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落日七粒井盐
我要减轻些筏子的重量
把对你的念想
托付给逆流而上的黄河鲤鱼
它们要游回源头
回到女神的祭坛
它们各个因此都快要瘦成一根刺了
(25—34行)
“羊毛湿了”,是黄河的波浪打湿的?胡须一同湿了,那分明是思念的泪水。不止于此,因为思念,“我”、羊毛、盐、灯(以及灯照亮的村落)、古渡、河水、岸、乌鸦、“落日”、“七粒井盐”(星星?),运载来的和留下的,把羊皮筏子压得快要沉没了,在此之前,“我要减轻些筏子的重量”——把落日、盐、羊毛……都投进水里,把思念都投进水里,“托付给逆流而上的黄河鲤鱼”,回到源头——巴颜喀拉,回到雪山女神的脚下。“祭坛”,——实际上是不是意味着把自己也投放进了水里,自己就是那鲤鱼?黄河水要一如既往地奔流,而我要逆流而上,我要逆流而上,而黄河水要一如既往地奔流,——在水的冲刷下,黄河鲤鱼(我)都瘦成一根刺了,——思念也成一根刺了。刺的意象,表示这个献祭没有完成,在进行中,要进行下去。从源头开始,又(要)回到源头,这种结构上的往复和意象之间的互相渗透,使“爱”相当饱满。或许,只有在此刻,万物都低下了头,服从于诗人的指挥,服从于“思念”这神圣的情感。在句式上,“我”始终是主动的,语势流畅,无阻无碍,显示了爱的强大和无畏。
要说说“一根刺”。它使我想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独憔悴”,这两句更为柔弱些,是柔中见刚,给人的疼痛是“浸透”式的。而“一根刺”,更为现代,侧重于疼痛,尖锐,“不悔”隐藏于行为中,隐藏于刺尖。
本节的写作中,现实和传说交叉,虚实互换,空间跨度极大,但抒写集中,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功力。特别是那种逆向思维,随物附形,取法自然,在达到科学般严密的同时,意象血肉丰满。
这是爱的一种仪式,“变数”存在于有没有一条鲤鱼跳过“龙门”。
(第四节)(35—43行)
(第三节)中的“一根刺”,回到了现实,回到了古渡。
渡口的芦苇
请记住那泅渡到尽头的人最后回望的
眼神
请藏好落日最后一滴哀怨的密
(35—38行)
渡口,河水,芦苇,夕阳,这样的一幅画我似在哪儿见过。在现实,历史,梦境?古马古马,我忽然明白了你笔名的真正出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元人的这首曲子,作为古马这四行意境的补充是最好不过了。从这首曲中,还发现了古马拼贴技巧的又一个渊源。三行十八字九个物象,这么大的密度,谁人敢为?现代诗歌,由于语言的关系,已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继承与变化是肯定的,古马进行了浓缩。“哀怨的蜜”是一例,四个字,两种物象,三种读法:“哀怨”对应于对“落日”的内在感觉,“蜜”对应于“落日”的颜色(视觉);抽象的“哀怨”和具体的“蜜”属于“互文”性质,互相修饰和补充;对应于前一行的“眼神”,哀怨的眼神,同时又是甜蜜的(爱)。“那泅渡到尽头的人”,将(第三节)和(第四节)贯通,仿佛是(第三节)的延续,也为(第四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我常常感觉古马的每一行诗承担了很多东西,总是发散出去,把触角尽可能多地伸向未知领域。但同时,那些伸出去的触角,总是跟行文中的某一点关联着,形成一个“网”,自足的网。
芦花飞白,芦花如孝
顺风又顺水的芦苇
戛然惊起于苍茫中白鸟
恍惚寡妇的新月
恍惚麻鞋踏上一条青石大道
(39—43行)
读到这儿,“芦苇”可以作为一个女人来读了,记住的“眼神”和藏好的“哀怨的蜜”,表示了对那个撑“羊皮筏子”的、“泅渡到尽头”的男人的忠贞,甚至给他披麻戴孝。“芦花飞白”,那种悲哀是巨大的,但是,但是,这个逆来顺受的女人(“顺风顺水的芦苇”),却在一片新月的照耀下,穿着“麻鞋”(暗示丧期)“踏上一条青石大道”。她要去干什么?在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中,出现了“变数”。如果爱是真实的,诗人,你在强调人性吗?还是,爱也是虚幻的?两只乌鸦在孤独中相爱,黄河鲤鱼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而上,芦苇在人世苍茫中惊起白鸟,结果又如何?
(第五节)(44—56行)
我突然想到一面驼皮鼓了
(44行)
诗人的视角转移了,从芦苇转向驼皮鼓,从人世的爱转向历史。
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一些问题。在(第三节)中说“今夜的古渡”、“投放一颗落日”,(第四节)中又说“寡妇的新月”,似乎表示了时间上的一种变化,已进人夜晚。但为什么“落日”又出现了?我想理由和(第一节)中的“篝火如灭”是一样的。诗人在写“落日”时,总是被即将来临的“夜晚”所打断,那是很自然的联想。我想关键是作者写“夜晚”是实写还是虚写,那是一种写作策略。
——诗人注视着“驼皮鼓”,竖起了想象的耳朵。但:
被腥涩的河成潮湿,鼓声滞重难起
即使擂鼓的壮士手腕酸了头发变白
即使边塞的黄沙如亡魂暗中等待着进军的密令
一面驼皮鼓……总之,如果我们捕捉到了什么
——那只是它声音的泡沫,那只是蟋蟀的叫声
(45—49行)
诗人将鼓声与河水声化为一体来写,不知是写鼓声还是河水声?仿佛鼓声是一对翅膀,被河风打湿而难以飞起,它在努力着、挣扎着、扑打着,即使鼓手的头白了,即使死去的人愿意再一次前赴后继,——像滔滔河水,只剩下了泡沫,不如现实中一只蟋蟀的叫声真切。历史是多么的虚幻,因为
随太阳西沉的驼皮鼓
是淤血的驼皮鼓
(50—51行)
鼓声中充满了太多的血腥,把落日都染红了。那鲜血又染红了大地。鼓声响起,但淤血使它喑哑。“一将功成万骨枯”,黄沙一样多的亡魂,为谁创造了丰功伟绩?鼓声每响起一次,历史每跨出一步,多少人烟消云散?
古渡口
一根水泥电线杆
替代了霍去病立马横槊的形象
替我遥遥目送——
啊驼皮鼓
(52—56行)
这儿出现了一个细节:霍去病那样战功赫赫者,他立马横槊的英雄形象也被一根水泥电线杆替代了,历史是残酷无情的。那些通过反抗,似乎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也被历史轻而易举抹掉了。还有什么是真实的?是爱吗?但爱“充满了变数”。
落日在逐渐远去,要坠下去了,要坠人沉沉夜色,但没有答案。或者已有答案:电线杆,它输送的是光明,——对历史的前进在疑惑的同时给予肯定。这种矛盾的态度中,衍生出更大的无奈。一个诗人,更多是被逝去的事物所折磨,并倾注全部的情感。
“咦,灭了”,落日灭了,霍去病灭了,生死情爱灭了,河水在内心汹涌,“我”遥遥目送着“驼皮鼓”: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夜幕降临,天地冥合,孤独像无边的黑暗,笼罩了古渡。摸一把,握住河风吹凉的泪水。
从结构上讲,此节对应于首节的第四行,是本诗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很长的句子,仿佛从大地深处涌上来的悲哀,短小的句式已很难容纳。在那儿,诗人几乎忍不住,要把那些“腥涩”一一历数,虽忍住了,但“总之”包含的散文因素证明了诗人在竭力控制着这种冲动。
霍去病的出现也绝非偶然,他是西部这个巨大的背景凸现出来的。这种选择,也是一种写作经验。因为无论选谁,对意义来说影响不大,但就诗歌本身而言,会显得突兀和不自然。
结束语
这首五十六行的诗,在古马的诗中,是比较长的。古马对它的器重是不言而喻的。从个人的阅读来说,也确实如此。可以肯定,在古马已完成的作品中,这首诗必将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灵动厚重的风格中,历史的幻灭感和爱的苍茫交杂。也许,只有爱才能顶住来自历史的重压。
但我说了这么多,仍感觉意犹未尽。回头再读,感觉有一些问题,比如韵脚,比如词语的选用,比如节奏和视角的转换,比如结构等等,都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析。不过,还是算了吧。古马的作品不是直线式的,他往往是复线式或多线式的,加上拼贴的运用,给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许多问题是交错在一起的。这种几乎是逐行逐句的阅读,更是难上加难。好歹,即便蜻蜓点水,不同的地方我都提及了,我很高兴。
另外,有必要说说我如此阅读的原因。很简单,之所以这样,一是被他的作品所吸引,几天来难以走出;二是觉得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把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磨炼自己的诗艺;三是我想尝试一种新的赏析方法,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作品的阅读常常不求甚解,停留在感觉上,理性的批评很少,我想通过分析来说明诗歌创作的严密性。
经过这样的阅读,这首诗最起码在自己的心里变得比较清晰了。
它没有缺点吗?不清楚,因为我的阅读,是一种信任的阅读。我必须抱有这样一种态度:一切从语言和诗歌本身出发,相信我想到的,诗人比我想得更多。
夜深了,我终于走出了“意义的迷宫”。我不知道,如果再进去一次,是否还能够出来。现在,静静的灯光和窗外的黑暗请听着,让我试着背诵《古渡落日》:
篝火如鞋,柳丝提着鱼儿
篝火如歌,唱着去会情人
篝火如我,腮边涂满胭脂
篝火如灭,灭了生死你我
附诗:
古渡落日
古马
1.
篝火如鞋,柳丝提着鱼儿
篝火如歌,唱着去会情人
篝火如我,腮边涂满胭脂
篝火如灭,灭了生死你我
咦,灭了,长歌短棹漫说
2.
两只乌鸦
在树上观潮
黄河瑟瑟的波浪
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桌布
夕阳的铜盘空空如也
那亮铮铮的空盘子
乌鸦亲密的背影恰似两枚落到人间的
爱的水果
充满变数
3.
巴颜喀拉的雪
雪山女神的银梳子
只梳过黑夜的头发
从青海来的羊皮筏子
只运载
香日德的羊毛德令哈的盐
今夜的古渡
只亮我的灯
只想我的人
羊毛湿了
投放
一颗落日七粒井盐
我要减轻些筏子的重量
把对你的念想
托付给逆流而上的黄河鲤鱼
它们要游回源头
回到女神的祭坛
它们各个因此都快要瘦成一根刺了
4.
渡口的芦苇
请记住那泅渡到尽头的人最后回望的
眼神
请藏好落日最后一滴哀怨的蜜
芦花飞白,芦花如孝
顺风又顺水的芦苇
戛然惊起于苍茫中白鸟
恍惚寡妇的新月
恍惚麻鞋踏上一条青石大道
5.
我突然想到一面驼皮鼓了
被腥涩的河风潮湿,鼓声滞重难起
即使擂鼓的壮士手腕酸了头发变成白色的浪花
即使边塞的黄沙如亡魂暗中等待着进军的密令
一面驼皮鼓……总之,如果我们捕捉到了什么——那只是它声音的泡沫,那只是蟋蟀的叫声
随太阳西沉的驼皮鼓
是浴血的驼皮鼓
古渡口
一根水泥电线杆
替代了霍去病立马横槊的形象
替我遥遥目送——
啊驼皮鼓
原载《绿风》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