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钟叔河先生的文集,在开篇小引中便读到他写的“如今书本越做越大,越做越厚,越做越华丽……过去书是给人读的,轻便一些总比笨重一些好;如今的书渐变为礼品和摆设,外观和‘分量’就成‘首选’了”,如遇知音——我原以为只有我这样才疏学浅的“伪读书”之人才憎恶厚书呢,不曾想学养深厚如钟先生者也是如此啊。
后来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谈小开本的不便翻阅,便即兴留言,引用了上述文字紧接着便看到“三联韬奋书店”的评论,“渐行渐远渐无书”,以及该书的总出版人、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带着“笑脸”的评论:“真悲观。”——这个评论不好猜测,但我读过俞先生的几本书,他在关于文化、出版的思索中是带着焦虑和深深的忧患意识的,以至于在多多少少的无奈之中不得不“往后看”,直至沉湎其中,“流连忘返”。
这是微博上的小插曲,当然,知道并买下这本书也是缘于微博这个看似虚拟但却真实的平台——那天看到俞晓群先生在微博上推荐他的“海豚文存”,于是买来其中的一本。
而对于书的渐次变厚,钟先生也有着他自己的忧虑:“此虽只是社会文化嬗变现象之一,却也关系世道人心,未可小视。”
通篇读他的文字,就像听一个性情平静的老人在慢慢地叙说往事,就如《记得青山那一边》一文里少年夹在书页中的石南花,岁月远去,记忆犹新,遗憾虽在,真情永存!那承载着一段生命和情谊的花朵,在少年的心里,在老人的心里,默默盛开,永不凋败。而那份馨香,随着岁月远去,随着时光推移,最终融入了生活的平静、性情的平静——那些文字淡淡的、淡淡的,淡到没有一丝的浮华造作,没有一丝的世事纷扰,直至淡入人生最本真的无华里去了——姑且不去品评那些文字,单就如此本真、如此平静地活着,不也是一种幸福和幸运么?
虽然,在那平静之中,或许有我无法理解和体味的不平静的过往?
“君子之交淡如水”,叔河老人自称是拙于交往之人,他的交往的确淡泊如水,然而淡泊之中,又总有一份浓浓的情谊——在那些平静的叙说中,在那些挽联、诗句中,在那看不见的内心的深处。算算,钟老也该有八十岁高龄了,八十溯往,书里书外,自当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感慨和感悟吧?浮华落尽,又是怎样的人生?先生保重!(《记得青山那一边》,钟叔河,海豚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1次)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