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A出事后,静轩便在二姐和老A的推动下来了二姐夫的公司。
二姐夫的公司现在来说也算是个中等的私营企业了,刚一开始也就二姐夫一个人。静轩记得那时,她还在惠普专买店上班时,有时因事来找二姐夫,那时的“公司”是四五个人合租的一间办公室,一人一个“公司”,都是个体户,却没有营业执照。至于业务也是要看各自的关系与能力,能用别人的发票就用别人的,能挂靠的就挂靠别人的公司。
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的做着业务,忙的时候办公室里很清静,不忙的时候都在一块打牌,消磨着时光。日子一天天的过,有的人找着了女朋友,有的人还单着。找着女朋友的便不在办公室呆着了,终日在外面跑着业务,拉着关系。慢慢的四五个人便分开了。二姐夫便是那先有压力的人。
自己搬出来,注册了营业部,终日大包小包的背着,提着,去单位给人家送货。近的客户,便骑着自行车,远的便挤公交车。为了有更多的业务,上门服务是必须的。二姐夫的勤快加上有技术,客户越来越多。
这些客户单位有的是他自己以前公司的客户,自己通过一些办法,和负责人搞好关系拉拢而来;有的是自己跑来的,有的是同学介绍的。说起二姐夫的同学,那时对他来说都混的比自己强。在97/98年上中专的,毕业后,也有他们那一级,家里有关系的,基本上都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而他家里那时,比他大的二位叔辈关系的哥哥,工作也刚刚起步,所以没人顾的上他。想帮衬的父母也只是干着急。因此二姐夫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出来打工。
公司慢慢的有了稳定的客户,他自己忙不过来,便招人,二姐也不在外面给人家打工,也加入到二姐夫的公司。
公司虽然小,就像麻雀虽小,但是五脏具全。业务自己来,技术跑腿的一两个,出纳二姐当,还有一个月来一次的会计。公司的形象也有了,二姐夫的底气也实足了。
公司经过二三年的发展,业务逐步扩大,便在保留营业部的情况下,在家找人办了代款,又另起名字注册了有限公司,为了一些便利,二姐便成了有限公司的法人。
二姐夫的公司也通过二姐以前的同事,代理起了电脑散件产品,这样公司就形成了两腿走路,一条是产品代理,一条是单位客户。业务逐步上升。但是虽着业务的发展,公司又多出了一条“腿”,随着网络工程和电子大屏的时兴,二姐夫也抓住了机遇,开始慢慢做起,从一开始的什么也不懂,到熟知各个环节,做起了多家合作的生意,这条“腿”在后来渐渐成了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静轩来公司时,二姐的公司已有十多人,也给工作满一年的员工交保险,也经常聚餐,还有一年一次的外出旅游。在若大的科技市场中,像这样的公司算是中等待遇好的公司了,像二姐口中说的。
二姐让静轩来公司,也正是那时,在公司做了近五年的韩姐要走。没有合适又应心的人来接这个岗位。韩姐在时,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只要领导不在她都管着。她是二姐夫刚成立公司时来的,也是熟人介绍来的;所以什么事都经过手,也知根知底。所以静轩的二姐才放心,在后来公司生意慢慢好起来时,经常撇下公司,出去驴行。驴行也就是和一群资深的户外旅行的人一块去游玩,没有旅行社种种的限制与束缚,很是自在。后来静轩在二姐的带动下跟着驴友出去过几回,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种旅行。
静轩也很是向往这种跟驴友出去的机会,但是自从老A出事后,她即使有这种想法,也不能实现,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她只能没事儿时,在网上看看别人的驴行日志,以打消自己的念头。这种限制又算得了什么呢?比起老A出的事儿,自己的这点意愿不能实现,那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事儿。只要一家人平平均安安的,就是幸福的。静轩时常用这样想,心里也便是轻松了许多。
扯远了。话说回来,韩姐在二姐夫和二姐的心中,那便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恳切的留了三次,都没能说回要走的心意,再说也便无趣。
自从静轩来公司后没多久,韩姐虽然走了,但是静轩却一直“活”在她的“阴影”之下。这让静轩心里很是不舒服,但是又能怎么办呢?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她想:要真想堵住二姐夫特别是二姐的嘴,唯有用自己的实力和时间来证明,她不比韩姐差!
刚来公司时,二姐便给了静轩2000元的工资再加上近700多的保险,这样加起来,那时在南市来说,对于好长时间没正式工作的静轩来说,也算不少了。所以她很知足,也对自己刚开始不能胜任工作而感到有点过意不去。
所以她很认真的跟着韩姐学,无论从业务上还是做事上。她想尽快让二姐停止说:你现在的工资和你的工作能力不挂钩啊!每当听这句话时,静轩心里总是凉凉的,二姐还真是想她自己说的,不用静轩担心,她在公司很一视同仁的,无论你是她妹妹还是弟弟!
每当这时静轩总是说老A:我说不去,你非得让我去。老A便说:你去那里工作都一样呀,当老板的都是一样的,是你自己没把自己放正确的位置上,老是以为她是你姐。你以为她事事都要向着你嘛?这是开公司不是家里的事,家里的事她也没向过你呀!
静轩被老A说一通后,也便心里不难受了。工作还是要做好的。韩姐在静轩来公司一个月后便提前走了,静轩虽然产品都熟悉了,可有些工程方面的东西她还是觉得很陌生。但是没办法,始终要自己顶起来。就这样,公司产品的仓库,工程的仓库,产品的售后,单位客户的协调,还有进货,甚至卸货,原来韩姐和另一位小姑娘(在韩姐离职前已走)干的活,都一并落在了静轩的身上。
至于卸货,因为公司代理的产品,每周至少有一次都要从厂家来货,一来便是几十件到上百件的货,静轩身为库管,必须亲自到场,在入库前清点清楚,签字收货。避免不了要搬货。虽然二姐说过,不用静轩搬,有小伙子在,但是静轩觉得不搬不好意思,能搬的她肯定搬,搬不动的就算了。但是因为公司的四五个小伙子有时出差去客户那里,不在公司;做产品的店面又离公司有两站的路,来回不方便,所以公司没人时,静轩只能一个人卸货,等把货卸完时,店面的小伙子也来了,在往大库里搬。因为没人静轩也只能硬着头皮把箱子举起来,让小伙子往高里摆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空间装更多的货,所以满大库里是四五层的箱子,拿货时也只能是爬梯子。
刚一开始,静轩真的有些力不从心,手忙脚乱,但是慢慢的,经过一周左右,凭着她的认真和韩姐在时她做好的笔记,她渐渐适应了工作流程和紧张的工作节奏。甚至忙里偷闲,可以浏览网面,逛她久违的淘宝。
二姐也不在说静轩的工资和工作能力不挂钩的话,但是碰到静轩解决不了的事情时,二姐也还是会说:要是韩姐在,她肯定不用我操心,就能办好了,你看你嘴笨的要命,难怪你在家被你婆婆公公欺负!
二姐可能说者无心,静轩却是听都有意。她伤心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能让它掉下来,笑着,嘴里装气的说:晕!一解自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