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小区的草地静悄悄的,偶尔窜过一只猫,飞过一只鸟,还能听到“扑簌扑簌”的声音。17个月大的墨墨在草地的石板路上摆弄起一辆小不点儿大的玩具车。
墨墨沿着长椅上的缝隙来来回回地“开车”,不知道是不是把它当成了火车轨道。过了一会儿,他又把小车放在大人健身用的“扭扭器”上,用小手推动放脚的旋转盘,看到它带动着小车一起转圈,嘴里兴奋地嚷嚷“嘀嘀——吧吧——呜——”。偶尔启动了回力功能,小车忽然飞驰出去,他总是会吃惊一下。
妈妈一直站在他的身后,没有出声。就连儿子最喜爱的小野猫经过他身边,妈妈也没舍得让他看一眼,生怕打断他玩耍的这份专注。晒在懒洋洋的太阳光里,吹着初春的风,这种静静等待的时光,让妈妈觉得很享受。
就在这时候,邻家一位阿婆带着小姐姐来玩了。
阿婆看见墨墨,“弟弟,弟弟”地叫着,马上走过去要拍拍摸摸。妈妈赶紧拉住阿婆:“嘘——别打扰我们的小墨墨呀,他正在研究东西呢。”
阿婆觉得妈妈的用词很特别,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善意地笑了。她放轻脚步凑上前去,悄悄看一看:“弟弟研究什么呀?”
“他在研究一辆小车。”
那时候,墨墨正把额头抵在小车上,俯在长椅子跟前一副发呆的样子呢。
过了一会儿,墨墨开始东奔西跑“嘀——吧——呜——”了。
阿婆笑着对小姐姐说:“看,人家小弟弟这么小就开始研究东西,你小时候可没研究过什么东西。”
墨墨这次“研究”持续了20分钟。
那位小姐姐也一定研究过许多东西,只是大人没留意。
墨墨的妈妈叫张琳,是我的“忘年交”,与我儿子同岁。
张琳是个超棒的女孩,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出色。我认识她时,她12岁。
1990年,我带京、津、沪、汉四大城市的小记者赴湖北大别山罗田县采访,来自上海的张琳是重要成员。采访后,她通过上海红领巾理事会在全市发起“一本书寄友情”活动,短短3个月,上海100万少先队员就为全国贫困地区小伙伴捐出了218万册书。她写的采访报道《百万本书寄友情》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她的善良与宽容大度、坦然真诚、清静淡泊,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91年,张琳荣获了“中国好少年创造奖”;当年10月,张琳当选为第二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1999年,张琳高三的时候,她放弃了北大、清华、复旦大学的保送名额,报考了上海中医学院,后来又去美国读书。
张琳是个自主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强的女孩,在有名和有用中,她选择了有用;在依赖和独立中,她选择了独立;在荣耀和淡泊中,她选择了淡泊。
2008年,张琳在上海结婚,我特意从北京飞到上海,参加她温馨独特的婚礼。后来,她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2010年,我意外地接到张琳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生宝宝了!她决心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全职妈妈,和孩子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