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引考的心路
如何在大考中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应试心态,指导学生减压除虑,保证考生正常发挥,这也是考前教师辅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作为教师,大考前应积极辅导学生减轻压力,调整心态。
方法:
1.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应试心理。心理健康的考生能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且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正确.生活态度积极。从心理咨询中心中,高考考生的案例来看,多数高考失落者是那些平时不注意提高心理修养、不关注自身心理素质的“盲目应试者”。因此.指导考生考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考试结果,调整合适的抱负水平,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应试的必要准备。
2.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学习动机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要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的心理辅导及人生理想教育.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3.师生要互动交流.增强亲和力。老师与学生建立考生良好的关系,成为思想情感上的良师益友,学习上的严师高徒,使考生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对考生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4.指导复习内容,科学安排计划。教师要指导安排好复习时间。要张弛有度;既要指导考试内容,又要传授复习方法。不同科目的复习内容,方法、重点要明确突出。这时的教师就如同是一个建筑知识大厦的工程师,成百上千的知识点犹如不同的建筑材料,教师要把它组织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
5.分层补遗,各取所需。要按照学生智力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个别性的辅导。让好学生吃得好,一般的学生吃得饱,对成绩略差的学生和体质较弱得尤其要偏爱,另做小锅饭,立争使他们吃得又香又好。
二、引考需求比较法
大考复习是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重要准备阶段,也是教师引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教师,怎样根据考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的差异,以及考生所期望达到的考分、实现的目标的不同,制定好复习计划,安排好复习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复习迎考的目的?这里介绍“需求比较法”。
方法:
1.要学生列出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了解本次应考学生自己所希望达到的成绩和理想的学校(几所大学及成绩):了解他们的精神问题及体力情况(是否需求);了解他们的应考信心程度及心理状态(是信心百倍.还是无精打采)。
2.要学生列出在实现目标需求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学生在追求目标时面临的困难、障碍。客观方面:如家庭学习条件、氛围,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关系;主观方面:如学习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达到所要求的考分的可能性;了解可能影响学生目标实现的因素。
(3)要学生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了解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心理上的,还是学习基础方面的。具体地说,①学习兴趣上:是否见书本就头痛。是否存在严重的文理偏科,是否有意识地强制自己学习。②学习注意力上:复习时.是否保持10~15分钟以上的注意力,是否将身边杂志、足球等心爱物品收藏起来.是否与人聊天、一心二用。③学习方法上:是否用理解记忆法而不是机械记忆法来巩固书本内容.是否向学习好的同学和老师请教学习方法.是否主动阅读辅助读物.是否只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④时间安排上:是否有详尽周密的复习计划.是否严格按时完成复习计划.是否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复习上.是否每天复习在6~8小时以上。
在对上述学生的需求、目标、学习动机、复习方法等具体方面详细了解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制定复习方案,明确需要付出的努力,调整认知观念,就能有效地引考。
三、引考减压法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减低考试焦虑的程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引考减压五法,供广大教师参考。
方法:
1因势利导,贴近目标,降低期望值。大多数学生的考试焦虑来源于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有的缺乏自信心,有自卑心理;有的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估量自己。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进行疏导,劝慰学生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应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量力而行,使学生内心坦然,减少焦虑。
2.适时疏导,转换注意力,松弛有度。当发现学生出现焦虑现象时,可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缓解焦虑情绪;也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侃.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气氛;还可以组织收看社会新闻、国际时事,既增加了知识。又达到轻松换脑、减焦虑的目的。
3.仔细观察,乐于倾听,做有心人。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人。当发现他们出现焦虑情绪时,要及时点化,让学生把焦虑合理宣泄出来,并积极暗示鼓励,升华情感,增强其自信心。
4.传授学习方法,合理作息,保证睡眠充足。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逆向思维法,对比联想法、目标法、题目化复习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严格执行,不仅可以保证睡眠质量,保持复习中有充沛的精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大考做好准备。
5.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同伴交流,关注社会新闻。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学习交流中.相互了解认识自己,关注社会生活;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纳有用的信息。克服闭门造车、潜心苦读、孤陋寡闻形成的定势思维。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了解了社会动态信息,充实了大考复习内容。
四、引考归因训练法
每到大考来临,总有学生焦虑不安,表现出急躁、紧张、盲目等心理问题。身为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怎样由表及里地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及时地指点学生走出困境、克服焦虑呢?这里介绍一种归因训练法。通过训练能达到转变学生不合理想法,缓解,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归因训练是让学生学会把成败得失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能控制和把握的方面(如经验、准备状况、重视程度等),而不是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方面(如运气、能力、天赋等)。
第一种情况,对经常哀叹抱怨、认为没有希望或者认为每次都考不好的学生。
分析:这是信心不足和考试焦虑的表现。
方法:
要打牢基础,树立信心,增强实力;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信息;需要补足实力.大考的成绩=70%的实力+20%的心理素质+10%的运气。考不好时.要及时寻找原因,进行知识补充.改进学习方法。只有脚踏实地,一次次查漏补缺.水平才会稳步上升。后悔以前没用功,被昨天的过失所羁绊,只会浪费今天的时间,影响明天的幸福。要忘记昨天.把握今天.迎接明天,接受现实,勇于承担责任,全力以赴创造美好生活。
第二种情况,对无法坚持单调学习的学生。
分析: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学习的意志力或肌体劳累所致。
方法:
关键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不懈,刻苦勤学是抓好学习的关键。机械重复是创造辉煌的必要步骤。乒乓球运动员不打球.单单练习挥球拍就是几个月;武术运动员只练站桩也要几个月等。只有重复才会积聚实力,才会创造精巧。
第三种情况,对大考来临时情绪波动、脾气急躁的学生。
分析:对考试结果期望值过高,情绪紧张,心理失衡所致。
方法:
改变主意的焦点或听听音乐,做些运动。高三的学生不可能有更多时间听音乐、做运动,或者干其他什么事情。班主任可以做些协调,为学生创造便利。比如: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可以用15分钟左右组织学生锻炼:在中午上课之前听一些优美的音乐;改变环境.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利用空闲时间去校园里散步10分钟等。
第四种情况,对时间抓得很紧。特别看重模拟考试成绩的学生。
分析:过分看重考试成绩,也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是缺少对自己正确认识的表现、是由对考试的过度紧张恐惧引起的。
方法:
学会正确分析问题,辩证看待考试成绩。“一摸二定位三巩固”,是大考前常规的演习,正确地看待模拟考试成绩,把它当成对自己实力的检验。每个学生应考的心理素质及应考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要到大考才发生质的飞跃,我们不是经常遇到平时不怎么样,而大考却有上佳表现的学生吗?
第五种情况,对学习散漫、没有紧张感的学生。
分析:这是因为没有学习动力造成的。对自己目标设定个高,认为木已成舟、无能为力了;或者感受到大考前的紧张气氛,试图回避压力。
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适度的紧张有利于竞争,包括高考;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找准位置。可以多做一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增加考试前的紧迫感和心理压力。
第六种情况。对学习中出现知识遗忘现象的学生。
分析:是由于以前的记忆内容受到知识综合、授课速度和数量的影响。
方法:
进行放松。联想训练。自然会逐渐恢复记忆。
五、做好时间的主人
教师办公室里,几位教学辅导老师在议论:“今年大考的复习迎考工作就要开始了,怎样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好复习时间呢?”
合理地安排好时间,确实很重要。因为复习迎考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是大致相同的,但能否合理地安排、利用,其所潜藏的价值和机遇就完全不同。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要帮助指导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达到预定的复习效果,实现自己的目标。
方法:
1.让学生掌握时间安排原则。①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各科复习时间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大学科,也要兼顾小学科:既可以全天候、“地毯式”、铺开性地复习,也可以分时段,“轰炸式”地重点复习。②坚持科学管理时间的原则:要循序渐进、手脑并用、交替进行;要注意养脑,健脑、护脑、用脑,遵循规律.按照思维,记忆规律和生物节律来组织复习。②要坚持重复学习原则:当复习量达到15%时,记忆效果最好。③坚持短期与长期复习相结合原则:对技巧性强或基础性科目要坚持长期复习.对技巧性不强或非基础性科目可以短期复习。④坚持连续与间隔复习结合原则:要按生物节律复习。在精力充沛时复习有一定难度的部分.轻微疲劳时复习容易的部分。⑤坚持听说读写结合复习原则:边阅读边背诵,边听边写交替进行,效果显著。
2.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时间管理。①诊断时间:调查、记录、分析自己时间的有效利用率。②制定出时间安排的合理计划。③事先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可控时间。④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⑤优先安排重要的、急迫的事。⑥留出应急和补救时间。⑦定出计划时间的期限表,目标完成。⑧适当安排时间休息和放松。
3.指导学生实行目标时间管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制定时间,分数的目标管理系统,使重点、难点。疑点明确而突出。明白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一样,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