一个天才的演员,他的目标如果只是当一个藩王,就不会有过多其他领域的出镜。在北平,关于燕王疾恶如仇、保守弱小、为民除害的事情非常多,这种故事的流行是很不正常的,我们试分析一下。
据说有一次,燕王微服出寻,看到一对逃难的父女,父亲因为生病倒在路边,女儿因为无钱看病而不停哭泣。过路的小年轻,不但不帮忙,甚至还想调戏这个女孩。朱棣见此情景,立即停下脚步,下令把父女二人送到自己的燕王府,安排太医亲自给老人看病,病愈之后,又送银两,让两人回山东老家。
这样的事情,如果燕王自己不透露,别人如何知道?北平处于边关,如果那两父女是蒙古人的奸细,带回王府,随时搞暗杀怎么办?如果北平的人都知道了燕王乐善好施,都装作是一付苦兮兮的样子,等于他来拯救,这世界还不乱了套了?
所以,这样的故事,肯定是燕王让人故意放出来的,收买人心的。其志不在小。
朱元璋不是没考虑过朱棣,但是,在讲究长幼尊卑在汉人政权中,嫡长制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纲常伦理,神圣不可侵犯。想选择一个非长子长孙的人当皇帝,反对的声音太大了。
《奉天靖难记》中记载,朱元璋曾经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他秘密召集重臣商量说:“太子死了,孙子辈的不懂事,国家江山必须交给得力的人。我想立燕王为太子,以承担治理天下的大任,这样江山社稷都的巩固就有保障。”众人默不作声,不知道是应该附和,还是直言,害怕又是朱元璋的阴谋。这时终于有不怕死的站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趣地说慷慨陈词:“陛下,您要是立了燕王,那将置秦王和晋王于何地?而且皇长孙已经长大,可以立为太孙,将来继承大位。”朱元璋于是作罢,非常不乐意地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个故事纯属杜撰,决定立储这么重大的事情,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叫一个书呆子参与,而且大家都不吱声,朱元璋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就改变了主意?如果朱元璋坚定地想立朱棣,全中国、全世界谁敢反对?刘三吾同学有几个脑袋可以砍,敢这样对朱元璋说话?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给朱棣的篡位,制造一些合法性,而且,即使再拙劣的谎言,总会有人上当,而能看破谎言的人,却未必敢说三道四。
说朱元璋最希望立朱棣,显然是后来的歌德派学者的附会,但说朱元璋没考虑过朱棣,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正式确定其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当朱棣同学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其失落的心情,显然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毕竟自己已经三十出头,而那个皇太孙才十四岁。
但是,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你又有什么合法的理由,能让父皇绕开他们,直接选择你呢?他们两个,还不是一样觉得不公平。
有种观点认为,在朱标死后,朱元璋足足拖了四个多月,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九月,才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式下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继续大统。这说明,朱元璋是非常在乎朱棣的,在皇孙和四子之间反复犹豫。如果对朱允炆没有顾虑,他也不会思考这么长时间。比起他刚当吴王就立朱标为吴世子,当上皇帝的当天,就宣布朱标为太子,这一次差得太远了。
但这种看法显然不靠谱。之所以九月才立太孙,是因为八月才将太子安葬于孝陵,马皇后陵附近,而在朱标死到安葬这几个月里,已经六十三岁高龄、自己也非常难过的朱元璋,应该是没有精力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而等朱标下葬之后,他实际上是很快就做出了选择,虽然他并不是没有担心。
朱元璋其实挺喜欢朱允炆的,因为他的性格,但又为他的未来担心,还是因为他的性格。
和父亲朱标比起来,朱允炆同样仁慈,但更加柔弱。这在常人来说,不算是什么大问题,但要登基坐殿,处理天下大事,这样的性格可能会带来许多的麻烦。朱元璋并不是庸才,他看眼光很毒,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可能入他的法眼,比如自己的老二。
实际上,朱元璋选朱允炆是最合情合理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他不是没考虑过朱棣,可能也考虑过朱樉和朱棡。但是,朱允炆却是朱标最合适的替身。
首先,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标,而朱允炆性格酷似其父。
朱元璋是个粗人,出身底层,没读过几天书,对于知识分子有本能的不信任。但是对于汉朝和宋朝那些有知识有教养的皇帝,自己还是相当欣赏和佩服的,甚至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自卑感,而朱标父子的风度气质,恰恰类似汉宋皇帝。选择朱允炆,既维护了长子继承制的大原则,又改善了朱家门风,如果总是武夫当国,显得很不专业,难免让后人取笑。虽然朱允炆不是朱标长子,也不是正妃所生,但常妃所生的朱雄英已死,吕妃所生的朱允炆是活着的孙辈的老大。
其次,马皇后最喜欢的儿子是朱标,当年也很疼爱这个孙子。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随时需要逃跑的日子里,马夫人一直把朱标随身背着,没听说她背过其他四个弟弟。(我一直怀疑,朱标才是马皇后唯一的亲生儿子,性格气质都更接近。其他四个都是冒充的,然而证据不足)不让朱标的后人当皇帝,朱元璋就会觉得愧对马皇后。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朱允炆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招皇爷爷喜欢的地方。
朱允炆小的时候,就很招朱元璋喜欢,经常摸小允炆的脑袋,有一次,朱元璋看到他把头睡偏了,就笑说着说他是“半边月”。这也许是对他未来的某种担心,但也说明了,朱元璋确实喜欢孙子。
但朱允炆长大之后,可以说是聪明懂事,好学不倦,尊敬长辈,举止得体,大有其父朱标小时候的神韵,朱元璋也相当满意。
十四岁那年,朱标出巡陕西,回来就得了重病,朱允炆守在病床前,经常是昼夜不离。第二年,太子去世了,他为父亲戴孝守灵,几天饭都不吃一口,非常疲惫,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
见过无数的朱元璋一生亲手终结了无数人的生命,也亲手为无数人送葬,但像朱允炆这样的孝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心里也很伤心,六十三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但看到朱允炆这样,都实在看看不下去了,反而要过去安慰他了。
朱元璋像当年一样摸着孙子的头,伤心地说:“你至诚至孝,可你父亲已经不在,为了你爷爷我,你也不能这样啊!”朱允炆毕竟是听话的孩子,这才肯吃一点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