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盟盛大,给中国媒体树立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形象。而这次加盟新华都,我立志给中国媒体树立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想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树立一个“榜样”。
转会新华都发布会
离开盛大的时候,我很平静,有一种完成使命的感觉。2008年4月15日在北京饭店,我以个人的名义邀请了全国的媒体朋友。他们都是曾经和我有过联系和交往的,其中有一些好几年前就认识了。邀请的每份邮件、每条短信、每个电话都是我亲力亲为的。我能叫得出他们很多人的名字,虽然很多人只采访过我一次。
我有很多的媒体朋友。在微软期间,我把我所有能说的都告诉记者,不能说的但要是他们问了我也会暗示他们,能让他们知道的都让他们知道了。我们活动到哪里,哪里就有媒体,员工大会、渠道大会,还有去井冈山等等,无不如此。“唐骏是最公开的、最坦诚的微软中国区总裁。”这样的评论让我和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信任的关系。
“无可奉告”让爆料式发布会落空
对于我的这次转会,各个媒体都在猜测我到底要去哪里,而我一直认为他们在我还未公布之前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在我的原计划中想把新闻发布会做成一种大爆料的形式。即使是和我关系很好的媒体朋友,我也没有透露半点消息。
相信当时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新华都,更不认识陈发树。新华都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不是遇到陈发树,可能我也不会知道。所以对于这场爆料式的发布会,我满怀期待。但是没想到,居然还是给媒体事先打听到了!
不得不佩服中国媒体的厉害,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打听到的。在发布会的前一天——4月14日,一个媒体记者居然打电话找到了新华都,询问了新华都的董秘:“听说唐骏要加盟新华都,是不是真的?”董秘的回答是“无可奉告”。
好了,就这一句“无可奉告”经过记者和编导们的各种猜想,马上变成了“唐骏加盟新华都的消息得到董事会秘书确认”的新闻。当我得知这条新闻的时候,感觉又失落又好笑。其实想想也就明白了,如果我不是加盟新华都,那么新华都肯定会直接否认,但是这一句“无可奉告”其实就是一种明示。
所以我将在4月14日宣布加盟新华都的“爆料”就这样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媒体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们的挖掘能力,还在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不管这件事情是否确定,就能先顺理成章地大肆炒作起来。
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对媒体永远要保持友好的态度,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昨晚我失眠了。”那天的开场白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有感情在里面。这次的发布会,在我看来,更像是朋友的聚会。
“早上我给最爱的女儿打了电话。女儿告诉我,爸爸永远是最好的,爸爸你不用担心,你已经是最好的了。”
“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是最努力的。”我用平缓的语速对在场的300多位媒体朋友说,“过去在微软和盛大,我都很幸运。我的职业生涯很完美。我感恩,我感谢,感谢盛大的四年,也感谢微软的十年。”
从微软到盛大,再从盛大到新华都,我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转变,都有点神秘和传奇。我一直坚持与别人不同,去做别人没有想到、更不敢做的事,我的人生是在挑战或者说是在冒险。这是我喜欢的。
这次我也有很多的选择,但我的直觉告诉我选择新华都。每次我的直觉都是对的,像加盟盛大时一样,我不在意选择之后是否会和原来的预期有偏差,因为我会努力去改变。选择很重要,选择怎么做更重要。
“今天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感谢你们和我一起见证这个时刻。”这是我的又一次开始,我的事业从这一天开始走向另外一个高度。
郭广昌的意外之选
我正式向媒体公开加盟新华都的消息之前,外界早就有了各种传闻,传得最多的是“唐骏或将加盟复星高科技集团”。这种子虚乌有的传闻给我带来了一点点小意外,或者说让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
那天,我的助理告诉我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打电话来找我。我感到有点惊讶,猜想他是不是打来电话要我澄清事实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给复星集团带来了一定的媒体关注度,也是好事。但是既然事情因我而起,如果他需要我来澄清,我也有这个义务。
“唐总,外面都在传你要加盟复星呢!”我说很抱歉,但他的回答让我相当意外。郭广昌说:“既然外面都传得沸沸扬扬了,要不来个以假成真?”虽然很意外,但是我还是很高兴,我对他的邀请表示感激。但是我早就已经答应了陈发树加盟新华都,所以我是不会再考虑其他公司的。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我没有说出来。
他让我再考虑下这种可能。最后我还是发了条短信给他:“感谢郭总的邀请,也感谢你们的认可。”
陈发树“被高调”
我加入新华都以后,原本低调的陈发树和新华都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7年在我刚认识陈发树的时候,我在百度上搜索过,以“陈发树”为关键字,检索出来的相关信息最多也就一百多条。从我加入新华都开始,他“被高调”了,到2009年时,百度上的相关信息已经有三百多万条。我为此感到很高兴,毕竟一个企业要想有更多的机遇,就需要先让更多的人认识、认可其企业家。
职业经理人应该是企业的“绿叶”,要把企业烘托出来,通过各种方法给企业带来机遇。
我还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搜索“陈发树”的同时,我也搜索了“陈天桥”,结果陈天桥也是三百多万条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在我加盟新华都的短短一年之内,陈发树的关注度已经快赶上了陈天桥。
后来我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想和新华都合作的意向,我们有了更多的机遇和选择。我知道,这里一定有我的一点作用,虽然还不能给新华都带来质的改变,但改变会慢慢出现,就像“蝴蝶效应”,所以我把这叫作“绿叶效应”。
唐骏效应:紫金矿业回归A股
很多人说,唐骏对股市的影响力都在华尔街,对中国A股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的上市方式很特殊,路演只是走形式而已,并不会吸引太多的投资者。
2008年4月25日,也就是在我举办加盟新华都新闻发布会的第10天,新华都作为第二大股东的紫金矿业在中国A股挂牌上市了。这天对于中国股市,对于新华都,对于紫金矿业,对于陈发树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上市当天,紫金矿业的发行价是每股7.13元,市盈率40倍左右,而当时整个A股的市盈率才20倍左右。而4月25日,紫金矿业以每股9.98元的价格高开,下午一路冲到了每股22元,当时散户们疯狂涌入,市盈率也超过100倍,直接导致了紫金矿业在盘中被临时停牌。中国股市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像个奇迹。最后收盘每股13.92元,涨幅为95.23%,A股对港股溢价达到104.7%。
这一天,紫金矿业成了一只传奇般的股票,刚上市就成为了火爆一时的红筹股。在我任职新华都期间,紫金矿业一直在热门股排行榜上高居着前五的位置。居然还有人把这称作是“唐骏效应”。
一只股票被关注了,它的流通量就会很大,流通量大小是衡量一只股票优质与否的重要参数。
当时的紫金矿业实在太火了,甚至有的媒体开始认为陈发树在这时候邀我加盟新华都,就是为了从紫金矿业上市中大捞一笔,而我在紫金矿业上市的前几天召开加盟新华都的新闻发布会也是一种炒作,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华都和陈发树的业界知名度,使得紫金矿业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青睐。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或许紫金矿业的火爆和我是有那么一点间接的关系,但是将发布会放在这个日子,我觉得是种缘分,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因为后来紫金矿业的火爆是谁都想不到的,就连我和陈发树都没有想到。
唐氏成功定义:不断挑战,超越自己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超越自我。什么是成功人士?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无论是在微软、盛大,还是在新华都,我都完成了我的承诺,都为企业作出了贡献,但是每一次都出乎大家意料地选择了功成身退。其实不管是在哪家公司,我都能够做得很好,但是让我每次都决定跳槽的原因是,我想挑战自己,勇于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
现今的职场上有些人虽然具有很多优秀的能力,却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这类人对工作中不时出现的一些困难,往往只会选择逃避,而不敢主动去面对。他们心里想着要保住工作,就要保住眼前所熟悉的一切。面对那些有一点难度的事情,还是不要接触比较好,否则有可能撞得头破血流,失去所有。正是这种消极的心态,使得他们无法超越自己,做出更大的成绩。
在我的眼中,成功就是“有追求、有理想、超越自我”。我一直在超越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成功就在于不断超越自我。我从微软到盛大,从盛大到新华都的每一步都是超越。成功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要找一个参照物,那就是自己。我这个人天生就不满足,我需要做更大的东西出来。
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我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是如何面对自己现有成绩的?自身不断前进的动力来自何处?我告诉她:“人都需要一个动力,生活需要一个动力,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动力,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什么?一定来自于自己,你一定要自己培养。我也有自己的原动力,就是不断地追求、超越自己,我还要继续努力。”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要有一个追求,这种追求让生活充满希望,让生活充满激情,让你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我希望通过我做的工作可以影响一些人。
想要取得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不断进步、不懈追求和不停努力。时代发展很快,前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由不得你有半点停息。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会源源不绝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去面对并接受新的挑战。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让自己尽量多地掌握新技术,从而适应不断变化中的新环境。
我们要具备积极进取的意识,要习惯自我更新、自我淘汰,而不是被别人替代、被别人淘汰。职场就是战场,到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敢于探索、敢于尝试。
有希望就会有失望,尝试也有失败的可能,但是不尝试就永远不会有收获,更不会有进步;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增加探索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成功才会慢慢浮出水面。
成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对于这些薄弱环节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更要取长补短。只有积极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弱项和不足,才能在职场晋升中赢得主动。
10亿元天价的转会合同
2007年10月10日,我从上海飞到了香港,住在香格里拉酒店。虽然之前我和陈发树之间有了互相的口头承诺,但是有关薪酬等具体的细节都没有详谈,因为我觉得陈发树是个厚道人,和他打交道只要有承诺就可以了,即使是互相口头的承诺。
那天下午,陈发树来到我的房间说:“我们之间也要有些文字性的条款吧?我们可以把具体的数字谈一谈。”
我说:“能和陈总一起合作就是缘分,至于说具体的数字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你说多少就多少。”
陈发树就给了我一个基本的数字,股权的数字,我点头表示认同,说:“谢谢董事长的认可,我很满意。”
“那你去起草一份合同,然后我们今天就签字作为最终协议吧!”
于是我到商务中心立刻起草了我和新华都之间的合同,不到一页的合同,比盛大的合同还要简单(盛大的合同像律师起草的,而我和新华都的合同是我自己起草的)。当我把合同交给陈发树的时候,他几乎没有看就在上面签字了。于是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同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中国首个“Signing Bonus”成功案例
Signing Bonus,中文意思是职业经理人转会费制度,指签约之后这笔钱(或干股)就归属职业经理人,而没有时间与业绩的限制。Signing Bonus最早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硅谷,当时IT还是新兴产业,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都在传统行业,所以为了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IT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采取了这种方式。
我加盟盛大,给中国媒体树立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形象。而这次加盟新华都,我立志给中国媒体树立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想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树立一个“榜样”。
在当时,大家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渐渐有了自己一定的地位,但是很多中国职业经理人在跳槽时面临着没有转会费的尴尬。要知道当时在微软,几乎普通的工程师加盟也会有1万美金的“转会费”。
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很多优秀职业经理人的尴尬。受伤的总是职业经理人,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候让职业经理人离开。有些职业经理人离开后又找到一个新平台继续奋斗,有些则从此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