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化腾之前,台湾玛亚线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4月8日开始在台湾地区运营《凯旋》,取得了骄人业绩。马化腾从开发商和代理商的表现中看到了良好的前景,于是接下了《凯旋》的代理权,准备大干一番。
不出马化腾所料,《凯旋》在内测期间申请账号的已经达到了20万人,8月11日晚上第一次公测,服务器居然因为玩家蜂拥而至被挤垮。玩家的热情如此高涨,让马化腾欣喜万分。
虽然游戏在刚进入市场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随后出现的问题却让腾讯措手不及。
王远在引进之前曾对《凯旋》是否适合中国互联网的贷款等问题表示担心,但马化腾认为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于是腾讯便没有在这些问题上认真对待,最终酿成大错。
《凯旋》上线一段时间后,各地玩家纷纷反映这款游戏比较卡。此时,这个问题才引起腾讯的高度关注,王远跑到成都试验,果然如此;再跑到浙江,情况如出一辙。两地的试验证明,此款游戏只要出了上海,便因带宽问题无法正常运行。
《凯旋》带给腾讯的经验是:贸然出击,必然失败。后来马化腾总结失败教训时认为,腾讯缺少网游专业人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腾讯当时确实没有专业技术型人才,王远本人之前也并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运作。虽然为了进入网游市场,腾讯招募了一些人,但融合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凯旋》虽然未能大获全胜,但最终还是实现了盈利。此外,《凯旋》让腾讯正式进入了网络游戏市场,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凯旋》进入网络游戏市场不久,马化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用一支小分队做棋牌类网络游戏的尝试,腾讯高层领导人纷纷表示赞同。就连此前一直对腾讯进入网络游戏市场的张志东也投了赞成票。这一方面与他的爱好有关,张志东是个围棋爱好者;另一方面与投资有关,棋牌类游戏并不需要大额投资,即使失败也不会让腾讯伤筋动骨。
腾讯在棋牌游戏上最初只用了4个人,这种小分队在腾讯被称为孵化器。小分队成立以后,短期目标是3个月之内推出产品,将传统的棋牌游戏加上比较强的用户体验感受,再结合到QQ上。一年之后,腾讯QQ游戏就超过了棋牌游戏领域的传统霸主联众,登上了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的宝座。
腾讯在开发棋牌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叫孙宇扬的人成了传奇人物。孙宇扬技术出身,在腾讯中有自己的专利。他来自东北,体形健硕,性情彪悍。在腾讯入股网域,将要与其共同开发中国游戏中心的时候,他曾冲进某位腾讯创始人的办公室,立下军令状,说根本不需要并购他们,只要给他3个月时间,腾讯就能做出比中国游戏中心更强大的产品平台来。虽然最终孙宇扬的话并没有阻止并购的实施,但孙宇杨的个性在这次事件中表露无遗。
孙宇扬还是腾讯开发《QQ幻想》的首功之臣。在研发《QQ幻想》的过程中,腾讯的研发团队曾经整体崩溃,游戏进度无法推进。危急时刻,马化腾将性情彪悍的孙宇扬调入《QQ幻想》项目组,孙宇扬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QQ幻想》,并由此赢得了“战神”的美誉。
正是在这位“战神”的带领下,腾讯的棋牌游戏迅速面市,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并由此正式踏上了网络游戏的战场,成为称霸一方的游戏枭雄。
总结腾讯的成功经验,最主要的优势是腾讯有1.6亿个QQ用户,而这些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同网络游戏的用户基本吻合,腾讯运营网络游戏的做法也是让QQ和游戏账号通用。这就是腾讯从微软学到的捆绑销售模式,这种模式可谓无坚不摧。2003年8月18日,腾讯开始试运营腾讯QQ游戏,一周之后,同时在线人数就达到了62万,使腾讯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休闲游戏门户之一。后来几年的实践证明,马化腾做QQ游戏是正确的选择。2004年,QQ游戏同时在线人数突破了100万,其后每年以100万人增长,直到2009年4月突破600万人。
腾讯最擅长的发展模式是:先模仿别人的优秀产品,占据市场份额后,再研发自己的产品。在网络游戏方面,腾讯先代理韩国游戏《凯旋》,获得成功后,便着手准备研发。马化腾说:“代理虽然简单,但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给网络游戏的定位是:一边代理、一边研发。代理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当初陈天桥代理的游戏打不开市场,很可能赔得血本无归。代理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想长期发展的公司来说,把全部赌注放在代理上面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自主研发。”
2003年开始,腾讯自主研发一款大型网络游戏《QQ幻想》,两年时间共投入3000万元,由一个100多人的研发小组组成研发团队。2005年10月,《QQ幻想》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按照马化腾的说法,《QQ幻想》是一款“社区型”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QQ秀、QQ游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腾讯之所以独辟蹊径,制作社区型游戏,是因为马化腾看到了社区型游戏有三大优点:第一,社区中所有的丰富的沟通和互动手段,都可以在网游中找到。第二,社区型网游更加提倡社区文化,鼓励用户在网游中交流。第三,社区型网游随着发展中的社区需求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马化腾宣称:“只有自主研发和运营的产品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我们有一支能力很强的研发团队,公司非常看重他们,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现在这款游戏有贡献,更重要的他们还可以研发出更多的游戏。”
2008年,腾讯加大了对网络游戏的投入。不过,腾讯并没有选择推出毛利较高的资助开的大型多角色网络游戏,而是选择代理了三款游戏:一是网络专业开发公司研发的《穿越火线》;二是韩国开发的《地下城与勇士》;三是由国内像素软件开发的《寻仙》。
对于腾讯的选择,马化腾在2007年年报的业务展望中说:尽管代理游戏利润较低,投资处于初创阶段的游戏公司也面临着相对较高的风险,然而本集团相信以上措施是重要的,可借此在激烈竞争的网络游戏行业中拓宽获取优质游戏及创作人才的途径。
目前,中国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虽然占据了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游戏的开发并未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迅速,这一点也是腾讯选择代理的重要原因。
综观腾讯运营的网络游戏我们就能看到,除了全球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QQ游戏之外,在《地下城与勇士》推出之前,腾讯并没有一款同时在线人数超百万的超级明星游戏。
腾讯总裁刘炽平说:“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例如游戏开发、市场推广和运营。我相信这些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游戏开发公司也认同。此外,我认为一款游戏的成功与游戏本身的内容紧密相关,所以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一款优秀的游戏,这也是在线游戏市场的不确定性。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坚持平台策略,将巨大的价值带入每一款游戏。同时,我们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好地开发新游戏。但总而言之,还是游戏本身最重要。”
网络游戏市场是互联网业务中的大市场,腾讯在拥有了大量忠实用户的基础上进军这个市场是一种必然。随着不断地加深对网络游戏的了解,腾讯必将在网络市场上卷起一阵“腾讯旋风”。
QQ邮箱
在互联网领域,电子邮件业务是最基本的一项服务。中国互联网精英中,网易丁磊正是凭借邮箱发展起来的。虽然现在的互联网战场已经转移到了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上,但在早期,互联网的主要战场却是电子邮箱领域。
1995年到1997年,在惠多网摸爬滚打的丁磊,一直在思索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1997年的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Hotmail,他像被闪电击中了一般,瞬间愣住了。Hotmail的发展模式正是丁磊想要寻找的模式,他从中看到了电子邮箱领域蕴藏的机会。
看好了Hotmail的服务项目后,丁磊准备用10万美元买下一套Hotmail系统,在中国建立免费邮箱站点。但是当丁磊联系到Hotmail的时候,Hotmail的态度相当傲慢。第一次,它向丁磊表示,他们的产品不卖;第二次,它表示可以卖给丁磊,价格是280万美元,外加每小时2000美元的安装费。如此昂贵的价格是丁磊无法接受的,于是他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陈磊华,两人商量根据Hotmail的模式,开发一款自己的电子邮箱。
邮箱设计完毕,丁磊绞尽脑汁为邮箱起个好名字。一天凌晨,一夜未眠的丁磊忽然想起用数字也可以表示域名,他首先想到的数字是163、169,因为这两个数字在中国已经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电信局的含义。想到这里,兴奋的丁磊从床上跳下来,拨通163上网,查询了163.nom和163.net这两个域名。查完以后,丁磊睡意全消,他马上注册了这两个域名。随后,他又一口气注册了188.net,188.com等域名,以备将来使用。
半年之后,丁磊设计完成了网易邮箱,功能非常强大。除此之外,163的域名也已经归他所有。万事俱备,东风何时能放行?当丁磊找到电信局申请增加免费邮箱服务的时候,电信局却不允许网易独立运行免费邮箱业务。
一盆冷水泼到丁磊的头上,丁磊的梦想瞬间便被击得粉碎。他非常愤慨地向电讯局的人解释自己的产品,但仍然不被接受。无奈之下,丁磊拿着免费邮箱的可行性报告寻找合作者,结果遇到很多的责难,大家最大的疑问就是:“你既然做免费邮箱,怎么赚钱呢?还有,什么时候能赚钱呢?”年轻的丁磊回答说:“我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钱,但是我知道这个项目一定有前途。”基于这种情况,很多厂家一口回绝了丁磊的合作要求。
就在丁磊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大洋彼岸传来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Hotmail被微软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微软是互联网投资的风向标,它的收购行动向投资者透漏的信息是:电子邮箱服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此,电子邮箱服务受到广泛关注。1998年2月,丁磊将网易邮箱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广州电信。2月16日,www.163.cn开放使用,火爆的注册狂潮马上来临,注册用户每天递增2000人,丁磊借此机会登上中国互联网舞台。
网易邮箱的成功启发了其他互联网公司,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迅速启动该项目。但邮箱服务就像丁磊所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钱”,电子邮箱所带来的收入相当微薄,同广告、短信、网络游戏无法相比,所有人都在烧钱,但何时能赚钱却无人知道。这种情况自然无法持续,随着而来的互联网寒冬使电子邮箱服务必定要有所转变。
2001年到来的时候,由于世界经济下滑,互联网公司负担加重,纷纷推出收费邮箱。网易提供10M和25M两种档次的邮箱,每年收费分别为50元和120元;21cn.cet提供21M空间,每月收费20元;新浪提供的是10M和50M两种邮箱,每年收费为100元和300元。邮箱收费政策推出后,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有人发表文章说:“这一波涛汹涌的收费浪潮,真不知道要将中国互联网带向何方。”
虽然大部分公司都推出了收费邮箱,但搜狐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免费邮箱。2001年8月17日,由张朝阳领导的搜狐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将推出全新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搜狐闪电邮件。8月18日,搜狐网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搜狐闪电邮件全新出炉,网名依旧安详免费大餐》的文章,文章中强调了搜狐的免费立场,认为提供免费邮件是互联网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外界对搜狐此次行动的关注集中于它的时间:搜狐推出免费邮箱是在新浪推出收费邮箱的第二天。显然,搜狐已经装备齐全,准备和新浪一决高下。在此之前,就在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为付费邮箱打心理战的时候,搜狐却像消失了一般。此刻它出手凶狠,直击对手命门,想要用“免费战略”攻城略地,抢占用户资源。不出搜狐所料,经它搅局,其他公共的收费邮箱策略纷纷宣告失败。
虽然此后还发生了一系列免费邮箱之争,但也只是局部战争。电子邮箱始终没找到合理的收费模式,但互联网的历史说明,电子邮箱和门户网站迅速融合,成为门户网站绑定用户的一个工具。邮箱作为增加流量的一种手段,不再被看成是盈利点了。
当丁磊为推销自己的邮箱焦头烂额的时候,在深圳的马化腾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因两个心态相同、志向相同的年轻人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马化腾对丁磊的动向自然非常熟悉,不过当时他正全神贯注于OICQ,没有精力去做邮箱业务。
经济寒冬过后,互联网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腾讯QQ用户猛增,公司盈利水平逐年上升。这时,马化腾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丁磊的网易邮箱上。马化腾最擅长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腾讯在2003年5月推出了“QQ邮箱”。但是这次马化腾却马失前蹄,因腾讯QQ邮箱的设计不到位。关于这一点,马化腾说:“我都不愿意使用第二次”,可见设计失误严重。因此,尽管邮箱刚开放的时候注册用户相当多,但都“只用一次”便放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没有盈利模式,最终马化腾不得不承认失败,放弃了QQ邮箱的第一个版本。
放弃了一棵树不代表放弃了整个森林。2005年3月,腾讯二次出击,这一次选择的方式是“借鸡下蛋”,它收购了Foxmail,准备打造新款QQ邮箱。
Foxmail的创办人是张小龙,他1994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Foxmail就是这段时间他设计的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2000年4月,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了博大公司。在博大公司的精心打理下,到2005年初,Foxmail的中文版使用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万,英文版的用户则遍布20多个国家,是当时唯一能同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处理软件。
腾讯收购Foxmail的价格是500万美元,属于全资收购,Foxmail的创始人张小龙以及Foxmail团队成员全部投奔到腾讯旗下。2005年3月17日,就在腾讯公布2004年公司业绩的时候,将此消息传递出去,以期带动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