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具备良好的交际心理,能够使语言技巧得以充分发挥,交际才能得以充分施展。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只有走出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心理误区,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顺畅无阻。
走出自卑的阴影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要知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心理素质是影响我们内在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而有利于人际交往成功的心态是自信、宽容、诚信、自尊等,其中自信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素质。反之,自卑、狭隘,这种心理会影响埋没人的魅力和能力。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人的痛苦体验。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因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另外,人在不自信的时候,就会觉得所有的事物都对自己够成一种威胁。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自卑心理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表现为孤僻。这种人往往躲避退缩,封闭自己。另一种则以极端自尊心的形式来表现。过度的自尊其实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这种人比较敏感,防卫心理比较强。第三种类型则是自暴自弃。
还有一些人则专门体现在交际场合中的不自信。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根源仍旧是某一个心理角落的不自信。如果我们能克服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交际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自卑心理大多来源于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其实,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往往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最后达不到这种假定的标准之后,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人长期处于这种抑郁和自责的状态,就会在人前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最后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但是,陷入自卑深渊的人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摆正心态,一点点的自卑也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最终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要知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以下是人际关系学家提供给自卑者的自救方法,它能够让自卑者在交际场合中迅速摆脱自卑,提升自信。
1.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就有助于心境的调整。因此,将走路速度加快,使步伐变得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就会心境明朗,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突出自己,勇往直前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类交际场合里,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这种后座心理其实就是自卑感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上人前。其实坐在前排才能显示出你良好的自信心。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勇气,就是你战胜自卑的最佳良药。
4.当众发言,提升自我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通过这种锻炼,有许多原本木讷或口吃的人,都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克服社交恐惧症
平时要鼓励自己走出去,走到人际交往的公众场合去,适时锻炼自己适应群体生活。这样,藏在贝壳里的沙粒也会磨成美丽的珍珠。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每时每刻人们都需要面对崭新的面孔,交际也因此显得空前重要。然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听到“社交恐惧症”这样一个词汇,并且受到它不同程度的威胁。
恐惧症是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恐惧症患者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怖感,以至于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环境,因为他害怕自己无法逃脱。而社交恐惧症就是对社会交际产生的一种恐惧感。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及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和难堪。甚至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也俗称“见人恐惧症”,是各类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惧症病人的一半左右。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因此,有些人误把自己在社交场合的不协调行为与惧怕行为等同为社交恐惧症,这是错误的观点。一般人在社交场合所表现的恐惧其实都源自于人们害怕失败、防于戒备的恐惧心理。
面对新面孔或公众场合,人们都会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这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然而也万不可盲目把自己列为社交恐惧症范畴。这种对社交的恐惧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消除的。
社交恐惧来源于内心的自卑感。要克服社会交际恐惧,首先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会交往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社会交往恐惧主要是由一种“怕”的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这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克服,逐步培养起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觉得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会交往心理和手段的。
恐惧不是与生俱来的。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位化学老师说要进行一种气味传播速度和嗅觉灵敏度的测试,他把瓶中的有色液体倒在讲台上,随后,捂着鼻子躲开了,很快,学生中很多人特别是前排的同学说闻到了恶臭味,实际上瓶中装的只是加了颜料的清水,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臭味的人都是接受了心理暗示。其实,每个人都有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的能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颗勇敢自信的种子,也许它还在冬眠,所以,可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将它唤醒。比如,在镜子前或在心里默念:“我能行,我会越来越好的。”试试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恐惧的相对面是勇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过分的保护起来,就会失掉与人交往的勇气。因此,平时要鼓励自己走出去,走到人际交往的公众场合去,适时锻炼自己适应群体生活。这样,藏在贝壳里的沙粒也会磨成美丽的珍珠。
走出猜忌的阴霾
猜忌成癖的人,常常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
猜忌,就是不信任,没有根据或者以选择性的根据,对他人进行恶意猜测。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爱情、友情乃至亲情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具有多疑、猜忌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他们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常常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他们善于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忌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
猜忌型社交最主要的潜规则就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以诚相待是最大的忌讳。试想,人们如果都用重重盔甲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才进入各种交往,那么彼此间都会怀着一种猜忌的心态来和对方交往。这样的交际最终会因毫无意义,不欢而散。
况且,猜忌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就不会轻易消除。最糟糕的是猜忌本身滋生猜忌,猜忌具有纵向的递增层累性与横向的放大和衍生效应,并且对信任具有严重破坏力。猜忌者与信任者之间,无论哪种社会关系的交往,只要信任者缺乏强大的心灵力量和理性精神来改变猜忌者的思维惯性,那么最后的结果一般是无法建立任何信任关系。即使信任者最初的时候可以忍受猜忌者的猜忌,也不可能单方保持长期的忍耐,只要猜忌者不改变猜忌的习惯,那么信任就绝无可能建立。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猜忌者很难建立信任型交往,最多只能建立功利型交往。而这种交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脆弱,一遇风吹草动,它就会土崩瓦解。
猜忌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生活的破坏者,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一切社会领域的破坏者。任何一个对生活本身有着美好向往的人,都必须在这八卦炉里剔除猜忌,修炼成具有信任能力的人。猜忌源自人心,只要每个人将真诚、信任摆放于猜忌之上,就能获得彼此的信任。
猜忌是可以去除的。在猜忌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可以凭借良好的端正的心理素质,奋力突围。也许你周遭身处猜忌的深渊,也许猜忌者的想象十分丰富,不管猜忌者的目的是出于自我保护还是恶意攻击,想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与真诚的人,都应该以信任的姿态面对它,接受它。这样当猜忌发生时,人们才有力量与信心去化解它,即使无法化解也可以远离它。深信这种面对猜忌依然从容不迫、我自岿然不动的心态,足以使你获得一份信任的人际关系。
信任至上并愿望取得他人信任的人,必须坚持一种信念:宁可天下人忌我,不可我忌天下人;宁可因天下人忌我而被误解,也不可因我忌天下人而冤枉人。我们可以不接受猜忌,但不必把自己也变得猜忌;可以先信任,再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信任;不可以先猜忌,再根据后续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猜忌;作为群居生活的人类中一员,对他人的美好假定,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
种植什么,收获什么。信任者收获信任,得不到猜忌者的信任,可以收获信任者的信任;猜忌者从信任者那里收获失望、沉默和终结,从猜忌者那里收获猜忌。给他人一份信任的机会,也是在给自己一份信任的机会。
逆反心理不要有
有些人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这就是一种不健全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言行、观点和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及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同时,这种逆反心理时常会出现在自己或对方的态度及言行中。它一般是基于维护自身尊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不当的言行表达。比如,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有些人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这就是一种不健全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使人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只图自己爽快,常常对方产生反感和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