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世上没有捷径可走,浮躁与成功无缘,虚伪与成功为敌,空虚与成功相悖。投机取巧只会鸡飞蛋打,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哗众取宠只会迷失自我。在寂寞中学会忍耐,在寂寞中认清自我,在寂寞中磨练自我。
1、在成长中自省,在自省中成长
在我国历史上,孔子是倡导自省、内省修养的方法的第一人。他曾经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看到好的人和事要主动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错误,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
自省修身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关键环节,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善于用这种方法使自己走向成功。比如:富兰克林就曾经给自己制定了自省的内容,包括:食不过饱,避免无意的聊天每件东西放在一定的位置,要做的事情坚持不懈,不欺骗人,不做不利于人的事情,避免极端,效仿苏格拉底等。这对他后来的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古代圣贤修身,在于修心养性。每日三省,防微杜渐。久而久之,就能修成正果。儒家修身,意在齐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们具足高深圆满的境界,明晰宇宙的真理。自古以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把自省作为自己修养的重要手段。
每个成功的人,大凡每天都能自省自我中成长。能自省的人,进步最快,成功率最高,反之,就是成功了,也是瞬间的昙花一现。其实,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懈努力,在不断的失败中找出通向成功的道路,而自省就是帮助我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们只要每天反思,寻找到自己每天的对与错,逐渐就能理清思路,走向成功。因此一个希望获取成功的人从来不吝啬自省。古人曰:“先学而后知不足。”这里的“学”可以扩展为学习、反思、来提高认识。我们平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也是指通过对自身失误的分析、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处事能力,使之达到新的高度,不断接近成功。爱迪生,人人皆知的“发明大王”。然而,当他在发明电灯时却屡屡碰壁,他没有放弃,而是坐下来静静反省,为什么用炭丝作燃料使用的时间短呢?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考,他决定用白金作燃料,虽然发光的时间延长了,但没过多久又会自动熄灭,然后再自动发光,并且白金造价太昂贵,仍不是理想的材料。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爱迪生并不气馁,而是选择了总结,他列了一张一千六百种实验方法的清单,让助手们一种一种的实验。最终,靠着自己不断的领悟和反省,执着的实验。最终研制出了电灯。
爱迪生在试验中不断地总结教训,反省失败的原因,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长大中反省,在不断反省中长大。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及时且深刻不断地反省,那么它会让你多一份成功,少一分失败。
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一些人总是以“没有足够的资金”、“时机不成熟”为借口,给自己找出种种至今不行动的理由。因此,我们有必要反省自己的生活、目标,包括每天的行动。通过自我的反省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正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只有进行自我批评才能进步,而培养自省的心态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正确途径,是促成事业成功的基石。成功者大都具有自省意识。自省意识是衡量一个人做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一代明君李世民提倡自省意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当下社会,提倡自省意识一点不为过。
驴和狗一同赶路,后边跟着它们的主人。走到半路,主人坐在路边睡着了。驴子停下来吃着草,吃的又香又甜,狗却饿得难受,只好向驴子恳求:“亲爱的朋友,请你蹲下来,装饭的篮子挂在你的背上,我想吃一点儿东西。”驴子没有理它,只顾低着头吃草。过了好大一会儿,它才对狗说:“你不要着急,等主人睡醒了,他就会拿东西给你吃的。”就在这时候,一只狼窜出了树林。驴子连忙向狗求救,狗却说:“朋友,不要着急,等主人醒了,他就会救你的。”狗正在说话的时候,狼已经扑上来,把驴子咬死了。有一次,有一个西班牙商人有事与清政府商议,但不知道怎样给皇帝写信,便请一个清朝官吏代笔。那个官员大笔一挥,写来:“外邦之丸泥尺土,乃中国之飞埃;异域之勺水蹄涔,原属天家滴露。”意思是说,外国的弹丸尺寸之地,就好像是中国的几粒尘埃,外国的那点只够用勺子舀、只能在马蹄印里才积得起来的水,也只不过是天朝的几滴雨露。夜郎自大的清王朝,结果怎样呢?短短几十年,庞大的清王朝轰然倒塌。
从以上故事中可以看出,如果驴子多一点自省意识,它在收到狗的请求后,能冷静地分析,想想自己是否某天有求于人,行个方便,不至于葬身狼口;如果清王朝多一些民族忧患意识,对内发展生产,对外加强边防,也不少那么快就灭亡。
现实中何曾不是这样,有些人一时得势,就忘乎所以,开始变得自私起来。你想请他帮个忙,放在以前他是二话不说,现在可不一样。这种人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清周围的形势,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这时,自省意识就像一面镜子,人通过自省就能减少糊涂,不能反思今天,就看不到明天,不能反思自己,就看不到别人,不能反思失败,就不会成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时时自省、弥补缺点、纠正过错,才能了解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才能在这其中找到生活的真谛。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遭到一点打击就会倒下,有的人在一连串打击面前还能巍然挺立,走向成功?关键是能否适时地跨出一步做好自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失败的往往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如果你想永立不败之地,就该反省过去,总结出经验;反省现在,服务于当下,规划好未来。
2、人应勤于自省,认识自我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是认识自己的开端。人在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有些人往往就此沉沦,而有的则从自省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汲取人生的智慧,开拓新的旅程。那么,如何从内心做到真正的自省呢?这是我们每个人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在我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怕犯错误,只怕眼睛被蒙蔽,看不见自己的错误。荒地勤于耕耘也会变成良田,而一片良田如果从不锄草也生荒芜。不能自我约束,不知时时改过的人原来所有的美好品质也会一点点丧失。
自省这面明镜,可以帮助我们明是非、知善恶、辩美丑;自省是一面透视镜,在镜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这自省还是一面多棱镜,镜子照见他人是为了比较自己,使自己达到新的高度……人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学会反省可以使我们克服缺点和不足,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善恶。一个人,只有习惯于自省,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一个人,只有习惯于自省,才能在自省中找到解开人生谜团的钥匙,同时锤炼自我的完美品质。
有一个年轻人,有一天在街角的一个小卖部借用电话,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是亚龙湾公馆吗?我打电话来想应聘做修草工的工作,我有很丰富的经验,相信一定可以胜任。”电话的接线生说:“先生,恐怕你弄错了,我家主人对现在聘用的修草工非常满意,主人说修草工是一位尽责、热心和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儿并没有修草工的空缺。”年轻人听罢便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我弄错了。”接着便挂了电话。
小卖部的老板听了年轻人的话,便说:“小伙子,你想找修草工的工作吗?我的一个亲戚正在招人,你有兴趣吗?”年轻人说:“多谢你的好意,其实我就是亚龙湾公馆的修草工,我刚才打的电话,是用以自我检查,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合乎主人的标准而已。”年轻人自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以敬畏之心自觉地约束自己。只有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才能有自知之明。人不自省,难以进步,难以完善自我;坚持自省,就能够多一点谦虚,少一点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成绩和长处。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自省,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经常自省的人常常审视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今天的行为都是正直的吗?”“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经常这样问,就好像把自己当作一件艺术品那样去雕琢、精心呵护,这样自己就像艺术品一样在别人眼里价值连城,为人们称颂。
一般来讲,有的人往往高估自己,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而有的人则低估自己,产生自卑心理,畏手畏脚。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做起事来就很难出成效。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得极为清晰的DNA(脱氧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就此还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克林生性自卑多疑,总是怀疑自己论点的可靠性,后来竟然放弃了自己先前的假说。
两年之后,霍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分子结构,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他因此获得1962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假如弗兰克林坚信自己的假说,并继续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这一伟大的发现将永远记载在他的英名之下。人若是能认识自己,便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如果人不认识自己,那将是危险的。无论高估或是低估自己都会导致失败。
很多人可以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得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得到别人的贪欲,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得到别人的邪见,看不到自己的愚痴。人,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其实,我们是最不了解自己的陌生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人没有完美的东西,也没有无缺憾的事物。当你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憾,你会觉得照这面自省镜子是个自我检查、自我否定、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避开自省,对自己的过失藏着掖着、遮遮掩掩,不愿反省自己的过失。有些人反省时就轻避重、就少避多,打“隔山炮”,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没有把反省的功夫做足;有些人客观上反省自己,主观上却把责任推给制度、推给上级;更有些人把反省当走过场,以集体说事,讲些冠冕堂皇的话草草了事。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勇气去正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李开复博士给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自省训练法:先拿出一个小本子,在每月第一天的时候,总结一下你在上个月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用客观的态度反思失败的根本原因,或请你的上司或者长辈帮你找出失败所在,并把这些失败的原因罗列出来,然后寻找解决方法,改进计划;到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对自己的执行计划再作一次评估,然后再请你的上司或者长辈监督你是否兑现,如此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养成自我约束、勤于自省的好习惯。
我们每个人应开阔胸襟,敢于自省。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不是出丑。“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容得下过去,才有进步的动力。认识自我,勤于自省。自省就如一杆秤,权衡了自己的言行,检验了自己的思想,看看是否合乎“平衡”,只有知道了所及和所不及,才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是大勇
自省,顾名思义,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达到自知己短,从而取长补短,纠正过失的一种行为。自省是认识并改正自己错误,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自省能够使个人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
任正非,华为集团总裁。在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总裁的带领下,华为在业界演绎了一幕幕传奇,缔造出了一个个神话。2000年,正当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任正非满怀忧患地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文中说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这篇文章不但在华为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整个IT行业也因此布满了自省意识和危机意识。
华为集团是中国有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市场销售一直看好。但总裁任正非时刻如履薄冰,深刻反省自己、纠正自身的错误,也正是这样,华为才在市场浪潮中一路披荆斩棘,实现快速转型,不断获得机遇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