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听孔夫子上课
徐卫东: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莫过于孔子,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著作莫过于《论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思想。我们都是老师,这节课就一起走近孔子,去听听2500多年前孔夫子是如何上课的。
听课前,我们先来认识孔子。
2012年6月“大学语文”考试前,我的一位大一学生在微博上上传了一张某高校“大学语文”试题截图@我,问我试题答案。现在我给你们做做这道单项选择题:
根据你对孔子的感觉,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属于()。
A.博爱仁慈,公正无私的天秤座
B.风流自赏,处处留情的射手座
C.临风流泪,多愁善感的金牛座
D.争强好胜,表现欲极强的牡羊座
学员1:A,因为孔子的生日是9月28日。
学员2:我也选A,但是我记得孔子的生日应该是10月9日。
徐卫东:还有不同意见吗?我当时回复学生说,这题目,坑爹。尽管命题者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让学生们选择A。但是,凭我对孔子的认识,这四个选项都是错误的,至少是这试题存在歧义,是不宜用这类客观题来考学生的。理由有二:第一,孔子的生日尚无定论。除了你们说到的9月28日或10月9日外,按《穀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孔子的生日还应该是9月8日,那样的话,孔子可就属于处女座了。一个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出生究竟是公元前551年还是前552年,是9月8日、9月28日还是10月9日都不能定论,令人不胜感慨。第二,孔子也不是博爱论者,仁爱与博爱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研讨。
孔子究竟属于哪个星座让人纠结,孔子姓什么,貌似也纠结。有人质疑: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或称梁叔纥,他为何叫孔丘?孔子究竟姓什么?
众学员:应该姓孔吧。
徐卫东:据有关研究,孔子姓子。《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圣人”之后。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商汤,而商为子姓。“孔”不是姓,而是氏,是由孔子前代祖先的字演变而来的。所以严格地说来,孔子的姓名应该是: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只是汉以后人们对姓和氏已不加区分地混用了,所以《史记》说孔子“姓孔氏”,后来的人们也就认为孔子姓“孔”了。至于他父亲的名字应是:姓子,氏孔,名纥,字叔梁。我们称其为孔纥就是了。
孔纥长得特别魁梧,神力过人,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在一次战争中,他竟然独自把城门顶了起来,立下大功。在他71岁时娶了17岁的颜姓姑娘,生下健壮的孔子。孔子头形四周高,中部有凹陷,像丘,所以司马迁等认定孔子之名“丘”就是来源于此。而且孔子继承了父亲的英勇,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相当于现在的1.9米以上,故被称为“长人”。并且臂力过人,酒量超凡,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孔子远非后世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学员3:太神奇了。中国民间有“老夫少妻出神童”的说法,孔子应该就是杰出的例证吧。
学员4:孔子也很可怜,父亲因为年纪过大,所以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了,不久,母亲也去世,所以童年的孔子是孤独和艰辛的。
学员5:所以孔子说:“吾生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或许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所必需的磨难吧。
徐卫东:尽管不幸,但是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于是,他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稍有名气。但是仕途不顺,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55岁时,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历经14年的坎坷,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患病,不治而亡。他的一生,就这样在好学、善教,问政、实践,被崇拜、被驱逐,被尊重、不被重用中,从平凡逐步走向伟大,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创始的儒家,是春秋战国时的显学,也就是盛行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学术派别。儒家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主张就是关于仁的学说,孔子把“仁”作为自己政治理想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仁?
学员6:简单说,“仁”就是爱。前面老师说仁爱不是博爱,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在哪儿呢?
徐卫东: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在《诗经》《书经》等古经中使用“仁”字,一般指“亲爱”“慈爱”。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仁”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论语》中出现表述其核心思想的“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主要意义是善待他人。但是这种仁爱不是博爱。孔子注重仁和礼的结合,纳仁于礼,用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价值概念“仁”,来充实既有的礼乐制度。所以,“仁爱”思想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社会的不同等级去爱人,并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以家庭为本位,以孝悌为基础,最后落实为“亲亲”“敬长”。
这道理应该好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却不是要你对别人的父母付出和自己的父母完全同样的孝心,对别人的子女具有和自己的子女完全相等的爱心。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我们要祭祀我们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去祭祀别人的祖先。如果有人不祭祀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别人的祖先,那么,这个人不是谄媚别人又是为了什么呢?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则强调一种无差别、无条件的“泛爱”思想,主张不仅要爱自己的邻居,而且还要爱自己的罪人和仇人。要热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要包容。墨子的“兼爱”与“博爱”倒是相近的。
儒家的“仁爱”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对于人们的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忽视“仁爱”只讲“博爱”是我们选择文化的错误!将“仁爱”混同于“博爱”,则是我们不珍惜民族文化的悲哀!
学员7:现实中人与人关系很冷淡,如果只要求我去对别人仁爱,别人对我不讲仁爱,那我不是很傻吗?
徐卫东: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从电视上看到“我的哥哥姐姐不孝敬父母,凭什么要我去孝敬?”之类的纠纷。中华文化主张“正己”,就像孔子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我们用仁爱之心对待别人,别人才可能对我仁爱;我们对别人不仁爱,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对我们仁爱?要知道,父母是我与兄弟姐妹一起的父母,但是,更是我的父母,当父母受苦受难的时候,是我的父母在受苦受难,如果我能孝敬父母,那么,我与兄弟姐妹的父母就都避免了受苦受难,所以,孝不孝敬完全在我,何必攀着别人呢?
好了,说过什么是仁,再说说什么是不仁。对此孔子也作过解释,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喜欢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者是没有仁爱之心的。
《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人,楚王非常宠爱。楚王夫人郑袖看到楚王喜欢这个美人,就也对她非常喜欢,衣服玩物按她喜欢的样子来做,宫室卧具按她喜欢的样子来安排,喜欢的程度超过了楚王。楚王认为,女人忌妒别人的美丽本是人之常情,但是现在郑袖知道寡人喜欢这个新来的美人,她比寡人还爱护美人,这犹如孝子和忠臣。郑袖知道楚王认为她没有忌妒之心,就对新来的美人说:“大王非常喜欢你的美丽,但是讨厌你的鼻子,你以后见大王时,应当把鼻子捂上。”新人因为郑袖平时待她特好,自然没有戒备之心,于是以后见楚王都把鼻子捂着。楚王问郑袖:“美人每次见寡人,都把鼻子捂上,这是为什么呀?”郑袖说:“她好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臭味。”楚王听了大怒,就下令把这个美人的鼻子给割掉了。
传说中,郑袖曾迷恋三闾大夫屈原而不得,就诬告屈原,令怀王疏远之,将之发配汉北。郑袖还干预朝政,收受贿赂,放走张仪,令楚国最终灭亡。
在历史上,在现实中,郑袖这类巧言令色之人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似乎大有用武之地,能使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这是孔子对人类文明和情操的一大贡献。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汉代董仲舒又把仁和智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仁的发展。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2000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你如果想更多地走近真实的孔子,了解儒家的学说,那么,有一本书是必须要读的,那就是《论语》,就像西方人必读《圣经》一样。如果你嫌国学经典太多,没有时间去破万卷,那就请你先破一卷——《论语》。因为《论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孔子传记书,是儒家学说的代表文献,儒家学说也由《论语》而传其大要。
对于《论语》,你们应该不陌生,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选自《论语》的课文。《论语》的“论”为什么读作lún,而不是lùn?孔子参与《论语》的编写了吗?学员8:“论”不是论述的意思吗?孔子应该是没有参与《论语》的编写。
学员9:“论”是言论的意思吧?指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论。
学员10:“论”是编撰的意思,就是孔子的学生把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语编撰在一起。
徐卫东:对《论语》的题解,历来分歧很多,均未得到公认。比较多的认为“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即《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后学者将有关孔门师徒间的言论和流传于口耳之中的资料,加以论纂、辑录而成的。如果从训诂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论”是主动讲述自己的主张,“语”是对话,这与《论语》的内容主要就是孔子的论述和与弟子的对话两部分组成也很切合。《论语》成书于众人之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等,但是没有孔子本人。有些考试复习题上说,《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编写的,那实在是坑学生。
《论语》虽为语录体,但内容涉及教育、社会等许多领域,思想极其丰富。如果短时间内泛泛而论,难免老生常谈、枯燥乏味。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妨看一段选自《论语》的孔子上课实录,来具体感知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听完课了,请大家就按今天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来点评2500年前孔子上的课吧。
学员11:一上课,孔夫子就设置了一个话题:“你们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现在假如有人了解你,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这就明确了这堂课的中心内容是谈理想。因为这个话题是开放性的,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话可说。
徐卫东:赞同。《论语》的大部分篇幅是用来谈仁、义,谈礼、智、信的,但也有不少篇幅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的。本篇课堂实录就是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我去中小学听课,发现很多老师在话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或是话题太浅,问题指向明确,答案唯一,所以学生随口就能答上来,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或是话题太难,问题与学生的经历、感受、阅读实践等脱离,所以学生答不上来,课堂气氛沉闷;或是话题太细碎,缺少包容性,不利于对话展开。而像孔子这样的话题,指向是开放的,答案是不确定的,所以能激活学生的思考,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对话。大家不妨好好揣摩体会。
来,请继续评课。
学员12:子路是个急性子,孔子话音刚落,他就抢先发言。子路认为:凭他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这个国家处在外有大国侵侮、内有自然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工夫,就可使这个国家强盛起来,并且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仪。对子路的“言过其实”,孔子是不满意的。但是,孔子没有直言批评,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我感觉处理得很好:既表达了对子路的否定,又显得心平气和,没有破坏民主的教学氛围。
徐卫东:你对孔子的评价艺术点评得很精彩。只是依我看,孔子之所以不满意,主要倒不是子路的“言过其实”,而是因为他的“率尔而对”。在孔子看来,这样的“其言不让”就是没有礼仪的,没有礼仪,你纵有天大的政治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一个自己都不懂得礼仪的人,又怎么可能教育百姓都懂得礼仪呢?
冉有、公西华则不一样。他们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所说的也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态度要谦虚谨慎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显然,孔子对此是满意的。而最后曾晳所谈理想却引起了孔子的无限赞叹,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员13:曾晳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暮春时节,穿上春衫,约了几位成年人和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看似逍遥自在,其实是表现了儒家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孔子很赞赏。
学员14:曾晳所描述的不像是儒家思想,倒像是道家的思想。是不是因为现实中他们的从政理想一直不能实现,所以就有点心灰意冷,于是也想寄情山水了?
徐卫东: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从貌似有点狂放不羁的行为中,曾晳曲折地表达出他的理想。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修养两个方面。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政治方面。曾晳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春光歌咏,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在孔子看来,只有曾晳才悟到了儒家礼乐治国、礼乐修身的真谛。当然,你们的看法和其他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所以不必拘泥我这一说。
以上,我们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在进行评课,下面能对孔子的教育理念作些评价吗?
学员15:孔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谈理想时,允许学生“各言其志”,对子路言行举止中存在的问题,只是用微笑善意地表示不满,并没有加以批评、苛求,尊重了学生自己的想法。
学员16: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里看不到孔子“师道尊严”派头,看到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长”形象。
徐卫东:所以让学生“侍坐”,所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所以让曾晳弹瑟、音乐进课堂……呵呵,氛围确实够轻松民主的。
学员17:我觉得更可贵的是,孔子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设情景话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徐卫东:孔子是很重视实践课程的。只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把孔子解释成了书呆子。《论语》中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被大家理解成“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我们中学教材对“时习”就注释为“按一定的时间复习”,真是误人子弟!“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才是复习,这里的“习”,应为“实践”之意。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就将这句翻译为“学习并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这是符合孔子教育思想的,也是符合孔子教学实情的。
还有很多的教育思想,如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小班化教学等等,与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何其相似,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惊讶。怪不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叶青青:本次培训,让我首先折服于徐老师的个人风采,老师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种个人魅力,使我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参加完本次培训。徐老师对先秦诸子经典的介绍,深深地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当晚就翻出了书架上蒙尘的《论语》看起来。
李旭霞:曾经在本科函授时聆听过徐老师的先秦散文,那时特意买了《论语》准备自己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背诵,结果没有坚持下去,现在重新拿出《论语》,继续国学熏陶,希望传承中国古代文化,让自己和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
金小尧: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我得到的却很多。原来不懂的,现在明白了;以前模糊的,今天清晰了;过去知道的,此刻印象更深了。
第十课 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
徐卫东:现在很多老师、家长都会让孩子背诵《三字经》,《三字经》开篇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哪位先就这六个字来谈谈你的理解?
学员1:“人之初,性本善。”字面的意思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其天性本来都是善良的。这是孟子对人性的认识,他相信每个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其实,人之初,天性就像一张白纸,是没有善或恶的。
徐卫东:在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有比我们中华民族更重视伦理道德的。而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伦理思想史上,孟子以性善论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人之初,性本善”一语因《三字经》而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其实这并非孟子的原话,也不符合孟子的原意。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犹如水向下流的趋向一样,人没有不向善的,水没有不向下的。孟子对人性强调的是“向善”,不是“本善”。这个观点是他整个伦理学说的关键和出发点。“人之初,性本善”是宋朝以后的学者概括出来的,我们不要被误导了。
关于人性的论述,孟子不是第一人。《三字经》紧接着的第二句“性相近,习相远”,就是来自《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话。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但孔子并没有直接指明相近的性是善还是恶,于是有研究者认为孔子主张人性本无善恶。我以为那是研究者善意的拔高了。如果孔子认为人性本无善恶,如同白纸,那就应该是“性相同”而不是“性相近”。既然说“性相近”,孔子自然也不可能主张人性本有善恶不同。那么,相近的“性”是“善”还是“恶”呢?我们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说过“仁者,人也”,人的本质特征是“仁”。还说过“人之生也直”,对此,郑玄注:“始生之性皆正直。”因此,从孔子仁学体系中能够悟出,“性相近”的“性”应该是向“善”的,孟子的“性善论”是上承孔子“仁”的观念,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孟子以大量的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那么,孟子究竟是如何说的呢?有什么依据吗?我们来读《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段话: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首先摆事例:假如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就要跌入井里,每个人都会出于担心和同情,去拉一把,救了小孩。为什么会这样?孟子分析:并不是他想和这个小孩的父母做朋友,也不是为了在邻居朋友中博取舍己救人的美誉,更不是厌恶这个小孩的哭声才如此。因此,孟子得出结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这恻隐之心的发生,是发自内心而不待外求与不受物累的。他认为,人必须有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怜恤之心;羞恶之心,一种知道羞耻好恶的自省之心;辞让之心,知道彼此退让谦虚之心;是非之心,能够明辨对错之心。这四种心是人人都有的,不然就不配做人了。这“四心”还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端”。但“四端”,仅仅是萌芽,只有将其像刚刚点燃的火、刚刚喷涌的泉水一样使之发扬光大,“四端”才会变成仁、义、礼、智四种常德,人才能真正成为“人”。所以,孟子所谓的人性善,并非强调人生来的本能都是善的,而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是向善的。
关于人性,孟子与告子有过辩论。告子,战国时思想家,曾受教墨子之门,也曾在孟子门下学习。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主张追求或维持生命就是人性,人性是食与色,即人的肉体的物质需要。孟子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人性是人所具有的特征,与其他生物不同。尽管人有食与色的基本要求,但感官欲望的满足主要依赖于客观条件,所以它还不足以区别人与禽兽的不同,不能谓之性;而人有“心”,可以因教育而懂得理义,这道德修养的提高则要依赖于人的主观努力,所以,它才是异于禽兽之性。
学员2:老师,我对孟子的“性善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都是向善的,人与“非人”,即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有就配得上为人,没有就不配为人,就是禽兽。人只要将自己的向善之“心”尽力培养、践行,加以发扬光大,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徐卫东:哈哈,我想孟子“性善论”的核心观点大致就是这样的吧。尽管这些观点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它在今天所具有的意义。至少它给了我两点启示:
首先,启示我要牢记******之异。人性与动物性是有本质区别的,人性不只是生物一样的自然属性。因此,作为人,就要意识到自身的高贵与尊严,并能加强精神自律,自觉追求与此相适应的精神品格。一个在品格上把自己等同于动物的人,是没有任何道德可言的。就我国目前的道德建设而言,我们除了要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精神,更新民众的思想观念,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增强每个人的精神自律能力,真正使人人都能做到“有耻且格”。
其次,启示我要牢记人与人之同。每个人都有基本相同的情感和需求,所以与人交往,要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地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自己喜好的事物,也希望别人同有;自己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之于人。人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将别人视为与自己有着同样需求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这种精神自律并不是依靠对某种道德原则的恪守,而是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而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这种道德要求,看似简单,却是我们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学员3:徐老师,我有个疑问,同为儒家传人,为什么荀子会提出与孟子“性善论”相反的“性恶论”?这“性善论”与“性恶论”究竟哪个更有道理呢?
徐卫东: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孔子生当春秋末年,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传人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都在孔孟之上。所以荀子专意著作了《性恶》一篇,对孔子“性习论”作新的诠释和发挥。荀子“性恶论”的中心命题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的善是对人性人为改造的结果。“人之性恶”是反思与批判孟子“性善论”而确立的;“其善者伪也”,则是在诠释孔子“习相远”的“习”,即强调人是文化、社会、历史与传统的存在而形成的。
孟子教育哲学的核心观念是“仁”,他用心来言性,认为心善而可言性善,其主旨在强调人的道德心,并以道德心作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基础。这是具有价值含义的人性,因曰“人性善”,所以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扩充善的“四端”的过程。但荀子觉得性是自然生成的本能,道德心是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来培养的,因而不能叫作人性。只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等自然生理欲望是“生而有”的,是不用教导就明白的,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因而这才是人性,人性是自私自利的,所以是恶的。可见,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既有道德属性又有自然生理欲望,但孟子是以人的道德属性来说性善,而荀子则是以人的生理欲望来说性恶。
荀子否定先天道德论,把人的欲望要求说成人的本性,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人类生来就具有欲望要求,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才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人们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产生了道德观念。所以,只有探索人的欲望和需要,才可能认识人的本性。离开人的需要,不可能认识人的本性。
然而,荀子的性恶论存有极大的片面性。其片面性之一是,只看到人的低级生理需要,而没有看到人的高级精神需要,如独立自主的需要,友谊和爱的需要,创造性劳动即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是既利己又利人的。其片面性之二是,把人的欲望本身说成是邪恶的。人生而有欲望要求,这些欲望要求是天然合理的,它们本身根本不是什么恶。婴儿饿了就要吃奶,吃不到就要哭闹,他不会管母亲是否有奶,是否身体不适,更不会管你是白天还是半夜,我想,没有母亲会认为自己孩子是性恶的吧?人们的欲望要求既能推动他们从事各种生产性、创造性活动,从而维持社会的存在,促进社会发展,这就使人趋向善;人们的欲望要求也可能驱使他们去干一些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罪恶活动,这就使人趋向恶。人的欲望要求使人趋向善还是趋向恶,那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现的,是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以及个人实践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欲望要求必然使人趋向恶。
不过,荀子指出“人之性恶”,目的是强调“其善者伪也”,即强调文化的陶冶、环境的感化及后天的学习对人性改变的重要作用。在荀子看来,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顺着人的本性发展,必然会出现行为不正、天下大乱的情况,因此必须用礼乐文化来感化、熏陶、控制以至于改造“人性”,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之符合礼义法度而归于善。正如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所指出的:“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恰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这对教化人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员4: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的教义,总体上也是主张性恶的。基督教《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在伊甸园里生活。但是在诱惑的驱使下,他们违背了戒律,偷吃了禁果,犯了罪,惹恼了上帝,上帝于是将他们逐出了伊甸园。由于他们犯了罪,所以他们的子子孙孙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因此人生下来就要赎罪。荀子的性恶论与西方的性恶论有区别吗?
徐卫东:除了你讲的基督教的性恶论外,西方还有一大批学者也持性恶论的看法。英国著名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面对有限的财富,人与人之间就是狼与狼的关系。”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头野兽,这头野兽时时伺机去狂吠乱咬,本能上他有着折磨虐杀其他动物的冲动,如果其他动物挡他的道,他就会冲上去杀死他们”。由此可见,荀子的性恶论和西方的性恶论都把人的欲望说成人的本性,从人的欲望和需要出发来探索人的本性。同时,他们都认为,如果不对人的本能欲望加以限制,就会导致对社会文明的破坏,因而必须对人的本性加以改造,对人的恶行加以禁止。
但是,这两种理论的出发点不同,目的指向不同,除恶的途径、方法也不同。荀子的性恶论尽管产生较早,但它是从充满了欲望的肉体的人出发来阐述人性的,具有唯物主义性质;西方的性恶论尽管产生较晚,却是从对《圣经》的解释出发来阐述人性的,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先验论基础之上的。荀子的性恶论把人的道德生活指向现实,强调制定礼义来克服有限之物与无限之欲的冲突,实现心物平衡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的性恶论认为,人生而有罪,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赎罪,赎罪的目的是达到人神同一,获得来世的快乐和幸福。荀子认为,除恶的主要途径、方法是用社会道德改造人性,用法律限制人的恶行,同时加强个体修养,积善成德;基督教教义认为,为了消除原罪必须爱上帝,爱人如己,包括爱自己的敌人,要“勿抗恶”,只有通过内心的忏悔,才能除恶。二者相比,荀子的性恶论从理论上更为深入、扎实。最终,注重内心忏悔的西方性恶论却反而导致了西方社会法律的愈趋完善。因为既然人性是罪恶的,那么需要有体现神的意志的法律来约束人的罪恶,以此形成了西方“自然法”的传统。而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礼法并进,但最终并没有导致法制观念的强化,相反是以礼俗代替了法律,这是荀子哲学思想的遗憾。
在人性善恶问题的论辩中,孟子的“性善论”貌似占了上风,得到大多数人的信从,呵呵,这可能也是从了人人都爱听好话的心理吧。虽然荀子十分强调确立君主的独尊地位,但他的理论本身却包含着君主性恶的思想,把这种思想贯彻下去对于建立和强化封建君主****政体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荀子的观点是受冷落的,是被否定的。封建统治者为了消除性恶论的影响,在编写的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把性恶论彻底地否定了。
但是,荀子的“性恶论”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依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没有?
学员5:这个必须有。人的欲望要求本身不是恶的,但如果人的欲望要求无限膨胀的话,就会把人引向作恶或犯罪,像有毒食品、致癌校服等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和各项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做到使不讲道德的人受到严厉谴责,对作恶的人和企业严惩不贷,在金钱利益上甚至罚他一个永不翻身。如果都像现在处罚酒驾那样严厉,社会上的“恶”行就会少很多。
学员6:“性恶论”对惩治与预防官员腐败也有启示意义。光2012年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不雅事件就达10多起,而另据统计,在被查处的贪官中,95%都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60%以上与“******”有关。“为色而贪”已经成为官员犯罪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些官员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一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放纵自己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本能欲望;二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大权,失去必要的有效监督,使他们敢于也能够为所欲为。
徐卫东:所以,党的******换届后新领导层誓言反腐,致力反腐。据统计,仅******闭幕后的3个月内,就有至少15名厅级以上干部落马、12名厅级以上高官被免职,其余级别的官员数量就更多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从严治党,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反腐制度化,以打碎那些认为躲一时可过关的腐败幻想。中央的决心也给予老百姓信心,他们通过网络提供信息,供党纪部门查证。通过不雅床照、拥有多套房产的信息、手戴名贵表官员的曝光等,一个个腐败者的劣行浮出水面,而且据纪委及司法部门查核,网络实名等方式举报的官员腐败罪行都基本属实,部分人更因而被免职及拘捕。人民是反腐制胜的真正力量。
刚才说到黑心企业,说到腐败官员,大家都有点激动哈。要感谢“性恶论”,让我们习惯于看“善”的眼睛也能看到“恶”了。我们在谴责不法商人、贪官污吏的同时,也应常常进行自我道德反省:走路会闯红灯吗?开车喜欢“加塞”吗?乘公交会给老人让座吗?去旅游会在名胜古迹处刻上“×××到此一游”吗?一个社会如果人人具备了自我教育、自我检讨的自觉心态,那道德昌盛和法制健全之时便指日可待了。
现在我们是不是感觉到,孔、孟、荀这三位儒家大师关于人性的观点,从文字表面看貌似都不一样,但细究了去,却犹如一个整体。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孟子和荀子分别从“性善”和“性恶”两个方面对孔子的“性”作出他们自己的诠释和研究,接着又用道德自律和礼法他律两个视角对孔子的“习”作了积极的发挥,最后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的教育和实践之中,殊途而同归。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祝雅红:原本以为国学培训会很枯燥,可是听了徐老师的课后真的是受益匪浅。徐老师精彩的授课使学员们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培训,很值。
洪桂美:国学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国学是能让人提升内涵的,让你宠辱不惊,心平气和。期望再次学习。
朱权:从徐老师的授课中深深感到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从而时刻提醒自己再当学生再学习。
第十一课 我们需要老庄
徐卫东:道家跟儒家的学术主张、人生态度可就大不一样了。像孔子、孟子,虽然奔忙了一辈子,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他们的人生态度却始终是积极的,不灰心,不丧气,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从头来,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人们把这种态度称作“入世”,予以褒扬。道家的态度正相反,他们抱着“出世”主义。他们当然也都是聪明人啦,一肚子学问,满脑子的哲学。可是看到世道太乱,感觉靠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难以挽救了,于是,他们便关起门来修身养性,独善其身。
道家学说以“老庄哲学”为核心。“老庄”指两个人,一位是老子,一位是庄子。那么,今天我们还需要老庄吗?让我们先来认识他们。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人们称他老子,而不叫李子,这是为什么呢?
学员1:这是出于对老子的尊重吧,“老子”相当于“老先生”。
学员2:是不是他在诸子中年龄最大,所以叫他老子?呵呵,纯属个人瞎猜。
徐卫东:传说老子妈妈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于是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她怀了身孕,而且是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胡子,因此,给他取名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这个传说,你们不会信的吧?另外有个研究不知是否可信,说古代只有“老”姓,而无“李”姓,“李”这个姓乃是很晚从“老”姓中演变而来,所以,李耳原本姓老。你们中有姓李的学员,有兴趣可以去探究一番。
反正在老子身上有太多的谜了。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是“隐君子”,“修道养寿”活到“二百余岁”,他可能就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或猜测老子就是周太史儋,生活在孔子死后100多年的时间里。诸说都不确定,于是引起人们怀疑:老子是否真有其人?《道德经》5000余字是否真是老子所写?
一般认为,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应该生活在春秋后期,比孔子还要早些,是周王室的“柱下史”,相当于皇家图书馆或档案馆的馆长一类。据说孔子到周朝访问时,还亲自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
学员3:我读一段《问学余秋雨》中有关孔子问礼的文字,以为佐证:“见面后,孔子和老子之间互相有什么问答,一直没有可信的记载,因此历史上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传说。在这些猜测和传说中,有两则比较合情合理。第一个传说是,孔子问周礼,老子告诉他,周已经没希望了,周礼也不会成气候,因为天下一切都在变。这正是老子的思想,他要孔子不要问周礼了。在第二个传说中,老子教训孔子,年轻人不要自傲,也不要过多地追求欲望。史书上记载的孔子,是一个不自傲也不太追求欲望的人,为什么老子会给他这番教训呢?我相信一定是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安静的老子看到一个青年学者风尘仆仆地来到自己家里,身后尾随着鲁国皇家提供的车马仆从,那般气势在老子看来有些过分,又见到孔子那么年轻,就以长者的身份说了上面的一番话。史书确实记载过鲁国君主在孔子问礼于周之前,曾经馈赠车马仆从。”
徐卫东:据说孔子问礼回去后,老子看出周王朝要完,就辞职走掉了。
学员4:说是老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函谷关守关官员早闻老聃大名,便引老子到官舍,恳求老子将平生所学写成一书,好传于后世,造福万代。老子答应了,就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这位官员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徐卫东:但是,历来对《道德经》是不是老子所写还是有质疑,如《道德经》用对偶说哲理,用韵语写文章,不像春秋时代的文风;《论语》《孟子》为何不曾有一言一语提及此书?这些疑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直到韩非,才作《解老》《喻老》两篇,这至少说明,老子学说的传布,已经在战国后期了。但不管是谁写的,它都反映了老子的学说思想。
同《论语》一样,《道德经》也是语录体的,分上下篇。上篇论道,主要探索宇宙人生哲理;下篇论德,主要讨论社会和政治。
我们来选择几句尝试解释一下,一起来感悟人生的智慧。首先看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学员5: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道,如果是可以说出来的,那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如果是可以去称谓的,那就不是恒常的名。”
学员6:我是这样理解的:平常的“道”是可以用来说的,可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道”不是平常的“道”;平常的“名”是可以用来称谓的,可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名”不是平常的“名”。
学员7: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道,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有其一般命名、称呼的规律,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里讲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徐卫东:哈,这话是不是让人有点晕?大家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读出自己的理解,但是,从字面直译看,我个人赞同第一种翻译。“道”,本义是道路,也可以引申为人生之道、人间之道、宇宙之道;“道”,是自然运行法则,也可以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及实际的规矩、原则。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受时空的限制。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可意会而不能言传。而你的知识与经验是极为有限的,一旦你凭借这些有限的知识与经验就自以为是地去解释无边无际的大道,其实你所论述的已经偏离大道的自然本性。可悲的是,我们对此还沾沾自喜,并无觉悟。就像有些人,一边标榜自己视名利如粪土,一边为了评先进、评职称、抢职位争得异常辛苦,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岂不可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句话相比第一句容易理解些,通俗地说就是:“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是最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最强大的。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奋斗的人是最有志气的。不丧失做人之道的人是能够活得长久的,肉体生命虽死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的人才是最长寿的。”
学员8:知人的重要性我们也知道,但是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像前面老师讲到的那个巧言令色的郑袖,让人毛骨悚然。现在也经常看到有人上当受骗,唉,要知人太难了。
学员9:是呀,有什么知人的诀窍吗?
徐卫东:有呀。《庄子·列御寇》先是借孔子之口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有的人貌似老实却内心骄逸,有的人貌似长者却心术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谨内心急躁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却很强悍”,接着就揭秘君子9条考察人的诀窍: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因此君子会派他到远的地方去,观察他是否忠诚;让他在近处办事,观察他是否恭敬;让他处理纷乱事务,观察他是否有能力;对他突然提问,观察他是否有智慧;交给他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是否讲信用;委托他财物,观察他是否清廉;告诉他危险的事情,观察他是否守节操;在他喝醉酒时,观察他是否不忘准则;让他混杂地相处,观察他是否失态。
通过上述方法的观察,一个人好与不好自然就被考察、分辨出来了。
学员10:这前面8条还好理解,最后一条“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不太懂。
徐卫东:你们应该知道关羽“秉烛达旦”的故事吧。曹操曾对关羽百般拉拢,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赠美女,馈金帛,赐名马,送锦袍,拜爵封侯,无所不用。然而关羽心恋刘备,坚如铁石,不为所动。最后,曹操就用“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这一狠招,故意让关公与两位嫂嫂共处一室,欲乱其上下、内外之礼。结果,关羽秉烛立于门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关羽经受住了“杂之以处”的考验,曹操对关羽愈加敬服了。所以,“杂之以处而观其色”,通俗地说,就是用男女混杂相处的办法,观察男子对待女色的态度。
学员11:要全面地认识一个人的确很困难,这些考察人的方法还挺有意思,可以借鉴。但我觉得要了解自己也并不容易,有的时候甚至比了解别人更困难!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如果能透彻地认知自己,就是聪明。人贵于自知之明。
徐卫东:确实,“知人”要“智”不容易,“自知”要“明”也不易。识人知己,可谓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务。《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告诉我们打仗要百战百胜,就得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如果只知己不知彼,或是只知彼不知己,那么胜败各占一半;如果不知己也不知彼,那么结果只有彻底失败!打仗是如此,现实中,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老子的智慧太丰富了,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等等,这些话给我们的现实生活以有益的启示,后面我们将结合古典四大名著再来感悟。
我们需要老子,我们也需要庄子。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就像尼采是西方哲人中的另类一样。遗憾的是,我们对庄子生平知之甚少。除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段记载外,就是《庄子》书中的几则故事。大家有知道的可以先来说说。
学员12:庄子,名周。约与孟子同时。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相当于现在一个保管员。他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住在穷街陋巷,靠打草鞋维持生活,饿得面黄肌瘦,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绳子绑在脚上。
学员13:庄子是楚庄王的后代,后因乱迁到宋国。他是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是《庄子》。据传,他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唐玄宗时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学员14:据说,有一天庄子在钓鱼,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去请他到楚国做宰相。结果庄子手拿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啊!”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活着吧!”他就这样隐居不仕,终老天年。这确实和孔子的人生态度很不一样。如果换作孔子有人请他去做宰相,不知会怎么开心呢,为什么庄子就不愿意做官?
徐卫东:听庄子的自白,我们差不多就可以听出他不愿出山为相的两大原因:一是做官有危险,二是做官不自由。值得注意的是,庄子游戏言辞背后的认真态度。庄子生活极为贫困,经常穷得揭不开锅,然而,物质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庄子低下高傲的头颅。他厌弃官场,蔑视权势,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庄子是个过于认真的书生,他的不合时宜在此,他的真正价值也在此。
《庄子》一书,可以说是庄子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暂人生的真实记录。他为此而构建的人生哲学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他认为,牛马生而四足,是天然而成的,而给牛鼻穿上孔,给马戴上笼头,就是违反自然的人为的行为。同理,庄子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符合自然的状态——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在这点上,庄子和大力提倡仁义道德的儒家截然不同。庄子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和戕害。
第二,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庄子并不关心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他考虑的只是保全个体生命不受伤害。为此,他主张摒除嗜欲,做到恬淡虚静,以保养精神,同时还采取“以无用为用”的生活态度。《逍遥游》中写有一次庄子和惠子辩论。惠子说,有这么一棵大树,主干臃肿不堪,小枝弯弯曲曲,对这种毫无用处的大树,过路的木匠看都不看一眼。庄子却反问:为何没用呢?你可以无所作为地在它旁边徘徊,逍遥自在地在它下面躺着休息,这棵树永远不会遭斧头的砍伐,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你们看,庄子的“出世”,其实是为了“避害”啊!
第三,追求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的实质就是摆脱各种局限,超越各种具体条件和现实关系,最终达到在精神上与至高无上的大道合一,从而体会到无所拘系的自由感。为此,庄子为人们设计了三条途径:安命、齐物、无己。
面对人生的穷达祸福,庄子主张采取“安命”的态度。这种一切听任命运安排的主张排除了任何主观的努力,使人在必然性面前无所作为。但它引导人们在明知灾祸不可抗拒的情况下采取泰然处之的态度,在遭遇不幸时主动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所谓齐物,就是否定和抹杀事物之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例如是非、美丑、大小、荣辱等。庄子首先从事物的相对性来否定它们的差别。他认为,事物的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而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条件和固定的观察角度与标准,其结论就会不同。庄子这些相对主义的观点显然有其荒谬的一面,但同时也启发人们打破一成不变的认识角度与价值标准,不要拘于世俗的成见。庄子还用万物的同一性来否定它们之间的差别。他认为世间万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又有着共同的总根源,这就是道。同时,万物又都统一于气,世间的一切包括人的生命都是气之聚散变化的结果。庄子实际上是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看作变化无穷、生生不已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的死亡只是具体的生命形式的结束,而构成这一生命形式的气又回到物质世界中,重新加入宇宙生命的无穷变化。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观点中,包含着对生命现象和万物变化的理性认识。它带来了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
要追求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最关键的是要“无己”。也就是心中没有自我,忘掉一切外物。只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进入“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王国,“无所待”者,无所恃也,即“逍遥游”。
学员15:说到“逍遥游”,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庄子在《逍遥游》中三次浓墨重彩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对大鹏显然是欣赏和赞美的,但是,大鹏鸟要凭借巨风和“天池”才能起飞和栖息,又是“有所待”的,是不自由的,并不符合庄子心中“逍遥”的标准。这不是很矛盾吗?我也觉得麻雀虽小,却比大鹏鸟自由自在多了。
(有学员点头附和)
徐卫东:确实不好理解庄子塑造的大鹏形象。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但是,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字里行间透着崇敬之情。或许庄子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对此,那些小麻雀之类,用它们有限的经验和渺小的眼界,又如何能够理解?甚至它们还神气活现地用丑陋可笑的行为去笑话别人的丑陋。很多时候,我们不就是自以为是又可怜可笑的小麻雀吗?
这种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语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熔为一炉,真是《庄子》散文独特的风格。与孟子散文中大量的喻体源于现实生活不同,庄子的比喻和寓言来自于他奇特丰富的想象。他笔下的世界,既是现实的、无情的,又是浪漫的、诗意的。你若要走进庄子描绘的这个世界,就必须抛弃固有的知识、经验、习俗等,完全解放思想,打破一切囿限,让自己也诗意起来。
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但他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曾使许多志士仁人在昏暗社会中,高情远志,不肯为三斗米折腰,保持了自己的节操,表现出高风亮节。他的“应时而变”的创新精神、“物无贵贱”的平等精神、追求“心和”的宽容精神、“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行”的淡泊名利精神等,对于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儒修身,道养性,佛净心。孔孟的儒家、老庄的道家以及外来的佛家,在后来的中国文化中形成三大哲学派别。它们之间有竞争也有融合,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哺育了中国人。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吴小云:国学文化培训,使我对国学的兴趣大增。古代的一个个大师似乎在我眼前呈现,让我想更深入地去了解他们。兴趣激发了,这才是最好的培训。
郭小玲:徐教授的讲座又一次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再一次关注《红楼梦》,再一次读《论语》、背《道德经》……徐教授对经典的解读让我对这些国学经典有了更新、更深入的认识。感谢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