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的故事,尤其是寻根问祖追至伟人的过程,使人联想起许多有关传统中虚构成分与巧妙运用历史叙述的研究。
我们从这些研究获悉,古为今用需要不断地使用文化创造,将神圣的传说、历史的变形与想象的现实加以整合,最终转变成为集体信仰。
但任何处心积虑构建的传统都不可能一夜之间被创造出来。任何一种被创造的传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文化习俗及以往社会实践的轨迹,而且还要面临诸多的挑战。在最初面世时,它的意义必须有可变通或商榷的余地。任何一种被发明或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还需要整合成为民众信仰或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如此才拥有广泛的吸引力或权威性。一旦被嵌入社会集体记忆,它就会被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视为绝对真理。最重要的是它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与社会组织纠结在一起。
一个有活力的新传统需要从社会组织中获得“一个持久的框架,将所有回忆细节,拟合一致”。
如果对这个“持久的框架”加以分析,我们首先要问:是谁在发明创造某一传统?这个传统为何会被创造?其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改造人们的记忆?这个创造与旧有的习俗或习惯怎样互动?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我将讨论大川在激进社会主义时期所经历的破坏。下文的讨论将首先考察大川孔庙被封及被毁的社会历史过程。然后我们会考察人们有关强权暴力的记忆如何表现在重建孔庙的集体思考与精心设计的庙堂仪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