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害羞的小杨老师
1949年秋天,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学术研究的杨振宁得知父亲的老朋友胡适要来看望他,十分高兴,当即就先过来看望胡适。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曾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家,是我国第一代数学博士,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与北大校长胡适过从甚密。杨振宁还是毛头小男孩时,父亲就抱着他到胡适家里玩,似乎有一次他还在胡适家的地板上尿了一泡童子尿。胡适看到昔日随地尿尿的小娃娃现在成了著名的数学家,十分开心,说:“你的研究可了不得啊,为中国人争光。你父亲夏天和我一道坐飞机去上海,还托我关照你的事,你知道什么事?”杨振宁说:“我知道,不就是婚姻大事么?”胡适开怀大笑,说:“猜对了,正是,你父亲要我替你找女朋友。”胡适看着杨振宁,突然幽默起来:“你们这一代人比我们能干多了,哪里用得着我来帮忙?”
确实用不着胡适帮忙,不久,杨振宁就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结婚了。其实杨振宁与杜致礼早就相识,早在1944年,杨振宁就考取了留美公费生,但是护照一办就是一年。因为通货膨胀,父亲的薪水难以维持全家的开销,在等待出国的时间里,杨振宁就在西南联大做了一名代课教师,而杜致礼就是他的学生。在杜致礼眼里,小杨老师就是一个“最羞怯的男生”。为了能和杜致礼单独相处,小杨老师公布了一项奖励政策:谁考入前三名之内,就请他们看电影——以杜致礼的成绩,考取前三名不在话下。果然,期末考试时,杜致礼在前三名之内,小杨老师请他们看电影,他坐在三个学生中间,明明心仪左边的杜致礼,却不敢有任何表示。多年以后杜致礼取笑他:“那天看电影你多乖啊,就像个害羞的小男生。”
随后不久,小杨老师便留学美国。直到1947年,杜聿明赴美就医,杜致礼才有了随父赴美的机会。可是飞机临起飞前,******一定要杜聿明下飞机。杜聿明下了飞机,杜致礼在一秒钟之内做出惊人决定:她一人去美国留学。缘分就这样安排了一对有情人,三年后在普林斯顿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里,杨振宁与杜致礼邻桌而坐,回眸之间,两个人都惊呆了。就在这一年夏天,他们便闪电般结了婚。在这之前,胡适做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振宁结婚后,胡适多次来杨家做客,第一次见到杜致礼时,他笑着说:“果不出我的所料,你找到了这样漂亮能干的太太。”
杨振宁一直到1971年才回到大陆,这时候他已阔别大陆26年。******先生在人民大会堂宴请杨振宁一家,入座时,******对杜致礼的母亲曹秀清说:“你坐到你女婿旁边,丈母娘爱女婿嘛。”一句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很贪玩的老杨教授
生活绝不会像开玩笑一样简单。1949年1月,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成为解放军的俘虏,成了一名战犯。杜致礼的奶奶、母亲以及弟妹们都被******安排到台湾去了。父亲被俘之后,家中的经济一时中断,杜致礼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将军之后,转眼就成了“囚徒”之女。帮她渡过难关的,就是杨振宁。就是通过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杜致礼看出了杨振宁的非凡和卓越。1956年底,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合作完成了一项重大研究,不但让杜致礼刮目相看,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到了第二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实现了中国人在诺贝尔奖项上零的突破。这时候,一个人再也坐不住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看着杨振宁长大的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馆长胡适。
胡适从小看着杨振宁长大,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胡适除了有父辈般的得意外,更有一种发现栋梁之材的自豪与喜悦。当时台湾“中央研究院”正酝酿挑选院士候选人,胡适提笔给院长朱家骅写信,提议杨振宁、李政道为候选人。他还联络科学界的权威人士共同提名,并建议适当延长提名截止日期,以便从容补办提名手续。
这时候,大陆与台湾都把目光投向杨振宁,******想请他们回台湾,托胡适转去邀请的电报。可是,两个人却没有领情。而大陆方面,******总理早已派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飞赴国外与杨振宁相见,并对杨振宁与李政道在物理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扬。有人认为情况不对劲,将小报告打到“特务头子”军统郑介民那里,认为是胡适在暗中作祟。胡适怕给杨振宁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卷入政治纷争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学术研究,连夜给郑介民的亲密部下张紫常写信:“请兄转告郑介民兄,让他相信我的话,切不可轻信小报告,使忠贞之士感不安。吴大业先生上个月曾回台北,我也见过,他也是忠贞之士,绝无可疑。吴大猷先生是李政道、杨振宁的老师,这些人都是国家的瑰宝,国家应该完全信赖他们,不必多疑自扰。”
在去世前的几年里,胡适多次利用机会与杨振宁长谈,他最后一次提到杨振宁是在1962年2月14日的“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上,他说:“我常向人说,我是一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但我却有两个学生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一个是曾与李政道、杨振宁合作证验‘对等律之不可靠性’的吴健雄女士。而吴大猷却是饶毓泰的学生,杨振宁、李政道是第四代了。”这一天胡适似乎特别高兴,他就是在这次演说中突发心脏病去世的。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胡适是过度兴奋引发了心脏病。而海外回来的院士无疑是兴奋的一大诱因,胡适最后怀念的,恰是他们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价值。
胡适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一直感染着杨振宁,可是杨振宁一直为胡适的爱情生活惋惜。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有记者向杨振宁提到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杨振宁说:“胡适比我年长31岁,他们那辈人觉得他这样做是对的,今天的人是不是这样看,我不知道。”在骨子里,杨振宁似乎仍然是个小男生,很贪玩,只是不再害羞,他像个不听话的老顽童,执拗地要过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所以他选择了小他54岁的美女翁帆——这一行为像他当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一样,再一次引起世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