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中时学习紧张,他住校。因为穷,食堂的荤菜他吃得少,哥哥就隔三差五骑着自行车给他送菜。是各种不同的鱼,有鲫鱼、鲤鱼、鳝鱼。做法也不同,大鱼是煎的或红烧的,小鱼是晒干了油炸的。还有虾,红红的虾与青绿的椒丝炒在一起,色香诱人。这些口味纯正的野生鱼让整个寝室的人很眼馋,常有同学买了别的荤菜要和他交换。他胃口大开,身体长得结实强壮。
那天他要找一本学习资料,匆忙回了家。母亲在菜园里忙活,告诉他哥哥又捕鱼去了。他沿着水边寻找,看到了哥哥。哥哥胸前挂着一个鱼篓,浑身上下水淋淋的。渔具是用两根烤弯的竹竿和一面渔网制的,三面封一面开。哥哥正扑通扑通用一只脚使劲儿朝开的那面踩水,提网时,里面就活蹦乱跳着几尾鱼。
小弟!你回来啦?他突然听见哥哥欢快地叫道。哥哥上了岸,竟没有穿鞋,用一块布裹着脚,一直缠到小腿上系着。他张了张嘴,还没问就有了答案。水那么深,能穿什么鞋呢?他们往回家的小路上走。哥哥落了他一拍,在他身后慢吞吞地磨蹭。他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儿。身后的影子似乎一瘸一拐的,黄昏将至的寂静空气里,他甚至能听到一种隐忍的、倒吸凉气的声音。刹那间惊悟,他回头,果然看到一条蜿蜒带着血迹的脚印。他想过去搀一把,但哥哥那满身的泥浆让他无处落手。好在很快到了家。哥哥褪下长裤和裹脚布时,他的喉头一下子哽咽了。那脚,被水泡得发白发皱,脚底划开一条口露出红嫩的肉来,像婴儿张开哭泣的小嘴。腿上也渗着血,一条蚂蟥贪婪地扎进了半个身子。看他这样,哥哥咧嘴一笑,没事,沟里的碎瓷烂瓦划的,几天不沾水自然就好了。他给哥哥用棉球擦洗伤口时,哥哥居然忸怩得红了脸。哥哥脚上有多少新伤旧痕啊,他想起那些美味的鱼,眼圈禁不住红了。
后来他常常想,人的一生就像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庆幸自己当初推翻了硬币的决定,否则遭罪的就会是他了。但转念一想,如果退学的是自己,自己会这样给哥哥捕鱼吗?他想了很久,却没有肯定的答案。这样一比他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他这才知道,根本不是有没有痣的问题,而是谁爱得多谁就输的一种必然。
3
他考上一所医科大学,外地的。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家中举债累累。哥哥说,弟,我随你一起去城里打工吧,我供你读书。他没有异议,也只能这样了。走的那天母亲将他们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说,你们兄弟,就是妈的手心手背啊。他知道母亲的担心,信誓旦旦地保证以后一定兄弟同心,绝不忘哥哥。
大二时他喜欢上了系里的一个女孩。他给她写情书,一封又一封,却如石沉大海。
但女孩太美丽了,他欲罢不能。于是他想在财物上给女孩点刺激。哥哥再骑着三轮车送生活费来时,他心里作着激烈的斗争。他不是不知道哥哥的苦。哥哥在一家建材市场做搬运工人,每一分钱都是从汗水里摔出来的。哥哥的收入刚好够他们俩紧巴巴的开销,他计算不清这些钱要经过多么艰辛的积累。所以,那句要钱的谎言在嗓子里被他吞下吐上,难以出口。
就在犹豫不决时,他意外地发现了哥哥的一个小动作。他看到哥哥掏出钱时,顺手把一张百元钞票塞到了另一个衣兜里。哥哥的房租早就交了,盒饭三五元一份,何况每天都有固定收入的,还留着100元钱做什么?于是接过钱时他心里带着气,毫不犹豫地说,学校要交资料费,100元。哥哥吃惊地看着他,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摸出那张钞票放到他手上。他得意地笑笑,掉头走开了。当晚他就买了一大束火红的玫瑰,约女孩看了场电影。爱情正甜蜜地靠近,可是花钱却如流水。
周末,他坐了两趟公交车,找到那个建材市场,准备再去要哥哥的私房钱。在灰尘与喧嚣中胡乱穿梭,他头都晕了。这时一个满身汗臭的搬运工人跑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用浓重的乡音说,兄弟,没内伤吧?你看看你,不是我说你,有钱不给搬运队交管理费,反而买了身新衣服穿上。早就跟你说了,搬运队的头儿是黑道上混的,咱惹不起呀。他听得一头雾水,目瞪口呆。那人接着说,赶紧去把那100元月费交了再来吧,再这样偷偷摸摸地干,被头儿逮住又得挨顿毒打。况且你这样谁都怕遭连累,不敢与你共事的。我先干活去了,家里孩子等着我寄钱上学呢。
他看着那个人走开,脑子里突然漆黑一团,像灯火通明的夜晚没有任何预兆地断了电。他在原地愣了好久,反复咀嚼着这些话。然后,像一头发疯的困兽撒开了腿四处乱窜,在每个门面,每个角落。
终于,他在拐弯处的角落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果然没人和哥哥共事,哥哥正咬着牙关一个人下货。哥哥鼻青脸肿,被汗水渗透的衣背上还留有散乱的皮鞋印和隐约的血痕。哥哥那么吃力,每蹒跚一步,整个人连同扛着的木板便晃晃悠悠。他一直坚硬的心,像玻璃“咣当”一声落了地。哥哥瘦弱的肩,扛起的何止是木板,而是他的整个人生啊。
哥……他声嘶力竭地大叫一声,不管不顾地,终于哭出声来。
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他把精力重新放回学业上,课余兼了两份家教。哥哥被他“赶”回了家照顾母亲。他欠哥哥的,实在太多了。
4
他毕业后回到家乡,分到市里最好的医院。就在那一年冬天,哥哥在乡下结了婚。婚礼上,他当着满堂宾客给了哥哥1000元的礼金,哥哥拉着嫂子给他鞠了一躬,说,弟弟真好。围观的乡亲也在啧啧赞叹,这个弟弟好,真好。他在一旁听着,鼻子发酸。
后来,他遇上了一个温婉的女子,两人相爱了。他带她回乡下,临走前他到医院开了一堆的护肝片。她好奇地问他买给谁的,他便给她娓娓讲述了一对孪生兄弟的故事。于是她知道了那枚硬币和那颗痣;知道了哥哥给弟弟捕鱼患上血吸虫病,廉价药物治好了血吸虫病却让哥哥落下“血吸虫病肝”,要是再不控制就会引起肝硬化;弟弟被蒙在鼓里心安理得那么多年,前不久才从嫂子口中得知一切……他问她,如果孪生兄弟是一只手,那么谁是手心,谁是手背?
没等她回答,他就忍不住先哭了。他说,妈妈说手心手背都一样,其实不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无私的哥哥是手背,自私的弟弟是手心。因为要用手遮蔽风雨烈日时,始终是手背向上,呵护着手心;而伸出手迎接礼物和花朵时,手背就退居其次,手心朝上。
新年赋诗
女儿非常喜欢读古诗,有时即使走亲戚也要随身带着《诗经》、唐诗等阅读;女儿也很喜欢随口赋诗,一只小动物、一朵花、一片绿叶,一抹月光,都会让她诗兴大发。女儿的童言稚语也许还称不上为诗,但她对世界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与体味在妈妈的心中都是最美的诗篇。
窗外,大雪漫天,女儿趴在窗前无限抒情地惊叹:“啊——!我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雪景,竟然就在我们家楼下!”然后又超自信地说:“我是作家中的作家,天才中的天才,现在我要作诗了!”说完如古人般背着小手,踱着方步,抑扬顿挫地脱口而出:“雪中无人知路,灯火还是如金;团圆支起春秋,快乐如此飞扬。”
这首稚嫩的诗作解读如下:“雪中无人知路”,女儿说下着大雪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大雪将路盖住了,看不清路在何方,外面很寂静。这句话写出了室外的寂寥冷清,对后文起到了铺垫和对比的作用。
“灯火还是如金”女儿站在窗前清晰地看到对面楼上灯火通明中各家过年的热闹情景,故得此句。金黄既言灯火之颜色,又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且对于劳碌奔波一年的人们来说新年阖家欢聚的灯火的确珍贵如金。我最初对“还是”一词甚是不解,女儿解释说“还是”表明家里的灯火一直都是明亮温暖的。寒冬大雪中的灯火最能够描画出人们在家过年时喜庆、温馨、祥和的美好景象。这句诗从感情基调上是第一句诗的突转,即由凄清转到温热,场景也从室外移到室内,通过与第一句的对比更能突出家的温暖。
“团圆支起春秋”,初听到这句话时我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经女儿解释后才恍然大悟:新年到了,人们欢欢乐乐的全家团圆,一年结束后的团圆也意味着又将开始新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我特意查了字典,“春秋”一词的释义为“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两个季节,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这句话蕴含着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生活的希冀与期待之感。
“快乐如此飞扬”,庆祝佳节的人们,快乐如飞扬的雪花般漫天飘舞。把雪花和人们幸福快乐的心境联系起来,整首诗由写屋外的雪景到写屋内过年的人们,再将屋外与屋内巧妙地相互融合贯通,使外在的雪花与内在的心灵感受相共鸣。
虽然女儿的诗歌是如此稚拙、简单,但却闪耀着她思想成长的光辉。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写下女儿思索的痕迹,作为她新年的礼物。女儿每天都在成长——身心、思想,新年过后的五月,将迎来她八岁生日,女儿成长着,妈妈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