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600000020

第20章 弥勒未来成佛因缘

如像我曾听说:佛祖在婆罗榇国王舍城灵鹫山①中,与其尊者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修行学道。那时波罗榇国的国王,名叫波罗摩达。国王有一位辅相大臣,其妇人生下一个男儿,三十二相②,相好完美,身色紫金,姿容出众。辅相得了这样一个好儿子,心中万分高兴,立即请来相师,为儿子观相。相师抱过孩子,仔细观看后,十分感叹地说:”太神奇了!这孩子众相圆满,功德特殊,智慧通达,能言善辩,人品出众。”

辅相听后,心中更欢喜,就请相师为儿子起个名字。

相师问道:”这孩子怀胎以来,有什么奇异的征兆?”

辅相回答:”这孩子怀胎以来,确有些奇异征兆。孩子母亲平素本性,不太慈爱善良。自从怀胎以来,变得怜悯同情苦难,慈爱关心百姓,施舍财物,进行济救保护。”

相师听后,心中欢喜,对辅相说:”这就是孩子将来的志向,以此给他起名,应叫弥勒③为好。”

父母听过,欢庆高兴,无法比拟。这孩子的特殊名称,也就慢慢在全国传开。国王听说此事后,心怀畏惧,暗自想:这个小儿,生有福相,名传十方。倘若将来德高望众,必定会夺取我的王位。在他尚无长大成人之前,应当就把他除灭。如果时间一久,必定成为祸患。国王心中计策已定,立即召辅相人宫,对辅相说:”听说你得一贵子,身形特殊,姿容出众,你把他抱来,我想看一看。”

王宫中的一些内臣,听说国王关心问及辅相儿子的事,便知道国王的预谋企图。心中着急不安,犹如沸烫之水。这孩子有个舅舅,名叫波婆梨,在波梨弗多罗国,是本国有名的国师,聪明博达,智高才殊,有五百个弟子,长久跟随他学习法术。辅相爱怜自己的儿子,深怕被国王谋害。经过反复密谋策划,派人乘骑大象,暗中把孩子送到舅舅家中。舅舅看到弥勒身形端正,姿容出众,心中欢喜,十分疼爱。

弥勒在舅舅的宠爱关怀下,渐渐长大。舅舅开始给弥勒教授学问。弥勒聪明好学,智慧超人,一日所学,胜过他人一年。没有几年,便通达了各种经书。波婆梨看到外甥没有几年就通达了各种经书,想办一次集会,宣扬外甥的名声。就派了一个弟子到婆罗榇国辅相家中,对辅相讲述弥勒的学问成就和师傅的想法,索要珍宝财物,为弥勒举办集会扬名。辅相给这弟子给了所需珍宝财物。

这位弟子带着珍宝财物回还,行到半途之中,听说佛陀有无量德行,心中思慕,想去拜见,便向灵鹫山佛祖居处走去。行至半道,被一恶虎啖食。依据他生前的善行功德,转生第一四天④之中。

波婆梨听到弟子被老虎啖食,人财两空。就竭尽自己所有的财物,举办大宴会,请来婆罗门教的一切贤士,供上各种美味佳肴,香甜饮料。宴会完毕,给远亲近邻、一切亲朋好友布施礼物,每人五百金钱。当布施完毕,金钱施尽时,有一位名叫牢度差⑤的婆罗门教徒最后来到。见到波婆梨后说:”我已来晚,虽然吃不到丰美的食物,应当照例给我五百金钱。”

波婆梨说:”我的财物已经全部布施完了,实在不能如你所求。”

牢度差说:”听说你设大宴布施,我怀着很大的希望,前来相投。怎么只讲空话,而不给我布施呢?如果一定要拒绝,不给我施舍财物,七天之后,你的头将裂为七块的。”

牢度差说完,扬长而去。波婆梨听后,心中自思:”世上有恶咒和许多邪恶之道,这事不可轻视。但就是有此种事,我的财物已经全部布施完了,已无办法补救了。”

波婆梨想到此处,心中愁苦,十分害怕。再说,他前次派去婆罗檫国向辅相要钱的那位弟子,命终之后,转生天界,从遥远的天宫看到师傅愁苦无奈,就从天宫来到师傅面前,询问师傅:”师傅,你现在为何缘故,这样愁苦不乐?”

波婆梨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细说一遍。

升天弟子听说后,对师傅说:”牢度差不识圣法,愚昧无知,是邪恶之人。他有什么本事而使你这样愁苦害怕?现在只有佛陀精通圣法,是无极法王。你去皈依佛门,就不怕邪恶之徒牢度差了。”

波婆梨听到法王佛陀的名号后,便向升天弟子问道:”这佛陀是什么人呢?”

升天弟子说:”佛陀生于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家中。从其母右胁出生后,自行七步,言称:’天上人间,惟我独尊,世上众生,我当度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样样具足,光照天地,梵天帝释,左右护卫。初生之时,三十二种吉祥瑞应,同时出现于天地人间。相师观相占卜,有两大预言:若在家者,必做转轮圣王;若出家者,必会修成佛道。太子成人,出游四门,因观老病死相,不乐王位。逾城出家,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大破十八亿魔军,修成正觉。普得佛法,三明六通⑥,十力无畏⑦,十八不共⑧,全都具备。其后又行至波罗(木奈)国,初转法轮,使阿若娇陈如五人闻法除漏,先得佛道。又使八万天神得法眼净,无数天人心生道意。此后,又到摩竭陀国度郁毗罗王⑨和舍利弗、目连等一千二百五十人出家学道,成为佛门弟子,号称众僧。功德智慧,无法估量。总而言之,此人称之为佛陀。现在佛陀就居住在王舍城灵鹫山中。”

波婆梨听升天弟子的讲说后,赞叹佛陀功德,心中自思:想必有佛降世,我的经书上记载:”沸星下现,天地大动,当出圣人。”现在这些瑞应都已出现,佛陀降世应是真的。即便派遣弥勒等十六个弟子,前去拜见佛陀。并叮嘱弥勒:”如果看到佛陀相貌庄严,众相齐备,就以心念,质疑佛陀:我师傅波婆梨是什么种姓?想知我的种姓,就是婆罗门者。再以心念,质疑佛陀:我师傅波婆梨有几相好?如今我有两种好相,一者是头发绀青,二者是舌头广长。如果他能识别,再以心念,质疑佛陀:我师傅波婆梨现今多大岁数?如今我年高一百二十岁,如果他能知道。再以心念,质疑佛陀:我师傅波婆梨有多少弟子?如今我有弟子五百人。如果他能如数答出,此人必定是佛陀。你们就一定要做他的弟子。然后派一个人回来告知我消息。”

弥勒听过师傅的言教,同十五个师兄弟向王舍城进发。当他们走近灵鹫山时,看到了佛的足迹,千辐轮相,明亮发光,如同图画。就问路上行人:”这是谁的足迹?”

有一行人回答:”这是佛陀的足迹。”

弥勒和众弟子怀着仰慕之情,围绕佛迹,来回观看。此时,有一个比丘,名叫罗刹,手持一条虫子,放在佛迹前边,让弥勒和众人观看,并说:”你们钦慕观看佛迹,却踩死众生,这有什么新奇的?”

弥勒等人上前仔细观看辨认,这条虫是早已死去的。弥勒就问这个比丘:”你是谁的弟子。”

比丘回答:”我是佛弟子。”

弥勒同众人互相议论说:”佛弟子中怎么能有这种人?”

弥勒与众人渐渐走近佛祖居处,远远看到佛祖身相庄严,光芒四射,众相具备,其中两相难见。佛祖即现出广舌相,伸出舌头,能遮其面,以又神力现出阴藏相⑩,让弥勒与众人看到。弥勒和众人看到了佛祖所有好相,心中更加高兴,遵照师傅的教导,即以心念,质疑佛祖: “我师傅波婆梨,有几好相?”

佛祖即从远处回答:”只有两相,一者头发绀青,二者舌头广长。”

弥勒听说后,又以心念,质疑佛祖:”我师傅波婆梨,现今多大岁数?”

佛祖即从远处回答:”你师傅波婆梨,现年一百二十岁。”

弥勒听说后,又以心念,质疑佛祖:”我师傅波婆梨,是什么种姓?”

佛祖即从远外回答:”你师傅波婆梨是婆罗门种姓。”

弥勒听说后,又以心念,质疑佛祖:”我师傅波婆梨,现有多少弟子?”

佛祖即从远处回答:”你师傅波婆梨现有五百弟子。”

当时,在会的四众弟子听到佛祖讲这些话,感到十分奇异,佛祖怎么自言自语呢?于是诸位弟子长跪佛前,启问佛祖:”世尊,你是怎么啦,怎么自言自语地讲这些话呢?”

佛祖对弟子们说:”有一位贤士,名叫波婆梨,居住在波梨弗多罗国,现在派遣十六位弟子,来到我居住的地方,试观我的相貌,并以心念,疑难于我。刚才是我一一回答他们的心念质疑。”

弥勒听过佛祖的质疑回答,事事如实,无一差错。深生敬仰,便同众人一起来到佛祖面前,五体投地,行头面礼,然后退坐一边。佛祖为他们讲说圣法,其十六人皆得法眼净,各个从地坐起,来到佛祖面前,乞求出家学道。

佛祖说:”希望你们从善而来。”

于是这十六人须发自落,身着法衣,便成了佛门弟子。佛祖又为他们用种种譬喻,讲说各种佛法,其中有十五人获得了罗汉果位。此时,弥勒与众弟子一同商议:”师傅波婆梨,远在一方,一时难来。现在我们应当很快派一个人回去,向师傅报告这个消息。”

其中一人,名叫宾祈奇,是波婆梨姐姐的儿子,大家就推举他回去,向师傅报告消息。

宾祈奇回到本国,来到师傅波婆梨居处,把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情况全部告诉了师傅。

波婆梨听说后,心里异常高兴,立即从座位上起来,面向王舍城,长跪合掌,自说诚言:”我今生逢圣世,得遇佛陀,实为大幸,很想瞻仰世尊慈容,聆听圣法,禀受清化。只是年已老迈,力不从心。虽有诚心,却不能自达。世尊大慈大悲,预知人心所想,希望你能屈尊劳驾,前来接济度救我吧!”

此时,佛祖从很远的地方,就得知了波婆梨的乞愿,屈臂挥手之间,就来到了波婆梨身边。波婆梨刚刚乞愿完毕,叩头施礼,抬头一看,佛祖已站在他的面前。波婆梨看到佛祖后,惊喜激动,立刻向佛祖施礼问安,请佛就坐,十分恭敬地侍奉佛祖。佛祖向波婆梨广说各种圣法,由于波婆梨原有道迹,很快便获得了阿那含⑾果位。佛祖看到波婆梨已得道果后,便又回灵鹫山去了。

佛祖的父亲净饭王听说太子成佛后,云游四方,教化众生,使不少人得到度救,心怀敬仰,渴望能够亲见佛祖。便对优陀耶⑿说:”你到太子那里去,把我的心愿转告悉达多,我十分想念他,希望他能回国探亲。你还有要事在身,得到消息后很快回还。希你一定遵照此言前往,及时回来相见。”

优陀耶来到佛陀居处,如实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了佛祖。佛祖立即同意。七日之后,一定回国拜见父王。优陀耶听后,十分高兴,立即回国,把此喜讯转告国王。净饭王听后,召集诸位大臣说:”优陀夷已经回国,说佛陀要回国省亲,希望你们命令城民,庄严城市,要使城内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要清理街道中的破旧脏污。要在各处遍竖幢幡,布满鲜花,烧诸名香,等待供养。”

各种供养准备做好后,净饭王带领诸位大臣,在城外四十里处,等待奉迎佛祖的来临。

此时,佛祖和众弟子一起前往,八大金刚力士,从八方护卫;四大天王,在前面开导;帝释天和欲界诸天侍卫佛祖左边;梵天王和色界诸天侍卫佛祖右边;诸位比丘僧众随行后面。佛祖位居诸天诸人之中,金光四射,晖天曜地,光芒超越日月,普照大地众生。佛祖从空而降,渐渐接近国王臣民。地上人首无数,一齐仰望佛祖。国王与臣民,王后和宫女,看到如此众相,明亮俱显,光艳照人。佛在中央,犹如众星拱月。净饭王见此情景,心中大喜,不知不觉向佛施礼。施礼完毕,问安之后,迎接佛陀一同回国。把佛祖和众僧安置在尼拘卢僧伽蓝⒀居住。

当时,迦毗罗卫国国法规定:人分贵贱,男女有别。国王和大臣们天天闻听佛陀讲法。闻法后心开悟解,获得度化的人很多。而一些女辈心怀不平,十分气愤地说:”佛陀与众僧虽然回到故国,然而只有男人们很幸运,得见佛陀,闻听佛法。而我等女人却不能蒙受佛的恩泽。”

佛祖知道女人们的心意后,立即对父王说:”从今以后,让全国男女,每天轮流听法,一天更换一次。”

自从执行这个规定后,闻听佛法的人多了,得到教化度救的人也更多了。

佛祖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⒁,在佛出家后,亲自纺线,织成了一条金色的毛毯。把多年来对佛的思念,织进了这条毛毯中,只等佛的来到。现在,她见到佛陀,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手捧毛毯,奉送给佛陀。

佛祖说:”姨母,娇昙弥⒂,你把这条毛毯衣奉送给众僧吧!”

波阇波提听后,感慨地说:”自从太子出家,每日思念,所以亲手纺织此毯衣。闻听太子成佛,一心等待佛陀到来。希望佛陀垂怜,接受我的这件礼物。”

佛祖对波阁波提说:”我知姨母的一片真情,此毯是专为我织的。然而,恩爱之心,还是私心,布施于我,弘福不广。如果布施给众僧,所获福报,更为广大。所以我才这样劝你。”

佛陀又说:”如果有施主做布施,把十六种人都请来,设斋供养,他虽然也能获得福报,但所报不多。何为十六种人呢?是比丘和比丘尼的八辈亲人。请这些人供养,不如在众僧中请上四位,设斋供养。所得到的功德和福报,要比请十六种人多。这十六种人比不上僧人中的一个人。未来之世,佛法将灭,有些比丘蓄妻养子。四人以上,名为众僧,应当敬重他们,如舍利弗、目犍连等尊者。”

波波提听过佛的教导,心意开解,就把这件精织毯衣奉送给众僧。毯衣从一位僧人手传到另一僧人手中,却无人敢取纳。最后传到弥勒手中,弥勒才把此毯衣收下。此后,世尊与诸位弟子比丘僧遍游波罗榇国,转辗化导,弥勒就身着这件金色毯衣,身形端正,又披紫色金光。表里相称,威严庄重。进入波罗榇王城,化缘乞行,来到大街之中,擎钵站立。城中人民看到弥勒的光辉形相,纷纷围绕观看,没有一个愿意离去。虽然人人钦敬,但无一人布施食物。有一位珍宝穿珠师,走在半道中,遇见弥勒,心怀敬慕,就问弥勒:”大德,你化到食物了吗?”

弥勒回答:”还没有。”

穿珠师听说后,马上把弥勒请到家中,举办斋饭,供养弥勒。弥勒吃过斋饭,洗漱完毕,便为穿珠师讲说圣法,其言辞高美,使听者不愿离去。此时,有一位富贵的大长者,正逢女儿出嫁,早就给穿珠师一颗大珍珠,雇用他为珍珠穿孔。如果穿好,工钱十万。长者急用,就派了一个佣人来取。穿珠师正在听法,聚精会神,五情俱乐。随口回答:”你先回去,我随后就穿。”

佣人说:”今天就要急用,你现在就动手穿吧!”

佣人对穿珠师叮嘱完后,就回到家中,对长者说:”穿珠师说,等一会儿就能穿好。”

长者久等不见,就又派佣人去取。佣人来到穿珠师家中,看到穿珠师还在听法,并没有动手钻穿珍珠。就又返回去,对长者如实报告。长者气愤地说:”我既然以重金雇他,他就不能搪塞推托。现在你再去他家。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另雇他人。因此你把工钱带上,如果已经穿好,你把工钱放下。如果还没穿好,你把珍珠要回。”

佣人来到穿珠师家中,看到穿珠师还在听法,便知珍珠没穿好。就急忙向穿珠师索要珍珠。穿珠师知事已如此,只得把珍珠取来还给佣人。然后又来到弥勒面前,安心听法,没有一点厌退之心。

穿珠师的妻子见此情景,气愤无比,谴责丈夫说:”一会儿的工夫,就可得到十万金钱,马上可以解决家中的衣食短缺。而你只顾听那和尚的虚无空谈,美妙妄语,白白失去了一大笔金钱。”

穿珠师听过妻子的训说,心中有点后悔。弥勒知道穿珠师的心意,便对穿珠师说:”你现在能不能同我一起去精舍?”

穿珠师说:”可以。”于是穿珠师同弥勒一起来到精舍。弥勒把穿珠师带到众僧面前,启问众僧说:”如有一个施主,请一位持戒清净的僧人在家供养,他所得到的福报利益,能和有人得到十万金钱相比吗?”

此时,娇陈如⒃立即回答:”即使有人得到百车珍宝,也不如请一位持戒清净的僧人在家供养,所得福报利益多。”

舍利弗接着回答:”即使有人得到人世间的全部珍宝,也不如请一位持戒清净的僧人在家供养,所得到的福报利益多。”

目犍连又接着说:”就是有人得到天上人间所有的七宝⒄,也不如请一位持戒清净的僧人在家供养,所得到的福报利益多。”

其他比丘僧人也都纷纷引用譬喻,比较两者福报利益的大小,皆说供养持戒僧人利益大。

当时,阿那律⒅又说:”就是有人得到人间四大洲的所有珍宝。其所行福报利益,也不如请一位持戒僧人到家供养。后者得利,要胜过前者得利数十倍之多。我所以这么说,有实例可以证明。我听说,在过去世九十一劫中,世上有一位毗婆尸佛⒆,他涅槃之后,佛法灭尽。那时,人世间有一大国,名叫波罗榇。当时,国中有一位贤士,家中巨富,没有任何缺少。贤士有两个儿子,全都相貌端正,人品出众。大儿名叫泪吒,二儿名叫阿泪吒。后来贤士寿命已尽,临终之前,遗嘱告诫:’我死已不可免。在我去世后,希望你们兄弟两人,互相扶持,齐心合力,千万不要分家。我所以这样对你们说,就譬如说:用一根线是拴不住大象的,只有用多根线拧成绳索,才能把大象制服。又譬如说:一根芦苇不能长久燃烧,把许多芦苇扎成一捆,就会燃烧不灭。现在你们兄弟二人也应该这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外人就不会侵害。家中和睦勤劳,财富才会保全日增。’

“贤士遗嘱完毕后,就气绝命终了。兄弟二人遵照父亲的遗嘱教导,和睦相居了数年。后来,阿泪吒的妻子,心中暗思:现在我们合居一起,就如落难兄长家中,连宾客亲友都不能接待。如果分家另过,各自努力,事情就不会这样难为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自成家业。她想好之后,就向丈夫诉说了全部想法和心意。

“阿泪吒听了妻子的话,拒绝了妻子的想法,认为绝不能这样做。妻子一次次反复地劝导丈夫,广引各种事例道理,说明分家的好处。阿泪吒被妻子的劝说打动了,便向兄长提出了分家另过的想法。兄长泪吒拒绝了弟弟的要求。并引用父亲临终的遗嘱,举出许多譬喻事例,说明不可分家的道理。

“兄长泪吒不同意分家,阿泪吒的妻子又一再劝导丈夫,使阿泪吒意志坚决,急求分家。兄长泪吒见弟弟分家意志坚决,心情急切,不能强求,就同意分家了。

“分家之后,阿泪吒夫妻,纵情放志,经常设宴,招待亲友,大吃大喝,不顺礼度,奢侈浪费。没有几年,家产耗尽,穷得无法度日。阿泪吒只得来到兄长家中讨要财物。兄长又给了他十万金钱。未经多久,全都用完,又到兄长家中讨要。如像这样,共讨六次。兄长前后给了他六十万金钱。后来,阿泪吒又到兄长家讨要,兄长泪吒十分气愤地指责说:’父亲的临终遣嘱告诫,你不听从。没有几年,你就要求分家另过,吃用无度,挥霍浪费,钱财使尽,以至无法度日。我已前后给了你六十万金钱,你还不知足,今日又来讨要。现在我再给你十万金钱,从此以后,有钱无钱,再别向我讨要了。’

“阿泪吒受到了兄长的严厉斥责,惭愧地拿了钱回到家中。从此以后,夫妻二人改过从新,言行谨慎,勤俭节约,经营家业,财产又日益增多。后来逐渐变得更加富有,生活富裕,无有任何短缺。而他的兄长泪吒,连遭灾难,家破财散,贫苦艰难,实在穷得没有任何办法可想,便来到弟弟家中,向阿泪吒诉说了自己的困难。以契约为据,借少量的金钱,接济家人,度过困难。

“弟弟阿泪吒听后十分气恼,想起前嫌,便对兄长说:’我只知道兄长家中,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贫穷。怎么现在也来向我讨要金钱呢?’

“弟弟说完此话,连一顿饭都不给兄长。兄长泪吒回到家中,深感惊愕:’生死人间,怎么这样可怕,手足之情,亲生兄弟都这样忘恩负义,不知养育之情,何况是他人呢?’

“泪吒这样推理细想,心生厌世之情,便舍家人山,静心修道,明白万物生灭之理,心开意解,便修成了辟支佛⒇。泪吒修成辟支佛后,仪表庄重,行步威严,进入王城,化缘乞食,从无困缺。后来又遭灾年,人民饥困,辟支佛乞食更加困难。此时,弟弟阿泪吒也由富变穷,又遭荒年,食粮不能相继,每日自砍柴薪,买点秕谷子,以供一家大小度日活命。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去野外打柴,在城门中见到辟支佛,仪态威严,令人羡慕,进入城中,化缘乞食。从野外砍柴回来,路经城门时,又见到辟支佛持着空钵出城。此时,弟弟心中想:这位大士,早晨进城乞食,现在还持着空钵出城,想必没有乞到食物。如果现在他能和我一同到家中,我一定要分一份食物,布施供养他。但他只是一时之念,想完便转身走了。辟支佛知道他的心意,就跟随在他的后面。来到家门前时,阿泪吒看到辟支佛来到自己家门口,心中十分高兴,即便铺设床坐,请辟支佛人坐,将自己的那份秕谷子粥,亲手端来布施给辟支佛。

“此时,辟支佛对阿泪吒说:’你也饥渴,我们分成两份,一块儿吃吧!’

“阿泪吒说:’我是世俗之人,吃饭没有时节。尊者是一日一食,过午不食。请你先吃吧!’

“辟支佛吃过饭后,感其心诚,心里想:在这灾荒之年,父子都不互相救济,而他却能割舍自己的一份食物,布施给一个僧人。我应当变现神通,让他高兴快乐。

“于是辟支佛以其神通,飞上天空,身上忽儿出水,忽儿出火,广现各种神通后,又回阿泪吒面前说:’你有什么祈愿,随你说好了。’

“阿泪吒看到辟支佛的神通奇变,心里十分高兴,就在辟支佛的面前,诚心诚意,自立誓言:’世上一切众生都爱求财,我愿他们世世富有,没有短缺,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我也祈愿,将来之世,得遇圣士,功德胜于你百千万倍,让我在他的教化下,灭除众漏,获得道迹,神通变现就和你一样。’

“阿泪吒立誓乞愿后,心中更加欢喜。辟支佛告辞,回到自己的居处去了。此后,阿泪吒又来到城外荒野中砍柴取薪。一天,正砍柴时看到了一只兔子,心想捕获,便慢慢接近兔子。离兔子不远时,用镰刀向兔子扔去。兔子被砍准,倒在地上。阿泪吒正要前去捉拿,可那只兔子变成了一个死人,爬在了阿泪吒的背上。阿泪吒急忙抱住自己的头,想用力甩掉身上的死人。可怎么也甩不掉,心中恐怖,惊慌失措,很是苦恼。心想进城,和妇人一同把这死人取下。但又害怕被人们看见,不敢进城。无奈之中,只得在城外,一直等到天黑,把衣服盖在死人身上,背着死人进城,走到自己家中。哪知一进家门,这死人自动落在地上。然后变成了一堆色泽赤黄的金子,金光闪闪,照耀邻舍。邻居亲友,辗转相传,不久就传到王宫。

“国王听到后,立即派遣了一个使臣,去观察是否真实。使臣到阿泪吒家中观看时,却是一具尸体。使臣回到王宫,对国王说:’是一具死尸,不是黄金。’

“国王又问其他人,所问之人,都说是黄金。国王甚感奇怪,就又派使臣去察实。使臣回来,又说是死人。就这样往返七次,人们的说法都一样。国王就出宫,亲自来观看,确实是一具死尸,而且形体腐烂,已发恶臭。

“国王问阿泪吒:’这是死人,怎么说是黄金呢?’

“阿泪吒回答:’大王,这真是黄金。如果不信,请你细看。’

“说着,阿泪吒取出一小块,拿给国王观看。国王看时,真是黄金,其成色光泽,世上少见。

“国王便问:’你这黄金,从何而来?’

“阿泪吒便把事情原原本本全部告诉了国王。然后说:’这可能是辟支佛,以恩相报的缘故吧!’

“国王听说后,感慨地说:’善哉,善哉,你得如此大利。是遇到了圣贤,我也给予你赏赐,并拜你为主事大臣。”

阿那律讲到此处时说:”像前述的这位尊者阿泪吒,就是我的前身。我在那一世中,用很少的秕谷子粥,布施给辟支佛,又自立誓言。因此善缘,在九十一劫中,生在天人之中,无所缺少,三事顺利(21);相貌端正,受人敬重;情有所欲,应意而至。直到今世之身,在家之时,喜欢游乐自在,不爱经营家业。我兄摩诃男经常怨情斥责我。我母亲却说:’我的小儿有福德。’

“我兄摩诃男说:’我一人辛劳忧思,经营家业,而他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有什么福德可言?’ “母亲想试一试,让摩诃男看。就派我到田间,监管奴仆耕田种地,并命人不要给我送饭。到了午后,我责怪为何饭食这样迟了都不送来。就派一个佣人去取。母亲派人给我回话:’一无所有。’

“我回到家中,对母亲说:’希望母亲送给我一无所有。’

“母亲听完我的话,取出一方宝案,摆好各种器具,又用桌布盖在上面。让人送给我,并让我兄摩诃男跟随去看。掀开桌布后,百味美食,盛满器具。就像这样丰盛的美食,就是其余时也是一样,只要心里一想,马上就会出现在眼前。就是有人得到天下四大洲的珍宝财物,在劫运完时,也会消失,不能久得。像我以少许秕谷粥,布施辟支佛,在九十动劫中,福报未减。又以此善行功德,遇见佛陀,得到度救。以此可知,请一净戒僧人在家供养,所得到的福报利益,多于天下四大洲的珍宝财物。”

阿那律刚讲完后,世尊从外面进来,听到阿那律讲述过去的因缘事,便对诸位比丘僧徒说:”你们这些比丘弟子,喜欢听过去世中的事,现在我给你讲说未来之世的事吧!将来之世,在此人间,土地方正,平坦广阔,没有高山大河,地生软草,犹如天衣;那时人民寿命八万四千岁,身高八丈,端正健美;人性仁和,具修十善。那时,有转轮圣王出世,名叫胜伽。其国中有一婆罗门长者,生有一男儿,名叫弥勒。身色紫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都具备。相貌俊美,光彩动人。成人之后,出家学道,修成大觉,为了广度众生,经常转大法轮。其第一次大法会,度化九十三亿众生;第二次大法会,度化九十六亿众生;第三次大法会,度化九十九亿众生。如像上述众生,在三次法会中,听闻佛法,蒙得度救者,全都是我遗留的圣法中所种福的众生。有的是敬信三宝,供养佛僧;有的是出家学道,修持斋戒;有的是烧香燃灯,礼拜佛祖。这些在我在世没有度化者,在弥勒三会中会都得到度化。这些与会者度化后,又去度化那些同缘之徒。”

此时,弥勒听过佛祖的讲说后,从座而起,长跪佛祖面前说:”我愿作未来世中的那位弥勒世尊。”

佛祖说:”正如你的祈愿,你当生于未来之世,成为弥勒如来。如像上面所讲,弘扬佛法,教化众生,全由你来继承。”

当时,会中有一位比丘僧,名叫阿侍多,亦从座起,长跪佛祖面前说:”我愿做弥勒世中的那位转轮圣王。”

佛祖说:”你白天黑夜,只愿享乐,贪生怕死,是不能转生为转轮圣王的。”

在会听法的一切比丘大众,看到佛祖为弥勒授记,将来必定成佛,佛名即叫弥勒。个个疑惑不解,想知道此事的本末由来。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启问佛祖:”世尊,弥勒比丘,未来成佛,其佛名亦叫弥勒。我们不明白为何要叫这个名字?请为我们讲此因缘。”

佛祖对阿难说:”你们认真听,仔细想,我给你们讲解。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中,在此人间,有一个大国,国王名叫昙摩留支。统领人间八万四千个小国,六万江河山川,八十亿个部落。有两万个夫人宫女,一万个大臣。在他统领的国家中,有一个小国家,物产丰富,国泰民安,国王名叫波塞奇。当时之世,弗沙佛(22)刚刚出世,在这个小国家中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波塞奇王敬信佛法,和国中大臣专心供养佛陀和众僧,没有时间去朝见大王,贡物的信息也断绝了。此时,大王感到奇怪:这个小国为何断绝朝拜贡献?就派遣了一位使臣,前往小国责问原因。使臣到达后,便宣布大王之命:几年以来,你国人信贡物全部断绝。你身为大王臣下,为何违犯国法之规、君臣之礼?是否怀有异心,将欲造反叛逆?

“波塞奇王听了大王的责令,自知违犯国法之规,君臣之礼,心慌意乱,不知所措。立即前往佛陀居处,便把此事全部告诉佛陀,希望得到佛陀的救助。

“佛陀对波塞奇王说:’你不必忧愁害怕。你请使臣回去,以诚转告大王:佛在我国,朝夕侍奉,所以没时间前去朝拜大王。国内的财物,也因供养佛与众僧,再没有多余的财物,可以向大王贡献。’

“波塞奇王得到弗沙佛的教导后,回到王官,就遵照佛的教导之言,对大国使臣说了。使臣回国见到大王后,把小国之王的话全部向大王陈述一遍。大王听后,气愤无比,立即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如何解决此事。诸位大臣,一同言道:’此国小王,傲慢无礼,横引道理,蔑视大王,不来献贡,应当集合各国军队,前往讨伐。’

“大王同意大臣们的意见,集合军队,亲自统军,前往征伐。当大国之军接近小国时,消息便传到了小国。波塞奇王知道后,心中恐惧惊慌,急忙来到佛的居处,向佛告诉此事。

“弗沙佛对波塞奇王说:’你不要这样忧虑害怕,只希望你亲自去拜见大王,把上次我教你的那些话对大王宣说一遍。’

“波塞奇王遵照佛的教导,立即带领群臣,来到国界,拜见大王。施礼问安完毕,站立一边。

“大王责问:’你凭什么能耐,这样傲慢无礼,违犯常规,不来朝拜觐见?’

“波塞奇王说:’佛世难遇,见佛更难。现今佛陀来到我国,讲说圣法,教化众生。小王朝夕侍奉,所以没有时间前往朝见大王。’

“大王又责问说:’就算是这样,那为何断绝献贡?’

“波塞奇王说:’佛有众徒,名叫众僧,持戒严格,德行清净。为了给世上众生,广种福田,我把全国所有财物,都用来供养佛和众僧。所以再没有多余的财物,向大王献贡了。’

“昙摩留支王听过此话后。对波塞奇王说:’你先住在这里,我去见佛。见佛回来,再向你问罪。’

“大王即带领群臣,前往佛的居处。当时,弗沙佛被弟子和大众围绕,各自静坐无语,悄然人定。有一比丘僧,已进入慈定三昧之中,顶放金光,犹如一团聚火。大王从远处看到佛陀,身相高大,金光闪耀,光芒逾日,大众围绕,犹如群星中的明月。此时,大王立即向前,向佛致礼,尊法问讯。但见那位比丘,顶上光芒,更加耀眼。即便启问佛陀:’这位比丘,修何禅定?怎么顶光这样明亮闪耀?’

“佛对大王说:’这位比丘已进入慈定之中,所以光芒明亮闪耀。’

“大王听说此话后,心里更加钦仰。感叹自言:’这慈定真是高妙极了,我也应当修炼这种慈定,进入三昧(23)之境。’大王发此心愿后,志慕慈定,性情就变得慈祥温和,更无伤害之心。立即邀请佛与众僧屈神劳驾,前往大国,接受供养。弗沙佛即便答应邀请,第二天准备前往大国。

“波塞奇王听说佛与众僧要前往大国,心中十分眷恋。但愁苦无奈,心里自念:’如果我是大国之王,我就请佛与众僧常住我国。因为我是小国之王,这事便由不得我了。’波塞奇王对此,心里常怀不平,就前往佛处,启问佛陀:’诸王之中,何王最大?’

“弗沙佛回答:’转轮圣王最大。’

“波塞奇王听后,自立誓言:’愿我一生,供养佛与众生,以此功德,祈愿将来之世,世世常做转轮圣王。”‘

佛祖讲到此处,对阿难说:”那时的大王昙摩留支,就是现今的弥勒比丘。从那一世中开始,他即发各种慈善之心,从此以后,常被称名弥勒。那位波塞奇王,就是现今的祗陀太子。从那一世开始,就做转轮圣王。从此以后,世世常做转轮圣王,直到今天,功德不尽。所以今日还祈愿做转轮圣王。”

当时,穿珠师听过佛祖的讲解,立即发无上真正道意。其余听会大众,闻听佛法后,有的获得初果;有的获得二果,有的获得阿罗汉果位;有的发无上真正道意;有的得迁往不退地者(24)。个个敬戴世尊,欢喜奉行。

‘(注释]

①灵鹫山:地名,佛教圣地。梵文音译为”耆阇崛山”,汉文意译为”灵鹫山”。在古印度摩竭陀国王舍城北部。因山顶似鹫,山中多有鹫鹰故称此名。相传释迦牟尼在此居住说法多年。

②三十二相:佛教术语。亦称”三十二人相”、”三十二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等。是说佛陀生来不同凡俗,具有神异相貌,有三十二个显著特征与八十种细微特征。常译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译为”相好”。其实是把人的各种健美的特征,附会在佛陀身上。如三十二相中有:双手过膝相,两耳垂肩相,眉间白毫相,头顶卷髻相,舌头广长相,眼睛牛睫相等等。

③弥勒:人名,是梵文的音译,汉文意译为”慈氏”。是佛教中的著名菩萨。传说释迦牟尼给他授记,在未来世中继承释迦牟尼的位置。所以又称”未来佛”。在未成佛前,居住兜率天宫修行,是一身补处菩萨(即佛的接班人)。又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中说:他原出于婆罗门家中,后来成为佛的弟子,先佛入灭,上生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当下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④第一四天:佛教术语,是四禅天中的初禅天。四禅天是修行四禅者死后所生之处。在初禅天中者,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而生起的喜、乐二受,具有思维能力和超人神通。

⑤牢度差:人名,佛教传说中的六师外道之徒,具有神通幻术,常与佛门弟子斗法。最著名的是佛传故事或《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弗舍利与牢度差斗法的故事。

⑥三明六通:佛教术语,三明是指佛和罗汉果位的修行者所具有的三种神通,因能以这三种神通破除愚暗,故名”三明”亦称”三达”。这三种神通是:(1)宿命通:能知一切众生在过去世中的苦乐之事。(2)天眼通:能知一切众生在未来世中的生死情况。(3)漏尽通:已断除一切烦恼愚昧,得到了佛陀具有的智慧。六通是指佛陀、菩萨、罗汉所修行达到的六种神通,除上述三通外,再加三通:(1)神足通: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由。(2)天耳通:能听到六道众生的苦乐忧喜语言和世界上的一切声音。(3)他心通:能知道六道众生心中所想所念之事。上述六种神通合称为”六通”。

⑦十力无畏:佛教术语,是佛陀所具有的十种智力。这十种智力注释很长,较难懂。现只简述名称:深心力、增上力、六便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菩提力、转法轮力。十力无畏。即具有十种智力,对一切无所畏惧。

⑧十八不共:佛教术语。亦称”十八不共法”,是只限于佛陀具有的十八种功德法。限于佛而不共同于二乘(大乘和小乘)菩萨的功德法,所以称为十八不共法。这十八种功德法,注释很长,亦较难懂,普通读者难理解,此处不作详注。

⑨郁毗罗王:人名,古印度摩竭陀国王,崇信佛教。

⑩阴藏相:佛教术语,是佛陀具有的三十二人相中的一相,阴部(生殖器)如马。

⑾阿那含:佛教术语。梵文音译,汉文译为”不还”。是断尽欲界烦恼的圣者。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和无色界。不再生于欲界,所以叫不还。阿那含果是小乘佛教中的第三果位。

⑿优陀耶:人名,亦译为”优波离”、”优婆利”、”优波夷”等。汉文意译为”近执”。佛传故事中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人,属于首陀罗种姓(农夫)后为释迦王宫理发师,是释迦牟尼青少年时的朋友。释迦牟尼成佛还国时,跟随佛陀出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修持戒律谨严,称”持律第一”,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背诵出律藏。

⒀尼拘卢僧伽蓝:地名,尼拘卢是一种树,”杆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方有枝叶,其子微小,如柳花子。”我国无此树。有人似译为榕树。僧伽蓝,是佛教僧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中国叫的寺院。全名可汉译为榕树寺院。

⒁摩诃波阁波提:人名,梵文音译,汉文意译为”大爱道”或”大生主”。是释迦牟尼母亲摩耶夫人的亲妹,父王净饭王的继妻。佛传故事中说,释迦牟尼生下七天后,母亲便去世,由姨母抚养成人。释迦牟尼成佛,回国时,波阇波提随佛出家,成为佛门弟子中的第一个女比丘。从此后,佛门才开始接受妇女加入佛教僧团。

⒂娇昙弥:人名,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的另一名字。释迦族女性的称呼。

⒃娇陈如:人名,佛教著名五比丘中的第一人。原为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子弟。佛传故事中说:释迦牟尼出家后,净饭王劝阻无效,派遣娇陈如等五位亲族子弟,随侍太子。后来释迦牟尼成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收这五人做弟子,佛教始有僧团。

⒄七宝:杂名,佛教常说的七宝是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等珍宝。有时七宝中名称略不同。如有的加换珍珠、玫瑰。

⒅阿那律:人名,全称”阿那律陀”,梵文音译,汉文意译为”无贪”。是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的堂弟。释迦牟尼成佛后,回国省亲时,跟随出家,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佛经故事中说,他因在释迦牟尼面前坐睡,受到斥责,立誓不眠。后得天眼,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的苦乐。故在十大弟子中称”天眼第一”。

⒆毗婆尸佛:佛教过去七佛之一。

⒇辟支佛:全称辟支迦佛陀。梵文音译。汉文意译为”缘觉”、”独觉”。是指身处无佛之世,性好静修,严守戒律,无师友之教,自我独悟,得佛道者。

(21)三事顺利:佛教术语。三事即三事戒,是身、口、意三事之戒。三事顺利,是身心言行,一切顺利。

(22)弗沙佛:佛教过去佛。佛经上说,此佛是释迦牟尼师傅。释迦和弥勒是此佛的胁侍弟子。此佛给释迦牟尼先授记为现在佛,给弥勒后授记为未来佛。

(23)三昧:佛教术语,亦译三摩。汉文意为”正定”。是佛教僧人坐禅修行的一种境界。即心定一处而不动。用现代汉语讲就是聚精会神,息虑凝心。

(24)迁往不退地者:佛教术语,”不退”是说所修功德善根,逾来逾增,进而不退失,不退转。佛教中有”三不退”、”四不退”、”五不退”之说。迁往不退地者,是常指”四不退”中的地位不退。就是迁升初得菩萨的地位不退失。[附记]

一、此故事依据《贤愚经》第12卷《波婆离品》译写。原文见《大正藏》第4册,第430页。

二、莫高窟此故事画绘于如下洞窟:

第98窟北壁屏风画中 五代绘

第108窟北壁屏风画中 五代绘

第146窟北壁屏风画中 五代绘

同类推荐
  • 东游西泛

    东游西泛

    待天春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首尾吟》
  • 国殇——旧时堂前燕

    国殇——旧时堂前燕

    本部小说讲述的是东晋末年,刘裕乱政推翻晋室,建立南朝宋后,琅琊王氏传人王尚儒临危受命,携太子司马敬出逃北渡,短暂复国的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南朝宋、北魏及后晋三大政权的争斗,来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对忠、孝、任、义、信五字的诠释。小说中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侠义、传奇等元素,内容丰富,情节波澜壮阔。
  • 权势美人

    权势美人

    一个学生来到了一个古代的世界,成了一个落魄秀才,从此纵横官场,战场,情场。美丽动人的娇妻,高贵美丽的公主,诱人的绝色皇后,娇蛮的突厥公主一一成了他的女人。一支又一支军队被他打败,一个又一个将领成了他的手下败将。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大,身边的美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幸福。
  • 歪嘴说唐之穿越者

    歪嘴说唐之穿越者

    另类穿越小说,叙述唐朝开元天宝大背景下安史之乱前后,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出一幕幕闹剧,滑稽剧,荒诞剧,悲喜剧
  • 狼背上的女王

    狼背上的女王

    这里是一片女权至上母系氏族的狂野大陆。故事的女主在交通事故中带着她的比特斗犬魂穿到了猛禽野兽密布的云台高地。权谋、战争、魔兽、及爱情,都将在传奇的长河里缓缓展开……
热门推荐
  • 长篇南河

    长篇南河

    旧房改造,从墙壁的夹层扒出了许多色泽不一的纸条,上面写着毛笔小字。小孩子都寻找新奇能玩的东西,小成收起这些纸条。
  • 线端

    线端

    时局沉浮,狼烟四起,时代的变迁,究竟由谁掌控;无计轮回,谋划何为?恶行之所向,却是真相的追寻。垂线于下,人偶狂舞于世间何人能执此线,立于线之彼端?
  • 如果未曾走远

    如果未曾走远

    爱情永远需要两个人。生活给了我们很多也拿走很多。雨若说:“遇见早,遇见晚都是痛苦的,合适的时间遇见才是幸福的。”但是你有怎能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时间,人不能太随性子做事,心里想着什么就做什么留下的只是一台闹剧。青春是用来试错的,可惜试不起。人生在变,有时候记得住过去,方清楚未来,道路上而不迷失。
  • 千衣胜雪后传之寒江雪

    千衣胜雪后传之寒江雪

    江左千里迢迢从楚国来塞外寻人,与雪绒儿、寒暄经历一段奇遇,偶遇父辈故人,探索二十年前的故事。。。
  • 惊鸿一瞥不是你

    惊鸿一瞥不是你

    在林薇雨大三的时候,她的表姐叶妍双死于一场车祸。表姐是舅舅舅妈的心肝宝贝,舅舅舅妈在表姐15岁那年死于矿难,一直是寄宿在林薇雨家,两个人的关系和亲姐妹一样,林薇雨回家奔丧,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意外的发现表姐已婚,表姐的老公是表姐的上司——S集团的董事长王宇,更深了解发现:两人居然是假结婚!在遗物里发现了遗嘱……林薇雨觉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车祸。林薇雨毅然决然的去S大当实习生,在慢慢接近王宇的时候,林微雨发现王宇并不是她想的那种人,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已经不知不觉的爱上了王宇……林薇雨不知道是该复仇,还是该选择他……
  • 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

    美妆皇妃:我在古代直播带货

    一朝穿越,苏悦诗分分钟开启直播卖货,一颗美妆界的新星冉冉升起。本以为她能在古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岂料摊贩遇上城管——就是这么倒霉!她的独家秘画愣是被安风吟逮了个现行,看着画中唇红齿白比女人还娇媚的自己,自诩为硬汉的燕王殿下气的牙痒痒:“你想死?”“不想不想!”她讪笑着准备跑路,却被一把拎回王府。倒霉催的日子就此开始!
  •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新型胡同”下发生的故事:《老姚家的搞笑日常》,一个倔老头,一个创业青年,一个全职妈妈,一个大龄剩女,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述说生活哲学。他们身边林林总总的朋友里总能找到你的影子。
  • 张磊本纪

    张磊本纪

    因为所获得的特殊能量一个大学毕业生已经不知不觉的卷入了一场接着一场的纷争,漩涡的挣扎,命运的抉择,且看他能否掌握好航向......
  • 遇上大神后我又躺赢了

    遇上大神后我又躺赢了

    说电子竞技没有爱情,是谁又说电子竞技的大神不是我家的。这个传说中大神级别的人,手拿斩月刀,称霸网游界的大佬,就这样在这里你侬我侬。“老公昨晚有人说我玩游戏菜,还把我打自闭了”“让他老公来教他怎么做人”
  • 嗜血迷情:总裁的二手小娇妻

    嗜血迷情:总裁的二手小娇妻

    只因一场赛车。她险失一生挚爱的未婚夫;他险失一生宝贝的亲弟弟;“程一一,血债血偿,你必须照顾我弟弟一辈子。”“程一一,情债情偿,你必须照顾我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