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中,巴蜀地区为个人立传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司马相如。司马迁对司马相如这一个人,是够看 重的。与司马相如同时代的大经学家董仲舒,司马迁记叙他的篇幅仅为记叙司马相如的十八分之一。这可以想见司马相如在太 史公司马迁眼中的地位和分量了。的确,司马相如在中国汉代历史上,是一位很不一般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文字学家,是;同时又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不仅在王公贵族中、在士大夫中、在文人中闻名,在市井中、在普通老百姓 中同样闻名,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历史名人。他传奇的一生、精彩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认识、宣传。《司马相 如》从四个方面分四讲,说一说这位历史名人、天下文宗。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是何方人氏?人们熟悉的是司马迁的“蜀郡成都人也”,实际上司马相如是巴郡安汉县后相如县、蓬州今蓬安县人,他的故里在蓬安。一说相如故里在蓬安,就有人说,这是“文化炒作”,这是“赶时髦”,是“为发展旅游编出来的”。这不奇怪。第一,他们不知道,“相如故里在蓬安”并非今人提出;第二,他们不知道,“相如故里在蓬安”是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存为根据的。它有理有据,下面试述其详。
一、相如故里两类记载
纪传体历史的老祖宗、中国最权威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开篇就写道:“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汉书》的作者班固抄《史记》,也写道:“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他除了去掉一个“者”字,把“字长卿”三字调了位置,放在了“司马相如”之后,意思一点没变。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抄《汉书》,亦称:“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也。”他一个字也未变。这是《史记》《汉书》以来相沿成习、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其他各种历史书、一般的工具书都是据《史记》而书。按一般的说法,这是定了铁案。
但这仅仅是史传中的记载,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史地一类书中对古安汉县后相如县境内有关司马相如的记载,由于它们不可能像《史记》传播得那样广泛,则长期被学者们忽略了。从南北朝梁代以后,历代正史的地理志、官方和私人编修的地理书和地方志、地名大辞典,以及到过四川、到过古安汉今南充蓬安的官员、文人、诗人留下的书籍、文章、诗歌,对相如县、对相如县的得名、对司马相如留下的遗迹及有关的文物等,记载描述特详。它们都或隐或显表明司马相如非成都人,而是古安汉县后相如县、蓬州今南充市蓬安县人。特择其要者书录如下:正史地理志、官私修地理书
1.《周地图记》记载:“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郡)。”
2.《隋书·地理志上》记载:“相如,梁置梓潼郡,后魏郡废。”
3.唐《元和郡县志》记载:“相如县,周闵帝省县。”“龙角山,在县东二百步。”“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五里。居滨嘉陵水,有台名相如琴台,水北有相如坪。”
4.《旧唐书·地理志四》记载:“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
5.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相如县:(〔州〕东北八十五里,元十乡)。亦巴西县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而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今为县治。司马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其地有相如坪,相传相如别业在此。宅右西滨汉水(即嘉陵江),丛薄郁然。其台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龙角山:在县东,高三百丈,从蓬州朗池县界西来。”
6.宋《元丰九域志》记载:“上,相如:州东北八十五里。
五乡。七盘、方山、登井、三溪、永欢、太平、琴台、永安八镇。
有龙角山、嘉陵江。”
7.宋《舆地广记》记载:“上,相如县: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两魏废郡,置相如县。县南二十里有司马相如故宅,因以名焉。隋属巴西郡,唐武德来属。有琴台镇、龙角山、嘉陵江。”
8.宋《舆地纪胜》记载:“相如县:在府北一百六里。《舆地广记》云:本汉安汉县地。《隋志》云:梁置梓潼郡,西魏郡废。《寰宇记》云: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后周废郡而县存。以县南二十里有司马相如故宅,因名。其宅在今县治。
《广记》以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来属。而《元和郡县志》以为周闵帝省县,与此不同。”
又:“相如故宅:在相如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水北有相如坪,相传云相如别业在此。又有琴台。《通典》朗池县下注云:有汉司马相如琴台。”
又:“长卿里:在相如县。文君里:在相如县。弹琴台:《十道志》云,左滨西汉水,丛薄蔚然,名相如琴台。洗笔池、卓剑水、舞剑台:皆司马长卿故迹。按:县令韩振《记》云:世传琴台镇乃长卿之别业也,光圣寺乃长卿之故宅也。……慕蔺山:在相如县二十七里,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光圣寺:在相如县南四十里,旧传为司马长卿故宅,有石记,漫不可读,父老尚知其为陈子昂之文。
……唐陈子良墓:射洪人,子昂之从兄。(笔者按:此注误,陈子良,吴人,非子昂之从兄)贞观二年为相如令,有墓在县之郭外。”
又:“人物:纪信将军:(略)。司马相如:《元和郡县志》:在相如县南三十五里,居滨嘉陵水,有台名相如琴台,水北有相如坪。县有光相寺,旧传为司马相如故宅,有石记,父老知其为陈子昂之文。又《十道志》云:相如有别业于此。谯周:(略)谯秀:(略)。晋·陈寿(略)。阎缵(略)。”
9.宋《方舆胜览》记载:“郡名:巴西南充……人物:纪信(略)。司马相如:在相如县南三十五里,宅滨嘉陵江。有琴台,水北有相如坪。谯周(略)。陈寿(略)。”
10.《宋史·地理志五》记载:“相如:望,以南有司马相如故宅而名。”
11.《元史·地理志三》“蓬州”条下:“相如:州治。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
12.元《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记载:“顺庆”条“景致”下:“嘉陵江,在相如县,韦应物有诗。”“人物”下:“司马相如,在相如县南,有琴台。”“蓬州”条“县名”下:“营山、仪陇、相如。”
13.明万历四川右参政、著名的地方史家曹学佺《蜀中广记·蜀郡县古今通释》中记载:“梁天监中置相如县,长卿桑梓也。……废相如县,梁置,兼立梓潼郡于此。李商隐诗:‘梓潼不见司马相如’是也。
相如故宅,今为县治。”
14.《明史·地理志四》记载:“蓬州:元属顺庆路,洪武中以州治相如县省入。东南有云山,西有嘉陵江,东北有巴江,西南距府百四十里。领县二:营山、仪陇。”
地方志、地名大辞典
1.明正德《蓬州志》记载:“(蓬州)州治(在南门内):……元至元戊寅始自云山(笔者按:今蓬安燕山寨)徙相如县司马相如祠堂之左,今治是也。”
又:“琴台在西南六十里光圣寺内,相传司马相如弹琴于此台下。有洗笔池见存。又有舞剑台与琴台,相距一里,亦相如游乐之所。”
又:“司马长卿祠堂:在州西十步许。元延祐四年驿丞苗成重建。”
2.清康熙《顺庆府志蓬州天一阁藏明正德《蓬州志》书影沿革》:“元置蓬州路治相如县。”“明以相如县省入。编户六里,隶顺庆府。”“营山县梁属相如县。”“琴堂,蓬州治西南六十里,相传相如弹琴于此。”“司马长卿祠,在治西。”
3.清嘉庆《四川通志》:“蓬州:汉安汉县地、梁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西魏废郡。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分属果州,宋因之。宝祐六年改属蓬州。(《寰宇记》:因山为台)元至元十五年移蓬州来治,三十年立蓬州路,属顺庆府。明洪武初以州治相如县省入,属顺庆府。”
又:“司马长卿祠,在州西,元延祐重建。”
又:“相如故城,今州南。”
又:“相如故宅:在州南。”
又:“琴台,在州相如宅右。”
4.民国臧励和主编《中国地名大辞典》:“相如坪:在四川蓬安县南。《寰宇记》:在相如县南二十里。罗洪先《周地图记》云:其地有相如坪,相传云相如别业在此。”相如县:南朝梁置,汉司马相如所居,因以名县。明省,即今四川蓬安县治。
文人、官员诗文
1.唐贞观元年(627)相如县令陈子良《祭司马长卿文》说:“慕蔺斯在……厥迹犹存,余芳无泯。予忝宰斯邑,似觌遗尘。抚事怀贤,实劳寤寐。夫游九原者,慕随会而增悲;望魏都者,伫侯赢而顾步。……”
2.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相如县尉王俦《司马长卿祠堂记》说:“邓侯(笔者按:即州司户参军潼川邓良,时摄县事,即代理知县)慨然语俦等曰:昔秦宓善长卿之化,谓宜立祠堂。吾侪蜀人诗书而儒自长卿始,诚如宓云;况此地又异他所。今祠虽在,不治且废。吾幸为令,此令职也,其可已乎!”“县虽僻左,而江山风物可乐也。闲从人游,皆好学,能文章,亦自有所来矣。”
3.宋乾道六年(1170)(顺庆)府判眉山朱某(名已佚)《琴台留题诗》写道:“晚日开晴雾,行舟过石门。梵王前古寺,司马旧家村。往事书难信,遗名县独存。望迷搜句眼,滩月下黄昏。”
4.明正德《蓬州志》中录徐泰《景贤堂记》称:“乡贤若司马相如,以其为京师文章大家……则列主斯堂,血食百世宜矣!”“故县以相如名,土人慕之,已非一世。”
5.明人刘草窗《绝句》写道:“摛葩绘藻少年时,千载蓬山尚有祠。惆怅词人招不起,月明霜冷叫螽斯。”
上面所录史料、诗文仅是一部分,有关的书籍更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专家们对此知之甚少。有一位研究汉赋、研究司马相如的著名专家,到蓬安考察后,惊叹地说:我做汉赋研究几十年了,这些年国内外开过五次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大家都不知道历史上还有纪念司马相如的相如县,就凭这一点,就会让学术界震惊。
但长期以来,“蜀郡成都人也”与“巴郡安汉县人”两种表述,从未直接碰撞过。直到清代山东到四川做官的王培荀,才在他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人皆以相如为成都人,实今之蓬州人,后迁成都,又居临邛”,向世人大声疾呼。虽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由于传播不广,仍未引起更多的人注意。王培荀讲的观点和依据,对与不对,下面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