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度,是当时世界音乐的中心。在人们眼里,只有在意大利的大城市受过音乐训练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音乐家,许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在意大利接受过训练,意大利歌剧更是享誉全球。到意大利去成了酷爱歌剧的莫扎特的最大愿望。1769年,莫扎特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意大利,莫扎特遇到了伟大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帕德尔?马尔蒂尼。从马尔蒂尼那里,他得到了最宝贵的教诲。马尔蒂尼非常热情地关怀莫扎特,给他讲授音乐理论,为他指出发展方向。
米兰是意大利的歌剧之都,莫扎特应米兰歌剧院之邀,创作了歌剧《海洋天使》。这部歌剧与他以前写的歌剧有了更大的不同,他已开始真正掌握了歌剧的创作技巧。不久,这部歌剧在米兰公演,演出场面十分激动人心。米兰歌剧院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水平,14岁的莫扎特登上指挥台,指挥鼎鼎大名的意大利乐队演奏自己创作的歌剧。
由于莫扎特在艺术上的极大成功,罗马教皇赐予他“贵族骑士”的称号。经过严格考核,意大利音乐中心——波伦亚音乐研究院破例将他选为院士。
意大利之行对莫扎特以后的音乐创作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他聆听了这个国家的每一种音乐形式,学习了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学会了意大利风格的歌剧创作,以后他又将意大利的歌剧风格和德国式轻歌剧风格相结合,开创了歌剧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6岁开始的整整10年中,莫扎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音乐旅行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及德、意、法、英等国家。在颠簸的马车里,他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受到了从国王到平民的各阶层人士的热情欢迎,获得了“神童”的美誉,在欢呼、喝彩和赞美的海洋之中成了欧洲音乐界的宠儿。
然而,艰苦的旅行生活加上繁重的演出任务,对于一个年幼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但他没有被疲劳所困,以顽强的毅力,尽可能多地接触了各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使自己的音乐素养得到很大提高,使自己的作品——从音乐语言到表现形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
法国政治家、军事家(1769—1821)
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在地中海中的一座叫厄尔巴的小岛上,一个身材矮小、体格健壮的人在海滩上默默地站着。泛着白沫的海浪冲击着海岸,打湿了他的鞋袜,可他一动不动,他用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一座在水雾中若隐若现的海岛。
他叫拿破仑——“一个伟大的矮子”。眼下,他站在这小岛上,脑海中不时浮现出自己当年统率千军万马的情景。他曾率领法国军队在意大利作战,打败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他还曾率军远征埃及。他以机敏的头脑,抓住有利时机发动政变,推翻了督政府,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法兰西帝国,成为一个令欧洲各国君主既怕又恨的人物。他以其杰出的指挥艺术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马伦戈、奥斯特利茨等多个战役的胜利,5次挫败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围攻。
但是,在这个欧洲的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显得有些孤独。进攻俄国的失败,50万大军的丧失,使拿破仑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在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大军的逼迫下,拿破仑不得不同意逊位,并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告别了军队,他被放逐到这座只有22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拿破仑在海边久久伫立,引起了一个随侍他多年的老兵的不安。这个老兵是自愿跟随拿破仑来到这个岛上的。老兵走到拿破仑身后,轻声说:“皇帝,在海边站久了要着凉的。”
拿破仑头也不回地说:“你在这里不觉得无聊吗?”
老兵坦率地回答道:“不,皇帝!不过我也不觉得十分有趣。”
拿破仑坚决地说:“不会永远这样继续下去的!以我家乡的岛屿起誓。”他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过远方的岛屿。
拿破仑心中那座岛叫科西嘉,位于地中海西部。科西嘉岛不太大,物产却很丰富,还有丰富的矿藏。但这座小岛并不是以它丰盛的物产闻名于世,而是因为出了一个“科西嘉怪物”,才使这座小岛成为法兰西的骄傲。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出生于科西嘉岛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科西嘉岛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入侵,拿破仑出生前不久这里还是热那亚共和国的属地,在他出世时,已被法国占领。科西嘉人具有淳朴、粗犷、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们总是奋起抵抗任何占领者。拿破仑的父母都参加了民族抵抗运动,拿破仑是在抵抗运动失败后出生的。拿破仑童年时,常含着眼泪倾听性格温和的父亲讲述科西嘉的战斗史。父亲的故事使拿破仑从小就对家乡科西嘉岛充满了热爱之情。母亲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厉,对孩子常常实施必要的体罚。她的体罚不仅没有使孩子们记恨她,反而使孩子们更敬重她。父母的影响使拿破仑从小继承了科西嘉人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独立自强的精神。
拿破仑小时候喜欢孤独。当他众多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却一个人独处。他在海边岩石上发现了一个小洞穴,他把这洞穴看作是自己的领地,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斜靠着洞口,出神地凝视着碧波万顷的地中海。拿破仑执拗任性,容易被激怒。在家里,兄弟姐妹们不喜欢他,却都得服从他。他不常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但只要他想玩了,谁不想和他玩也不行。他打起架来十分凶猛。家中只有母亲能制服他,面对母亲的处罚,他不会流一滴眼泪,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对别人,他却没有这种容忍的态度。他喜欢在院子或其他地方圈上一块自己的领地,如果有哪个孩子敢于侵犯他的领地,他就凶猛地扑上去,即使入侵者比他年龄大也从不畏惧。
1778年底,拿破仑的父亲把他和哥哥约瑟夫送到法国学习。他们先在奥顿中学学习了半年法语,后通过考试,以公费生的身份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事学校。这所军校按规定只招收在军队中服役的贵族的子弟,学校的学生一共才100多人。拿破仑能进入这所军校,是凭借法国驻科西嘉总督的介绍。科西嘉人抵抗法国运动失败后,法国为了安抚该岛的民心,承认了拿破仑家族的贵族血统。拿破仑的父亲便成了亲法派,与科西嘉总督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布里埃纳军事学校开设法语、拉丁语、历史、地理、数学、音乐、剑术等课程。拿破仑法语说得很差,语调中带有很重的科西嘉口音。科西嘉岛原来属于热那亚共和国,岛上的人讲意大利语。拿破仑家里不太富裕,入学时他穿的衣服既旧又不合身,同学们都瞧不起这个姓名古怪、说起法语来怪腔怪调、长得又瘦又小的孩子。他们嘲笑拿破仑口袋里掏不出一个钱,却声称自己是贵族出身。贵族子弟们轻蔑地给拿破仑起了个“挂在鼻尖上的茅草”的绰号,意思是这个人轻得吹口气就不见了。
当别人这样侮辱他时,拿破仑默默忍受着,他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斗气的。但是当有人侮辱科西嘉岛时,他愤怒了,骄傲地声称:“我们科西嘉人是最勇敢的民族。”
有同学挑衅说:“如果你们科西嘉人真的是最勇敢的民族,那为什么还会被我们战无不胜的军队击败呢?”
拿破仑说:“我们是以一当十,所以才会失败。你们等我长大,到那时,我要尽全力惩罚你们。”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瘦小的男孩将来能有出息。有人又侮辱起拿破仑的父亲:“你的父亲算什么,不过是个可怜的小军士……”
这个人话没说完,突然叫喊起来。原来,暴怒的拿破仑猛地跳起来掐住了他的脖子。其他同学拥了上来,拿破仑毫不畏惧地与他们打了一架。结果,鼻青脸肿的拿破仑受到处罚,被关了禁闭。
军校枯燥的生活,同学们的歧视,老师的不公平,使拿破仑的性格变得阴沉、忧郁,也更孤独了。拿破仑后来回忆他在军校的生活时说:“人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一无所长。人人都不喜欢我,我干枯得像一张纸。”
拿破仑厌倦了军校生活,他想念科西嘉岛上他的自由天地。他特别讨厌那些因为出身显赫,口袋里钱多就神气十足的同学。拿破仑给父亲写信,要求回到科西嘉去。他写道:“我再不愿忍受外国孩子的嘲弄。难道我必须在这些因富有而傲慢的家伙面前卑躬屈膝吗?”
性格随和、对孩子一贯放任的父亲这回态度却很坚决,他回信告诉拿破仑:“家里没有钱,可你必须在军校待下去。”
拿破仑10岁进入布里埃纳军事学校,15岁毕业。这所军校使他受到了基础教育。在布里埃纳军事学校的几年,他学习很勤奋,却有些偏科。他的数学、历史和地理成绩很突出,拉丁文却很差,他认为这门课学了没用。
少年拿破仑努力地学习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东西。课余时,除了阅读关于科西嘉的历史和地理方面的书籍外,还读一些其他书籍,如弗里德里希、伏尔泰、卢梭等人写的书。
布里埃纳军事学校决定了拿破仑的军旅生涯。军校毕业后,拿破仑被推荐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军事学校学习。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军官的学校,除了数学、历史、地理、法文、英文等课程,还开设了许多军事学课程。军校的副总监曾建议拿破仑用心研习海军业务,将来加入海军,因为他优异的数学、地理和历史成绩在海军里会大有用武之地。然而拿破仑在学习中,却对炮兵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专攻起炮兵来。这所高级军校是分科为各军兵种培养军官的,其中有20多人专攻炮兵。
在这所军校里,拿破仑同样受到贵族学生们的嘲笑,这使他更加仇视这些出身名门望族的轻浮子弟。但这时的他成熟多了,生气时,他就去练剑或者骑马,把仇恨记在心里。他的身体结实起来,他渐渐改掉了那种容易被人激怒的脾气,学着和别人交往,不再离群索居。他学习特别刻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通过考试取得了别人用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军官资格,被任命为皇家炮兵少尉。这年他16岁。
拿破仑被派往一个炮兵团服役。他拿到军饷,却觉得仍和在军校时一样一贫如洗。这期间,拿破仑的父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了。拿破仑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除了支付房租、买书等必要的支出外,他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都寄给家里。
在炮兵团任职很清闲,与他年龄差不多的军官大都把时间花费在吃喝玩乐上。拿破仑无钱挥霍,有钱也不愿那样做,他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少年拿破仑外表阴郁,落落寡合,内心却热情奔放,燃烧着反叛的火焰。家境的贫寒,权贵的歧视,科西嘉蒙受的苦难……这一切都推动着拿破仑去追求平等和自由。追求的结果是,他迷上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并接受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论思想。拿破仑也尝试着写起小说来。他的小说的主题都是一个:要么获得荣誉,要么死亡。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充满了为荣誉而死的精神。他的小说尽管谈不上有什么艺术价值,却反映出拿破仑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比起写小说来,这个少年军官更喜欢钻研军事。他研究炮兵战术,设想着军事行动方案,还按照设想在地图上标明炮兵火力网和部队的部署地点。他没忘记他的理想,打算一有机会就实施他的军事行动方案,解放科西嘉。只是后来由于发生了革命,革命政府平等地对待科西嘉人,他的奋斗目标才有所修正。
1789年,法国爆发了革命。拿破仑在布里埃纳和巴黎军官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投向外国干涉军,反对祖国发生的革命。拿破仑坚决地站在革命一边,并热情地参加了革命。在共和国的军队中,他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在攻克土伦这个反革命堡垒时,他将一支战斗力很弱的炮兵部队,在短时间内训练成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显示出了他灵活的头脑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他以无畏的勇气赢得了士兵的信任和上司的赏识,25岁就当上了将军。30岁时,拿破仑发动政变,当上第一执政,几年后又当上了皇帝。
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由于逐渐失去进步性,使他失去人民的支持,遭到被压迫各国人民的反抗,终于被欧洲的封建势力逼到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岛上。
但拿破仑没有死心,他还要东山再起。1815年3月,一个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拿破仑率领一支小小的船队悄悄离开厄尔巴岛,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面对王室军队数千名士兵的枪口,拿破仑沉着果敢地向前走去,他冲着士兵们大声喊道:“你们当中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
士兵们高声欢呼着向拿破仑蜂拥而来——成团成团的士兵加入到拿破仑的军队中,他们调转枪口,汇入了拿破仑的军队,成为一股强大的谁也无法阻挡的洪流,直逼巴黎。
拿破仑能够创造不开一枪便重新当上皇帝这一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并不是偶然的——拿破仑被放逐后,代表反动封建势力的波旁王朝,借助欧洲各封建君主武装的保护复辟了,重新开始了他们反动黑暗的统治,法兰西人民开始怀念起拿破仑来,这才使拿破仑有机会重新崛起。
随着拿破仑大军的逼近,波旁王朝的统治者路易十八仓皇逃出了巴黎。拿破仑重新执政,他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无与伦比的勇气和魄力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不久,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又失败了,终生被监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然而,他在这再次执政的100多天里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使他永远活在法兰西人的心里。
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1770—1827)
1827年3月26日夜晚,在狂暴的风雨和隆隆的雷声中,音乐大师贝多芬闭上了他的眼睛,永远地结束了为音乐的一生。
贝多芬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在音乐领域的天才表现,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不朽的篇章。
贝多芬一生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广,质量之高,都是令人惊奇的。他的作品种类丰富,包括小提琴奏鸣曲、交响曲、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他在音乐中创造的那种博大恢弘的境界,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面对命运的挑战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无疑会给你带来一种深刻的启示和昂扬的精神。这部交响曲是他九部交响曲中的第五部,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它不仅表现出贝多芬自己与命运搏斗的英雄气概,同时也蕴涵着更加深广的社会内容:命运像幽灵一样,时时向人类袭来,妄图捆缚住人们的手脚,以便任它摆布,然而,人类没有屈服,奋起与命运展开了搏斗,终于,胜利的凯歌响起,人类战胜了命运。作品中洋溢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斗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100多年来,它一直被誉为世界交响曲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