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只有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基础知识点都复习到,才能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技巧之三:遵循自己的记忆—遗忘规律,避免“猴子掰玉米”现象。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愁死了,那么多东西要记,我要么记不住,要么记混了,要么就是没过多久就忘了。真得就像是猴子掰玉米一般,记了半天,记的还是刚记过的。怎么办?怎么办?”
确实,你要记住很多知识,才能底气十足地参加考试。所以你才会为记不住那么多的知识点、成千上万的单词、无数的条条框框而犯愁。
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记忆过的东西在没有达到牢固记忆状态之前,如果不能够做到适时地复习,都会有被完全遗忘的可能。
最新的《满氏记忆通论》则又提出了所谓的“双重遗忘”现象,即,一重是忘记了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二重是忘记了什么时候去复习快要忘记的东西。
这两个理论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要牢固记忆一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复习以达到牢固状态的过程,并且每次复习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学依据,提前复习或者推后复习都是不科学的。
不同人的遗忘规律是不同的。“艾宾浩斯遗忘原理”为我们找出自己的遗忘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由此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适时复习计划”。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适时复习计划”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或者是记忆不同东西的时候,“适时复习计划”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你对历史的记忆—遗忘规律,肯定与你对英语的记忆—遗忘规律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科的规律,和自己对不同学科的记忆—遗忘规律来制定“适时复习计划”。
记忆东西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个艰苦乏味的事情,因此,毅力是你的“适时复习计划”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你必须得有毅力来执行制定好的“适时复习计划”。
现在以英语单词的记忆为例,来看看“适时复习计划”的制定:
第一步,准备工作:准备若干张小纸条,数目由你需要记忆的单词数来决定,用于写你需要记忆的英语单词。原则上每张纸条只写一个单词;准备好30个小纸盒子,第1个盒子存放今天学习与复习的单词,第2个盒子存放明天复习的单词……依次类推,第30个盒子存放第30天复习的单词。
第二步,添加新单词:每天把220个新单词(假定数字。如果您想多学可以多放点,想少学也可以少放)写成条子放在盒子l中,同时把盒子2的单词放到盒子1中,把盒子3的单词放在盒子2中……依次类推。
第三步,学习与复习:开始学习盒子l中的单词,同时根据自己的遗忘参数值(比如,你一天背的这220个新单词,忘记的所占比例是多少),决定把刚学过的单词放在2—30中的哪个盒子中。根据自己复习效果调整自己的遗忘参数值。
把这种记忆方法推而广之,你会惊讶地发现,记住要考试的内容原来并不难!
技巧之四:跳出试题看问题,“挖出”问题之根。
你应该学会跳出试题,寻找中心问题,“挖出”问题之根。以文科政治为例,无论是研究教材或大纲,还是研究历年积累的考题,都要寻找中心问题,“挖出’,问题之根。因为中心问题才是试卷的机关所在,是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命题人可以利用一个中心问题反复设陷,甚至会让你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像你这样只是就某一试题而谈问题,做的题目再多,也不会有高的复习效率,答题时更不可能有较高的准确率。因为你不了解中心问题的意义,没有把问题之根“挖出”了,只顾盲目地做题,到头来很容易就会被面熟的试题击倒。只有深刻领悟了中心问题,“挖出”了问题之根,才可以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综合能力轻松处理试题。也只有这样的复习才符合考试目标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你的复习效率,达到满意的复习效果。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擒贼先擒王”。中心问题才是你备考之战中要擒拿的王!
技巧之五:做一个织网高手,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考试复习的时候。我们要像蜘蛛那样,做一个织网高手,编织出自己的知识网络来。
凌风注册会计师考了三年,终于拿到了资格证书。回顾考试的经历,他感叹道:“以前总是听老师讲,要把考试的内容分成一个个的知识点,然后用一条主线把这些点给穿起来,存储在脑海里。这样遇到一个问题,你就能由这个问题所在的知识点而带出很多东西,答题时才能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经过这三年的实际操练,终于成为我的一种财富了。如今,在工作中,我也常常实施此法,受益颇多。”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罗列,而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衔接、整合而成的系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像蜘蛛那样,由点及面,编织自己的学习体系、框架和网络,把一个个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按它们的内在规律连接起来,这样就有了知识的连接点,再把知识连接点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有了网络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有了解决问题的系统,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五、高考状元谈复习迎考
(一)考入北大的体会
作为千万名考生中的一名幸运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心里有许多感触。从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值得自己总结的经验。我想这不仅于我而且于那些面临高考和将会面临高考的中学生们有所启发,也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应试有所帮助。
人们常说高考是对一个人十二年学习的一次大检阅,这一点儿也不夸张。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程度深,难度大。因而要想在考式中取得好成绩,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有了好方法,学起来会事半功倍。在这方面我有四点体会:
1.要充分利用起课堂时间,注意听老师的分析讲解,这在高三复习期间尤为重要。有些学文科的同学有这样一个错误观点,认为老师讲的没用,只要自己多背就行了,所以上课时不听讲,甚至逃课回家复习。我觉得这并不可取。就我自己来说,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复习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思路清晰,复习起来有条理,有中心。同时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思考记忆,效率高,印象深刻,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时间。我体会最深-的是历史课的复习。历史课老师带着我们将古今中外历史线索贯穿起来,这样我在课下复习时就能根据线索进行复习,将史实对比记忆,或将一个历史事件和与之相关的其它史实联系记忆。这样对知识的印象就十分深刻,而且可以由此及彼。所以说,在课堂听讲一定要认真仔细,思路灵活,尤其是对老师所讲的那些关键性的话语更是不能放过。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可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笔记,也可以不做笔记,将老师所讲内容全部当堂理解。
2.注意知识自身的体系,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所学知识。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严谨的知识体系,如果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复习起来就很清楚明白。在政治复习中,老师就带着我们将高中内容总结成三个知识结构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比如政治常识部分我们就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比列表。对比项目有:国体、政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民主、政党、对外政策等,将各项内容一一列表示出,同时还注意各个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就清晰地表示出来了。利用这个图表,既可以在一种制度内部研究各项目之间的关系,也可将两种制度进行对比。这样将纷杂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是一种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它可以避免机械的记忆,从而使知识的掌握更灵活,更便于应用。
3.注意解题的技巧。谁都知道做题时要又快又准,这就要求解题的方法既要对路又要巧妙。要想对路,就需准确地判断出题型,因而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特别注意类型题。掌握了这些类型题便可在考试中迅速判断出试题的类型,从而“对症下药”。要想巧妙,就需从若干种解法中选择最简便、快捷的一种进行解题。比如下面这道数学题:求sinχ=lgχ有几个根?有些同学一拿到这道题不加思索就去解方程。这大可不必。因为题目中只问有几个根?并没有问根是什么?对这种类型的题通常可以采用画图法,即可明显看出是3个根。(图略)
我举上面这道简单例题旨在说明选择解题方法的重要性。经过这多年学习,我认为数学许多题型都是技巧性的;高考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技巧方面的考察尤为突出,选择题既要求正确,也要求速度。像上面这道题如果用解方程来做恐怕所费时间太多,如果是考试,不免会影响下面其它题的解答。
数学题要求技巧与方法,其它科目也是如此。就拿历史来说,它的许多题目往往是对考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答题一定要全面、仔细,理清线索。不要一拿到题就开始叙述历史史实,应该首先分析一下这道题问的是什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答,把握好整体结构,再往里面补充内容。这样答题既清楚又更全面,所以我认为不论做什么题都应讲求技巧与方法。
4.能否处理好自己的强项与弱项的关系也是影响高考成绩的原因之一。固然高考是对考生每门功课的综合性考查,但是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些同学几门功课成绩不平均,有些功课比较好,有些功课相对来说差一些,这就需要在高三复习中处理好强弱项之间的关系: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使弱项成绩尽量提高,同时使自己的强项更强,以弥补弱项之不足。就我来说,语文是我的弱项,外语相对来说强一些。为了使自己的外语能够给自己提分,我花了较多的时间,而语文我基本上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尽量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因为我很清楚,语文涉及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并非短时间内所能赶上的。即使我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语文复习上,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反而会影响自己其它几门功课的复习。所以我认为在自己的弱项并不是短时期所能赶上的,就不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面,只要不放弃,使它尽量提高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我对强弱项处理上的一点儿意见。不过这也要因人而异,每位同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处理强弱项的关系,以便使时间配置达到最优化。
想要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除了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我看来,高考不仅是对每个人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也是对每位应试者心理素质的考查。能否在考前经受住各种压力,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高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强化训练,进行模拟测试。由于模拟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以至于一些同学心理压力过大,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在后来的复习中往往分散精力,总是在想自己怎么考得这么差!万一高考也考成这样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让自己精力不够集中,无法进行正常有序的复习。凡是经历过高考的同学都会深有这番体会。这种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模拟考试之后你所要做的不是问自己以后考成这样怎么办?不要去计较自己得了多少分,而应该拿着试卷分析一下自己错在哪里?怎么会出错?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一下,弄清楚每一个出错的地方,以避免下次会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几次模拟考试下来肯定会收益不小。
要提醒各位同学的是,在复习阶段一定要有序,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免考前手忙脚乱。复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复习。不要去问别人复习了多少,看书看了几遍。这样不免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增大,总想着别人为什么会复习的那么快,而自己的进程却这么慢。这都是不必要的心理干扰。只要你能够保证自己在考前按计划复习完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应注意做到劳逸结合。我尽量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晚上早点儿休息调节好自己的睡眠,以便使自己大脑兴奋期和高考时间合拍。这也是我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因素之一。我还每天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踢毽、跳绳、打羽毛球等。这样既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减轻大脑疲劳,同时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至于饮食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有些同学由于时间匆忙,不吃早餐,这样不利于一天的学习。在高三时,我就非常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坚持吃早餐。
以上这些是我在高三复习中积累的一点经验,仅供各位同学借鉴。最后,我祝各位应试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
今年高考,我获得了广西文科考生综合分第一名。很多人问我是靠什么取得好成绩的。我想,这首先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家庭的支持。就我个人方面而言,则是多年努力和正常发挥水平的结果。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应试技巧固然需要,但关键还是靠平时的磨炼和积累。我的心得主要有: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从地起,扎实的基础是进一步提高能力、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打好基础的:
一是认真预习和听课,通过预习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而认真听课则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抓好这一方面,才能使自己对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理解。
二是加强练习。这是知识转化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开始不能好高骛远,先从最基本的题做起,待比较熟练后再由浅入深,根据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和分析,才能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