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长达19年的王位争夺的动乱;一场让周王室颜面扫地的王位争夺;一场依靠诸侯帮助才得以平息的叛乱;一场让周王室典籍搬到楚国的动乱……在这场动乱中,失意无助的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从此一去不复返;王子朝兵败奔楚,最后喋血楚国。这是周王朝历史上最严重、最血腥、最无颜面的一次内乱。动乱平息之后,周王室的权力已经为单、刘等陪臣执掌,虚弱无力的周王室风雨飘摇,苟延残喘。
单刘专权
王子朝之乱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东周历史上王子争位而引发的战争屡见不鲜。诸侯国内的王位争夺也是层出不穷,周王室当时与诸侯国已经无异,因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国内的政治叛乱并不稀奇。这次王子朝之乱之所以在这里值得一书,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一,这次叛乱涉及一件历史公案,有人认为是王子朝为了争夺王位发动的一次叛乱,而有人则认为这是周王室的大夫单氏发动的叛乱;其二,在这次动乱中,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弃官出走,据说《道德经》就是在这场动乱期间写下的;其三,这场叛乱前后持续了19年,为春秋时期国内叛乱之最。
讲述这场前后长达19年的政治动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它发生的原因。一场大动乱其根源必定非常之深远,如同冰山一样,露出海面的总是冰山小小的一角。如果这次动乱只是因为王子朝争夺王位而起,定然不会持续如此之久。王位争夺只是这场动乱的一个导火索而已。周王室与卿士大夫之间的权力之争才是这场动乱的实质所在。
早在鲁襄公十年(前563),单靖公荣任周王室的卿士,此后单氏的势力不断膨胀,单氏本是周天子的远房亲戚,后来有刘氏加入其中,刘氏也是周天子的亲戚。此后周王室出现了单氏与刘氏共同掌握政权的局面。周景王对单氏与刘氏的专权非常不满,但是刘氏与晋国的范氏家族有亲戚,当时的晋国六卿专权,范氏是其中重要的一派政治势力。由此刘氏可以借助晋国的力量维系自己在周王室的地位,而当时的晋国依然是诸侯的盟主。虽然周景公对单氏与刘氏满腹牢骚,但是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子朝争位
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也就是在单氏执政后的43年后,酝酿已久的政治动乱开始了。周景王的嫡长子寿病死,后来周景王便立寿的弟弟猛为太子,但是王子猛才智平平,实在不是一个治国平天下的最佳选择。王子猛被立为储君之后,单氏与刘氏皆支持王子猛。
周景王虽然没做出什么惊天的伟业,但是他还是希望选择一个有政治领导能力的继承人。王子朝虽然是周景王的庶子,但是却长于王子猛。相对于王子猛而言,王子朝才智过人,果断机敏,实在是比王子猛更适合风雨飘摇的周王室。于是周景王与王子朝的师傅宾起,积极准备废王子猛立王子朝。欲重新举行废立必然要除掉单氏与刘氏这两个障碍,否则会引起一场政治动乱。
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下定决心要除掉单、刘两家。一日宾起外出游玩,发现一只公鸡把自己尾巴上的羽毛给拔下来,宾起感觉非常奇怪,便问随从何故?随从说,这公鸡害怕自己的羽毛太好看而被杀。宾起回去跟周景王说起这件事情,并且说:“公鸡害怕当祭品,是因为它是被人杀的。人跟公鸡之间是不同的,人置办祭品是为了自己。”其实,宾起是暗示周景王赶紧动手除掉单、刘。周景王心有此意,因此就默许了。
四月,正是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周景王要外出打猎,召集朝中大臣一同前往,其目的就是要将单、刘调离王都,在打猎过程中将两家势力剪除。事情发展总是这么具有戏剧性,未等出行,周景王便因病死掉了。周景王的如意算盘便成为泡影。刘氏家族的刘挚也死了,刘挚的正妻没有儿子,单旗便扶立刘挚的庶子刘袭承父亲之职。经过这番变故,单、刘两家的势力毫发未损。
周景王死后,单旗与刘立即扶立王子猛即位,即为周悼王。单、刘两家害怕周景王的其他王子不服,起而叛乱,便召集八王子结盟,让他们保证拥护王子猛。单、刘两家起兵将宾起杀死,从而剪除了王子朝的股肱之臣。
六月十一日,举行周景王的葬礼。周景王死后将近两个月才举行葬礼,可见当时的政治斗争是多么激烈。朝野上下都忙着争夺王位、消除异己之事,所以将周景王的丧礼不断推后,直到尘埃落定之后才想起原来亡人尚未入土。葬礼结束之后,王子朝便向单、刘发难,他领导百工(手工业者)以及周灵王、周景王的子孙发动叛乱。百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的武器也不统一,有利器的拿着利器,没有利器的便操木棍。一支杂牌军的“起义”开始了。
晋国平叛
王子朝发动叛乱之后,其他地方的同党也纷纷揭竿而起,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王城,刘见大势不好便逃跑。单旗把周悼王安置在自己家里,而王子朝的同党王子还趁着夜色将周悼王抢到手。单旗见周悼王都被抢走了,自己留在王宫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便逃跑了。
王子朝旗开得胜,虽然将新任国王抢到手了,但是单、刘两大集团还是没有受到削弱。王子还说:“不消灭单旗不算胜利,所以下一步目标是消灭单旗。”王子还找到召庄公谋划,二人最后决定,以与单旗结盟为名,引诱单旗。单旗绝非等闲之辈,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上当受骗呢?于是王子还率众追击单旗,结果被单旗杀了个回马枪,先前结盟的八位王子尽死于单旗刀下。
单、刘均逃出京城,王子朝率众开进王城。单、刘两家虽然已经逃出王城,但是绝没有认输的意思,双方势均力敌,互有胜负。单旗向当时的诸侯盟主晋国求援,十一月,晋顷公让籍谈与荀砾率领多国部队前去平叛。王子朝的散兵游勇哪是晋军的对手啊,不消多久,王子朝便被赶出了王城,王子猛又回到王城,可惜的是,这位仁兄实在没有福气享受一下坐天子宝座的滋味,没过一个月就死了。单、刘便拥立王子猛的同母弟弟登基为王,即为周敬王。
王子朝被赶出王都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他重新搜阅车马,厉兵秣马,重整旗鼓。没过多久,晋军便班师回朝,王子朝趁此机会又打入王都,周敬王仓皇出逃。王子朝入京之后自立为王,就出现了两个天子,周敬王出奔的地方在京城的东面,所以被称为东王,王子朝被称为西王。东西两王并立,双方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王子朝的同党人数众多,但是他唯一的缺陷是没有外援的支持。刘氏与晋国的范氏有姻亲关系,非常时期,周敬王党便可以从晋国搬来援军。
晋顷公让士景伯到周,调查一下东西二王孰是孰非,为将来出兵作准备。士景伯到了周,草草地做了一番调查,便回去报告说,是王子朝的不是。于是,晋国第二次出兵讨伐王子朝,平叛。王子朝抵不住晋军的攻势,便准备出奔楚国,临走之前他将王室的典籍装满车,带到了楚国。也许,在他的意识中,大势已去,再次回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所以要把周王室几百年累积的文化典籍一起带走。
王子朝逃奔到楚国之后,过了几年比较平静的日子,但是单、刘等周敬王的死党担心王子朝还会回来,便处心积虑要斩草除根。后来王子朝被周敬王派去的杀手给结果了性命。
籍谈数典忘祖
鲁昭公十五年(前527),晋国大夫籍谈代表国君参加周王室的典礼,周天子设宴招待各国使者,席间使用的器具皆来自各国的贡品,唯独没有晋国的。周天子问籍谈:“为何没有晋国的贡品呢?”籍谈说:“各国受封之时不是周天子的兄弟就是功臣,而晋国受封于深山之中,终日与戎狄作战,生存尚难,哪有心思给周王室进贡啊。”籍谈的辩解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周天子切中要害地指出:“你的祖上掌管晋国典籍,通晓历史典籍,所以被称为籍氏。而今天你的辩词却如此忘本,真是令人扼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