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恂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他带着刘秀的书信来到高平城下,向守军说明了来意。高峻得知后,派军师皇甫文出城与汉使会面。寇恂递过刘秀的书信,讲了一些投降的道理,并警告说,如果再不投降,一旦攻破高平,就会有玉石俱焚的结果。皇甫文的态度很傲慢,不但严辞拒绝投降,而且还讽刺说;“贵军到高乎城下1年,为什么到今日才要踏破?过去1年干什么去了!”寇恂看皇甫文不是等闲之辈,劝降已经没有希望,便令士兵把他拿下,推出斩首。一位将领劝道:“高峻拥有精兵上万人,还有大量优秀的弓箭手,高平城又很坚固。一旦杀了来使,城里的敌人就会更加死心塌地地与我们作对,高平不是更难攻破吗?再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古今打仗的惯例,如今把他斩了,恐怕在道义上也说不过去。”寇恂生气地说:“我为大汉,他为叛贼,这哪里是什么两国!”杀掉皇甫文后,寇恂把他的副手叫来,对他说:“回去告诉高峻,皇甫文傲慢无礼,已经被我杀了。要投降,就赶快降;不投降,就守着吧!”副手连连点头,狼狈而归。
高峻见皇甫文被杀,坚守的决心和勇气一点也没有了,不得不在第二天开门投降。汉军营中沉浸在一派胜利的庆贺中。大家不解地问寇恂:“您杀了高峻的使者,敌人没有继续抵抗,反而出城投降,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和智囊。高峻所以坚守1年,全由皇甫文出谋划策。皇甫文出城谈判,态度傲慢,根本没有投降的打算。如果放他回去,必定会继续帮助高峻坚守,高峻即使想投降,也会受到他的阻止。因此,杀掉皇甫文,等于抽掉了高峻负隅顽抗的主心骨。他失去了出谋划策的人,不投降还有什么出路呢?”大家都钦佩地说:“您的谋略,真令人望尘莫及啊!”
王景奉命治汴渠
王景是东汉水利家,曾经参加过许多水利工程,很有一些名气。当时,由于黄河决口,汴渠失修,水患泛滥了好几十年,给人民带来很大灾难。公元69年,东汉朝廷委派王景主持整修汴渠的工作。汉明帝还把《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书籍赏赐给他,作为治水的参考资料。
很多人提出各种治水方案,有的主张任水自流,有的建议恢复“禹河”改道,大家众说纷纭。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王景认为,这些主张都太保守,在实际中行不通。他提出了一个把疏淤、筑堤、建水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治理汴渠的计划。这个计划规定,把河道壅塞处的淤积泥沙掏干净;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加高加固堤岸;增修支渠;在干渠修建水门,以便调节水的流量。这个计划不仅是王景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从夏禹治水以来,几千年兴修水利工程的经验总结。
东汉朝廷大力支持这个计划,拨出大量经费和器材供王景使用,又从河南、山东等地调集了几十万民工和士兵参加工程的修建。王景本人更是日以继夜地带头苦干。他不仅亲自带领随从跋山涉水,实地测量,而且常常不辞辛苦地到施工现场去与民工一起劳动,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用了大约1年多的时间,整修汴渠的工程终于完成了。经过治理后的汴渠,两岸大堤更加坚固;干渠两边新开了许多支渠,既减轻了干渠的负担,又便利了农田灌溉;在1千多里长的渠道中,每隔10里修了一个水门,可以自如地调节水的流量,更好地适应了航运和灌溉的需要。虽然整修这一工程动用了几十万劳力,花费了约百亿钱财,但是它使黄河和汴水分流,大约有800多年的时间,黄河未再发生改道之事。
后人称赞王景善于治水。他的“善”就在善于打破常规,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总体计划,善于深入实际。没有这种“善”,就不会有在短短的1年多内完成这样大规模水利工程的高效率。
程昱为刘岱出谋划策
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都曾比较要好。袁绍把家中老小安置在刘岱的兖州,公孙瓒则派范方协助刘岱。后来,袁绍与公孙瓒的关系恶化,二人便都想争取刘岱帮助己方。正值公孙瓒战胜了袁绍,他便遣使者告诉刘岱,让他驱逐袁绍的家小,与袁绍绝交。并捎话范方说:“刘岱如果不驱逐袁绍的家小,你便回来。等我胜了袁绍,再兵伐刘岱。”
刘岱接到公孙瓒的话后,召集谋士们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有得出个结果,心中很是着急。这时别驾王或说,“听说程昱有谋略,能决断天下大事。”刘岱便召:见程昱,问以对策。程昱说:“袁绍离你相近,公孙瓒距你较远,如果放弃袁绍的近援而远求助于公孙瓒,无疑等于去南越找人来救此地的落水幼童。再说,公孙瓒决不是袁绍的敌手,虽然暂时战胜了袁绍一次,最后却必为袁绍所擒,如果您投靠公孙瓒,为了一时的好处而不从长远打算,最终必败无疑。”刘岱听从了程昱之计;谢绝了公孙瓒.
果然,程昱的话不久便应验了,公孙瓒被袁绍打败,而那时,从刘岱那里返回的范方还没有回到公孙瓒处呢!
贾诩的自安之策
贾诩投靠曹操之后,经常想,自己不是曹操的旧臣,但却以足智多谋见称于世,时间久了,恐怕会引起曹操的猜疑。
怎么办呢?贾诩于是决定,无事不出门,绝不出头露面太多,也不交结朋友,儿女的婚娶之事,不与高门显贵相结,也就是不要权势太重。这样才能自保无虞。
贾谢能用此遭保全自身,在变化莫测的官场生活中,果然投有受到打击牵连,得享77岁的裔寿。
御史明辨诬告信
唐朝初年,李靖担任歧州(在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刺史时,有人向朝廷告他谋反。唐高祖李渊派了一个御史前往调查此事。
御史明知这是诬告,便邀请告密者一起去歧州。在途中,他假说检举信丢失了,而且佯装害怕的样子,鞭打随从的典吏,接着又请求告密者,重新写一份检举信。待那人写完后,拿来和原先的一比较,大有出入。这位御史立刻把告密者关押起来,急忙赶回京城,向唐高祖禀告了这一情况。唐高祖大为吃惊,一气之下,把诬告人杀于。
这位御史运用了“对比法”,通过前后检举信的不一致,弄清了事情的真实面目。
李白骑驴激贪官
李白辞官回乡后,打扮成秀才模样,身边藏了御赐金牌,到处游览名山秀水。一天,来到华阴,听说该县知县贪财害民,李白想了个整治的办法。他倒骑着驴子在县衙门前接连打了三个来回。知县见此情景,连声骂道:“可恶!可恶!竟敢调戏起父母官来!”马上派了一些公差把李白抓到前厅质问。李白佯醉,连问不答。知县命狱卒将李白押进牢中,关照等他酒醒后写击供状,改日再审判他。到了狱中,李白见了狱官,掀髯长笑。狱官见此,思忖着自言自语;“看起来这个人有些疯癫?”李白说:“既不疯,也不癫。”狱官说:“不疯癫就好好写供词。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到这个地方骑驴侮辱一县之主?”李白让取来纸笔,写道:“供状锦州人,姓李单名白。弱冠广文章,挥毫神鬼泣。长安列八仙,竹溪称六逸,曾草吓蛮书,声名播绝域。玉辇每趋陪,金銮为寝室。啜羹御手调,流涎御袍拭。高太尉脱靴,杨太师磨墨。天子殿前尚容乘马行,华阴县里不许我骑驴入?请验金牌,便知来历。”狱官看后吓得赶紧低头下拜,请李白海涵赦罪。李白说:“这怪不得你,只要你去对知县说,我奉金牌而来,犯了什么罪,把我关在这里?”狱官将供状呈送知县。知县吓得如遭晴天霹雳,马上同狱官到监狱去见李白,叩头哀求:“小官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请你千万恕罪。”当地官员闻讯后都来拜求,请李白到了厅上正面坐下。参拜完毕,李白取出金牌给官员们看。上面写着:“学士所到,文武官员军民等有不敬者以违诏论。”官员们赶快下拜,苦苦哀求。李白说:“你们受了国家的爵禄,为什么要去贪财害民?如果你们能痛改前非,就免了你们的罪。”官员们一个个拱手表示一定照办,不敢再犯了。从此知县洗心革面,勤廉为政。
李白在县衙前倒骑驴子以激怒县官,问他又佯醉不答,使知县做出把李白抓进监狱的错误行动。这时候李白表明身份,拿出金牌,以皇上之威训诫他们痛改前非,取得良效。
张咏巧断遗产案
北宋名臣张咏曾经在杭州做官,一次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青年到官府来告状,说他姐夫占有了他家的财产,不予归还,请官府做主把财产夺回来。原来这个青年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家产一直由他姐夫掌管,现在他长大了,姐夫只分给他家产的三分之一,他不服就到官府来告状。张咏派人把那个青年的姐夫传来,那人的姐夫说,当初岳父在世的时候,财产就已经分定了,说着拿出一封遗书交给张咏。张咏打开一看,遗书上写着:“日后分财产时,以十分之三给儿子,十分之七给女婿.”张咏看罢已经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于是叫人拿酒来,把酒洒在地上用以表示对老人的敬意.然后对那个青年的姐夫说:“你的丈人,真是个聪明的人啊!当时他的儿子年幼,如果不写明将来把家产的多一半分给你,那他的儿子很可能就会被你害死。但他心里明白儿于长大以后必然会到官府来告状,而官府怎么可能把多数家产判给你呢?”然后张咏把家产的十分之七判给了儿子,十分之三判给了女婿。
张咏识破这位老人采用的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的策略。
苏轼巧讽求职客
北宋中叶,苏轼在朝廷任翰林学士,他的弟弟苏辙官居参知政事(副相)。兄弟二人均是高官,往来求职者也就络绎不绝,都想托他们说情,“走后门”弄个差使。
一次,苏府又来了个人。这人与苏辙是故交,三番五次求差遣。苏辙躲着不见。这个人倒是不厌其烦,老往苏府跑。这一天碰见了苏轼,恳求道:“还望翰林以一言相助。”苏轼早就对此人的行为看不惯了,想借机教训他一顿,让他绝了请托的念头。便邀他坐下。说道:“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你觉得有没有趣。传说有一个人穷得无以为生,便去盗墓。凿开第一个墓,只看见一人光着身子坐着,说:‘你没听说过汉朝杨王子孙轻财傲世,下葬时连衣服也不穿吗?能有什么东西接济你呢?’这个穷汉又凿开了第二座墓,墓中是个帝王,笑眯眯地说:‘我是汉文帝,早巳立下遗诏,墓中不放金玉之物,所有器皿皆陶瓦一类,你要我给什么呢?’穷汉气得没办法,又去找墓,发现有两座墓连在一起,心想必有宝藏,又奋力刨挖,先凿开了左边的墓室,只见一个羸瘦的身影晃了过来,说,‘我是伯夷,你看我面有饥色吧,那是因我饿死于首阳山下。实在对不起,我没办法满足你的需求。’穷汉叹道:‘我费了这么大劲,却一无所获。现在就剩下一座墓室了,或许还有点希望。’正要凿右边的墓室,伯夷劝道:‘我看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隔壁那间住的是我兄弟叔齐,恐怕与我的情况差不多。”苏轼讲完故事,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那个“故交”也只得陪笑,心中羞愧不已,此后再也不到苏府求职位了。
苏轼的讽喻十分巧妙,既表明了他自己是不开“后门”的,也提醒对方不要再去麻烦他弟弟。同时也没有直接驳对方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