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脑血管病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以至于被称为威胁中老年人的“头号杀手”。
观症状:脑血管病的十大先兆
许多人不了解脑血管病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脑血管病的先兆出现了,他们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从预防脑血管病发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患者在脑血管病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或脑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这时如能及时识别,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多能使患者转危为安,防止脑卒中的发生。以下是脑血管病的前兆,一旦发现就应尽快就医检查,防止非死即残的悲剧发生。
症状1:头晕目眩
苗大娘今年60岁,前几天清晨到小区健身场地锻炼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曳不定、站立不稳,差点晕倒在地,同时眼睛看到双重物象、模糊不清,耳鸣也一起出现。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这是脑卒中的最早警报信号。原本以为只有高血压的人才会脑卒中,而苗大娘没有高血压,怎么也会患脑卒中呢?医生说血压正常者同样也会脑卒中,如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避孕药、肥胖等都可能会引起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专家认为,眩晕是脑血管病先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容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如果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所以说,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一个信号,原因有二:一是血压突然升高,血管应激能力增强,可使脑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导致脑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因大脑供血不足即会发生眩晕;二是有可能因为过度服用降压药所致。忽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脑卒中”,应及早去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脑卒中发生。
专家小贴士
由于普通人很难鉴别自己是何种原因导致的何种类型的眩晕,因此,如果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即使休息一下就能缓解过来,也要及时就医。
症状2:剧烈头痛
40岁的高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经理,近两周由于公司业务繁忙,她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1~2点。近日高女士忽然剧烈头痛,她以为是休息不足造成的,为此请假回家休息了一天,但是头痛丝毫没有减轻,到医院做颅CT检查,却发现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据了解,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出症状。常为全头部劈裂样疼痛,此为脑出血最危险的一种类型,往往是脑内大动脉破裂所致,死亡率很高。而脑出血患者,由于血液直接刺激脑膜和脑的疼痛结构,有80%~90%的患者有剧烈头痛。特点是开始时疼痛位于病侧,当颅内压增高或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时,可出现全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头痛多较轻微,但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出现剧烈头痛。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头痛是时有发生的事情。那是不是头痛都要去检查呢?其实头痛有很多诱因,连牙痛也会引发头痛。这些有诱因的头痛一般就不是脑血管的问题,但是如果一旦你的头痛让自己也找不到原因,那么就要慎重了,有可能就是脑血管有疾病,此时,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不可采取“忍让”的态度,更不可自行购买止痛药服用。
症状3:突发肢体麻木
在郑州市某中医院脑病科门诊上,曾接到一例“脑卒中”患者小刘。小刘今年20多岁,从事的是司机行业,经常开车在各大省市来回出车。由于本身从事行业的原因,生活没有规律,肚子饿时就找个合适的地方,把车停下来,随便吃点。平时摄入的都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抽烟酗酒也是小刘平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次“脑卒中”是由于到郑州市送货,几天的行程,小刘已经累得够呛。刚到郑州送货公司,小刘忽然就感觉自己左侧肢体不能动了,包括手、腿都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刚开始,小刘以为是疲惫的缘故,使劲拍了几下,还是不能动。这时候货运公司的员工立即将小刘送到本市中医院脑病科,经医务人员诊断为“脑卒中”。左侧肢体麻木主要是脑卒中引起的“偏瘫”。
据心脑血管专家介绍,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的情况最容易被人忽视,因为很多人都会以为是睡觉时姿势不对,把胳膊或腿压着了,而不会想到是脑血管病的前兆。脑血管如果破裂出血,即时死亡率高达25%。因此,一旦发生以上病发前兆,就该马上到医院检查就诊。
专家小贴士
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是偏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及同侧舌和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特点是病变大脑半球的对侧肢体偏瘫。按照程度可分为不完全瘫和完全瘫。不完全瘫也称轻瘫,扶杖可以行走。完全瘫也叫全瘫,患者卧床不起,不能自己活动。完全瘫变为不完全偏瘫,说明病情好转;反之,则表示病情加重。
症状4:突然嘴歪眼斜
家住南京城北的田大爷春节可是很忙活,远在加拿大的儿子、儿媳、孙女儿今年特意回家过年,一家人欢天喜地。田大爷忙前忙后,满脸笑容,前天早上刷牙时,感觉嘴巴合不拢,漱口时水直接往下淌,脸部麻麻的,手上没有劲,牙刷也掉了,而且吐字不清,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由于前些年田大爷也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医生说是面瘫,经过治疗也就好了。田大爷没当回事,回到床上休息了一下,直到中午吃饭时,被儿子发现嘴歪眼斜,口水直淌,起床时半边身感觉有点麻木,用不上劲,在子女的劝说下来到南京市中医院就诊。尽管也是嘴歪眼斜,但老爷子这次却不是简单的面瘫,而是脑卒中的前兆,所幸治疗及时,没有留下肢体瘫痪后遗症。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嘴歪眼斜,不管是面神经麻痹,还是脑卒中前兆,都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防发生不测。
专家小贴士
同样是面部表情障碍,面瘫和脑卒中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面神经炎多由于受凉、吹风等引起,发病前仅感到耳后痛或下颌角不适,精神状态良好,绝对不会出现偏瘫;而脑卒中发病时多伴有头痛、头昏或恶心呕吐,出现口角歪斜的同时,常伴有偏瘫。
其次,仔细观察,两者表现出的面部表情不同,面神经炎会累及同侧的所有面肌,除了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下半部面肌瘫痪表现外,还有同侧额纹变浅,不能皱额、蹙眉、闭眼等上部面肌瘫痪症状;而脑卒中仅累及病变对侧的下半部面肌,并不影响上部面肌,所以只有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等,但是可以皱额、蹙眉、闭眼。
症状5:意识障碍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感应敏锐精确,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良好。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意识障碍尤以脑出血患者多见,是脑部受到严重而广泛损害的结果。据报道,60%~80%的脑出血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临床特点是除少部分轻型脑出血患者,意识可保持清醒外,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意识障碍都比较严重;脑室出血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脑梗死较少出现意识障碍,而大面积脑梗死多伴有意识障碍。
症状6:频繁打哈欠
我们知道,一般人在感到疲劳时,常会打几个哈欠,这样可使人的疲劳暂时减轻。尤其是进入春天,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会使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毛孔明显舒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而使流入大脑的血液比冬天少,大脑的氧气供应量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降低,人体一时还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变化,于是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来说,脑卒中前兆也往往有类似春困的现象,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医学研究发现,有70%~8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1周左右,会由于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现象。其原因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减少。而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引起哈欠频频,昏昏欲睡。因为打哈欠可使胸腔内压力下降,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增多,心脏的输出血量增多,脑细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是暂时的。因此,频繁打哈欠常预示缺血性脑卒中可能在近期发生。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如果出现白天犯困、哈欠连连,千万别误把脑卒中当春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
症状7:呕吐
呕吐尤其是喷射状呕吐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喷射性呕吐,发生率在80%以上;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呕吐和头痛均加剧。一般人可能不明白,脑卒中发生在脑部,怎么会引起胃部的症状呢?
虽然呕吐可以来自胃部的刺激,如吃东西不适时可以恶心、呕吐,但是,呕吐又常常是一种神经反射性的症状,如用手指刺激咽部即可诱发呕吐反射。此外,包括脑卒中在内的不少疾病也会引起反射性呕吐。
脑卒中如果伴有头晕,特别是眩晕症状者常伴发呕吐,这种情况多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乃由于脑干的前庭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所致,与内耳前庭器官病变所致的梅尼埃病症状极为相似,特点是眩晕伴呕吐,重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
脑卒中如果伴有头痛症状也可伴发呕吐,这种头痛可以因脑血管舒缩障碍、脑膜刺激或颅内压升高等原因引起。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脑膜刺激现象最为严重,也是伴有头痛的呕吐症状中最明显的一种。
脑卒中就呕吐症状来说,轻者仅呕吐1~2次胃内容物。重者呕吐频繁,吐完胃内容物接着吐胃液。还有些重症患者在剧烈呕吐的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重症脑出血。
专家小贴士
如果患者呕吐出咖啡色胃内容物,表示有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的预兆。一般来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呕吐者较少见,但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颅内压增高时,也可引起呕吐。
症状8:舌痛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痛苦经历,尤其是在秋冬季更容易发生,可是有些老年人舌体并没有溃疡破损,也会感觉非常疼痛,而且一般疼痛部位多在舌尖、舌根或舌的两侧边缘,甚至不吃任何东西也有灼热感。这是为什么呢?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老人舌痛有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医学研究认为,老年人发生舌痛往往是由于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贫血或是体内存在某种慢性感染病灶等因素所致,也有可能与全身动脉硬化有关。因为有些患有动脉硬化的老人,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血黏度增加,体内微循环出现障碍时,舌黏膜中的血流速度减慢,使毛细血管变窄或栓塞。当舌体局部静脉淤血时,即会生成刺激舌神经的物质,便会产生舌痛。
因此,老年人舌体如果没有溃疡破损却感到舌痛、麻木、活动不便时,一定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症状9:血压波动大
李大爷是一位建筑工程师,今年63岁,患高血压病已有10余年,血压波动于160~200/100~120毫米汞柱,在医生的指导下曾用过心痛定(硝苯地平)降压。对于降压药,他还是比较敏感的,药一吃下去,不多久,血压就会降下来。虽然医生一再叮嘱他要坚持服药,将血压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可他却认为如果没有什么不适就不用吃药,吃多了反而会使身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时间长了,降压的效果反而不好,因此,他一直以来都是断断续续使用降压药。
因单位工作的需要,尽管他已到了退休年龄,仍战斗在第一线。一个多月前因为赶工期,接连熬了好几夜。有一天夜晚,起床上洗手间时觉得有点头昏,他以为是工作紧张、太过劳累造成的,没有在意。第二天头昏较前一天明显加重了,因有点鼻塞,他便认为是晚上睡觉时着凉感冒了,自服了一些药物却没有去医院检查。慢慢地病情越来越重,并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右手握物无力,右脚也有麻木感。家人给他量了量血压,为160/110毫米汞柱,于是自服了两粒心痛定片。果真是立竿见影,血压很快就降至110/70毫米汞柱,这使他错误地认为“药到病除”。心想血压降下来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可事与愿违,本来还可以单独行走的他,到晚上则必须在家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了。到了第三天,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头晕、恶心,同时全身冒冷汗,吞咽困难,下午开始出现神志恍惚,家人这才慌了神,赶忙叫来了急救车将他送往医院治疗。到医院后他便出现了抽搐,呼吸变粗重,至下午6点左右,他变得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了。磁共振(MRI)检查显示右颞,双侧丘脑,右内囊后肢,右大脑脚、桥脑多处脑梗死,右小脑半球脑梗死,虽经治疗,但他始终未能清醒过来。到现在,他陷于昏迷状态已有1个多月了。
李大爷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不幸,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在于他发病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服用强效降压药将血压急速降下来。虽然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并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险疾病,但是,血压波动大,同样会产生不良后果,就像绷紧的橡皮筋与一会儿绷紧一会儿松开的橡皮筋一样,都会变得易断。如果血压降得太低,脑血流量随之降低,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出现头昏脑涨、倦怠等症状;血压偏低,加上血液黏度增高时,还可引起脑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
其二,脑卒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强调一个“快”字,越早把患者送医院治疗,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就会越低。要做到“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患者及其家属能认识到脑卒中的一些早期症状,如剧烈头痛、发作性天旋地转、一侧肢体麻木或动弹不得、一侧面部麻木、口歪眼斜、视物成双等。虽说李大爷最开始的表现为头昏,没有什么特异性,但在他有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患者及其家属仍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能不说是造成最终不幸结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专家小贴士
脑卒中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其处理应区别情况而选择适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