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41

第41章 今日庵访茶道 (2)

茶具包括冲罐(茶壶)、茶杯和茶池。茶壶是红陶土制成的,大小如一个小红柿,杯是瓷的,杯壁很薄。茶池形状如鼓,瓷质,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作为“鼓身”的圆罐构成。盘面上有几个小眼,泡茶之后在壶盖上冲来加热的水可自然流入“茶池”内。“茶池”是准备用来倒剩茶和茶渣的。最标准的冲茶方式有所谓“十法”,那就是后火、虾须水(刚开的水)拣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用壶盖把浮于水面的杂质泡沫抹掉)、淋顶。冲茶要高冲低斟,开水锅的锅嘴离壶身要高,才能冲出茶味。斟茶叶,壶嘴又要紧贴杯面,使茶香不致飘逸。斟茶时还有两句谣谚,叫做“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这就是在三个杯子(标准的茶具,一个茶壶配三个小杯子)上斟茶的时候,不能斟满一杯再斟第二杯,而是像“关公巡城”似的,把茶壶不断在杯上画圈,使三个杯子所受的茶,浓度大体相同。所谓“韩信点兵”,就是茶壶里最后存下的几滴茶,因是精粹所在,不宜只洒在一个杯子里,而是要“机会均沾”地向每个杯子里分几滴,以免饮者有厚薄之分。一般品功夫茶的人自然没有讲究到这个地步,然而按照那最讲究的却都是这样做的。

功夫茶,因为装进小茶壶里的茶叶,是几乎满满的一壶,这样泡出来的茶,特别是第一二次的颜色很深,浓度可想而知。你可别小觑这一小杯,有些外地人没有喝惯的,只喝了两三杯,竟兴奋彻夜,无法入睡。这使人想起古代人们发现咖啡的故事。当年非洲人见到吞食了咖啡果的羊群,终夜亢奋不眠,跟踪寻找,终于发现了咖啡。

精于品茶的人,对于这样一杯好茶,却是能够慢慢地品,仿佛大有云底生香、风生腋下的情趣。

泡功夫茶用的茶叶,不是龙井、碧螺春之类未发酵的绿茶,也不是滇红、祁红之类全发酵的红茶,而是主要产于福建的半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铁罗汉、水仙、一枝春之类),乌龙茶的确另有一番独特风味。虽然各式名茶都各擅胜场,我们不应该妄加褒贬,乱定甲乙丙丁,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半发酵的乌龙茶是在绿茶、红茶发明之后多年才兴的一种茶,英文里面有Vlon一词,作为对乌龙茶类的特定称谓。顶尖儿的乌龙茶,一斤有3万个茶芽,价格高昂。现在的“极品铁观音”之类,价格也可以和上等的龙井媲美。随着潮籍人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品功夫茶的风气也传播到海外。像铁观音这种名茶,在国外,总是供不应求。潮州品茶之风昌盛,但名茶却产于福建,只是到了近年,当地才开始生产好茶,例如“凤凰单枞”,就是相当脍炙人口的新秀。

茶、咖啡、可可,号称世界三大饮料。如果连同可乐、果汁等等计算,饮料可谓多矣!但是我觉得绝大多数饮料,常饮都使人有“腻了”之感,惟独好茶,却是天天喝,都不感厌烦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老祖家。全世界对于茶的称呼,不是叫做:tea,就是叫做cha,已是对中国茶的称谓音译的结果。茶是金字塔的同龄者,和中国有文字的历史一样的古老。因而,茶的文化在中国着实源远流长。它从被人称为茶、槚、荈、茗、蔎,到唐代正名为茶,就历经了悠长的岁月。在古代,茶是聘礼中必备的一项,可见它和生活关系之久。从唐代陆羽的《茶经》到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千余年间关于茶的专书,不断涌现,虽然不能说浩如烟海,可也是规模宏大的。惟其中国有这样深厚的茶的文化,才会在潮州出现这样影响及于普通劳动者的浓厚的品茶风习。至于何以潮州人格外讲究品茶,是什么“千里来龙”导致“此地经脉”,和宋室当年南迁有没有关系,这就不得而知了。我是很希望读到这方面的文史专著的。

我平素在家里并不品功夫茶,因为我是属于蠢物和驴饮之辈,喜欢大杯大杯地喝,不断喝那小小的一杯,太费事了。即使是极好的茶,我也把它泡在大茶壶里,冲进玻璃杯中,擎在手里,对着花丛,悠然畅饮,这也自有一番乐趣。如果是对着海上明月,或者是山间松涛,或者在西湖之滨,或者趵突泉畔,一杯好茶在手,更觉香味隽永,“逸兴遄飞”。但是即使我不是潮州功夫茶的迷恋者,而仅仅是偶一试饮的茶客,我也深信饮食是文化的一支。对于潮汕的这一品茶风习,我是本着浓厚的兴趣来观察它,怀着幽默的心情来描绘它的。

上海的茶楼

/郁达夫/

茶,当然是中国的产品。《尔雅》释“槚”为“苦茶”,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茶经》分门别类,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神农食经》,说茗茶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也说“苦茶久食,益意思”。因此中国人,差不多人人爱吃茶,天天要吃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至将茶列入了开门七件事之一,为每人每日所不能缺的东西。

外国人的茶,最初当然也系由中国输入的奢侈品,所谓梯,泰(Tea,The)等音,说不定还是闽粤一带,土人呼茶的字眼。

日记大家Pepys头一次吃到茶的时候,还娓娓说到它的滋味性质,大书特书,记在他那部可宝贵的日记里。外国人尚且推崇得如此,也难怪在出产地的中国,遍地都是朱仝、陆羽的信徒了。

茶店的始祖,不知是哪个人,但古时集社,想来总也少不了茶茗的供设;风传到了晋代,嗜茶者愈多,该是茶楼酒馆的极盛时期。以后一直下来,大约世界越乱,国民经济越不充裕的时候,茶馆店的生意也一定越好。何以见得?因为价廉物美,只消几个钱,就可以在茶楼住半日,见到许多友人,发些牢骚,谈些闲天的缘故。

上面所说的,是关于茶及茶楼的一般的话;上海的茶楼,情形却有点儿不同,这原也像人口过多,五方杂处的大都会中常有的现象,不过在上海,这一种畸形的发达更要使人觉得奇怪而已。

上海的水陆码头,交通要道,以及人口密聚的地方的茶楼,顾客大抵是帮里的人。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为出发地的;第三,总是一般好事的人去消磨时间。所以上海的茶楼,若没有这一批人的支持,营业是维持不下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楼总数之中,以专营这一种营业的茶店居五分之四;其余的一分,像城隍庙里的几家,像小菜场附近的有些,总是名副其实,供人以饮料的茶店。

譬如有某先生的一批徒弟,在某处做了一宗生意,其后更有某先生的同辈的徒弟们出来干涉了,或想分一点肥,或是牺牲者请出来的调人,或者竟系在当场因两不接头而起冲突的诸事件发生之后,大家要开谈判了,就约定时间,约定伙伴,一家上茶馆里去。这时候,聚集的人,自然是愈多愈好,文讲讲不下来,改日也许再去武讲的,比他们长一辈的先生们,当然要等到最后不能解决的时候,才来上场。这些帮里的人,也有着便衣的巡捕,也有穿私服的暗探,上面没有公事下来,或牺牲者未进呈子之先,他们当然都是那一票生意经的股东。这是吃讲茶的一般情形,结果大抵由理屈者方面惠茶钞,也许更上饭馆子去吃一次饭都说不定。至于赎票,私奔,或拐带等事情的谈判,表面上的当事人人数自然还要减少,但周围上下,目光炯炯,侧耳探头,装作毫不相干的神气,或坐或立地埋伏在四面的人,为数却也诀不会少,不过紧急事情不发生,他们就可以不必出来罢了。从前的日升楼,现在的一乐天,仝羽居,四海升平楼等大茶馆,家家虽则都有禁吃讲茶的牌子挂在那里,但实际上顾客要吃起讲茶来,你又哪里禁止得他们住。

除了这一批有正经任务的短帮茶客之外,日日于一定的时间来一定的地方作顾客的,才是真正的卢仝、陆羽们。他们大抵是既有闲又有钱的上海中产的住民;吃过午饭,或者早晨一早,他们的双脚,自然走熟的地方走。看报也在那里,吃点点心,也在那里,与日日见面的几个熟人谈推背图的人实现,说东洋人打仗,报告邻右一家小户人家的公鸡的生蛋也就在那里。

物以类聚,地借人传,像在跑马厅的附近,顾客的性质与种类自然又各别了。上海的茶店业,既然发达到了如此的极盛,自然,随茶店而起的副业,也要必然地滋生出来。第一,卖烧饼,油包,以及小吃品的摊贩,当然,城隍庙的境内的许多茶店,多半是或系弄古玩,或系养鸟儿,或者也有专喜欢听说书的专家茶客的集会之所。像湖心亭,春风得意楼等处,虽则并无专门的副作用留存着在,可是有时候,却也会集茶客的大成,或坐得济济一堂,把各色有专门嗜好的茶人尽吸在一处的。

至如,有女招待的吃茶处,以及游戏场的露天茶棚之类,内容不同时等于眉毛之于眼睛一样,一定是家家茶店门口或近处都有的。第二,是卖假古董小玩意的商人了;你只教在热闹市场里的茶楼坐他一两个钟头,像这一种小商人起码可以遇到十人以上。第三,是算命,测字,看相的人。第四,这总算是最新的一种营业者,而书目却也最多,就是航空奖券的推销者。至如卖小报,拾香烟蒂头,以及糖果香烟的叫卖人等,都是这一游戏场中所共有的附属物,还算不上上海茶楼的一种特点。

还有茶楼的夜市,也是上海地方最著名的一种色彩。小时候在乡下,每听见去过上海的人,谈到四马路青莲阁四海升平楼的人肉市场,同在听天方夜谭一样,往往不能够相信。现在因国民经济破产,人口集中都市的结果,这一种肉阵的排列和拉撕的悲喜剧,都不必限于茶楼,也不必限于四马路一角才看得见了,所以不谈。

同类推荐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触摸四季

    触摸四季

    本书实际上记载了无数触摸心灵的故事。体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关爱。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肖复兴经典散文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肖复兴经典散文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散文集,收录了肖复兴的最新作品和不同时期的散文经典。共分四大章节,充分展现了肖复兴散文的全貌,内容涵盖其成长、求学、下乡、交游等经历。书中既有忆旧,又有对亲情、友情、生活的感悟,通俗晓畅,又引人思索。慢慢翻阅,细细品味,似乎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感受人世间的喜乐、悲苦,体会他浓浓的怀念,淡淡的无奈,深深的爱与感动。
  • 从《金瓶梅》说开去

    从《金瓶梅》说开去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作家刘心武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59篇作品,包括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杂文等,从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分析评点,到作者日常所思所想的随笔感悟。作品时间跨度较大,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到近期的新作。内容包罗万象,给读者带来全面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广陵曲

    广陵曲

    江南季家有子,独占天下三元,一手乾坤盘笑看分和。白云山上有小僧,六根不净,却一世修得九世佛。墨家有无赖,可御剑三千里,剑道称魁。有女子画圣,一杆不律可叫鬼神退散。北方有龙,长眠而不醒。东方有帝,疯魔醉看世人。广陵有少年,一步便可成仙,却偏要叫这世界不得安生。
  • 校园——我要我们在一起

    校园——我要我们在一起

    小时候一起玩过,长大后也不记得了,直到一次商人聚会上他们相遇了,觉得彼此很眼熟,才慢慢开始彼此了解。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而这场车祸是老大的爸爸弄出来的,因此秦家和毕家因为这场车祸结了仇,后来发生了很多的事,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她去了英国生活了几年,后来被他找到了,她被他绑回了北京,好啦先写到这啊,后面的我不写了,太长了,请大家多多支持哈。
  • 平行空间之文娱

    平行空间之文娱

    主角杨静穿越平行的世界,获得系统123,从此行走在文娱路上,一去不归,成为一代女大师。
  • 碎忆辗转

    碎忆辗转

    还记得你第一次表白的时候吗?还记得你第一次被拒绝的时候嘛?还记得你和你的室友通宵打游戏吗?还记得你奋笔疾书的时候吗?还记得······
  • 帝灵武皇

    帝灵武皇

    猪脚在一场意外中穿越到灵武大陆,为了回到地球,为了和家人团聚,他誓要成为这个世界最强者。
  • 万妖大帝

    万妖大帝

    神魔大战,妖王孙悟空带领妖族对抗天庭,落得个惨败的下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跟随大和尚取经,做了佛门忠诚的狗……真相!是这样吗?呵呵,当然不是!一千年后,大唐已立国五百年。十六岁的少年江莫尘跟随师父来到两界山旁的落阳关已经三年,因为一次抢亲而躲祸两界山中。与此同时,天降五色补天石于两界山,引来天庭和佛门的明争暗斗。少年卷入其中,逐而揭开了自己惊天的身世之谜,从此开启了一个逆天帝王的崛起征程!(已有完本作品,人品保证!)PS:好心的书友帮忙建了群,群号:309918115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请进吧!
  • 奈何情深遇见你

    奈何情深遇见你

    ——婚前,某人去吃饭结不了帐,服务员认为她是在吃霸王餐,差点把他抓去警察局。接着boss男友赶到,结果整个餐厅随便她去砸——婚后,大boss宠爱无限:“寒,我饿了!”“走,带你去吃。”“和奶奶玩麻将,把钱都输光了…”只见boss直接把自己的钱包丢给了某人:拿去。”“家里好无聊,我想去上班。”“只能去我的公司。”“我想玩你的那把枪。”“太危险了,不行!”“老实交代,到底有多少女孩子给你写过情书?”“记不清了,只知道让我动心的那个女孩子,此刻正坐在我的腿上,现任我的陈太太……”
  • 神级大魔法师

    神级大魔法师

    人魔大战十年后,在创界山终结此次大战的大神下落不明,不知所踪。灵元魔法学院,暗流涌动。彭麟为了年考的名次努力着,却碰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物。且看彭麟如何戏恶少,踩世家,泡校花,除魔兽,的传奇经历吧。
  • 校花的贴身极品高手

    校花的贴身极品高手

    一个从小不会练出内劲的富二代,被逐出家族,遇上奇遇,修得真劲,从此逆袭
  • 曾错过的少年

    曾错过的少年

    这是叛乱少女顾微白的青春,她在青春的洪荒里遇见了林嘉洛,他们相爱,教会彼此爱,却也给彼此伤害。每一个人总会爱上那样一个少年,不得以的分开,满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