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祖孙二人达到广冬的时候,正是荔枝成熟的四月天,可他没有一点兴致,他要带着谢飞鸿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这时又从直隶传来消息,1901年春,法国传教士和广宗知县议定地方赔款为京钱二万吊(折合纹银一万多两),强制各村按照地亩摊派。这不仅激起了广大农民的不满,也使一般中小地主怨声载道。而且知县又乘机额外多收,从中渔利,更是火上加油。当地居民多次聚众抗议,声称中国人决不纳“洋捐”。
景廷宾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是直隶广宗县东召村人,第十一代梅花拳传人,24岁时考中武举,为人慷慨好义,民众公推他为总团头,准备武装抵抗。
景廷宾召集群众抗议,明确表示地丁捐款,概不缴纳,并组织各村成立联庄会,武装自卫。
听到这样的消息,胡元心里有了一种不祥之感,于是带着飞鸿和凤儿向广息赶去。
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一行三人来到了广息省贵县奇石圩平治村,是他的衣胞之地。踏上熟悉的土地,却没有了熟悉的村庄。村里住的是清一色的壮族同胞,清一色的胡姓人家。想当年,在参加洪秀全“拜上帝会”的几个老会员主持下,村民都很团结,在种田烧炭之外,兼做一点小生意,或买卖鸡鸭,或贩卖牛羊,日子还算过得去。
太平军所到之处,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还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这里出现了“谷物丰收“、“农安物阜“的繁荣景象。
广息省金田村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地,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等等都是广息壮族人。运动失败后,这里自然遭到了清军的血洗,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无数同胞抛妻别子、背井离乡。
站在废墟上,父亲胡善彭熟悉的身影已经无处可寻。胡元很想再一次听母亲石秀兰呼唤一声“特细”(壮族人对小孩的昵称)。阿爸、阿姐,你们在哪里?问山山不语,回应他的只有阴冷的山风。此时的凤儿已经开始牙牙学语:“爷……爷,你在……看什么?”
他将孩子抱起:“这里没什么好看的!爷爷带你去看爷爷写的诗,好吗?”不等凤儿回答,他迈开大步,经过一天的跋涉,到了白龙洞,洞外一块平地,正好可以看清石达开题写的诗,诗歌前面还有序言。胡元把剑放在一块天然的石桌上,拿出纸笔把诗文抄录下来,打算留给定忠,留给凤儿。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白龙洞因洞中有鳞甲宛然的石龙而得名,位于会仙山南面山腰。分上下两洞,上大下小,小洞有草书“白龙洞”题额,大洞有楷书“云深”巨锩。洞内洞道平坦,盘曲数里,钟乳石形象万千,绚丽灿烂、富丽堂皇、景色迷人。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对于现在的胡元来说,眼前有景道不得,他的心里满是凄凉。看着深深镌刻在石壁上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诗行,他的眼神回到了桌上的剑上。这剑来头不小,他怕怀璧有罪,平常都是用一层麻布包裹着的。他慎重地解开麻布,剑在手中,仔细端详起来——
木质的剑鞘,外面蒙着红鲨鱼皮,首尾饰件及中部剑箍均为铁鋄金,镂雕吉祥图案。剑柄也是木质的,缠着红丝绦,剑革及柄头也是铁鋄金。
听表哥说,从乾隆十三年到乾隆二十二年,清宫造办处共造御用刀、剑各30把,这是“地”字号剑中的第一把。这种刀剑,专供乾隆皇帝收藏和赏玩。工艺精良,装饰华美,是宝剑中之上品。
石达开不仅是太平天国一代名将,在战场上,是冲锋陷阵、骁勇善战的“战神”;在武学修为方面,内外兼修,是晚清武学大家,与许宣平、达摩祖师、宋太祖、岳武穆、张三丰、戚继光、甘凤池等人并列,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拳术名家。
“锵”地一声,长剑出鞘。钢质剑身,长100cm,最宽处9cm,刃底部镶嵌金、银、铜三丝组成的图案:一面为隶书“地字一号”及剑铭“出云”;另一面为隶书“乾隆年制”及与本剑剑铭含意相吻合的图象。
睹物思人,物是而人非!剑气犹存,英雄何在?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他又想到自己已经年过六旬,能够苟活于人世的时间还有多久呢?天不假寿,人力难回,莫可奈何。
想到这,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抑郁之气,长身而起,手中长剑情不自禁的抬起,整个人与手中的剑融为了一体,眼观鼻,鼻观心,剑即是人,人即是剑!
就在此时,他动了,一道剑招出手,似乎极快,又似乎极慢,但整套剑法却是浑然天成,再也没有丝毫的破绽!真的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随着剑招越来越快,整个人如同化作了一道长虹,在场中上下翻飞,来往穿梭,剑影飘飞,剑气四射,森森的寒光笼罩了整个洞口平地。
剑代表着正气,代表着决心!
胡元剑随身动,身随影移,口里吟咏有声,极尽悲壮与苍凉:
戡乱无穷第一穷,
英雄作事总成空。
久攻上垣旗帜白,
百战中原血剑红。
眼见鱼深头盔血,
手携降表谢残从。
兴亡必意观天色,
一局棋盘半局空。
这是石达开的绝命词!
一曲歌罢,收剑入鞘,裹上麻布。胡元已经下定决心,尽快赶回小龙山,把自己的一生所学交给两个孩子。他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白龙洞,经白色、进罗平、插富源,一个月就到了宣威。这县城住了一晚,又马不停蹄地向小龙山出发,一天半就回到目的地。这一去一来,竟然又是三年时间。
胡元过去身处十万大山中,确实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次回到老家,满目疮痍的景象,触动了潜藏内心深处的敏感神经。
心里有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后,他就急切地盼望着两个孩子快点长大,要是长慢了,他真的担心自己的一生所学就要付诸流水了。自己倒是无所谓,关键的是,这些东西都是表哥的,不是他的,把它交给凤儿,那才是名至实归。可惜凤儿太小,他只能寄希望于飞鸿了。
时光荏苒,一晃又过去了半年多,飞鸿进步飞快,基本的套路都已经十分纯熟了。他心里有了一丝宽慰,就带着两个孩子进城买些日用品,却又听到了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
1902年3月3日,清政府调兵攻打东召村,景廷宾率众起义,因众寡不敌,被迫转移。4月23日,他在JL县厦头寺聚众起义,竖起“官逼民反”,“扫清灭洋”大旗,被推为“龙团大元帅”。当天取得大捷,杀死来犯清军70余人。义军以金、木、水、火、土、中字编列为营,最初不过两三千人。4月间进驻广宗县件只村后,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四万人。
起义军抗清军,攻教堂。在攻打W县张家庄天主堂时,处死了作恶多端的法国神甫罗泽溥,又同附近各县的农民联庄会及豫、鲁边界的义和团力量遥相呼应,形成一支横跨直、鲁、豫三省二十四县的十六万人的起义大军。直隶总督袁世凯立即加派段祺瑞、冯国璋等率清军开赴冀州、广宗,大规模镇压起义军,并亲自督战,而且由德、法、日侵略军六千余人“助剿”。5月,景廷宾率领义军同官军在件只村激战,义军损失惨重。为了保存实力,景廷宾率军向河楠临漳转移,又同清军遭遇,兵败被捕。7月,袁世凯命将景廷宾解到W县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