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王朝。中都。鹿头寺。
斋房小院。院内,一桌素菜饭席,两人。
端坐的老者面相金贵,如“神相”书中所说颧骨饱满、高耸明亮,耳轮宽大,齿齐唇厚,端严有威,额骨神气,双目有如秋天明月、明亮清辉者,此乃大智大慧之人。
陪着一旁的素衣青年天庭宽阔、日月角耸起,地阁腮骨方阔,眼烔烔有神,鼻丰大且有两颧骨隆起拱辅,眉秀耳廓明,神清貌正、唯一缺陷只是稍微有些嘴小紧口。素衣青年围着老人身边,夹菜盛饭,小心伺候着。
老人端着白粥一脸满足的喝着,好似人间最好吃的美味一般。桌子上还摆了一双碗筷未动。青年只是在身边一边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一边仔细端详着老人。老人浑然无觉,自顾喝的满头大汗。老人吃完伸手抹了抹嘴吧,威严道:“韩后喜,你做老夫记名弟子,来门下多少年了。
素衣青年恭敬道:“弟子整整四年了。
老人道:“入我弗门,想做老夫的弟子。今天给你个机会,若成,便是老夫弟子,若老夫不满意,你便滚出老夫弗门。老夫弗门没有废物。
老人道:“知道老夫门为何叫弗门?”
素衣青年韩后喜跪答道:“佛字去人,乃为半个仙人,意为圣人智者。也可以称圣门。
老人道:“那老夫祖师为何不直接叫圣门,而叫弗门?”
素衣青年韩后喜激动道:“圣门门下的能人异士只有几十个,甚至只有大智大慧之人几个乃至一个。而弗门全门必是呼风唤雨,龙行虎啸的妖孽人物,无一凡人!”
老人脸色有些得意,笑道:“好一个妖孽之门。说的好!!!
素衣青年韩后喜惊喜道:“师傅肯收徒儿为正式弟子了?
老人哈哈笑道:“若是如此,就能进我弗门这也太简单了。老夫现在一门只有三个徒弟。大弟子乃异族七十二国,云国的国师,而二弟子乃当世第一武圣,三弟子远在数万里的海域为王。你觉得你何德何能?
素衣青年跪地磕头,竟是不肯停下来。
老人道:“留你到现在,老夫自然是给你机会。起来说话。”
素衣青年闻言,惊喜抬头道:“请师傅成全?
老人目向远方,散开睥睨天地气势,道:“佛与弗一字只差,却是天地之别。我门道义”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小喜,你作何意?”
老人说着边指着远处的高佛。
素衣青年看着远处沉思下来,望向佛像,目闭脸倾,侧耳听风。
“这天上的佛祖神明,像静寂天空中的风一样。”老人仿佛带着魔音,话语散开来。
“你知道有风,你感受过风,但是你见过风吗?”
“仿佛你说与不说,看与不看。他都在这里。”
“生命就是你只能往前走,不能停留,也不能回去。”
“岁月的雕琢和打磨。佛还是佛。”
素衣青年突然睁眼,顿悟道:“师傅,弟子只是觉得,这天与地之间,天道轮回,似乎有一张无形的手,掌控生死因果。而不是众生拜的一座佛,一座庙”
老人褶皱的脸上,抬起了头,智慧的眼眸动了动,哦道:“怎么说?”
素衣青年道:“贫与富之间,众生无解。看不清因果,只是咱们芸芸众生能片面的感觉到一些宿命。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世间就像一张命运的因果网,注定这天下八成人的命运。”
“也就是说,这些人生下来什么样,将来就注定只能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大的建树机会。剩下这两成人,要么自己改命,要么别人帮他改命。最终结局如何,还需看天注定。可能这些人或是人杰,或是英雄,或是枭雄,亦或是林林总总的大人物,小人物,一般人物等等。”
老人晒然一笑,接问道:“如何自己改命?什么是别人改命?”
素衣青年道:“别人给的或者自己经历的苦难与恩情,可帮助一个人磨砺,增加信念,做到一个人本该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改命。只是天道无情,这剩下两成的众生当中,天道又是去掉九成。古往今来,大浪淘沙。百年真英雄唯耳数十人。师傅这就是天道。佛不是天。但是天依旧是天。”说罢素衣青年激动的站了起来。
老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伸手示意素衣青年坐下。笑骂道:“道理一箩筐,还不如来碗饱饭实在。哪这么多废话”
素衣青年闻言端坐下来。
老人肃然道:“收你为徒,你必须发誓答应帮师傅做一件事情。你若答应,老夫便今日收你为第四名座下弟子。”。
素衣青年问道:“师傅乃天外高人,不世之才,又是当今皇庭二皇子权王第一谋士。这天下还有师傅做不到的事情?
老人淡然一笑:“你可知道老夫为何一心求佛,拜佛,献佛四十年?”
素衣青年道:“求佛,拜佛,献佛四十年?”
老人沉吟算了算,道:“四十年不够,还差十年。”
素衣青年问道:“为什么。?”
老人道:“你可知先帝曙皇在位四十五年时,曾颁布一条法令,禁寺庙,驱逐高僧守帝陵的事情?”
素衣青年道:“弟子不才,这件事情也是略知,只是书册记录的文献很少。就几句话。“曙皇四十五年。春。曙帝巡陵遇刺重伤。军卫查,妖僧引异族乱。皇怒,诛无数乱贼,逐无数僧守陵。”
老人道:“你可知无数是多少人?”
素衣青年道:“最多,多不过十万,少应该不过几万吧。”
老人道:“这是老夫经历过的时期,大概的人数,是帝陵州一百多玩百姓,以及神州的僧人约七成,共逾两百多万人。帝陵州几乎绝户,血染千里,尸骨遍地,阴气冲天。”
素衣青年惊道:“这就是短短书册几句话的真相?”
老人道正色道:“没错!这就是短短几句话书册的真相。”
老人道:“老夫乃帝陵州一普通人家。当年带着妻儿逃难,夜避鹿头寺。寺庙闭门不救,老夫跪地磕头扣门,头都磕破。最后捐所有盘缠六千两白银,方才进去寺门。当夜皇卫赤甲军带着府兵缉拿逃犯,兵临鹿头寺。寺庙为避灭寺之灾,交出了难民共四百多人,其中老夫一家七口。妻儿见赤甲军直接屠杀妇幼,深怕受辱,当即带着孩子投井自尽。
我们这些男丁被投入大狱,随时准备处死,后来因为抓的人太多了。也幸亏老夫逃命之时疲于奔命,身染烂疮麻病,被丢入荒山。一个哑巴僧人救了我。我削发和尚做了五年。寺中偶得一份书册残篇,五年当中竟神智大开。老夫很多年之后猜测寺庙中的书册残篇可能是前朝真人天道子所遗留的子书残篇。”后为了复仇,便想学武游历神州各地,有幸遇到弗门掌教天机先生,先是做了师傅的马夫,厨子,书童,记名弟子,最终成为了真传弟子。老夫今年八十有三。每每想到师傅,也是痛哭流涕,夜夜感恩难眠。如今老夫现在是权王第一谋士,手中之势也算是夺人生死,易如反掌。但是当年的寺庙哑僧于老夫有恩五年,老夫便让寺庙兴盛五十年。”
素衣青年惊道:“师傅如何忍的了五十年?换做是徒儿,怕是一刻都忍不了!”
老人道:“老夫当时比你还要愤怒,如骨噬蚁,恨不得杀光这全天下的人。后续原因,师傅待会在跟你说,你就说答不答应师傅的这件事?”
素衣青年表情激怒,为师傅不平。表忠心道:“师傅请讲,弟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徒儿只是想问师傅,如果师傅如果等到了五十年之后呢?”
老人咬牙切齿道:“恩泽寺庙满了五十年后,烧庙,屠僧,掘井千口将这群秃和尚全部投井溺死!老夫十年内若提前死,这件事情交由你去做。你若不做,为师便没你这个徒弟!如果老夫还活着,这件事情老夫自己亲自去做!”
素衣青年道:“师傅难道只委托弟子一人?其余三位师兄莫非…”
老人道:“其他师兄自有老夫安排。当年师傅收我为掌教弟子的时候,就问过我。师傅说生死轮回,各有天命。你一心想着复仇,若仇报了。那你岂不是行尸走肉,虚活在世上。
“当时老夫复仇之心,之重,之煎熬,真的是着了魔。听完师傅这番话,也是有着说不清的迷茫。”
“老夫当时想了想边说:“男儿顶天立地,若爱恨情仇都麻木不仁,如何行天地正道?”师傅想想了,没有说话,便走了。我当时也是忐忑万分,以为师傅已经放弃收我为徒了。便要辞行下山,自己去报仇。师傅当时叫老夫去后山等他。师傅并未让老夫入屋,只是传音,淡淡说道在等几日。
半月后,师傅回来了。师傅便带我到后山师祖堂前,跟老夫说道:“弗门不是佛,也不一定是正道或者天道。天道其实也是亦正亦邪,不然这天下苍生,多少冤魂苦命的人,哪个不是无时无刻在受尽折磨冤屈,而天道却冷血无情,无动于衷,没有善恶赏罚。哑僧与你有恩五年,你就守护这寺庙五十年吧,至于五十年之后的事情,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说完次日便下山游历走了。留下掌教信物于我。后来老夫才知道,师傅曾下山去刺杀第一直接凶手,当时的曙帝。
素衣男子道:“成功了吗?”
老人道:“成功了一半。说是失败,但最后曙帝还是突然暴毙。曙帝是五十五年死的。”
素衣青年道:莫非祖师爷行刺使得曙帝重伤,曙帝拖了两三年便病逝的?”
老人先是点头,又是摇头:“应该是这样,或许不是这样。其中过程,老夫也是不知道。老夫这一生,最怕的就是这个师傅。”
素衣青年道:“那师祖呢?”
老人一脸悲伤道:“可能是死了,也可能游历海外。”
素衣青年道:“莫不是我那三位师兄,都是在寻找师祖。”
老人稽首道:“不错。老夫仇虽然报了,却不是老夫报的仇。但是老夫现在任然是有心结,答应师傅的事情,老夫也不敢违背,你师祖当年厉声跟老夫说道,一报还一报,如果违背誓言,会让老夫永世不得超生!并让老夫立下誓言。后来每每想到师祖之言,老夫心犹如刀割。便五年改五十年。不过,如果确认你师祖已死,什么誓言不誓言的都会烟消云散。老夫现在深怕你师祖还活着。当然了,为师现在投在权王麾下谋事,就是寻找一名备用的复仇弟子。助权王成事,一来无非是想一试试身上学的惊韬伟略,令师门名震四海,二来为徒弟将来的前程也要培养一些势力。”
素衣青年闻罢,三叩首道:“弟子韩后喜,愿意谨遵师傅之令。”说完,便对天发誓道。“如若违背诺言,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老人脸上没有表情,说不出的意味。望向远方,低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