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3400000134

第134章 终生求剑求无剑(2)

公孙求剑悲怨道:“怎么不是!难道求剑凭空捏造事实吗?当年若非元明道长先刺荆内一剑,求剑怎会刺他一剑?”

元智不服道:“大师兄是为护剑而战,才失手伤了追命女侠,这怎能怪得了大师兄!”

公孙求剑思起亡妻之死,就悲痛万分,大怒道:“怎怪不得他!二十年来求剑没有向武当山索命追仇已是好的了,想不到今日反被你们欺上门来!”

元清缓和道:“但是二十一年前,公孙施主上武当山为的何来?”

元智急遽道:“你要是正正当当上山,我大师兄怎会伤了‘追命女侠’?”

公孙求剑悲愤道:“这样说来,贤内是该死的了!”

元智冷笑道:“只怪堂堂一位大侠,心怀不正的结果。”

他这一句话激怒公孙求剑,霍然站起,元智不甘示弱跟着站起,两相对峙,大有马上动手之意。

高瘦蒲忽道:“两位请坐下。”

公孙求剑,元智见公证人说话,不能输了一个“理”字,又默默入座。

高瘦蒲正色道:“可否请公孙大侠将二十一年前,当日之情况一叙,以便在下了解!”

公孙求剑点点头,大叹道:“二十一年前,求剑确是心怀不正,夜上武当山……”

元智大笑道:“你倒是承认了!”

公孙求剑怒道:“阁下可是手痒,一定要动手,才能心安!”

元清道:“师弟不要插口,听公孙施主慢慢道来,当日之事你我不在现场,孰是孰非,还是请高帮主评正。”

这一番话,表现出名家的风度,高瘦蒲听得暗暗赞佩,元智天不怕地不怕,却不敢违背掌门师兄的命令,住嘴不语。

停了一下,公孙求剑续道:“求剑一生好剑如命,天下名剑未曾一一见过,那年闻道武当山上得到一套五色剑,其中还伴着一柄母剑;五色剑倒还罢了,求剑却被那柄母剑吸引住了!心想去见识一下,以满足求剑好剑之癖性。

“但一经打听,已有甚多人上山求取五色剑一阅,都未得武当允许,求剑暗道:‘五色剑都不得一见,那母剑更不要谈了。’

“果然二十一年前那天白日,偕同荆内拜山求赐一阅,不得武当山允许,内心甚是不悦,心道:‘那套剑既不是武当山代代相传之宝,不过是无意中寻得,为何不准别人观赏!’”

元清叹道:“那五色剑上刻着五色剑谱,大师兄怕江湖得知,觊觎而起争夺之心,故而绝不让外人借阅,岂知因此树下不少仇家!”

元智忍不住道:“再说那套剑并非无意得来的,早在二百年前便是武当之宝,先辈埋藏地下,二十二年前才发现而已。”

公孙求剑听元清、元智说完,才又道:“只怪求剑一生好剑太甚,那天终日不乐,荆内见我不悦,便提议晚上盗回来,好好看它三日三夜,再送还武当山。

“求剑心想,武当山不给面子,只有盗它回来看看再说。那天晚上便与荆内联袂上山,哪知为了一己私欲,竟害得荆内丧失性命!二十年来无一日,求剑不为当年之事,深悔于心。

“那天晚上,武当山虽然守备森严,却被我夫妇俩人轻而易举闯进藏珍阁,那藏珍阁十分广大,当下两人便分头寻找。求剑去找的方向尽是经典,毫无所见。不料却被荆内找着了,贤内正拿着珍贵无比的母剑,忽然惊动守剑的武当掌门元明道长……”

元清道:“这守剑之责原是我师兄弟三人轮替看守,那天贫道与师弟元智出外办事,只剩前任掌门师兄一人。”

公孙求剑苦笑道:“那天纵然你们师兄弟三人全在,既是刺伤荆内一剑,求剑就是拼命也要在你们三人身上各刺一剑!

“荆内本不会被元明道长一剑刺伤,只因寻到母剑后,高兴之下,没有防范到元明道长暗中一剑刺来,伤中要害!”

元清道:“第二日贫道与元智回山,师兄已在弥留状态,但他临去世时,曾说到为了护剑伤害一人,却未说出是谁,仅呼公孙两字便溘然长逝,尔后打听才知是施主夫妇二人,倘若家师兄真是刺了‘追命女侠’一剑,想来他并不知‘追命女侠’得到母剑,竟不会还手!”

公孙求剑流泪道:“求剑陡闻荆内一声惨呼,五内如焚,飞快冲去,但见元明持剑呆立,荆内已倒卧血泊之中,急怒之下,我奋力一剑刺去,哪知元明道长应剑而倒,那一剑求剑迄今思来,犹愧于心,我实在不知元明道长不会抵挡。

“当下我抱起荆内飞快掠走,到了山下旅店中,只见荆内虽已昏迷,却仍紧握着那把母剑。

“我救醒她之后,她第一件事不是顾自己的伤势,却是把那剑含笑递到我手中,仿佛只要为我达到目的,天下任何的事都不重要了!尔后数月,求剑千辛万苦费尽人力,求得灵丹,才止住荆内的伤势,但那一剑伤到肺腑,已非药物所能治疗,她又是怀孕之身,当生下爱女时,触动旧创,便吐血而亡!”

公孙求剑说到此处,那么有名望的人物,竟如婴儿一般呜咽哭起,哭声悲切,听得元智都忍不住唉声低叹!

坡上阮伟在回忆往事,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听到公孙求剑的哭声还不怎样,但公孙兰早已成了个泪人儿,因她直到此时才知母亲的死因。

公孙求剑尽情哭了一阵,才又道:“其后我也得知元明道长第二日去世,怪不得人家。在伤心之下,抱着爱女,远来此处,养心韬晦,二十年来未曾至中原一步,哪知今日武当掌门亲来此地,重提当年旧事,孰是孰非,求剑任凭高帮主裁决!”

元清低念一声“无量寿佛”后,道:“师兄未说明当日情况便驾鹤西天,武当山久经打听知道公孙施主隐居此地,为遵先辈遗命,新任掌门二十年内不能下山,至今二十年已届,才率师弟来到此地,既已了解当日情况,武当山也不是不讲理之人,愿遵高帮主裁夺。”

高瘦蒲沉思一会道:“当年之事,两方那一剑都不知对方无心还手,这段仇怨既已造成两人死亡,事隔二十一年了,以在下之见,双方不如和好,捐弃前仇。”

公孙求剑叹道:“事情早已过去了,武当掌门若无意见,求剑不作他词。”

元清道:“想大师兄那一剑刺去后,心中十分懊悔,才会忘了抵挡公孙施主那一剑,师兄英灵有知,也不愿再事寻仇,事情过去就让它过去,贫道甘愿接受高帮主的调解。”

高瘦蒲笑道:“冤家易解不易结,在下有此荣幸能够为双方调解,实为生平一大乐事,愿把盏三杯,以示庆贺。”

公孙求剑道:“高帮主若要喝酒,求剑备有上等好酒,埋藏地下十余年了,待会吩咐下人在客室奉上。”

高瘦蒲大笑道:“瘦蒲平生好酒,正如公孙大侠生平好剑,有此好酒,瘦蒲倒要叨扰了,不知元清道长可有兴致否?”

元清笑道:“贫道数十年未沾滴酒,高帮主有兴留此,不妨多留几日,贫道与师弟就要告辞了!”

元智笑道:“仇恨既然解了,那把剑应该还我们了吧!”

公孙求剑蹙眉道:“什么剑?”

元智冷笑道:“施主窃占武当之宝——飞龙剑,仗以成名,难道会忘了吗?”

元清低叹道:“‘追命女侠’拿去那把的母剑,确非敝派无意中得来,二百年前已是武当掌门信物,尚请公孙施主赐还!”

公孙求剑脸色不愉道:“荆内为此剑丧命,求剑睹剑如见人,这剑任是何种理由,已非武当之物!”

元智怨声道:“不是武当之物,难道是阁下之物?阁下仗此剑不到一年就成名江湖,还想再次下山,仗剑扬威吗!”

公孙求剑忍住气道:“求剑二十年来不用剑了,早忘了‘用剑’两字,飞龙剑确不是求剑之物,求剑根本不应该窃占它。”

元清缓和道:“那请施主归还武当,贫道感激不尽!”

公孙求剑一字一字地道:“但也非武当之物!”

元智一怒立起,大声道:“飞龙剑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丐帮帮主眼见一场仇怨,已成过眼云烟,想不到争端又起,当下沉痛道:“承蒙武当掌门看得起高某,在西藏途中邀来此地,高某但愿两方平安和事,若有不解之事,请元智道长坐下慢慢商谈!”

元智却不过高帮主的面子,愤愤坐下。

公孙求剑平和道:“二十年前荆内去世时,求剑发誓不再用剑,以飨亡妻之魂,飞龙剑是荆内用性命换来之物,自应归荆内所有!”

元智急道:“你把那剑怎么了?”

元清道:“飞龙剑因故失传二百年,既已重获,就是武当的掌门信物,不可外失,万请看在武林道义分上,祈请赐还!”

公孙求剑心中很佩服元清的修养功夫,不愧为武当掌门,见他祈求,一时颇感为难,道:“爱女酷似亡妻,求剑已将飞龙剑送给爱女,就等于归还亡妻,飞龙剑已不属求剑所有,自是不能做主。”

元清道:“施主可否劝请令爱赐还?”

公孙求剑摇头道:“飞龙剑已成为爱女性命之物,若无他故,爱女绝不会放手。”

元智冷笑道:“你怎知她不肯放手,莫非是你自己不肯放手?”

公孙求剑深恶元智的为人,不由微怒道:“凭道长狂傲的性格,飞龙剑就是在求剑手中,也不会给你!”

元智大怒道:“要怎样才给?”

公孙求剑冷笑道:“道长有本事尽管放手施为!”

元智大声道:“你的意思,贫道胜了,剑便属武当!”

公孙求剑冷笑不语,显是不答应给剑。

元智又道:“贫道来时,便知阁下无心还剑,当年阁下以二人之力夺得飞龙剑,今日贫道与师兄也以二人之力夺回!”

公孙求剑不信武当竟会以二敌一,落人笑柄,向元清道:“他说的可是真话?”

元清心知公孙求剑武功非同小可,而飞龙剑是武当必得之物,当下只有硬着头皮点点头。

元智冷冷道:“以二敌一,高帮主不会介意吧!”

高瘦蒲道:“既是当年公孙大侠夫妇二人上山夺剑,现今贵派两人夺回,高某自是没有话说。”

元智哈哈大笑道:“此山已被贫道门下五色剑法封住,虫蚁难过,莫说是人了。公孙老儿今天你只有一人抵挡了。”言下甚为得意,满以为五色剑法守关,天下无人能过。

高瘦蒲缓缓道:“道长之言,却不见得!山坡上早已来了两人。”

元智不信道:“谁来得了?”

公孙兰牵着阮伟,飞身掠上,娇声道:“公孙兰就来得了!”

元智大惊失色,脸上尴尬万分。

公孙求剑暗佩高瘦蒲的听力,连元清也不禁悚然动容,因他也未听出山坡上已来两人。

元智红着脸道:“你可是公孙老儿的女儿?”

公孙兰转头他望,不闻不理,一副不屑神色。

元智老羞成怒道:“你可听到贫道说话?”

公孙兰傲然道:“姑娘向不理对家父无礼之人。”

她这种回话,阮伟听得有趣,不禁微微笑。

元清道:“尚请姑娘将飞龙剑归还武当。”

公孙兰笑向元清道:“这是家母遗物,怎能归还武当?”

元智怒吼道:“你刚才没听到我们说话吗?”

公孙兰根本不望元智,向阮伟道:“我的耳朵可是好的?”

阮伟笑道:“大姐的听力一向是很好。”

公孙兰白了阮伟一眼,好像不高兴阮伟喊她大姐。

元智被气得七窍生烟,愤怒道:“丫头,你要怎样才还飞龙剑!”

公孙兰霍然生威道:“家母以一命换得飞龙剑,臭老道要剑就拿命来换!”

公孙求剑十分疼爱独生爱女,但见她骂到元清道长,慈声道:“兰儿,不要无礼!”

公孙兰唤声:“爹!”扑到父亲的怀内,娇声道:“爹!他们好不要脸,要想两个打一个。”

公孙求剑拍拍她肩膀道:“兰儿听话,到一旁去,让爹来处理此事。”

元智本想硬从公孙兰身上夺下剑来,但见她所背之剑,并非飞龙剑的样式,急怒道:“丫头,飞龙剑到底在哪里?”

公孙兰气他道:“姑娘懒得和你说话!”

元智大吼道:“若不交出,莫怪贫道无礼!”

公孙求剑不悦道:“如你先向求剑招呼,赢得求剑,再向爱女讨剑;否则,还请乖乖下山去吧!”

元智道声:“好!”拔剑出鞘,招呼元清道:“师兄,我们上!”

元清见势,只有硬夺,乃向高瘦蒲稽首道:“贫道有辜高帮主的厚望。”说罢,拔剑而出。

高瘦薄长声一叹,争斗势所难免,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自己调解不成,心中似是大为难过。

元清与元智持剑走出亭宇,来到台中央,并肩而立。

阮伟从平台退到一侧,公孙兰也偕同公孙求剑走下亭宇,高瘦蒲也摇着头跟了出来。

公孙求剑吩咐公孙兰站到一侧,公孙兰相信其父之能,但仍依依不舍地退到阮伟身旁。

公孙求剑缓步走到元清两人身前一丈,定身站住。

元清道:“请公孙施主拔剑,贫道师兄弟要领教了。”

公孙求剑道:“求剑早已说过,发誓不再用剑,何来拔剑!”

元智怨声道:“你不用剑,怎么斗法!”

公孙求剑微笑道:“剑是何物?无剑即是有剑,有剑等于无剑,求剑双手便是双剑。”

阮伟忽然大声道:“何谓无剑即是有剑,有剑等于无剑?”

公孙求剑望了阮伟身背之剑一眼,大笑道:“技艺不娴熟,持剑若持废物,技艺娴熟,何物不可当剑!”

阮伟道:“这等说来,只要是物,皆可为剑?”

公孙求剑哈哈笑道:“对了!对了!求剑终身求剑,结果求得无剑!”

元智狂笑道:“阁下真是不用剑?”

公孙求剑微笑不语。

元清道:“施主悟得最高的用剑之道,尚请手下留情。”说罢脚踏丁字,凝神持剑,如临大敌。

元智暗怪师兄灭了自己的威风,哪有未斗之前,便请手下留情,气愤之下,一剑迅快刺出。

公孙求剑身形不动,左掌突起,骈指如剑,轻轻一拍,拍在元智剑上,元智陡觉剑上传来一阵潜力,大惊之下,翻腕削去。

其变招之快已甚惊人,然则公孙求剑手中无剑,变招更快,“啪”的一掌,又拍在元智剑上。

元智倏然抽剑,突又向着对方胸口疾刺。

公孙求剑反应更快,手掌如剑刺出,后发先至,“啪”的一掌,拍在元智剑底,剑身一歪,元智一剑刺空。

公孙求剑顺势滑下,刺向元智腹部。

元智晓得让他手指刺中,必然如剑穿腹,左掌急忙拍出,挡住那招,身形飞快后掠。

公孙求剑未刺到元智的腹部,却刺到他的掌心上。

元智但觉掌心一阵剧痛,举手一看,左掌上已被公孙求剑中指刺穿一孔,其利如剑一般。

这时,元智才知他那无剑胜似有剑,心下惊骇不已。

元清沉声道:“师弟无妨吗?”

元智咬牙道:“无妨!”

这下,他不敢再大意,脚踏丁字,用起玄门正宗剑法。

公孙求剑面对两大武林高手,更不敢大意,神态凝重,但他双目却不望着敌人,垂眼低望,如观鼻心。

武当剑法本是以静制动,却见公孙求剑那样子,绝不会先攻,当下两人暗道:“自己有剑,怕他做什么?”

两人心意一通,霍然举剑,交互挥出。

武当“飞龙剑法”向以轻灵见重,元清、元智皆有数十年火候,轻灵之外更加稳重,剑剑刺出,风声飒飒。

元清、元智的剑法已甚惊人,但公孙求剑的剑法更是惊人,他那双掌挥动,无一不似双剑。

要知肉掌哪能与真剑相对,就是练有无上气功,碰到像元清、元智的功力,一剑便要削断。

其实这正是公孙求剑用无剑的惊人之处,数十招来他那两掌尽量不与真剑正面相碰,攻势凌厉之下,偶然相碰却能够即时借力使力带剑而过。

百招以后,丐帮帮主暗叹公孙求剑的剑法,已然通神,时间一长,元清、元智绝非敌手。

忽见山坡上走来几个白衣仆人,公孙兰轻声道:“爹要施展神威了。”

阮伟正看得目驰神摇,见到白衣仆人,问道:“他们来做什么?”

公孙兰笑道:“不要多问,仔细看着。”

那几个白衣仆人排列坐下,各从怀中掏出古形乐器,只见他们并不管场上主人的拼斗,悠闲地吹奏起来。

那乐声一听竟是汤朝时代的一种古典舞乐,名叫《桑林》,混合着尧那时代的一种音乐,名叫《经首》。

这混合乐声乍经奏出,但见公孙求剑忽然神态十分洒脱,脚下的步法,和《桑林》的音节配合,手上的剑法和《经首》的节奏相合,如此一来,脚法配合着剑法,妙到极顶,仿佛公孙求剑闭着眼睛也可以打败元清、元智。

不数招,元清的剑法已显杂乱,元智早已乱不成章,危殆万分。

阮伟记忆丧失大半,脑筋空白,却对这种高深武学领悟甚强,剑法是他所长,看到后来,他不由大叫道:“好个无剑即是有剑!”

同类推荐
  • 组织部长前传

    组织部长前传

    作家通过对省委组织部一幅幅台前幕后的传神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那些掌握着全省晋升高级干部大权的人的现实生活里的真实形象,展示出了这些特殊人物们的人生轨迹。以现实主义的笔触,以写实的手法,对官场、欢场都做了细微的描写,给人强烈的现场感和透视感。可谓是:于细微中尽显形象的深刻,于平凡中透视灵魂的颤栗。不失为一部全新题材的佳作。
  •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关于婚姻的话题永远是说不完的,近来读庸人的《婚姻是这样炼成的》,竟发觉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婚姻观念,即重塑婚姻。庸人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人的第一次婚姻都是盲目的!与我们的真正的婚姻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寻找另一半,并非大逆不道的事。
  • 我的爱与你无关

    我的爱与你无关

    年轻的辽大心理学女老师沈沉渔,一次在酒吧中,她兴起给同住的小女生雷丝表演勾男术,却不料招惹的男生是辽大新入学的研究生谢超。开学后,沉渔最不想遇见谢超,却偏偏狭路相逢。雷丝的老师温明轩传说为情跳楼自杀,这个举动一下子俘虏了沉渔的心,使她对温明轩未见便已钟情。
  • 基督山伯爵(下)

    基督山伯爵(下)

    《基督山伯爵(下)》前1/4主要描写主人公狱中遭遇和越狱后的报恩行动。后面的3/4叙述主人公复仇的曲折经过。小说是以基督山扬善惩恶,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的中心线索的。情节离奇却不违反生活真实。
  • 庸人自扰(理查德·耶茨文集)

    庸人自扰(理查德·耶茨文集)

    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作家中的作家”理查德·耶茨代表作;理查德·耶茨在文学造诣上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并驾齐驱,深受库尔特·冯内古特、安德烈·杜波依斯、尼克·霍恩比、戴维·黑尔、雷蒙德·卡佛、琼·狄迪恩和理查德·福特等著名作家拥趸;“耶茨与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堪称二十世纪美国三位无可争议的伟大小说家。我所能给予耶茨的最高赞誉,就是他的作品更像是出自剧作家之手,而非小说家:他想让你亲眼见到他描述的一切。”——戴维·黑尔(《时时刻刻》与《朗读者》的剧作家)小说的主人公约翰·怀尔德——货真价实的空想家,年过35岁的他是乡下一个无聊透顶却小有成就的推销员,家有娇妻,还有一个10岁的儿子,平淡却也温馨。然而,生活总是阴差阳错:他的家人不再视其为家门的荣光,因为他弃绝和背叛了婚姻,曾经的小家轰然崩塌,他无处可去,最终酗酒成瘾。不堪重负的怀尔德离了家,辞了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好莱坞,相信他的梦想终能在此成为现实。似乎厄运一直不肯放过这个曾经犯错的罪人,情人抛弃了他,制片人无情地拒绝了他,种种不幸加深了他对酒精的依赖,将他拽入愈发深不见底的地狱。
热门推荐
  • 唐家忆

    唐家忆

    顷刻间,星河流转,陆泽望着头顶一颗颗转瞬即逝的飞星,感觉记忆在随着飞星的逝过而消靡。“为什么会后悔?明明是你自己做出的决定,现在摆出这副样子想干嘛?”但是陆泽没有管心中的声音,他还是哭了,哭的像个孩子。
  • 易烊千玺:所谓伊人

    易烊千玺:所谓伊人

    对你的思念装满了整个玻璃瓶,全不曾诉说。唯一的心动亦是我们的相遇,夹杂着你身上淡淡的古龙水。这辈子唯一的不后悔,就是你。我们做到了相遇,相知,相识,相恋,相爱。却最终难以相守。我多么希望数年后,在闪耀的霓虹下挽着你的手,大声的告诉全世界:“这世界我唯独爱你。”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牧羊人的游心

    牧羊人的游心

    卡露蒂亚·朵阿贝,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生营的人类先祖语言中,它是“家”的象征,是的,卡露蒂亚,就是这块大陆的名字。这里是魔物娘和人类共同存在生活的异世界。不过,对于唐家人来说,这里并不是真正的家,因为,他们并不来源于此……而这个故事便从巴尔曼帝国的三得?博洛克斯说起。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寒园客,只是江南读书郎。江哲,字随云,贫寒出身,寒窗十年,终于金榜题名,进入翰林院。但无意间,江哲陷入大雍的储君之争中。面对阴谋诡计,诸多实力斗智斗势。他本想逃离这场卷席整个朝野上下的漩涡,但形势逼人,由不得他逃避。无可奈何,江哲只能随波逐流,投身朝堂争斗,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与身边的人,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谋一份安稳的生存空间。
  • 伟大的海贼开普敦斯派罗船长

    伟大的海贼开普敦斯派罗船长

    海贼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正义的代名词,狡猾、卑劣、背叛、残忍,你所能想到的一切邪恶的形容词用来形容海贼都不为过。但是海贼也是人,如果丧失了做人的底线,那就只是克拉肯那种吓人的畜生罢了。
  • 那座城市很远

    那座城市很远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我的回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爱情,总是遥不可及,却又常在你身边徘徊,让你百般无奈,当爱情面临抉择,当往事只能回首,我们能否从阴影中走出,勇敢面对。
  • 桑麻凡事2

    桑麻凡事2

    本书以主人公王强三次下乡的经历为背景,抒写了充满浓浓田园风情的乡村所见。农事虽小,却也足以启迪人心,催人成长。尽管往昔事已远,但乡间情却从未消散分毫。不管是后来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走麦城,在乡下的那些小事总是在王强脑海中时浮时现,挥之不去。当年的那片菜园始终是他心中的圣地,是教授人生道理的老师,是弱冠年纪的重要伙伴,虽然它不曾留有只言片语。作者通过种菜、搂草、挑水、养牲口、撵兔子这些鸡毛蒜皮的下乡小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尽管与我们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显得那么遥远陌生,读来却令人颇感新奇,妙趣横生。
  • 管理越简单越好1

    管理越简单越好1

    此书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管理的简单理论,同时注意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书中集无数成功人士的智慧和经验,相信对广大管理者将大有裨益。
  • 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本书以斯密理论为逻辑基点,以三次革命为核心,以对三次革命理论的补充、完善、挑战或反对为脉络,以人物而不是学派为主线,对经济学说进行了介绍。
  • 三国之饮食

    三国之饮食

    从吃的视角看三国,品三国,感受三国,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