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兴地看到,法国的公共教育部门正努力鼓励国民保护鸟类和其它动物,当局在这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因为年幼无知而时常模仿残暴行为的少年们也被教导要善待不会说话的动物以及所有依靠人类照顾的生物,对它们要有仁慈和爱心。这是法国骑士精神的新规则,无疑将被证实会对法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帮助,目前在法国约已成立了500个青少年社团,这些社团的宗旨都是照料和保护动物。类似的运动在美国也日益流行,费城动物保护协会青少年部已经接受了2000名孩子加入。善待不能说话的动物,将它们看做人类的伙伴,这一理念正被不断提及,逐渐深入人心,尊敬和同情这双重义务的履行已经提上日程。
3教孩子爱护小动物
孩子们多少时间被浪费在学习无用的知识上啊!而用来接受能让他们终生受益的人道思想的时间却是如此的少得可怜!孩子们的知识都来自课本。这一点并不能使他们变得仁慈和善良。他们没有被教以亲切、仁慈的品格和文雅的举止。我们的教育只是影响到他们的头脑,却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心灵。然而,要找到能够激发孩子们内心天性情感的教师是多么的困难。我们的教师习惯于使用体罚,因为它是直接的、可感知的和摸得到的。是的,有时候,教育的直接效果是明显的,但它的间接效果却隐藏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这些效果因为难以理解和遥不可及而时常被忽视掉了。
科隆的尤弗迪乌斯在经过一间教室时,听到教室里有学生在大声啼哭,他像狮子一样愤怒地撞开门冲了进去,举起手中的拐杖向正在上课的老师和他的助手砸过去,怒吼着把孩子从他们的手中救了出来:“这是于什么,你们这些暴君?你们到这儿来的目的是教书,不是扼杀学生!”
一些父母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虐待暴行达到了难以理解、无法言喻的地步。这些父母和老师们喜欢自以为是,认为正处于人生初期的孩子们有着像他们一样的思维、性格和情感,有着与它们一样的学习能力。因此,那些不能和别人学得一样快的孩子往往要遭受毒打和某种方式的侮辱。成年人忽视了孩子们由此所遭受的极度不幸。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心灵还如此脆弱,眼界是如此有限,远未达到在这种毒打和侮辱所带来苦恼时自寻良方的程度,而这些无知而愚昧的父母和老师们给他带来的悲伤从此将占据他整个幼小的心灵,或许有可能伴随他的一生。
“父亲们,不要过分打击你们的孩子,这样他们会失去自信。”一个总是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会变得内向和厌恶。即便是小孩子,当他感觉到自己被冤枉的时候,一种痛苦的情感也会侵入内心,从而占住他整个幼小的心灵。我们实在很难想象一个父亲因为毫无怜悯心而失去了大有前途的儿子后,终生沉浸在为人父母的悔恨中那种心情。或许他会对一个朋友说:“我的儿子一直认为我对他太过残忍,他说的很对,但他却不知道我在内心深处是深深地爱着他的,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
每当看到孩子们被他们的父母打骂时,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些惩罚真应该落在这些父母身上。他们已成为依照自己的思想来塑造后代的模具。孩子们的脾气并不会自己产生,作为一个孩子,他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绪走向的能力。如果父母使孩子的情绪烦躁易怒,那么,他们就有义务克制和反省自己,使自己也学会忍耐,因此,日常的生活就这样影响着这孩子的性格,孩子们在岁月的流逝和无知父母的谩骂声中形成种种缺点。
有的人会说:“孩子的意志必然崩溃!”这样的观点极为荒谬。意志决定了性格,缺乏坚定地意志,就会失去决断的力量。必须强调的是,不要试图破坏孩子的意愿,要用适当的方式教育他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也不能通过暴力或恐吓手段去影响孩子的观念。这只能适得其反。不胜枚举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如果家长或老师喜欢依靠体罚来左右孩子的思想,那么,义务、顺从同恐惧和害怕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同时滋长。并且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把控制别人的意志与疼痛关联起来,你就已经尽你所能打下了一个坏性格的基础,按你的意愿塑造出了一个坏儿子,一个坏丈夫,一个坏父亲、一个坏邻居和一个坏公民。结果就是父母们把自己的缺点烙在他们孩子的身上,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但这是千真万确的。毫无疑问,靠痛苦来控制别人的意志,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全方位的恼怒、不公行为,使孩子们变得压抑而专横,变得残忍。
不久前,在一个慈善学校一名男生自缢身亡。同校的另一名愤怒的高年级男生没有屈服于学校的淫威,挺身而出,揭露了这个捐资丰厚的慈善学校对学生施加的暴行。他说:“惩罚仅仅是他们单纯而严酷的虐待,而且惩罚的实施极不公正。”还有另外一点需要指出,老师对学生的施暴行为在学生的心灵中种下的也将是一颗暴虐的种子。捶打将教会学生残暴地对待他们权力所能施加的对象。正如他们的疼痛感被忽视一样,他们也会对别人的痛苦不屑一顾。他们开始把痛苦加诸与它们年龄相仿的低年级同学身上,把痛苦加诸虽不能言语但知觉敏感的动物身上,并从中取乐。
对动物的施暴随处可见,我们认为,这源于人们在家里或学校受到的体罚。你可以在许多场合看到这一点:一大群男孩子在村镇的公开场合上打一头可怜的驴子,或是将一只无辜的小猫活活溺死。他们会把一个平底锅拴在狗尾巴上,或是旋转小金虫,或以其他各式各样的孩子气消遣。家长和老师应当小心地教孩子们对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予以同情和尊敬,并杜绝施加在动物身上所有不必要的残忍行为。而且,他们必须这样做,正如他们必然会抵制所有加在他们自己身上的痛苦一样。
我们已经提到过驴子,这种动物极为驯良,它以顽强而坚韧的品格稳健背负重物。在瑞土,你会看到驴子驮运沉重的木材,沿着悬崖边上埋头行路,按时驮着木材回家。驴子是穷人的日常帮手。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驴子很顽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正是源于他们对驴子所施加的虐待。我们应该了解温驯善良的驴子是最心甘情愿、锲而不舍的劳动者。
我不大赞同“不会说话的动物” 这一荒谬的表述。尽管不能使用语言,动物们也有互相交流的方法,它们有的狺狺地叫,有的低声咕哝,有的大声喊叫;它们用独特的信号互相交流,甚至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当狗、马、大象这些动物听到叫唤时,它们就会跑过来,还有其他的动物,也都能理解人类的呼声。
4对动物的同情也能体现人类的高贵品质
狗在所有的动物中是最值得信赖的。它忠诚、服从、守纪律,有时候甚至还具有理性。
布莱汉姆勋爵讲述了一个有关牧羊犬的故事。—场大火使牧羊人丢失了他的柯利牧羊犬。牧羊犬到处寻找自己的主人,最后终于通过主人足迹的气味找到了他。它循着主人足迹的气味沿着一条路走,一直走到一个三岔路口,这时在它面前有三条路,它是怎样做出判断和选择的呢?它沿着第一条路一路嗅下去,没有找到自己的主人,又沿着第二条路一路嗅下去,同样没有找到自己的主人。最后,还剩下一条路。但是对于这条路它闻都没闻,就疾奔过去。这好像具有这样的逻辑推理:我的主人没有走第一条路;他也没有走第二条路;那么,他所走的必然是第三条路。这就是它的证明过程。
再来看看狗的良心。在某个漆黑的夜里,一只狗急速地蹿出狗窝向一位老妇人咬去,被突然袭击的老妇人尖叫起来,听到惊叫声的狗立即松了口,因为它发现所咬的正是喂养了它的那个人!这因为鲁莽而犯错的狗此时该是多么悲痛啊!如果它会说话,它应该会说:“我咬了我最亲近的人,这人喂养我,处处给我照顾,我竟然会对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如此的残忍!”这狗对自己的忘恩负义痛心疾首,终日沉浸在悲伤中,呆在窝里连续几天不出来,甚至不出来吃食。最后,这位被咬的妇人原谅了它,她和这只在无意中犯错的狗又重归于好。狗儿所表现出来的情意竟然令老妇人感动得不知所措。
因此,狗是多么的重情重义啊!每个人都知道在爱丁堡格雷弗莱斯教堂墓地义犬波比的感人故事。波比参加了主人的葬礼,然后,它在坟墓旁守护了四年。尽管主人的坟墓没有石碑作为标记,但它永远不会忘记埋葬主人的地点。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波比都风雨无阻,每天守护在那儿。尽管它总是被鞭打和驱逐,但它总是会再次回来。它对主人的爱胜过自己,即使因为缺食而变得只剩皮包骨头,它还是不愿离去。
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税务官要对这只狗征税,但找不到狗的主人,因为它的主人已长眠地下。尽管有人给它食物,也有人想收养它,但它始终守护在墓地,它对主人的爱是这样无私。最终,在主人的坟墓边守护与等待了整整四年之后,这只情意深重的狗也永久的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为波比的忠诚和献身精神所感动的人们在格雷弗莱斯教堂公墓门外的街道上为它树了一块纪念碑,以示永久纪念。波比的感人行为,给我们上了一堂有关于忠诚、感恩和爱心的宝贵一课!
霍尔上校讲过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瓦特·司各脱爵士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小事,但是这件小事情对爵士的整个人生影响却如此巨大。有一天,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迎面奔来的狗砸了过去,结果狗的腿被打断了。这条可怜的狗挣扎着爬到他的跟前,舔着他的脚。他说,这件小事给他留下了苦涩的回忆,是他人生中最最感悔恨的事件。这件事在心底所打下的印记,他永远无法忘却,因为他本来是个仁慈的人,在出门的时候,他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宠物。他还设立了一项基金,指定用于善待每一个生物。他写小说时总要带着梅达·尼姆罗德和布莱思这两只爱犬。梅达是他最喜欢的一只,在他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曾经在门前为死去的梅达树起了一座带梅达雕像的纪念碑。为了表示怀念,他在小说《伍德斯托克》中,以梅达为原型精心塑造了贝维斯这条狗的角色。
狗的忠贞和依恋有时令人惊叹。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我们有威尔士著名的义犬贝基拉特;有义犬圣伯纳兹,它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堆里拯救了许多生命;有约翰·布朗博土精彩描述而闻名遐迩的拉布和尼伯;有义犬蒙塔吉斯,它在奥布里·德·蒙特迪戴尔被凶残的仇人马奎尔袭击时,努力地保护主人,最终使人们发现了真正的元凶;还有雷蒙德大公的义犬,以其聪明和勇敢使自己的主人免遭暗杀,因此被凡·戴克绘画以示纪念。
瓦特·司各脱爵土在他的杂志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一只狗把主人从被即将活活烧死的危险情境中救了出来。他说:“R.克尔勋爵对我们说,他收到了福布斯勋爵(爱尔兰格拉纳德公爵的儿子)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当时正在福布斯堡卧房中睡觉,突然被一阵窒息感惊醒,立刻便丧失了活动的能力,但还是清醒的,他意识到房子着火了。火焰在房间里疯狂肆虐,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大狗从门外蹿了进来,跳上床,叼着他的衬衫,把他拖进了楼梯间。楼梯间的新鲜空气使他恢复了活动能力,这才得以逃脱。”这与犬类保护人类的很多情况极不相同。在这些情况下,狗常常凭藉自己的能力和技巧从水中把人救出来,但是大火对它的伤害却与对人的伤害相差无几。
最后,还有两则关于狗的故事,他们分别发生在庞培古城和赫基雷尼亚城。庞培古城的狗的铸形化石是从发现它的灰洞里取出的,这只狗死于窒息和痛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它依然像哨兵一样守护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离哨所半步。关于赫基雷尼亚城的狗戴尔特的记录同样令人惊叹。在发掘出的城市遗址中,它的骨架被发现覆盖在一个12岁男孩的骨架上,非常可能是要恪尽职责来保护孩子不被窒息或烧着。最后男孩和忠诚的戴尔特一起死去了,但狗的项圈依然在诉说着这只勇敢的狗的高贵品质,它记录着戴尔特从海里、从强盗手里、从狼群中三次救出自己主人的事迹。
由此可以发现,在动物的意思中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人的道德和智力倾向,它们有能力,有爱心,忠诚,知道感恩,有责任感和良心,情深意重,除此之外,还拥有最高贵的自我牺牲精神。哈特利在《观察人类》一书中写道,在狗的眼里,人类好像就是它的上帝,它的主宰者,有权向人类对待上帝一样获得它们的效忠。与此同时,他也认为我们同样有义务终生做它们的保护者和恩人。
达尔文说:“我们看到狗对主人带有深深的眷念,这种精神气质与人类的某些先祖特征极为相似,它们的爱带着自我贬抑、带着些许敬畏和一些其他的情感。狗在离开一段时间后回到主人身边的行为同猴子回到它热爱的饲养人身边的行为一样,与回到同伴身边存在巨大差异。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的行为中平等感会自然流露,但彼此的喜悦却似乎更少一些。”因此,尼科尔森认为,很多动物比许多人,比某些人种都更聪明、更具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