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的目标是对个体的人格和全部的生活做完整的研究,因此,必须要广泛搜集各项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重事件的真相,尽量客观,运用描述性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事实的原貌。个案研究中一般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采用简洁、明快、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再现情境,注重感性的渗透,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有的表述都应以事实为依据。
B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个案研究的对象往往是行为异常的学生,这些异常行为常常是由家庭问题、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他们一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研究者要对这些个人资料保守秘密。
C借助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在理论和方法方面指导
教师在开展应用性的个案研究时,需要借助于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在理论和方法方面指导,以增加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理论性。如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诊断问题时、采取行动时,都可以请专业教育人员协助、指导方案。
D正确认识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对典型个体的研究,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整体的特征。但是,个案研究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避免盲目以个别代替一般。
45在行动研究中提升
行动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盛起来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如今受到整个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行动研究促使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行动研究对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有重要意义,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1)行动研究的含义与特点
A行动研究的含义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教学行动中的特定问题为目的的实际投入行动的研究形式。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行动研究的结果是能解决教学问题,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教师行为,让工作变得更加卓越,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B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的特点
行动研究是在实践、行动现场中进行的
行动研究的地点是学校和教室,行动研究需要从实践出发,在教育现场情境中去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是以“共同合作”方式进行的
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行动研究以教师为主体
教通过研究和行动的双重活动,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实践,改进教学,提高行动效果,丰富教师的行动策略,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改进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行动研究回归教师、回归实践
教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不仅在于知识能力的变化,而且在于从根本上形成原创能力和创新意识。行动研究能够激发教师蕴藏的巨大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呈循环状螺旋上升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教师从第一周期获得的经验、知识,产生修正以后行动的动机,教师可以在不同场合下,持续进行行动研究。
(2)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
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究方式。它以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一个问题为起点。
A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问题是行动研究的起点。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或从理论学习中获得灵感,反思某些实践的教育情境、作法,认为实际存在并有加以改进的必要的问题即可作为研究的主题。
B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后,教师们要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形成各年级或各门学科中的主要问题。仅仅意识到问题还不够,还应该将问题明确化、具体化。将发现的问题分解为容易解决的子问题之后,进行问题解决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C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对问题的初步分析,明确研究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初步确定研究步骤,制定一个粗略的计划。教师制定研究计划时应与参加研究的人员仔细讨论,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列出总计划和各个阶段的分计划,包括遇到各种可能情况时的应变措施。
D形成行动策略与采取行动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E实施与检验
行动策略只能是我们关于实践的一种假设。只有真正地将行动策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我们才可能知道该策略是否合适、有效。因此,行动策略需要我们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我们可以借助检验的结果对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进行评估,并从中找出方法,发展、修正甚至彻底修改我们的观点。
F继续“行动研究”
通过总结与反思,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行动研究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
46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①对教育教学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化熟悉为新奇;改造已有问题;逆向看问题。
②要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学校可以为教师安排相关讲座、教师可以阅读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书籍等。
③养成随时收集资料的习惯。尽可能使用、分析第一手资料,所听、所闻、所想、所感,都可以是资料。
④注意观察。
⑤树立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审视自己就像浩瀚的大漠审视变幻的苍穹,就像残破的古堡审视沉重的背影,就像垂暮的老者审视多舛的命运,就像壮美的江山审视变迁的历史。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曾经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晚年他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弄瞎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哲学家平静地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哲学家的智慧同样来自于对自我的思考和总结,他得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审视自己、关注内心,做一个完全拥有自己内心的人。哲学家的这种观察称之为“观心”。在他看来,“观心”是根本就不需要眼睛的,一只眼睛也用不着。用不着的东西犹如奢侈的摆设,留之又有何用?哲学家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双眼。
哲学家是睿智的,也是孤独的。我们不必赞同或仿效哲学家的做法,但是我们总应该每天花一点儿时间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灵,清醒地审视自己。
案例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猫头鹰搬家”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猫头鹰在搬家的途中遇到了斑鸠,斑鸠问它要搬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方去。”斑鸠又问:“西方才是你的故乡,你为什么要搬到东方去呢?”猫头鹰回答说:“西方的人不喜欢我的歌声,尤其讨厌我夜间歌唱!”斑鸠劝道:“你的歌声的确很难听,大家自然不喜欢你。但是,如果你改变一下自己,改变一下你的歌声,或停止在夜间歌唱,大家就不讨厌你了,你就可以继续住在这里。否则的话,即使你搬到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寓言中的猫头鹰需要反省一下自己。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确也需要经常地审视自己。就如同我们需要照镜子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1)审视自己需要反思
审视自己需要反思。教师自我发展,就要不断地对自己已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审视,也就是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都会有新的发现。然后,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重视“做中学”,在工作中学习、实践,进行自我反思,进行合作探究,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2)审视自己需要关注细节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更不容忽视,值得教师钻研和突破。教师审视自己就要关注教学细节。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否则,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就会在教师的经意和不经意中流失。
案例
生1:1毫升等于多少克?
师:(忧郁)我举个例子,1小时等于多少米?(学生笑)
生2:时间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相等。毫升是容积单位,克是质量单位,它们是不能相等的。
师:(对着生2)你说得真好。(对着生1)你理解了吗?
生1:茫然地点点头。
该例中生1真的理解了吗?教师在教学中好像处理得很机警、很幽默、很妥当,可是仔细回味一下,觉得似乎有些不足。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经过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
如果教师在生1的问题上稍加修改,变为“1毫升的水等于多少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对具体的物质而言,就有答案了。如:1毫升的油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酒等于多少克?1毫升的水银等于多少克?……这样既让学生区别毫升与克是表示物质的不同的属性,又让学生明确了毫升与克的内在联系。
教学需要审视。审视需要关注细节,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细节。这样,才能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3)审视自己需要超越
审视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学会用合理的,甚至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在痛苦中,你会发现孤独的自己;在闲适中,你会发现空虚的自己;在奋进中,你会发现充实的自己;在安逸中,你会发现沦落的自己。只有不断地审视,不断地发现,才能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进步。
47做好自我发展规划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变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要求教师认真对待自我发展。教师的自我发展指的是教师通过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可以是教师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所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的最佳配合。
教师的自我发展靠的是教师自身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新课程下的时代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1)教师自我发展规划要点
A对自我认识做出正确的评估
教师自我发展设计的第一要点就是对自我认识做出正确的评估。
教师对自我认识的评估,要求教师要认识自己的人格特质,包括性格、志向、兴趣、潜能、特长、气质、情商、家庭背景、学历条件等。与此同时,要确认自己的工作价值观,包括从事教师工作的目的、自己的抱负水平、成就动机、生活与工作目标等。这样,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来掌握自我,是自我发展设计的必要手段。
B对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地分析
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也是教师自我发展设计所不可缺少的要点。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及所在环境中可能的发展机会、所需的配合条件等对自我发展设计的影响的分析。比如,要分析所在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等等。
C对自己的发展机会如实地审视
教师对于自身所在的环境中的发展机会要能做到如实地审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发展机会很多,从专业上说,要考虑这些方面,如教学方法的改善,通过教学研究,增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开发新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
D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
通过前面三个要点的分析,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确立自己的整体发展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鞭策力,有利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E制定行动策略
教师制定自己个人的发展目标以后,就应制定行动策略。在确定具体的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谈不上实现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在选择行动策略时,应多参考成功者的意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动。
F执行行动策略
教师个人要达到目标,应把握关键因素,针对自己的行动策略,再分为小的行动方案,具体执行时首要的是能够实施自我专业发展管理,自己做出学习决策,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以及何时学习。
G自我评价发展计划
教师自我发展计划陆续展开与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效果进行评价,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不理想、欠周到、出现偏差的地方。
(2)自我发展规划书的撰写
A自我发展目标的制订
制订自我发展规划的职业目标是撰写自我发展规划书的首要工作,这一目标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方向。其中包含的不仅有总体目标,而且有具体目的、为达到该具体目的的活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的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等。通常,职业目标的制订本着如下五条原则:
①目标的明确性原则。要明确描述出所需完成的行动方案。
②目标的可测量性原则。目标应该是可以衡量的,要有定量数据,如数量、质量、时间等。
③目标的可实现性原则。目标必须符合自己的主客观实际。
④相关性原则。该目标要与个人的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联系。
⑤时限性原则。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
职业生涯目标是个长期的目标,往往要经过许多子目标,在实现子目标后,逐步地接近长期目标。由于实现长期目标的途径、措施和手段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中期、近期目标。
B自我发展设计书的内容
孟万金老师在其编著的《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一书中指出,教师自我发展设计书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
自我发展设计书的题目。这里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限、年龄跨度、起止日期等。
社会环境分析结果。既包括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分析,又包括对教师所在职业环境的分析。
自我职业方向及总体目标。即职业发展方向和当前可以预见的最长远目标。
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结果。包括教师个人目前状况和发展潜能。
角色及其建议。主要记录对自己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些人的建议。
学校分析结果。包括行业分析,对学校制度、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者、学校品牌和服务、办学理念等的分析。
目标分解及目标组合。分析制定、实现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做出果断明确的目标选择。
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