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不对人”的谈话艺术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与别人关系和谐美好,可是,并非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在生活中你能发现,有的同事之间闹别扭,既不是由于观念上有分歧,也不是因为他们品质方面有欠缺,仅仅由于性格上有差异。有些人性情冷静,做事沉稳,对于毛毛草草、咋咋呼呼的人自然看不惯;有些人泼辣果断,和优柔寡断的人就很可能合不来。这些“看不惯”和“合不来”,虽然说仅是由于性情不合,互相之间觉得难以相处,心情十分痛苦,最后只有分手或是继续相处也很别扭;有些人由于同事间性格的不同而没办法搞好团结,工作上无法合作;有些人做买卖,由于没有耐性跟一个慢性子的人商讨,就失去了一笔大买卖。很多事情都表明,一个人能不能与性格不同的人相处,不仅可以影响他的生活,还会影响到他的事业。所以,学会与性格不同的人共处,对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共处呢?
首先在心理之上必须承认差别。人和人之间,不仅在体貌上存在生理差别,还存在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心理上面的差异。性格属于心理差异的核心特点,人和人的差异,首先就体现在性格上,世界上没有性格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正如俗话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不因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情况。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认可人跟人之间的性格差异,这样就不会要求别人都与自己一样,就能够消除因为性格差别而造成的“看不惯”、“合不来”,就可以化解矛盾,在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时,少一些反感或厌烦的情绪。
其次,应尽力求大同存小异。不同性格的人,其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通常不同,所以,要跟不同性格的人共处,就应善于在差异之中看到共同之处。例如你性格平和、处事谨慎,你向某人提出意见,或许语气较为圆滑委婉,一点也不激烈、尖刻。可是你身边有个性格刚直又暴躁的同事,他给此人提意见的时候,或许就单刀直入、语气尖锐,同时有可能还批评你向别人提意见的时候遮遮掩掩,害怕得罪人。这时,倘若只看到直率的同事所提批评的态度与方式和你不同,认为他太过粗暴,不留情面,你就会跟他格格不入,觉得合不来。相反,你若是除了看见你们两人提意见的方法不同之外,还能看到他与你一样都出于一番好心,目的都想帮助同事,你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礼,而会认识到他难得的直率与热心肠,自然就不会去计较他的批评。我们若能多看别人与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就容易跟性格不同的人共处了。
此外,应该多了解别人。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性格是在教育、环境、实践等多个条件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人的性格会有不同,正因为人们所在的环境、受过的教育与经历过的实践不同才造成的。那么,你在和一个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的时候,或是和一个性格十分特殊的人打交道时,你就要了解一下他性格的成因。如果你是个个性开朗、乐观活泼的人,遇见了一个呆板、沉默、孤僻的人,你要多和他谈谈,或是从侧面调查一番,可能就会了解他的生活曾经有过许多坎坷磨难,甚至于受过非常严重的精神打击,也许你就会更理解他、更体谅他,也更同情他,进而愿意帮助他,而他也会非常感激你,乐于和你交往,与你做朋友。
以柔克刚
交际场中,或许人们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口才良好的人可以左右逢源,广结人缘,反之就不行。这令一些不善言辞的人望尘莫及,甚至丧失交际的信心,有种自惭形秽之感。从表面上来看,交际活动确实青睐巧舌如簧的人,而不适于木讷者,实际上,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交际方法,笨口拙舌也可以胜过唇枪舌剑。
下文就介绍的四种交际方法,为语讷者搞好交际提供一帖良方。
1.以柔克刚。此处的柔说的是真诚,以真诚的态度来赢取他人的信赖。
在富兰克林年轻时,曾被推举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秘书。此前,他曾经被某位新议员在一次长篇演讲之中骂得狗血淋头。如何对付这个新对头呢?如果以牙还牙,论口才的话富兰克林不是这个议员的对手。富兰克林想了:我对这个议员的攻击的确很不高兴,可是他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以后在议会中一定能成为有影响的人物。可是,我也不能用卑鄙的阿谀奉承来博得他的欢心,我应当用真诚的态度来打动他。富兰克林听说那个议员有一些很珍贵的藏书,就写了一封短信,说非常想向他借阅。议员看到了信,真的将书送来了。又过了一周,富兰克林还书给他时,又附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谢意。后来,两个人在会议室中相遇时,议员先生亲切主动地与富兰克林打招呼,展开友好的交谈,后来还允诺要在所有事情上都支持富兰克林。这样,两个人后来变成了知心朋友,友谊维持着直到议员去世。
富兰克林为克服自己口才不好的缺点,他往往把所有意见都用非常谦逊的口吻表述出来,从来不说一句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的武断之言。对别人的意见都予以相当的尊重,就算觉得存在不对的地方,也会用温和的间接方法来指出。与此同时,倘若自己犯了错误,一旦发觉,就马上坦白承认。他知道自己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不可以和别人在唇舌上一决雌雄,就只有用这种“态度上的柔”来做补救。此时,沉默也往往非常有效。可是沉默并不是呆若木鸡,闭口不言。你可以不时微笑着和人打个招呼、向别人点个头或是投去友好的目光,这样都能给人以庄重、尊严之感,也不会失去自己的体面,更能够吸引人。
2.欲取先予。交际的成功与否并非体现在其语言形式上,而在于能否赢得更多的人的理解与信任,所以,口才好并不是交际成功的唯一法则。许多口才并不好的人都了解这一点,常常采用“欲取心,先予助”的方法来赢得交际中的成功。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人。然而,他的部下并不全是温顺听从主人的类型,反而各有各的脾气,刘邦自己也并不善于“以言动人”。但是,大家却全奇妙地聚在他的身边,就算情势再差,也无人会背叛他。什么原因?刘邦某次与群臣共同饮酒时,自己突然这么问:“为什么我可以得天下,你们明白吗?”众臣回答:“陛下您到手的东西从不独享,而与大家分享。”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刘邦得以聚才安邦的秘诀就是“善施、助人”。
可是,受惠太多也会令人感到不安,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用“欲取先予”的方法时,应当留心维护对方的自尊。一方面,帮助他人时,要本着不求回报的态度,让受惠者先安心,让他认识到施助本身显示出了对受惠者的敬重;另一方面,有意让对方给予自己易于做到而且代价不高的帮助,以此提高对方的尊严。
3.以德取信。交际学提出,人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交际素质。品德高尚的人有强大的影响力,唇枪舌剑者也难以匹敌。往往言行不一的人,其演讲水平越高,人们就会越反感。其实,人在交际的过程之中,常常会听其言、审其行、考其德,“口蜜腹剑”的人最让人讨厌。因此,口才不好者要弃“言”而养“德”,用品德取信于人。平日里交往应豁达大度,胸怀广阔,有容人之量,不能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这样不必有“舌战群儒”之才,也一样可以打动人心。
有这么个故事:在战国时期,有天晚上楚庄王大宴群臣,正逢风吹烛熄。在黑暗之中,有个人乘机拽了庄王爱妾的衣袖,爱妾许姬摘下了那人的帽缨,禀告庄王请求掌灯追查。庄王却说:“此乃酒后狂态,不足怪。”还让大家都摘下帽缨来。很快,楚国受到吴国的大举进犯,一名叫唐狡的将军冲锋陷阵,奋战杀敌,立下了很大的战功。庄王问他为何如此勇敢?唐狡回答:“臣乃殿上绝缨者也。”庄王不追究臣下的小过,故而赢得了臣下的效命之心,最终获得大益。这颇可令口才不好之人借鉴。
4.以行补讷。孔子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观点正好为口才不佳的人怎样进行交际指出了一条明路。现代社会之中,人都羡慕那些能言善辩的人,可更欣赏崇拜实干派。因此,口才不佳者多做实事更得人心。
某公司有个职工,一向不善言辞,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一开始得罪过很多人。可他办事一个赛仨,又颇能助人为乐,谁家电视机坏了,水管漏了,他全抽出时间帮助修理。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奔波张罗,因此谁家有事都乐意找他帮忙。最后,他在单位中人际关系最好,大家都乐意和他来往,原本被他得罪的人也原谅他了。
由此可见,口才不佳的人只需有交际的信心与勇气,有自己取长补短的方式,就肯定能取得交际成功。自然,若是再下工夫练一副好口才出来,那定然能在交际之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答非所问的学问
“你工资多少?”
“你今年几岁?”
在谈话过程之中,难免会遇见有的人问某些你不想要回答的问题或说起你不想继续的话题,这时你就要适时地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回避谈话。下面仅举几种常见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
(1)面对吹捧者
虽说恭维话说多些没坏处,可说太多或是说的太过就易于落人吹捧的俗套。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交谈者,决不能没完没了地吹捧他人。倘若陷入到别人的吹捧之中了,那么你应该礼貌地对自己稍加评论随后转换话题,除非你真的很受用他夸张的过分的吹捧。
(2)遇到不熟悉的词语
在谈话之中借用其他语言来点缀,不免有些做作的意味,除非你总是说这种语言,或是你要说的词在中文之中并无绝对对等的或翻译出来的词,或是这个外来词已然广为流传。
倘若其他人说出明显的外来语,你如果听不懂或是不熟悉,就不要过于注意它,除非你的确很感兴趣,想弄清楚是什么意思,那么可以停下谈话问一下。
(3)面对年龄的问题
外国人之间,年龄属于个人隐私一类的问题,很少有人对别人说起。我们的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说出自己的年龄。然而,经常有人问起这个,若是自己遇到了要怎么办呢?
你可以随便说:“足够大了!”您还能告知他一个大概的时间段,比如早过了21岁了,或是说出一个你喜欢的数字,接着说“正在保持”。
(4)面对侮辱
倘若在你的面前有人在诋毁某个人、团体或是一个国家,你要说些什么呢?
你可以诚恳地对他说,他的言论令人生厌,你不想再听类似的话了,之后走开。或是你可以对他说“我们别谈这个了”,随后转入另一个话题。每次参与一个有关道德、种族或者其他诋毁个人的交谈时,无论那些评论属于真正的诋毁还是在开玩笑,你都等于是在锻炼自己的忍耐力。
巧应奚落
社交场合之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风度翩翩,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尔雅温文,讲话娓娓道来;可是也会遇到红人,他们总有意无意地奚落你,抢白你,甚至辱骂你!这时我们要反唇相讥吗?那势必引起一轮唇枪舌剑的争吵,严重的可能会大打出手,不只于事无补,也损害你个人良好的形象。
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语言来筑起一道防卫的堤防,随机应变,利用自身的智慧,来化被动为主动,让尴尬的境遇不复存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可以视来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应对办法。如果判断来者不善,心怀恶意,恶意挑衅,更要稳住情绪,有理、有力、有节,既非常礼貌又可巧妙地回敬对手,寸土不让,“原物”奉还。
曾任英国首相的威尔森在竞选时,刚演说一半,忽然台下有个捣乱者高声地打断他:“垃圾!****!”他的意思显然是让威尔森“别胡说八道了”。可是威尔森并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报以容忍的笑容,安抚道:“别急,这位先生,我马上就会谈到您所提出的脏乱问题。”捣乱分子一下哑口无言。
若是有人冲你横眉竖眼,恶语中伤地骂你说:“这个人真是两面三刀,专门告我的状,你想踩着我的肩膀往上爬,没门!”若是你心中无愧,其实完全不用大发雷霆,反倒不妨解嘲地反诘一句:“哦!真的?我倒要洗耳恭听了。”然后诱使对方说下去,直至对方找不出什么言辞了,再“鸣金收兵”。这种情况之下,你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方式笑迎攻击者,比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效果还要好。倘若对方盛气凌人,来势汹汹,指责辱骂了你,可你确信自己真理在手,则可以保持藐视的眼光、冷肃的笑容,由着他尽情发泄个够,不用理会。有时沉默的蔑视,更是力胜千钧,能抵得上千言万语。
应当知道,让别人哑然的办法并不是在言语声调上压倒对方,在人多的场合中,往往沉默更易争取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过于刻薄,引发一轮争斗,也就失去意义了。例如,某次演讲中,台下有个人说:“你说的笑话我听不懂。”演讲者知道他来者不善,马上当众尖酸地顶了回去:“你难道是长颈鹿?长颈鹿才有可能在星期一浸湿了脚,星期六才有感觉呢!”这样反唇相讥,讲的人虽然痛快了,却有可能会失去听众。因此,一个人要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善于自我约束。由于烦躁出现失礼,兴奋造成忘形,都是有失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