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就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典型。从外表看,她冷若冰霜,让许多有着觊觎之心的饕餮望而却步。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娉婷而又袅娜的荷,婷婷玉立,宛在水中央,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样的女人,其实心里装着一盆火,热情的火焰就像未曾喷发的火山,一旦突破了上覆岩层的束缚,急剧释放的能量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火山喷发的类型有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中间式喷发、普林尼式喷发、武尔卡诺式喷发等。其中最强大的喷发形式是普林尼式喷发,它的喷发时间可以是一天,有时可长达数日,甚至数月,能将火山灰喷洒到四十五公里以上的高空;最为罕见的是超级普林尼式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可以覆盖全球。
《宁古塔记略》中就有这样的记述:“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30余里。”这里描述的就是东北的五大莲池火山在1719年至1721年猛烈喷发的情景。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长达数百年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世界性的毁灭。
冷艳带着孩子在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苦撑苦熬了两三年,最终决定嫁给易安。几年的沉寂让她如同火山爆发一样,点燃的激情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嫁给易安之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连续不断的生产。就像是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献礼一样,1949年10月1日,易安与冷艳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易剑。这个名字是易安的大哥取的,他大概是看到自己的弟弟过于软弱,所以希望他的孩子,能够像一把锋利的宝剑,亮剑江湖,一举扭转这个家庭的格局。
之后的二十二年时间,冷艳又为易安生下了二男六女。加上与易金生的女婴,这个家庭已经有了十个孩子。小家庭的人口跟新中国的人口一样,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解放前,由于战争机器的强力绞杀,加上各种自然灾害、贫穷、疾病等因素的戕害,人口锐减。直到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主席庄严的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宣示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时,我们有着四万万五千万民族同胞。到了今天,我们的人口达到十三亿多。对于这样的盛况,除了跟国家走向和平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有着莫大的关系之外,可以说,冷艳那样的英雄母亲,也是功不可没的。
自从易剑在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这个家庭便像社会主义新中国一样,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繁衍生息,曲折前行,一路向上,走向繁荣,迈步小康!
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式上升。新中国从成立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间走过了许多的艰难曲折。易安的家一步步走向小康,也是饱含着辛酸苦楚,甚至有着血泪控诉。
易安家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有兄弟六人,加上三个姐妹,一共姊妹九人。自从与冷艳结为秦晋,先先后后有了十个儿女,再算上其他弟兄姐妹家的孩子,这个大家庭虽然不是豪门,俨然成为了这个地方的望族。这样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热闹倒是热闹了。然而,正所谓儿多母苦,热闹之外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什么叫做切肤之痛。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是一家人,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闹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再加上时代背景的影响,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凄怆,同样在这个家庭上演。
就拿“抓壮丁”来说,这样的大家庭,不可避免地,必然要面临国民党军队的抓兵之苦。从1937年开始,抓壮丁的现象就普遍存在于西南地区。
为了了解抓壮丁的历史由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分为“募兵制”和“征兵制”两种。募兵制是以金钱为报酬招募士兵,征兵制则要求在一定条件下的国民,必须要有从事军职的义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种兵役制度总会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实情(主要是战事),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秦朝的法令规定,从16岁到60的男子,无论贵贱,都必须服兵役两年;两汉初期规定,年满20岁的男子都要在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兵役两年。这是古代的征兵制度。
从晚清开始实行募兵制。无论是朝廷的正规军,还是地方编练的民团武装,招兵买马都是以金钱为手段,当兵的人也无非是冲着军饷和吃粮而去投军。
很多时候,军营里的日子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闭上眼睛就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醒来。所以,正规部队的待遇远高于地方武装和政府部门,报名参军的人趋之若鹜。部队设置相应的考核系统来选拔官兵。
到了民国初年,军队沿用的依然是募兵制,尤其在后来军阀混战之时,谁有钱谁就有兵,有兵就是大帅,就可以割据一方当土皇帝。这种现象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发生变化。
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又发动一二八事变,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形势日益严峻,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不可避免。为应对未来的战争,国民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1933年6月17日发布的《中华民国兵役法》——这部兵役法意味着自清代以来的募兵制走向终结,征兵制即将开始实施。其第三条规定:“男子年满十八至四十五岁,在不服本法所定之常备兵役时,服国民兵役,平时受规定之军事教育,战时以国民政府之命令征集之。”这条法令就是国民政府抓壮丁的主要法律依据。
就当时的人口素质而言,由于教育尚未得到大面积的普及,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人文素养近乎苍白。大多数人对民族、国家等概念的认知非常模糊,在此情况下实行征兵制必然会引起民间很大的抵触情绪。尽管如此,征兵制还是在中日之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变成了一场势在必行的“战争总动员”,源源不断的兵源,让国防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抗战初期,经过了淞沪、太原、南京诸多大战、恶战之后,中国官兵损失44.7万人。从南京失陷到徐州会战,官兵损失接近60万人。仅在抗战第一年,兵员折损就超过100万人。国民政府精心编练的调整师(德械师)也在抗战的前4个月里几乎伤亡殆尽,巨大损失远远超出国民政府的预计。
战事仍在继续,并且必然是一场持久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为补充兵源,国民党当局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强征新兵,“家有壮丁,抗日出征,光宗耀祖,保国卫民”十六个大字的征兵宣传海报铺天盖地,席卷大江南北,在华夏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就是“抓壮丁”的历史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