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历门”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西太平洋大学”,但至少有一点,它当时是一所加州政府认可的合法合规的大学。
如果说是为了一个自己所谓的梦想,或者一个面子,其实就是一种虚荣,总觉得我不应该成为我们留日同学中那么几个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同学之一。
第二大错误:没有给公众一个完整清晰的学历,因此造成误导
虽然我走进微软的时候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虽然博士学位给我的工作没有带来任何的优势,也没有因为拥有一个博士学位给我的简历增色,但是我没有给公众一个完整清晰的学历。
当我1997年回到国内后,在我所有的简历上都是这样写的:“分别在中国获得学士,日本获得硕士学位,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刻意把“西太平洋大学”隐去,给公众造成了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2004年的盛大网络招股说明书中,我第一次公开了我的“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历,也是唯一的一次。
我应该在回国时,就把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写进我的简历中,这样就不会给公众造成误导,更不会出现后来的“加州理工大学”博士的问题。
第三大错误:认错时机太晚,造成很多麻烦
“学历门”事件爆发后,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觉得很无辜,甚至是受害者。因为自己始终认为,自己没有在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说过自己是“加州理工大学”博士,也觉得“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是一个合法的学位。
其实问题就是我从开始就没有澄清我的真实学历,在学历问题上明显含糊和不透明造成的,各种误解、误读,责任在我。
如果我在“学历门”事件开始时就向大家致歉,说明我的错误所在,可能事件就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也不会给公众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
所以错误责任全部在我这里。
我的反思:危机应对方式
第一,从一开始我就对事件很反感和抵触,采取了一种消极的不理不睬的方式,而不是用积极和坦诚的态度去面对。作为一个受到很多关注的当事人,应该站出来面对这一切,无论是证实自己的学历,还是出来承认错误。躲避只会让事情复杂化,甚至让更多的人出现反感情绪。
第二,我觉得自己没有错误,这个想法也是一个问题。无论怎样,在大众心里,你没有公开你的真实学历,这就是一个错。
第三,其实中国人要求的就是一个态度,而我恰恰在态度问题上犯了大忌。如果我在第一时间有一个好态度,事态也许就不会这样发展下去了。
唐骏是个普通人
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走到今天,我已经很满足了。如果说我小有成就的话,那也是通过自己的勤奋,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一些运气获得的。回顾过去的人生职业经历,曾经有过的都已经过去,现在的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普通人就会有喜怒哀乐,普通人就可能会犯错误。我的普通是出身普通,我的普通也是天资普通,虽然也有过一些成就,那也是在普通人眼里的成就,过去了就还是一个普通人。
做个普通人,我过得会轻松一些,自由一些,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去添加。
但是普通的我还是有追求,有梦想,普通的我还是要去做不平凡的事。
唐骏的一百个感谢
过去的几年,我收到了很多温馨温暖的邮件、短信和网络留言,当然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我感谢大家……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人们,你们每句温暖的话,都给了我力量,给了我阳光,也许我不认识你们中的很多人,但是你们给予了我帮助和温暖,你们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回报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也感谢那些提出批评的人们,无论是善意还是别有用意的,你们让我回到了自我,知道如何更好地做好自己,做一个普通人。
更感谢那些用不同方式关注和支持我的人和机构,广东卫视在学历门爆发的一周后就邀请我作为评委参加广东卫视的直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学历门的两个月后播出我参加录制的创业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第一财经、《中国企业家》、《华夏时报》、《经理人》、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还有团中央学生部,和各高校、企业家组织等的各类演讲邀请,还有包括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媒体的微访谈等方式,我都记着,感谢着。
我也希望给大家带来正能量,每次我演讲,都觉得给听众带去了正能量。我告诉大家:“我们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因为只要你付出,你就会得到回报”;“我们的国家正在完善,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每个人做好自己,做到简单勤奋,你就会有机会”;“学会感恩,就是一种机遇”
我想改变职业经理人的地位
在新华都的五年,经历了人生的辉煌,也经历了波折,我逐渐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国的商业环境,以及中国的社会舆论。我也渐渐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地进行,于是在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我最终选择了放手。因为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我已经做到我可以做的,我努力了。
2012年,我萌发了离开新华都的念头,我在思考我职业生涯的下一站。虽然我可以再到另外一家民企工作,或者回归到外企人生,甚至也可以自己创业,或者像很多人那样成立一个自己的投资基金。但是这些都不是我的选择,因为我不想去做一件我已经经历过的事情,我也不喜欢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作为职业经理人,一个打工的,我还能做什么?还能有什么突破?我在思考。
我还是希望继续我的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路。国外的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拥有巨大的决策权,因为国外是CEO负责制,而中国是董事长责任制,所以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其实还是一个“老二”的角色,在很多问题上,还只能起辅助的作用。我想改变这样的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于是我想在港澳资讯股权上进行一些变化,让我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有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权,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
我开始和陈发树多次谈论这件事。按照传统逻辑,陈发树提出的方案是:可以给我小股东身份,经营权归以我为代表的管理层,但是公司还得归陈发树所有。但是,这种传统方案并不是我想要的。在我看来,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合同是合同,实际归实际。即使作为小股东的身份,我也不能对公司治理权有本质的改变。
于是我提出了我的想法,我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身份,也不是想要单纯的利益收入,我想和港澳资讯的管理层一起真正拥有这家公司,有自己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给陈发树讲比尔·盖茨的故事
为了改变陈发树原先的传统方案,我给陈发树讲了一个有关比尔·盖茨的故事:盖茨仅拥有微软7.1%的股份,但他是世界首富。然而世界上有很多的人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是并没有获得财富、成就和尊敬。所以说持有公司的100%或者7%股份,其实关系并不大,关键是大家如何去把公司做好。
而陈发树控股的港澳资讯,总资产只有几千万。如果让管理层控股,大家齐心协力或许可以将资产放大几倍,陈发树拥有的财富将远远大于做公司拥有者的收益。
当时我问陈发树:“你是想要10倍的资产,还是对港澳资讯的绝对控制权?”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陈发树很果断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当然是10倍的资产更重要。”
我成功说服了陈发树。于是就有了港澳资讯“MBO模式”(管理层收购)。
当然这也是陈发树对我的一种支持,他很厚道,因为这些财富的增值对他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最终,陈发树答应将港澳资讯的大部分股权,转让给以我为代表的港澳资讯管理层,这既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也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真正意义上决定公司决策的重要一步。我一定要把港澳资讯做好,当时我这样跟自己说。如何更好地去经营和管理它,是我面临的第一件事情,于是我提出了让港澳资讯MBO的计划方案。
中国商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MBO
什么是MBO?就是管理层收购。公司的管理者和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通过收购公司股份的方式最终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决策权。
作为职业经理人(很多人称为“替人专业打工”)的我,经历了外企的微软、上市公司的盛大和集团公司的新华都,似乎已经没有选择了,不会再有一个公司能让我再上一个台阶,但是我却很需要。现在,我选择了一个没有被选择过的模式——MBO模式,这是一种尝试,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在国外,通过资本运作进行MBO已是常态,这种模式让很多企业起死回生,因而受到国外企业的广泛欢迎。但是在中国企业历史上这还是前所未闻的,即使之前有被称为中国式MBO(低于10%的小股东身份)的公司,那其实也只是一种管理层持股模式。
我和港澳资讯管理层这次所执行的MBO,是和国外接轨的MBO大股东收购模式,我们管理层共同出资,收购了港澳资讯62%的股份,成为港澳资讯的控股股东,并拥有公司全部经营权。
这将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第一个MBO的成功案例,同时也将开拓一个全新的中国企业发展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意义深远,是资本力量的成功,获益的是原有股东——公司成功意味着持有股份的价值提升;也是管理团队的成功——管理团队通过借助资本力量和自己的付出获得了更多回报和激励。
这个MBO模式也改变了职业经理人在经营企业中的话语权。
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三道坎
有人说,唐骏离开新华都是为了自己当老板。我并不是老板,还是个打工的。只是我可以作更多的决策,而且这个决策很大层面上是由我和我领导的团队来做。虽然在港澳资讯,我不是一个大股东,我还是一个拥有着一部分股份的职业经理人,但是能让一个职业经理人拥有对一家公司这么高的决策权,目前在中国还是首例。我是在做一个小小的尝试,也可能是在做一个开拓性的工作,所以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
很多人通过各种的方式,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不断地跟我进行交流。特别是很多职业经理人,他们到了一家公司以后,长一点的做两年,短一点的六个月就离开了,就觉得真的是受不了了。
受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有几个方面的制约:第一,没有决策权。在中国,公司是董事长法人代表制,和国外的CEO制是不一样的,职业经理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辅助的角色。虽然说给你一个总裁或CEO的位置,但是其实几乎所有大的决定都是由董事长来决策的。
第二,没有自己的命运权,命运就是老板的一句话。如果哪一天老板看你不顺眼,明天就可以叫你离开,这就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现状。然而在国外的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情况?让我离开没问题,但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经济上要付出一大笔赔偿费,这就是国外的机制。
第三,最关键的是承诺不兑现。当初约定的条件得不到兑现。加入公司的工资、奖金、股票等最后全面兑现的情况不多。
这就是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面临的三道坎。我也面临过没有决策权的情况,但是我能调整我的心态。我把决策全部做好了,让陈天桥或者陈发树来作决定。我不一定要最后来签这个字,或者拍这个板,但是我会把情况告诉他,引导他来作这个决定。这个就是我在过去民营企业的九年当中所得出的一些经验和智慧。
我也面临过怎样处理好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这种问题,我的方式是不断地与他们保持沟通。沟通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消除,沟通可以让你更加明确老板的意愿。一个每天都和老板沟通的职业经理人,不太可能出现“立刻走人”的结果。
当我加入盛大、新华都的初期,周围的人都为我担心,万一他们的承诺得不到兑现怎么办?但是我更相信我自己的眼光,我必须要相信他们,认可他们。我做到了,他们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