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贵锋
在《记忆的幻象》一文中,我曾说,对古马的诗进行条分缕析想必是徒劳的,但当我面对《古渡落日》时,我开始了这种“徒劳”的工作。
(第一节)(1—5行)
温暖的前三句:
篝火如鞋,柳丝提着鱼儿
篝火如歌,唱着去会情人
篝火如我,腮边涂满胭脂
(1—3行)
场景各自独立,但放在一起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关联。在落日之下,走路的鞋(我),提着鱼儿,唱着歌去会情人,腮上涂着胭脂,——将一个事件的多个过程并置、排列,采用的是用细节(局部)表现整体的方法。柳丝提着的是黄河鲤鱼吧,一种田园的美,有很强的画面感,动感,节奏明快。“篝火”,每一句都有所变化:在地,在天空,在“我”;轻快,热烈,羞涩。有意思的是“腮边涂满胭脂”,暗示女性角色?还是通过脸上升起的红云相溶于落日的颜色,写去会情人的心情?以及两者都有?
篝火如灭,灭了生死你我
(4行)
在前三句如歌的行板中,突然出现了转换,明亮转为灰暗,暖色转为冷色,现实转为虚幻,具体转为概念,表象转为内心。就所写“落日”来讲,也很自然,“灭”(黑)(进入夜色)是落日的结果。想起夸西莫多《瞬息间是夜晚》那首著名的短诗:
每一个人
偎依着大地的胸怀
孤寂地裸露在阳光之下
瞬息间是夜晚
古马的四行可以和这四行作个比较。夸西莫多对生命易逝的慨叹,通过“偎依”(温暖)和“裸露”(寒冷)一组矛盾的动作、“阳光”和“夜晚”一组矛盾的意象来表现,相比而下是对生命整体的感悟;古马比较热烈,写的是生命中的亮色,前三句重在渲染,叙述故事,一个“灭”字,在表明古马注重炼字炼句的同时,还将“爱”与“生死你我”对立起来,或者,用“灭了”的生死你我,隐喻爱的命运。“篝火如灭”的“如”字,也值得用心体味,两个人写的都是从落日黄昏到夜幕降临这一时间段,“瞬息间是夜晚”,夸西莫多说“是”,意即已经是夜晚,古马说“如”,意即夜幕即将降临,但“现在”没有,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两个人的节奏都很快,很显然,古马把话还没有说完。
咦,灭了,长歌短棹漫说
(5行)
“咦”,这个感叹词,像一声叹息,包含着多少欲说还休、多少无奈。想起古马的《十月之诗》中的几句:
呀——
凉了,美丽绝伦的身体
含着隐私结束耻辱和愤怒的身体
在眼前——彻底凉了呀
那个“呀——”,加上破折号,仿佛惨烈的一声,对生命易逝的痛惜、挽留冲向半空。两个象声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咦”显得低沉,犹豫,和整首诗的基调有关。这种写法,是古马的特色,在阅读的进行中,你不知不觉想跟着唱——得益于民谣?秦腔(叫板)?似乎都有。“灭了”,是肯定、强调,是呼应,是把节奏放慢。“长歌短棹漫说”,击水黄河的短掉,此刻变为诗人的短制,但短棹不短,如同它在波峰浪谷之间穿梭一样,要写“长歌”。长歌当哭,长歌行,沉郁苍凉,——我想起这些。“掉”,在靠近诗题(古渡)。
此节有较强的独立性(放在整首诗中有结构和内容上的总引作用)。五句诗,整齐划一,但整齐中有变化。特别是押韵方式的尝试,比较成功。我是说,在每行中间停顿处,作者似乎有意识押了韵。这种在节奏点上的押韵,使句式充满了生气,变化,但外形上接近于古典诗歌。
而且,如果愿意,可以将每一行从逗号处断开,作为两首诗来读,也基本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想起墨西哥著名诗人帕斯的有些作品。古马要走得更远吗?
(第二节)(6—15行)
两只乌鸦在树上观潮
(6—7行)
可能是别的两只鸟儿,但诗人硬说是乌鸦。延续了(第一节)的叙述,“漫说”的开始。节奏放缓。简洁的句式,突出了两只乌鸦,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叙述角度。乌鸦的黑色和“潮”是进一步展开的关键,借用了沉淀的文化感觉。黑色的不幸,孤独感。潮,——“逝者如斯夫”,一波一波,循环不已,想起生死是十分自然的。
在接下来的两行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技艺和胸怀:
黄河瑟瑟的波浪
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桌布
(8—9行)
这两行诗人写到了落日,落日照着的河面,风,波浪。“瑟瑟”一词,是写波浪的状态,也是写其光色。“桌布”一词,会使我们回头仔细想想第七行中的“树”,那是作者提供的视角,因为只有高于河面许多,“桌布”的出现才有可能。但桌布何其薄啊,当它介于生死之间。诗人把时间空间化了,它凝固为瑟瑟的波浪,幻化为桌布。读到这儿心颤抖了,生死的界限具体、简单、明了。“把遥远的事物变得亲近”,——诗人从另一个角度践诺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如果一般情况下,他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感觉到温暖的话,这次,他无疑是以这方式让我们体会到“寒冷”。
现在把目光从河面上抬起来,富有质感的落日,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比如温暖。事实也是如此,古马对这一点在另一首诗中早有表述:
……哦,如此古老旷远的的黄昏
假如
连思维也已丧失
还有落日如妻陪伴着我
——《光和影的剪辑:大地湾遗址》
这是我们的安慰。但在古渡口,夕阳空空如也:
夕阳的铜盘空空如也
那亮铮铮的空盘子
(10—11行)
温暖依然存在,但没有了内容。空盘子,但亮铮铮——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我们从镜子中,看到了观潮的乌鸦变成了背影。
乌鸦亲密的背影
恰似两枚落到人间的
爱的水果
(12—14行)
十二行中,“亲密”一词拉近了“两只乌鸦”的关系。乌鸦这种鸟儿,向来与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此刻,不仅相爱,还变成了与我们关系很近的两枚水果。这儿,有必要猜测乌鸦变得亲密的原因。在《日瓦格医生》中,在谈到关于尤拉和拉拉这两个被遗弃的人儿的结合时,有这样的话:“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因素,是比心灵一致更为重要的把他们同外界隔开的深渊。”诗人的眼中,是不是孤独的深渊?我想是的。冷和冷靠近,孤独和孤独拥抱,万物常理,人之常情。为了应对这孤独、寒冷,诗人点燃了爱的篝火。让爱来拯救世界,——因为孤独,世界需要这样的两枚水果。可为什么,我老是记着乌鸦的黑和一张桌布?
这黑和一张桌布使诗人对爱产生了怀疑:
充满变数
(15行)
瞧他说得多么肯定、干脆,天平朝哪一边倾斜?
这不是别的什么鸟儿,是两只乌鸦。因孤独而相爱,因爱而使这个黄昏、这个古渡、这枚落日、这波浪,以及它们构成的世界,多了些温暖。但孤独因此更为巨大。实际上,从诗人那儿得知,此节还有另一种关联,像是此节的骨架:即“树”、“空盘子”、“水果”,它们之间有一条线索,是诗人精心设置的。但由它吧。
(第三节)(16—34行)
这是五节中最长的一节,共十九行,写得最为舒展,情之所至,感人至深。
巴颜嚷拉的雪
雪山女神的银梳子
只梳过黑夜的头发
(16—18行)
仿佛诗人的思绪由古渡口直抵黄河源头,要对“变数”追根溯源。从阅读过的诗人作品来看,诗人对“雪”似乎情有独钟。那种洁净的、白纸一样的雪,更适合诗人的想象力。雪水,生命之水,生命之源。巴颜喀拉,这片没有污染的净土,正是这样的源头。
从源头来写,因为有黄河,显得并不突兀,——同时也是时间的源头。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抹去了具体的年代,具体的时间,从而使描述的事件具有普遍性,不,准确些说,是时间的长河中,只发生着一件事。
在这三行中,我们暂时只记着“雪山女神”就可以了,只记住这个自然的而非时间的背景,至于诗人阔大、细微的想象,在心里赞赏即可。故事刚刚开始。
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
只运载
香日德的羊毛德令哈的盐
(19—21行)
诗人似乎在吊我们的胃口,在“蓄势”。他偏不交代故事的主角是谁,只说流淌的黄河上,二豆“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它上面的羊毛和盐:一律的白色。诗人把一件原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为的商业活动,写得那么美,使人觉得,羊皮筏子运载来的,不只是羊毛和盐。还是,因为“只运载”了羊毛和盐,别的都留在出发的地方?
读到这儿,我们会有许多的联想,特别是两个地名:香日德和德令哈。这两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它们是那么遥远,因为许多诗人的提及而变得非常有名。似乎,它们成了美丽、洁净、忧伤的代名词。
羊皮筏子行至古渡口
但今夜的古渡
只亮我的灯
只想我的人
(22—24行)
终于,终于忍受不了思念的煎熬,脱口而出。以古马的风格,有前两句就够了,但他把隐含的第三句说了出来,——只想我的人。这是多么直接,就诗人而言,这是他诗歌的新的因素。就内容而讲,仿佛到了古渡,亮起的灯像一把刀子,把那个撑羊皮筏子的人戳了个窟窿,装满的思念开始外涌(像古渡口的波浪声,像滔滔河水)。这三行,在本节中是关键,不仅仅承上启下。舒缓的节奏,在这三行里变得短促,急速。诗歌的高潮出现了:
羊毛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