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3000000009

第9章 跨入艺术殿堂(2)

4.喜剧表演天赋

专修班单人小品的学习和表演很快进入到多人小品,意指两个人以上的小品。多人小品与单人小品的不同点在于,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容纳两人以上的故事情节,而在创作情节的过程中,对学员们相互间的交流适应,共同演绎人物性格以及艺术构思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在专家卡赞斯基的指导下,于洋构思并和大家一起出演了不少小品。对于这些多人小品,于洋不但适应比较快,而且他还认识到,专家的这种大浪淘沙式的排练大量小品,非常锻炼学员的独创能力,倘若一个学员能够想出和表演50到100多个同一内容却不同表现的小品,那么最后留在舞台上的,一定是最好的。

虽然有些学员认为这种小品练习是浪费时间,但于洋却比较认同,他认为演员应该有灵性,有想象力,就是俗话说的灵气。就象铃铛,清风吹过就会发出铃声,也应该象钢琴的琴键一样,手指轻弹旋律即响。

这个时期,于洋创作和演出的小品《苹果》、《拔牙》、《父与子》、《茶馆》等都受到了专家的称赞,而他的单人小品《炼钢》更是每次都是外宾观摩的“保留节目”。在这些小品的构思和演出的过程中,于洋不仅发挥出了充分的想象力,更显露出他具有的喜剧表演天赋。

这其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代表作品即是《拔牙》和《父与子》。《拔牙》是于洋亲自构思设计并主演的多人小品,主要表现的是,于洋饰演的牙医为一个牙疼的老人拔牙,费了很大力气却把好牙拔下来的故事。由于构思巧妙,所以无论是医生手拿如斧子般大的手术钳走向病人,还是病人害怕不肯撒开捂着腮帮子的手以及医生助理和病人的儿子使劲按住病人的手,医生挥起大钳子夹住病人的牙玩命摇晃,一直到助手帮忙四只手上下左右转着圈用力拔掉牙时才发现拔错了等,这一连串的表演虽夸张,但情节简单而滑稽,不失为一部具有浓厚喜剧味道的小品。

《父与子》则表现了3个各怀心事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前如何图谋父亲财产,丑态百出的情景。于洋在小品中表演的儿子同样生动形象,获得好评。在这两部讽刺小品中,于洋的表演不仅获得了成功,更让人们看到他天生具有的喜剧表演天赋。

一年专修班的学业即将结束时,于洋光荣地再次成为预备党员。自从憾失第一次预备党员资格后,几年来于洋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政治思想日趋成熟。当年那个“猛冲猛打”、“无比英勇”的愣头青年已经成长为新中国的一名积极向上、有才华的青年演员。

5.舞台上的反派角色

一转眼,于洋和杨静已是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的二年级学生。这时他们的专业科目又增加了排练中外名剧片段的内容。这是学员们的表演迈向又一个台阶的开始。

专家在排练中首先给学员的思路指出两个方向,即了解全剧和寻找自己扮演人物的动作要追求什么。这样的思路,也就是日后演员们在拍电影做案头工作时所要寻找的人物的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的问题。

在教学方面,卡赞斯基则采取了他一贯的启发式方法。比如他从不直接教给学员应该怎样做,而是在很细致地讲完戏后,充分发挥学员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只在关键部分进行点拨。他也从不做示范动作,只是引导学生做正确的选择。有的时候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台词甚至可以让学员们做几十遍,直到找对了,他才说:“你才明白你在做什么。”

很显然,卡赞斯基的这种教学几乎是一种磨难的训练,但却让学员们的表演水平大大提高,于洋更是把专家的这一段教学铭记在心中。

于洋选择的第一部名剧片段是莎士比亚的名著《奥赛罗》。和以往一贯充满阳光、英俊潇洒的角色截然不同的是,这一次专家挑选于洋出演《奥赛罗》中直接导致奥赛罗杀妻的罪魁祸首、阴险狡诈的埃格。虽然这是专家看中了于洋表演水平的潜力,但对于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洋不仅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角色,而且充满阴谋与邪恶的埃格更是和自己一向真情质朴的正面形象不符。他不但要分析埃格为什么是个坏人,还要深究奥赛罗杀妻的内在动机。因此,出演埃格这一角色,于洋下了很大的工夫。而这样做,则正符合了专家的教学目的,即了解全剧和寻找自己扮演的人物的动作要追求什么,同时也解开了人物的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的问题。

于洋在《奥赛罗》片段中的表演更让专家相信于洋潜在的表演力,于是在莎士比亚的另一部喜剧名著《第十二夜》片段中,又分给于洋出演陶拜爵士,这个角色虽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仍是一个和于洋的外在形象与曾经扮演的角色都相差甚远的舞台形象。

专家在排练中仍然使用小品引路的方法,要求每位学员先设计自己的出场动作。于洋为陶拜的出场设计了十几个动作,有管家背着陶拜出场的,也有醉醺醺踉跄而来的。总之,仅仅为了一个陶拜出场的动作,于洋就绞尽了脑汁,用尽了各种方法。

而专家对于学员设计的动作如果不满意,只是简单的否定,不会直接告诉你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或者是对你提出很具体的问题,这是为了鼓励学员开动脑筋,发挥主动创作精神。比如于洋设计的陶拜醉醺醺出场的动作,上场前于洋还真喝了点酒,为的是找到感觉动作更逼真。想不到专家为此对于洋开始提问,比如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喝的是红酒还是白酒?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把于洋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一直到最后,于洋唱着歌,又蹦又跳地出了场,专家终于说:“这才是最适合人物性格的出场动作。”

此后于洋还在话剧舞台饰演过《仇敌》中的农场主扎哈尔,《林冲夜奔》中的陆迁等。这些不同角色的创作,不仅让于洋很快提高了表演水平,也更拓宽了他的戏路。特别是对于洋逐渐形成的激情豪迈、大开大阖的表演风格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这一时期在话剧舞台显露锋芒的于洋,喜剧角色和反派角色样样都胜任,可说是表演功力强,戏路宽广。然而或许是于洋天生朝气俊朗的外在形象太深入人心,他在日后电影表演的道路上,塑造的银幕角色全都是正面的英雄形象。这也使得于洋游刃有余地创作喜剧角色和反派角色的才艺始终没能在电影胶片上得以展示,对于一个中国电影艺术家来说,这也许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了。

6.难忘的毕业大戏

很快到了1957年,这一年专修班学员们即将毕业,北京电影学院和专家决定,排练两部戏剧名作,作为学员们的毕业汇报演出剧目,在首都公演。检验学员们两年来学习成果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专家卡赞斯基根据学员们在前一段排练名作片段练习时对各个剧目的熟悉情况,最后选定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和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的《仇敌》。挑选这两部戏的原因,是卡赞斯基认为,除了在名作片段排练中学员们吃的较透以外,主要还是两部剧各自的不同特色。《第十二夜》是表现14世纪英国宫廷生活的著名喜剧,而且原来就在广场演出,这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演出时做不同的处理,也给创作人员留有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余地。

而《仇敌》则是一部正剧,它展现的是20世纪初俄国改朝换代时期剧烈动荡的社会风貌,表现了农场主和工人之间矛盾的尖锐冲突。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又对当时的一切非常熟悉的卡赞斯基来说,导演这部戏也是得心应手。另外,专家选择这样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名剧,对学员们演技的提高无疑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和提高。

于洋在《第十二夜》中出演他曾演过片段的陶拜爵士,杨静则一人挑起了莎白斯馨和薇欧拉兄妹两个角色,这也让杨静成了中国话剧舞台上第一个同时担当两个角色的女演员。而于洋同时还在《仇敌》中主演农场主扎哈尔。夫妻二人同时各自出演两个角色,可说是难得的巧合。更让我们看到,走出学院专修班的于洋和杨静,已经成长为具有表演实力的共和国新一代青年演员。

由于在两部大戏中饰演的是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因而于洋在排练中特别注意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农场主扎哈尔,于洋更是下足了功夫。从每天早上起床开始,于洋就先要想一想扎哈尔早上干什么,到了舞台现场,就要找旧时俄国的生活礼节,如怎样喝咖啡,怎么行见面礼等等。

为了两台毕业大戏,于洋也把他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舞台。从布景设计到灯光照明,他都会出谋划策、主动帮忙,几个屏风让于洋一摆弄,舞台上立刻就有了一些莎士比亚广场戏的味道。于洋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和敬业精神让专家十分看好他的实力,在《第十二夜》排练后期,卡赞斯基亲自指定于洋参加导演组,这无疑也是给了即将走出学院大门的于洋一个全面的肯定。

6月,经过艰苦排练的两部大戏《第十二夜》和《仇敌》终于在北京举办的亚洲电影节开幕期间隆重推出。公演后的两部大戏都获得了成功。《仇敌》在人民剧场、北京青年艺术剧院接连演出十几场。看了演出的陈毅副总理鼓励他们说:“通过你们的演出,我们了解了那个社会,了解了高尔基。”

《第十二夜》更是因为在首都剧场和青年宫剧场连演数十场而轰动京城。让于洋和杨静最难忘的是,共和国总理******不但亲自和外宾一起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还亲切于洋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大戏《第十二夜》中的造型地与演员们交流、合影留念。总理拍着于洋化妆的假肚子连声说:“辛苦了,不容易啊!”接着,总理又握着杨静的手,夸奖她一个人饰演两个角色演得好。当总理得知杨静是蒙古族演员时,更热情鼓励她为少数民族人民演好戏。

几十年后,******总理和《第十二夜》全体演员合影的大幅照片依然陈列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室里。虽然已历经半个多世纪,但当年两部大戏的演出盛况和******总理的亲切接见仍然让他们终生难忘,那是他们曾经走过辉煌和幸福岁月的留痕。

1957年的仲夏,带着优异的毕业成绩,于洋走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临别时,卡赞斯基给于洋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一艘大船。大船,就应该在大海里航行!”从此,在中国电影同人的队伍中,于洋又多了一个名字:于大船。

于洋毕业了,大船终于扬起风帆,即将开始在银色的海洋里扬帆航行。踌躇满志的于洋在中国革命电影的道路上,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邓肯自传

    邓肯自传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邓肯自传,在自传中阐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
  •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十二章,一万四千余字。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你在,世界就在——林徽因诗传

    浪漫古典型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林微因卷。此卷写了一个世人心中有才又有貌并收获完美爱情与婚姻的女子。带我们细味一代才女的文字缠绵,品读文字深处的落寞传奇。爱情、亲情、友情的种种交集,邂逅、相遇、错过的种种选择,构织了一段锦般繁华瑰丽却终归于平淡的人生传奇。
  •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在毛泽东时代,东北不仅是共和国长子,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还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最主要的当代叙事空间。从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大庄铁人王进喜、舍身拦惊马的战士刘英俊到鸭绿江边的烽火、珍宝岛上的激战,无不与这块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北为年轻的共和国输送了大批金灿灿的粮食、黑黝黝的煤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宝贵的人才、技术。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区域像东北一样成了如此众多、如此著名的当代英雄和英雄故事集中显影的舞台。东北对于雷锋是一个转折。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而同时,雷锋的出现,也改变了乔安山,这个普通人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我最青春

    我最青春

    讲述了一群90后“学渣”区孩子的校园生活。
  • 少年未失陪

    少年未失陪

    关于平凡,关于温暖,也关于陪伴。很简单的故事。
  • 问道从心

    问道从心

    “天无心,心都在人心。大道失序,人道代之。何以问道,从心而已。”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身处众生皆知修行事的大争之世,陈穆清四顾茫然,只得从心而行。问己心,问苍生心,问天地心,问大道心。陈穆清终以己心代大道之心。
  • 暴风雨

    暴风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清漪

    月清漪

    国际联邦首席刺客,一朝穿越,魂附被弃孤女。啧,这还真不是她哥特萝莉的风格呐。她还是,喜欢活的肆意一些啊。亲,本宝宝不开心了,后果很严重啊。哎呀呀,都跟你说了本宝宝不开心,怎么还往枪口上撞呢,so,saysorry啦。黄泉路上,一路走好呦,我会找人陪你的!话说,你黑不溜秋的从哪冒出来的?什么,魔帝?唔,你唬谁啊、可是·······本宝宝好像不得不相信了····哇!!墨孖不擅长写简介,是好是坏,还请试读才知,嗯,就这样。
  • 替嫁还恩遇对郎

    替嫁还恩遇对郎

    她为了报恩替心仪之人的妹妹远嫁京都,本以为即使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只要灯一吹,门一关日子也就过了。未曾想到:替嫁还恩遇对郎,苏绣才女嫁俊郎。夫妻同房分榻睡,欢喜冤家笑终场。
  • 悄悄驻进你心里

    悄悄驻进你心里

    动心前:傲娇江:呵?老子才不会喜欢那小矮子!动心后:臭屁江:你懂什么?身高差什么的可是最流行的!某烊:你是老大,你说了算。。。。。。(小声bb: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各种嫌弃人家的个子。)某意:知道你喜欢人家,但是你从此以后看我这个高个子各种不顺眼是什么情况?某寒:。。。。。。(某书:单身狗不配拥有心里话。某寒:。。。。。。)
  • 南风非本意

    南风非本意

    一个有点小聪明,一个淡泊名利,是什么将他们的命运缠绕在一起。在这漫漫长路,谁是陪你走到终点的那个人。李南言:“淡泊名利?怕是在说笑吧。”罗什锦气愤:“说我小聪明,小聪明救你于生死危难之间,这救命之恩,你不认没关系,反正我是铭记于心的。”
  • 那年岁月有他

    那年岁月有他

    遇到她,是一个措不及防的开始,不过好像又那么的顺其自然,好似上帝总是公平的,虽然给了他不好的身世,却也还给他一段心动。世间最美不过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最好的你。慕临&君子衿,期待你们的故事。
  • 花都猎妖师

    花都猎妖师

    神州大地乾坤逆转,北斗星移,妖魔乱舞,鬼怪横行,天下大乱,人间又将回到五万年前的局面。龙虎山修道者无尘临危受命,奉师尊之命步入凡尘,鬼修、佛修、妖修、魔修、道修再次出现,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