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这13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朝,以《诗》《书》《易》《礼》(指《仪礼》)及《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朝把《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与《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唐文宗刻石经,除“九经”外,把《论语》《尔雅》《孝经》列入经部,宋朝又把《孟子》列入。至此,儒家的13部文献确立了它们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作《诗》或《诗三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诗》立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共105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共40篇。《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兴”是先言他物,再兴起联想。《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尚书》即“上古史书”的意思,主要记载了上古帝王有关政事和治国的言论,也保存了古代经济、地理及社会性质等方面的珍贵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世界古代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
自汉以来,《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是秦始皇焚书后由汉初经师所保存、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写定的,称为《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发现的用战国时文字写成的《古文尚书》,后失传。今存《尚书》58篇,除33篇为今古文《尚书》所共有,其余都是东晋人所伪造,断不可信。
《尚书》不但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的重要文献资料,而且是中国古代散文成形的标志。书中诰、训、谟、誓、命、典六种文体,实为我国古代早期散文的最早形态,为后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易》
我国古代一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简称《易》,司马迁把它列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
作为占筮之书,《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与“--”两个符号,“—”为阳,“--”为阴。用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组成八卦。此八卦又互相重叠,演成六十四卦。每卦包括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较简单,一般说明本卦的性质;爻辞是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说明此爻在本卦中的性质。卦辞与爻辞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进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的文字叫作传文,称为《易传》。《易传》共七种十篇:《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统称“十翼”,意谓《经》之羽翼。
《易经》产生于何时,《易传》为何人所作,至今仍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认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以解经。
《周礼》
《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其中还记载有田制、兵制、学制、刑法、祀典等,因此也可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著作。
《周礼》传说为周公所作,实则出于战国。全书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故本名《周官》,又称《周官经》。这六篇中冬官早佚,汉人补以《考工记》。《周礼》的主要内容是构想了我国古代的一个理想王国,其中闪烁着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
《仪礼》
《仪礼》原名《礼》,系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汉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晋人认为其所讲的并非礼的意义,而是具体的礼节形式,故称之为《仪礼》。
《仪礼》今本通行17篇,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包括国君、诸侯、卿、大夫、士)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各种礼节,以及其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历朝礼典的制定,大多以《仪礼》为重要依据,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
《仪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也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第一篇就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
《礼记》共20卷49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一书的编订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学名著,共30卷。旧说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故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实质上,《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它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多出17年。
《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典范。其文洋洋大观,无论叙事、写人、记言,都有不少新的成就。它的散文艺术已趋于成熟、完善,达到了它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史家之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公羊传》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
《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集权和“大一统”服务。《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穀梁传》
《穀梁传》亦称《春秋穀梁传》《穀梁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穀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
《穀梁传》着重宣扬儒家思想,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孔子死后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全书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书中所录,大都是简短的语言片段,文字简朴,意蕴深刻,有许多至理名言,是儒家经典著作。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孟子》
《孟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共有7篇传世,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文章以长于雄辩著称,文辞铺张扬厉,笔锋咄咄逼人。还善用比喻,语言流畅,寓意深刻,对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全书共分18章,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烦琐的规定,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孝经》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巨。
《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19篇。古人作《尔雅》,一方面在于“正名命物”;另一方面在于解释六义,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即用于解经。
《尔雅》的作者为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尔雅》初稿成于战国末年,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初有定稿。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