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33

第33章 老九和老七 (2)

虽然是茶馆,但变相的也可以算作一个商场。吃的东西有干丝、面、舌头形的烧饼、糖果、纸烟……用的东西有裤腰带、毛刷子、捶背的皮球、孩子们的玩具……还有,那一只只黝黑的手,伸到你的面前,不是卖的,你拿一个铜元放在那手的中心,它便微颤着缩回去了,你愿意顺着那只手看到他的脸么?你将看见了什么呢?正是当着你的所谓“茶余饭后”,那一道道从枯瘪了的眼睛里放射出来的饥饿的光芒!你诅咒他么?你也知道他在诅咒着谁么?……

有一次,有一个人问我要不要好货,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提箱,提箱里又是几个包来包去的包儿,结果拿出了一副一副的眼镜子。

“你看,真水晶,平光,只卖了十二块钱一副,再公道没有了。”

他看我不作声,眼睛不住地盯着他,知道我的眼睛不像戴眼镜的样子,转身又走了。眼镜卖到茶馆里来,我感觉到上茶馆仿佛是一件颇需明察的事了。

卖眼镜的既有,还可惜没有看见人来镶牙。

其次,卖印着女人们大腿的画报的特别多;卖耳挖的也特别多。

在茶馆里最好懂得当地人的话,留心一点旁人的举止,对于自己也是有乖可学的。有一次一个邻座的茶客啰啰唆唆说:

“……太难了,鼻子怎么也不能大似脸的;鼻子还能大似脸吗?”

此后,我知道茶资七分,小账顶多也过不去七分了。茶房历来是贪多无厌,我心里已经记住了这样的俏皮话,将来足可以对茶房如法炮制了。

好在我也不想喝他们的宜兴壶或大红盖碗,我这个茶客是可有可无,算不上数;不过要真地把鼻子逞得像脸那么大,甚至于比脸还大时,我想那宜兴壶和红盖碗在茶房眼光中又是可有无,算不上什么了——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把你标志上第一、第二种的好主顾,把那紫泥壶和红盖碗端在你面前了。

如果不走这条捷径的话,我想等罢,那时候我将有着长白的胡须,或者也可以给他们写上一两块新鲜的横额了?

惠泉吃茶记

/姚雪垠/

凡来到无锡的人,几乎没有不去惠山的。惠山的风景实在平常,人们去的目的不在看景,而在吃茶。我住在梅园西边的太湖岸上,离惠山相当远,但既然来到无锡小住,也不愿放过吃一杯惠泉茶的机会,于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下午,兴致勃勃地去了。

我虽然喜欢吃茶,但对于吃茶一道完全外行。因为我不会吸烟,又没别的嗜好,坐在房间里需要一点淡淡的刺激,所以常常吃茶,久之便成习惯。既是找刺激,所以茶不在好,只要苦香就行;有时兼为解渴,喜欢把大杯倒满,大口大口地吃。古人文章中讥村俗人吃茶只要“浓、热、满”三个字,我正是这种俗人。但尽管我对吃茶一道很外行,这次去惠山吃茶却决心要仔细地、慢慢地、小口小口地、用舌尖品着滋味吃。许多年来,我不知遇到过多少人,人人都称赞惠山的泉水最美,而且我在许多古人的笔记中也常常见到有关赞扬惠泉的掌故逸闻。读过张岱的《陶庵梦忆》,我知道有些讲究吃茶的雅人,如一位叫做闵汶水的老头子把惠泉水运到南京煮茶,而作者的祖父住在绍兴家中,也曾以惠山的水泡茶待客。在杭州人蒋坦所著的《秋灯琐忆》一书中,也提到有朋友来游杭州,“以惠山泉一瓮见饷”。既然古时交通很不发达,人们尚且把惠泉的水运往几百里外泡茶吃,可见这水的名贵,我怎么能够不仔细地品品滋味?

我原以为国庆节假期刚过,又不是星期天,游惠山的人一定很少。谁知一进惠山寺门,简直像走进热闹的庙会,拥拥挤挤,人声嘈杂,连一个空座位也找不到。等我参观了寄畅园,看过了无锡的出土文物陈列室和泥人艺术陈列室,看看太阳已经西下,转回来才在惠泉的院里找到了一张空桌。我坐下去,向服务员要了绿茶。无锡所有游览区的茶资都是每杯一角,南京也是,只有惠泉是一角二分。我没问什么原因,反正道理很明白:这是惠泉。据许多书上说,讲究吃茶的人,不但讲究茶叶、泉水、火候,还讲究茶具。可是惠泉的茶社对茶具是很不讲究的,每人一把粗瓷圆茶壶,一只粗瓷小茶杯,形式和颜色都很恶劣。放在我面前的茶杯还有碰破的缺口和裂纹。我没敢挑剔,因为我明白泉水和茶叶是主要的,茶具不是主要的。同时,在我的邻桌上正有两位茶客在高谈艺术理论,我想,如果我向服务员指出茶具太不美,他们准会笑我这个人有资产阶级的艺术思想。

我倒了一杯茶,看见茶色很淡,也闻不到香味,呷了一小口含在嘴里,用舌尖慢慢品味,不但觉不出味道好,甚至远没有南京鸡鸣寺的茶好吃。总之,香、色、味三者都极平常。我没有失望,等了一两分钟,又倒一杯,颜色稍微浓一点,吃到嘴里也有点香味,但是凭良心说,似乎并不比我们在家中吃的茶好多少。仔细地尝过两杯,我不能不感到失望了,开始露出村俗本相,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当我刚刚坐下的时候,我的桌边的空位子已经被新来的游客坐满。听他们谈话,我知道这是一对夫妇,一位从外地来的姑母,两个小孩。三个大人坐在椅子上,小孩子们没有地方坐,只好站在桌边。按照规矩,三位大人应该是三壶茶,三个茶杯,但他们同服务员争执半天,说他们只有两个人要吃茶,只留下两壶茶,两个茶杯。他们很懂节约,首先是姑母和丈夫吃,丈夫吃过以后把自己的杯子转给妻子吃,妻子吃过后又叫两个孩子吃。孩子们并不喝,只要吃菱角不要吃茶。母亲向他们动员说:“傻崽子,吃哉!这是二泉的茶,吃哉!”这时我已经大口大口地吃过三杯,含着会心的微笑把眼睛离开他们,扫向周围的茶桌上。

所有的桌边都坐得满满的。所有的人都是快活的。从服装上,口音上,面型上,我明白这些游客不但有本地的,也有来自南方和北方的,有些人们的脸上带着长途旅行中的日色和风尘。我也明白,这些从外地来的游客,一定认为今天吃到惠泉茶是很大幸福,会把这件事深深地记在心中,写在日记上,将来会作为对别人谈话的资料,有意无意地到处替惠泉宣传。如果他们也感觉到茶味很平常,他们大概会怀着谦虚的心情说,不是茶不好,是自己对品茶是外行,不懂得吃茶艺术。

我又看见,附近的一张方桌边坐着几个青年人,把一杯红茶倒得比杯沿高一点,满怀惊奇地嚷叫说这泉水不同于一般的水。这使我想起来不久前在南京游燕子矶,那位在观音阁伺候香火的女人刚给我讲完肉身不化的奇迹看见我拔腿想走,赶快给我倒了一满杯半温不热的剩茶,宣传观音阁的泉水特别好,证据是茶倒满杯而不向外溢,我吃了一口,感到一股泥土味,匆匆地留给她一角钱走开了。也就在几个钟头前,我从蠡园回到我住的地方,又热又渴,例了一满杯温开水,当时看得一清二楚,也是水比杯沿高一些不曾溢出。像这样的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难道只有惠泉特别么?于是我含着会心的微笑,从茶桌边站起来,走去看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

乾隆皇帝虽然是一位盛世皇帝,见多识广,但是他也同常人一样,跟着大家喝彩,说惠泉“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其实这事情不足为奇。惠泉是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而陆羽著过《茶经》,是吃茶艺术的权威和圣人,一向被茶博士们作为茶神来敬,人们对他的意见当然不敢怀疑。自古吃茶的雅人和俗人们,内行和外行们,都跟着吃茶权威歌颂惠泉,乾隆皇帝也跟着歌颂几句,又何足奇怪呢?

有趣的是,惠泉的泉口是用石头甃成圆形的小池,紧旁边又甃了一个方形的小池,据说从圆池中打出来的水好吃,从方池中打出来的水不好吃。乾隆皇帝在诗中写道:“流为方圆池,一例石栏甃。圆甘而方劣,此理殊难究。”这道理真难“究”么?其实不然。我相信只要把方池洗刷得像圆池一样清洁,水的味道决不会有所不同。这分明是某些文人雅士,好事之徒,故意把惠泉说得非常玄妙,哄自己并以哄人。以乾隆皇帝的聪明,他未必会完全相信,只不过他害怕别人笑他俗,笑他不精于鉴赏,便只好人云亦云,跟着起哄。想到这里,我不禁又发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惠山因泉而出名,泉因陆羽而出名。现在因慕名而来惠泉吃茶的人们恐怕大部分不知道陆羽是谁。按理说,陆羽所尝过的水远没有一位率领勘察队的水利专家或地质工程师所尝过的水多,陆羽没充分的根据就把天下(全中国)泉水评定甲乙,实在有点狂妄。这道理很简单,但大家偏不去想。来欣赏惠泉茶的人们不但不需要知道别的,不需要动脑筋想一想,甚至连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都不必用,不必分辨惠泉茶的色、香、味,吃过后跟着大家喝彩就得了,保险不会遭到讥笑和非难。

我离开御碑,走下高台,穿过天井。刚才高谈艺术的两位茶客仍没走,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一部名作家的小说。我停住脚听一听,觉得还是我时常听到的那些意见,于是我含着会心的微笑打他们的身边走过,出了寺门。

回到太湖边,已经是黄昏以后了。匆匆地吃过饭,躺下休息。我想,惠泉是从石缝中喷出的泉水,当然应该比一般的湖水、河水、井水“清冽”,只是不应该把它推崇得不近情理。如果茶社的工作人员不依赖虚名,忘掉陆羽的品题,稍在茶叶、火候和茶具等方面注意一下,是可以泡出好吃的茶来的。

想到这里,我的疲倦消失了,坐起来怀着一点惋惜的心情作《惠泉吃茶记》以记之。

同类推荐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致你

    致你

    时光荏苒,记我初心。“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我们都曾迷茫、无助、畏首畏尾,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们还是要去相信、去热爱,我们要去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总有一天,我们会活出自我、勇敢而有力量,活出自己,去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诗集不仅是对我个人青春印痕的记录,更是对我的挚爱、我的家人、朋友和公益岁月的印证。其中既有对美景、友谊和爱情的赞美,又有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歌颂,更有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我想其本质就是“真实感”,潇洒地活出自我,努力地帮助他人,真切地感受世界,这不正是诗带给我们最强大的心灵感受吗?感谢有你,感谢每个披星戴月奋力拼搏为梦想起舞的日子,感谢每个跃动的灵魂、纯洁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 小七邮轮日记

    小七邮轮日记

    我曾经是一名海员,在邮轮上做调酒师。历经三年时间去过20多个国家,这是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就像我和邮轮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从认识、喜欢、追求、交往,到最后分手……当我回到陆地,发现世界大不一样……我走得越来越远,但是每当我回头望向海边,心境都如同刚出海时一样小鹿乱撞。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是《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丛书之一。“卷首语”是《读者》杂志的知名栏目,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将这些卷首语收集起来,再加以精选,成为一本短文精品集。
  • 中国当代诗选

    中国当代诗选

    《中国当代诗选》由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周瑟瑟寄著名翻译家、孔子学院拉美中心执行主任孙新堂共同编选,收入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诗人的诗作:顾城、于坚、严力、西川、伊沙、沈浩波、周瑟瑟、臧棣、韩东、肖开愚、多多、王寅、蓝蓝、安琪、李成恩、蔡天新、赵丽宏、鲁若迪基、秦菲、刘畅、许立志、舒冲、龚航宇、梅尔、健如风等。从朦胧诗、第三诗歌到90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口语写作,以及“80后”等年轻诗人群体的个人化写作,中国当代诗歌的走向,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生命意识与日常经验,语言实验与先锋精神,成就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性写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球征服万界

    地球征服万界

    玩家群穿各个高武世界 不死的玩家们与视凡人为蝼蚁的修仙者, 与掌灭星辰的武道大佬, 与吞天食地的恐怖巫师, 王座高举天上的信仰众神们 相爱相杀的故事。
  •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一朝穿越她差点被某王砸死。他抱着她说:“乖乖的,等我醒来。”可醒来后,哪还有她的影子。“找,这天找不到,就去其他天找!”某王冷声道。再见他,她瞪大了眼:“我靠你爸爸!老娘救的明明是个大叔,怎么变成大帅哥啦?”书友群:663128860
  • 都市穿梭仙神

    都市穿梭仙神

    一个大家族遭诬陷的执垮子弟不得不逃亡,不小心启动了一个传送阵去到了另一个维度,他在那个维度中发展、变强,结实妖族、龙族,并且追到一个漂亮贤惠命运又坎坷的女朋友。成为神祗后,他封印实力,逆转了时间回到地球时却发现,地球上其实也有修炼文明,而且这个文明似乎还不低,昆仑山脉中似乎有着更多的空间,于是乎,他带着他的龙族和妖族的朋友们去闯荡这个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源天尊

    神源天尊

    一只神秘的黑狗。一个背负耻辱的皇家少年。当一切在那一天相遇。于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慢慢展开了绚丽的画卷!一花一世界,一源种一根,且看万界灵,众生皆平等!
  • 异世无敌修炼

    异世无敌修炼

    被爱人背叛之后,魂穿异世,本来想靠着从现代世界带来的眼光和知识,混个权贵或富商的,谁曾想,这该死的世界居然是实力之上的修仙界。“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废材流?”韩奇仰天长叹。一枚神奇的戒指,一枚能不断产出丹药的神奇戒指,改变了他的命运。根基不好?没事,我有筑基丹。修炼速度慢?没事,我有聚灵丸。你是美女?那又怎么样?我随便一颗养颜丹,那些公主仙女什么的,求着喊着让我抱。一般美女我还真不稀罕。
  • 情不问因果

    情不问因果

    情不问因果,缘注定三生。
  • 妖精的尾巴之六魔将军

    妖精的尾巴之六魔将军

    六魔将军即为“六个恶魔、六个祈祷”,“绝对不会崩塌的六根柱子”,小蝎给你细讲他们的故事......他们没有纳兹的主角光环和无敌外挂,没有格雷的和杰拉尔的帅气,没有蕾比的智商,没有EXO的上亿粉丝【好像乱入了什么】......总之他们没有主角的那些东西,但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演绎自己的故事。
  • 自你伊始的青春

    自你伊始的青春

    十七八岁,青春正好,而我的青春,从遇见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