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5600000046

第46章 天堑难阻思乡泪(2)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也在暗中进行,台湾一香港一大陆这条贸易路线,自1980年起,一直是台湾新闻界竟相报道的热门话题。据台报统计:从台湾经由香港转口到大陆的商品总值:1980年为12.05亿港币,1981年21.82亿港币,1982年12.63亿港币,1983年12.26亿港币,1984年33.27亿港币,1985年头11个月就高达70亿港币,约占出口总额的8%。:赶宗的转口贸易使港商和在港的外国人发了横财。有鉴于此,许多台商纷纷进言要求当局不要干涉与大陆直接贸易。就台湾经济的实际状况看,经济的高速增长曾是蒋氏父子在台统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台湾经济中外资较多,资源缺乏,且以加工出口为主,因此,它在资本、技术、原料、市场等方面,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有极大的依赖性。受西方经济震荡与国际市场变化的冲击,台湾经济在70年代已处于停滞与不稳定状态。这种情况表明:台湾工商界要在海外进一步拓展投资市场的困难越来越大,而大陆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和商品市场。台湾可以将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及过剩的资金弥补大陆这些方面的不足;大陆则可以作为台湾经济的强大后盾,给台湾提供充足的原料与广阔的市场。同时,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外资,也使台湾工商界看到在大陆拓展投资市场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大陆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对台商与大陆交易给以极优厚的条件,如由台湾进口的货品都全部免税。另一方面又在香港开出直接贸易的允诺。对于此举,台湾当局明确表示:间接贸易可以,直接贸易不准。1985年4月28日,台湾“经济部长”李达海公开表示当局不会干涉间接贸易,但如果明知货物转往大陆,且与厂商勾结,查有实据者,则另当别论。7月4日,台湾“新闻局长”张京育公开宣布:当局对直接通商行为,一律严禁,违者“依法”交办。然而禁者自禁,交易者自交易,台湾渔船不但继续与大陆渔船大搞海上直接的物物交易,甚至还进展到停泊大陆港口汲取淡水、同桌吃饭的地步。两岸经贸交流的现状迫使台湾当局必须调整其“大陆政策”,有限度地实施“开放政策”。

再以通邮而论,台湾当局坚决反对。1982年6月,台湾当局向各级国民党党部下发了《为什么不可与大陆上的亲友通信》的指令。指令提出7条不得通邮的理由:

(1)通邮的结果是中共可以找出大陆上和台湾有关系的人,进而利用这些人向我们“统战”。“我们难道忍心看大陆上的亲友被打成反革命家属。”

(2)有一天和我们通过信的大陆亲友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家属”。

(3)大陆上没有通信自由,所能写的都是违心假话,这样的通信没有意义。

(4)通邮是大陆吸收外汇的“统战花招”,企图扰乱我们的幸福安宁。

(5)会发生诸如分遗产、重婚罪等问题。

(6)寄钱回大陆,由于大陆亲友并不能动用,将来会被捐出来,徒然增加他们的痛苦。

(7)会造成“通邮假象”,混淆国际视听;同时也给予中共向台湾“挑拨分化”、“思想污染”的机会。

透视上述7项理由,事实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台湾当局为了政局稳定,泯灭亲情,大小事务都以“防御性的阴谋理论”观点来看待,而民间则希望尽快通邮,特别是国民党老兵。台湾军方为禁止通邮曾制定“国军官兵践履反情报责任实施奖励规定”,提出“检举官兵与‘匪区’通信经查属实者,奖给新台币1000元至3000元”。上述规定在台湾老百姓与老兵眼中,不过是一个“随意的行政命令”,通信依旧通过各种渠道秘密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省政府”社会处于1987年3月21日向县市政府及省管事业单位称:“在台湾的人,接到大陆的父母丧亡音讯后,依‘劳动基准法’,得向事业单位请假自行举行家祭。但是,请假必须依据来自台湾域外地区的电信证明。”这件公文看起来是有关丧假的小事,其实却是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等于默许了通邮的合法性。

尽管蒋经国在两岸关系上坚持“三不政策”的立场没有改变,但两岸交流与通邮的现状,迫使他必须改弦更张,才能稳定台湾社会。

其二,民进党挑战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与台湾社会各界抨击“三不政策”,迫使蒋经国在其临终之前调整“大陆政策”。

1987年2月,民进党为扩大其在海内外的影响首次赴美活动。民进党在访美期间,首次提出将在台湾及海外发起返乡省亲运动。

众所周知,民进党后来成为“台独党”,其成员几乎都是台籍人,为什么在成立之初发起返乡省亲运动呢?深入研究民进党推动返乡探亲运动,可以发现他的主要意图是:反对国民党的现行独裁统治,试图通过返乡省亲运动争取岛内民众和海外华人的支持。此项结论是从民进党关于此一运动的纲领及行动及做法中得出的。

3月2日,民进党中常会授权,推动返乡探亲运动。专案小组由尤清、康宁祥、洪奇昌、游锡坤、邱义仁5人组成,以拟定审查计划草案及执行办法。与此同时,民进党的骨干之一许国泰于3月1日在台湾新竹宣布,他将带头发起关心大陆在台同胞及海外台湾人返乡运动,呼吁有返乡意愿者到岛内各地民进党服务处登记。

民进党锁定返乡省亲运动的主要对象有以下4种人:

(1)1949年前后随国民党当局去台的大陆籍人士,这类人约200万人。

(2)1945年至1949年被征兵或因谋生而赴大陆的台湾人,这类人约3万人。

(3)40年来赴海外留学、谋生,但因政治原因而遭国民党当局禁止入境的台湾省籍人士,这些人仅在美国就超过1.4万人。

(4)台湾的原住民,因国民党当局的山禁政策不易返乡或人山者,这种人约30万人。

民进党返乡省亲专案小组确定指导原则是:“人权至上,不分党派,人道为先,亲情第一。”同时还决定开展17项有关返乡省亲的活动,从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其一,做宣传发动工作。如散发传单、举办说明会和义卖等活动,搜集和公布寻亲启事,办理返乡省亲意愿登记等。

其二,向国民党当局呼吁解除返乡探亲限制。如提出质询和“法案”,邀请国民党当局要员参加公听会和辩论,以及向国民党当局有关部门请愿等。

其三,与外国红十字会和人权组织联络,请求协助等。

几个月之中,民进党先后举办了说明会、公听会、座谈会、民意调查、签名及质询等一系列活动。其中比较突出的有:

一是在岛内举办说明会。如3月28日晚在台北“幸安国小’’举行的返乡省亲运动第一场说明会,参加者近2000人。说明会由长期离乡者倾诉望乡思乡之愁苦外,还有介绍寻亲启事和为返乡省亲运动募捐等活动。

二是在“民意机构”提出质询。首先是“立法委员”许荣淑:于3月2日提出书面质询,她说:过去执政党一再假借中共会利用亲情,设下陷阱对我进行“统战”,为“免国人误人中共统战圈套”,乃禁止在台湾的大陆籍人士前往大陆探亲,禁止与大陆亲人通讯。这种做法,固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但却不合乎人性。

许荣淑强调:因时转势移,目前海峡两岸的大陆籍同胞,早已经由各种管道取得联系,有的更经由海外直接返回大陆省亲,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所谓禁止“三通”,已形同虚设。许表示:与其逆势,不如顺势。因此许建议:国民党对“大陆政策”宜作适度转变,有限开放大陆籍人士回大陆省亲,这不但合乎天伦与亲情,也是在台大陆各省籍人士的共同愿望。

4月初,许国泰在“立法院”质询时,将炮口对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认为国民党当局抓住“戡乱时期”不放,就是要在台长期实行独裁统治,推进返乡省亲运动,旨在使国民党独裁统治打开一个缺口。5月份,13名民进党“立委”联合进行书面质询,要求国民党当局秉持人道主义和人权原则,解除有关返乡探亲限制。5月20日,15名“非执政党籍省议员”(大多数为民进党人)联署提案,建议台湾“省政府”普查外省籍民众返乡省亲之意愿和台湾省籍流落大陆的人数及名单,以协助离散同胞返乡省亲,完成祭扫祖坟的心愿。

当国民党欲准备开放大陆探亲之际,民进党又于9月23日拟定了该党“大陆政策”基本方案。该方案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该党“大陆政策”的基本点。基本点强调两项立场:一是“整个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国,并非中国共产党拥有的,也不等于中共,其主体应该是居住其上大陆同胞”;二是“台湾为台湾全体住民之台湾,并不是国民党的私产,国民党也不等于台湾,而台湾的主体则是台湾全体住民”。

)第二部分:该党“大陆政策”原则,其内容是人道、平等、和平与自决。

第三部分:该党“大陆政策”策略,民进党主张,国民党目前“三不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实施“三要原则”,即要谈判、要接触、要妥协。

第四部分:该党“大陆政策”施行阶段,即分三阶段:一是交流竟赛阶段,它须解决的是所有非政治性的议题,包括经济、学术、体育、比赛、观光、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预计在5—10年内完成;二是协商谈判阶段,它要解决政治层次上的问题;三是人民自决阶段,“自决的结果可能统一,也可能是独立,其结果完全遵照台湾住民自己的选择”。

由上可见,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既有反对国民党的色彩,要求两岸接触谈判,如以“三要原则”对抗国民党的“三不政策”,又有分离色彩的“台湾住民自决”的主张。

返乡省亲运动的持续发展,使两岸探亲问题成为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台湾各界人士及一般民众认为,国民党当局“近40年来的大陆政策一直未能改弦更张”,以致“实行至今,无论在情、理、‘法’各方面均有其矛盾不合理之处,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也有人认为,台湾今日社会问题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妥善处理与大陆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线索,首在改变‘三不政策”’。因此,台湾民众强烈要求蒋经国正视现实,寻求两岸关系的共同点,在两岸关系上采取突破性的做法。

上述形势表明:“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在民进党的挑战与岛内舆论巨大压力下,促使蒋经国提前将开放两岸民众探亲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其三,台湾《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

解除“戒严”后,当台湾各界对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议论纷纷之际,《自立晚报》社社长吴丰山毅然决定派记者李永得与徐璐二人抢先进入大陆采访。《自立晚报》的行动,给变数剧繁的台湾社会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自立晚报》何以敢开新闻禁令之先拔得头筹?它给国民党决策机构带来怎样的震撼呢?据港报载:1987年7—8月间,随着解除“戒严”、“党禁”开放,岛内政治气氛十分活跃。新闻界不惜重金收罗人才,扩充设备,试图在开放“报禁”之前,稳住自己的阵脚以立足于竟争之林。而几十年来在国民党控制下,岛内新闻界对大陆的报道却一片空白,形成了新闻的盲点,任由当局文宣部门输送歪曲的大陆新闻。在当局传出将开放大陆探亲的讯号后,多家报纸计划派记者赴大陆采访。《联合报》与《中国时报》两大报系,早就收集资料,一旦条件成熟即成行,只因两报老板均为国民党中常委,不敢贸然行动。

正当各路人马都在观望等待之际,《自立晚报》断然决定冲开“报禁”抢头筹。9月11日,吴丰山派李永得、徐璐悄悄赴日本,翌日立即宣布该报已派记者赴大陆进行民间采访。由于事前保密工作做得好,消息一披露,主管当局大吃一惊,更使那些早已调兵遣将、筹划一旦宣布开放探亲即率先进入大陆的报社,无不深感痛失良机。《自立晚报》乘胜进击,利用自己版面大肆渲染,一时间使它在海内外知名度骤升,订户急增。

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与“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于9月11日吴丰山宣布《自立晚报》派记者赴大陆采访当日,分别援用“国家安全法”第十三条与“大众传播事业派遣人员出国、采访审核办法”,要求《自立晚报》社迅即阻止李、徐二人前往大陆。但《自立晚报》总编辑陈国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有召回记者的计划。第二天,该报社社长吴丰山在接受合众国际社记者访问时称,他绝不会召回两位首次以台湾记者身份前往大陆采访的记者。吴甚至称:“至多二年内不得再出境吧,这些结果我们早已估计在内了。”12日,《自立晚报》刊出了《不会召回两名记者,宁愿受罚突破禁令》的醒目标题。对此,台湾一位“政府高级官员”通过中央社发布消息说:此事“非常不当”,“‘政府’绝对‘依法’处理”。同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何必急抢滩》为题发表评论。13日,“新闻局长”邵玉铭称:“新闻局”“依法”指示《自立晚报》停止派记者进入大陆采访之立场,没有任何改变。当晚,台湾亚东关系协会东京办事处负责人前往李永得在日下榻处劝阻。

李永得、徐璐二人于11日抵东京后直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接待他们的是专门负责台胞签证的二等秘书马连印和一位职员。据李、徐二人后来回忆称:当我们将意图告诉马时,马略露为难之色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情况非常特殊,我们要和国内的领导同志联系才能作决定。”他又说:“如果你们是以探亲旅游的名义申请入境,我现在就可以发签证给你。”但我们仍然坚持在他给我们的“台胞探亲旅游入境申请表”上写下记者的身份和采访的目的。经过32小时的联系,马连印通知我们:“你们的事已获得国内的批准,而且是非常热烈的欢迎。”

9月15日凌晨1时10分,李永德、徐璐乘中国民航客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开始了历史性的大陆之行。李、徐二人称这次大陆行是“为了促进台湾人今后访问大陆”。台湾将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他们有责任对大陆的现状和接待情况进行采访,以便台湾人在访问大陆前有个思想准备。他们称《自立晚报》的方针“是排除大陆和台湾当局的干涉”。他们曾向大陆要求有“绝对的采访自由”,“这一要求基本上受到尊重”。他们对与中国新闻社的合作感到满意。经过13天的自由采访,李、徐二人于9月27日结束大陆行返抵台湾。

针对《自立晚报》派记者赴大陆采访一事,官方与媒体反应相差甚远。在9月16日国民党中常会上,《联合报》董事长王惕吾强烈指责《自立晚报》,主张“依法”处理。中央社董事长曹圣菜附和王的说法,要求“严办”。《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则强调对此事“应站在民主前途和‘国家’利害的基础上”,“依法”处理,“个别事件要个别处理,不能因个别事件而阻碍民主政策大方向的脚步”。

在台湾“立法院”,多位“立委”认为此次采访“并无不当”,要求当局“不必反应过度”,“以免伤害新闻自由和影响国际形象”。但也有部分国民党籍“立委”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此举“有损‘政府’形象”。

同类推荐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纳赛尔

    1918年1月15日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本书真实再现了皇太子的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的最高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女帝攻略手札

    傲娇女帝攻略手札

    苏瑶沧生在皇宫,长了十七载春秋,却从未见过如此无赖之人。涉险救他,他一个翻身将她推倒,眼里还满是杀意;瞪眼骂他,他却含情脉脉地望着她,还一脸无辜样。本欲将冷漠进行到底的苏瑶沧,却意外暴露了自己的路痴属性。得,这下可好,被人牵得死死的了。且看这来自现代的潇洒哥裴某,如何步步为赢,打拼人生事业,俘获女帝芳心,走上人生巅峰!
  • 未来之争:热烈追踪

    未来之争:热烈追踪

    星际海盗范亭一因为一个小过错惹上卞雨晨这个大麻烦。他们在地球展开了一场猫与老鼠的追捕。同时,此故事更是未来之争重要人物范亭一的前传。
  • 爱沉溺

    爱沉溺

    他是一味沉溺,却永远不会醒悟,原来,自己可以完全的拥有她,如若遗憾,不求辛苦。
  • 动漫世界冒险纪

    动漫世界冒险纪

    我有座房子里面有无数扇门。和无数的故事。(虽说是动漫但不是会有其它影视交叉起来)刀剑神域→暗杀教室→星球大战7
  • 我的武学制作器

    我的武学制作器

    叶坤穿越在了一个武道世界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武学早已被垄断。没有渠道获得武功,在这个强人不断,异兽不绝的世界里,就等于将性命交付在别人手上。还好的是,穿越重生自带系统,能够获取武学碎片,制作武学。既然穿越重活,就要活得精彩!
  • 我穿成了千金恶毒女配

    我穿成了千金恶毒女配

    云音正在看小说的时候,因看的时候看到女配无敌的作之后,一下怒急攻心,两眼一昏的穿到这本书里。
  • 魔道机械师

    魔道机械师

    热兵器vs冷兵器物理化学双系博士生穿越到冷兵器魔法异世界,变成了小魔王。然后呢发生了什么?慢慢往下看吧ps:收藏增加、推荐票增加,视情况增加一更
  • 苦情王子薛之谦与他的乱世情缘

    苦情王子薛之谦与他的乱世情缘

    [新书《乱世:薛之谦的婚后生活》已发布]〖女主接近傻白甜,不喜勿进!〗“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绝不缺席!”“你是我女朋友,你说我管不管?”“你是我放在心尖的人,你说我宠不宠?”“我要让别人知道你是我的女人。”“让我陪你走接下来的山高水长,一直到天荒地老。”…他一次又一次霸道且又真挚的对她许下玩笑般的话,却成了他要花一辈子时间去兑现的诺言。薛之谦把她搂在怀里,眼底尽是宠溺,“小笨蛋呐,你说有一天我老了你还会像现在这样爱我吗?”韩菲儿对着他傻傻的笑:“那我老了,你还爱我吗?”
  • 不可逆转

    不可逆转

    这里没有主角,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在别人的故事里当配角。这里没有你凭借主观就可以成功的事项,一切都是注定的,有的人在改变,有的人在接受,命运只能给你光明或者黑暗,它会安排给你光明,但如果你坚持背离,收获的不会是更加光明。神给了人类潘多拉的希望,却将钥匙锁在了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