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我呈现由外而内展开。从各个阶段来看:由话题、生活式的揭露逐步进入到心情、分享式的揭露。可见,呈现是由表面特质进入到知觉,再过渡到情绪、感觉的层面。因为这类同居者往往较重视彼此心灵的沟通,在探索期了解对方的时间较长,能够相互理解,所以关系较为稳定。
其次,双方在关系建构时偏向于真实的自我呈现。从受访者的经历来看,他们通常会聊一些生活周遭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感想,甚至是对时事的讨论等,透过意见的交换,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与自己的差异性等。他们在彼此面前可进行负面情绪的表露。白开水与同居对象会手写书信往来,长时间累积起来这种信任感与依赖感,让他们没必要掩饰自己,从而呈现相对真实的自我,双方是“心灵同居”。
综合受访者的网络同居关系建立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网络同居关系的发展脉络:在网络同居的主题下,亲密关系在同居双方的呈现与互动下,依循观察和探索、频繁互动、稳定交流等阶段逐步构建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路径仅是依据本研究的十位参与者的同居经历归纳总结而成,并非相同类型的网络同居关系都会依循相同路径发展,比如,有的使用者从关系建立可能直接跳至见面,或者因某种原因,关系到达某一阶段时互动突然中止。但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同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强调的是一段完整的亲密关系的构建,所以仅是提供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来简化同居双方的互动行为。
四、结果与讨论
社会资讯处理观点中的亲密关系发展步骤为:预期未来互动→减少不确定性→自我揭露、寻求资讯→关系发展→关系延伸→亲密关系,这种观点被用来剖析各种网络关系主题。然而,综合前文的研究分析结果,在网络同居情境下,这种线性发展模式是否过于理想?
具体而言,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同居的参与动机大致分为如下五类:交朋友、游戏心理、好奇心理、宣泄情感、现实生活的延展。其中,较多的受访者以“交朋友”为动机。有了这些发展关系的动机后,他们通过“部分或全部真实的呈现”、“共同话题或吸引眼球的文字呈现”、“图像呈现”、“主动形象的行动呈现”等策略来展现自我讯息。同居关系建立起来之后,因着不同的目的,这个过程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三类发展路径:网络恋爱、朋友之恋、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的爱。并且,双方的表露程度和互动频率随着关系的发展逐渐变化,我们依此将关系建构过程分为探索期——同居蜜月和磨合期——同居家人期。这符合社会渗透理论的解释,它将互动分为四阶段:定向、探索、情感交换、稳定地交换。
接下来综合网络同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自我呈现的变化,以对照本研究的主题,依研究发现提出理论上的相互讨论。
1.网络同居关系的发展:探索——蜜月与磨合——家人
网络同居中的互动有别于一般网络交友的互动模式,一旦两人决定一起同居,随即关系就会变成一对一模式,而这个模式可以让所有用户清楚地知道哪些用户已经同居或是仍处于单身中。虽然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构建过程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遵循如下发展模式:在探索阶段,互动双方会进行较多的沟通与揭露,关系发展会朝向友善的互动,并开始产生亲密感。对于快速进入建立同居关系的人来说,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为他们可能在同居之前对彼此的认识非常少,本就打算在同居后再作进一步了解,因此需要交流和磨合的面向较多,比如兴趣爱好、个人经历、个性、交往习惯等等;而对于认真了解对方之后才决定同居与否的受访者来说,这个阶段可能就非常短,仅是探索网络同居生活需要达成的生活公约等。一般来说,此阶段同居双方会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话题或自己的看法等易于维持关系的自我揭露,而对于渴望发展精神恋爱的人来说,在此阶段已涉及亲密话题。除了话题的交流之外,两个人通过对公寓小屋的布置,加强感情的沟通与彼此的了解,比如,通过房子的布置来向对方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对方呈现自己对这份感情的期望,从而引发对方的表露。这种行为可以发生在整个同居过程中。
蜜月与磨合阶段属于情感交换阶段,也是网络同居中亲密关系较为关键的发展阶段,双方有密集的互动。网络同居双方可以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部分揭露出来,包括情绪性的感受等。一般来说,此阶段双方的自我表露以情感、心情、生活为主题,在相互揭露的推动下,双方的亲密度和信任感大为增加。所以这也是一个建立彼此信任基础的关键时期。
在信任的基础稳固之后,彼此坦率并揭露各层面的公共自我或隐私部分的自我,此时情感成为可预期且可理会的,双方更了解对方并能解读、预测对方的感受和行为。由此进入同居家人期。这个阶段属于稳定的交换阶段,情感与关系因持续互动而稳定维持着,双方彼此信任,并可能给予承诺。在前一阶段大幅度互动后,会慢慢变成小幅度的例行性互动。但并不是代表关系已转淡,而是在同居生活的行为可能已经变成了习惯,而当初拟定的生活公约也可能变成了一种仪式。双方的互动与注意力还是持续存在,只是没有以往那样的频繁。换句话说,同居关系的发展若是没有断裂或重组,随着时间拉长,互动就会转变得像家人一样理所当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网络关系比现实关系更需要用心经营,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因为一方的消极而断裂,这也是依赖媒介的劣势之一——任何一方都可随时中断谈话。但对于网络同居来说又有其独特之处,因为网络同居提供了一个可供持续联系的环境,并且在共同生活公约的约束下,令关系不至于马上断裂。
2.关系建立:从选择性自我呈现到抑制型的选择性自我呈现
受访者会通过部分或全部真实的呈现、共同话题或吸引眼球的文字呈现、图像呈现以及主动形象的行动呈现等方式进行形象的塑造,但其实不管采取哪种呈现方式,其本质都是展现自己所欲呈现的形象。由于网络媒体的信息缩减、匿名性等特质,个人主动揭露的资讯有较多的自主性和可操控性,这符合Walther所说的选择性自我呈现的意涵,亦即使用者可在对方缺乏己身外貌或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去从事信息的编排与构建,选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控制对方心目中的人际印象。
但本研究也显示,在受访者寻找到可进一步交往的同居对象,即可预期未来互动的前提下,会表现为一种抑制型的选择性自我呈现。
一开始,选择性自我呈现面对的是所有公寓用户,但随着使用者意识到将与特定的交往对象有进一步互动时(比如建立同居关系),这种选择性自我呈现就会被抑制,趋向真实。“爱落点”就表示:“一开始我也把自己的资料虚假,但是当面对真诚交友的对方时,我会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所以,虽然她一方面想要展现理想中的自己,但另一方面,面对可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她的呈现亦将取向真实。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无论未来互动与否,虚拟的自我并不会偏离真实中的自我太多。
可以这样总结:在有特定的交往对象的前提下,选择性自我呈现开始转向抑制性的选择性自我呈现。
3.关系发展:从抑制的选择性自我呈现到虚实摆荡的自我呈现
随着关系的发展,初期趋向抑制的选择性自我呈现依据关系类型的不同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变化。可以说,自我呈现在“尽可能展现完美”与“尽可能贴近现实”之间摆荡,处于虚拟与真实间的拉扯。
以精神恋爱为目的的网络同居双方在关系建构时偏向于理想的自我呈现,网络之恋的无压力无负担,并且不必担心见面的落差,让同居双方可以尽情地扮演对方心目中理想的那个“他”或“她”,如受访者的描述——落难公主遇上骑士。
以朋友之恋为目的的网络同居双方在关系建构时偏向于真实的自我呈现,包括负面情绪的揭露,长时间累积起来这种信任感与依赖感,让他们没必要掩饰自己,从而呈现相对真实的自我,双方是“心灵同居”。
由网络步入现实的网络同居关系,双方的自我呈现表现较为复杂:见面前在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呈现之间摆荡,见面后则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趋于一致。因为渴望成为恋人关系,所以他们会凸显较为理想的一面吸引对方,双方对彼此都有较多的想象与期待,但考虑到见面的可能,又怕给予对方过多想象而导致见面的落差,理想恋人形象的呈现又开始偏向真实的一面。
总而言之,不同类型亲密关系的构建依赖不尽相同的呈现策略,不同的呈现策略又影响了亲密关系的发展。可见,超人际交往的“选择性自我呈现”观点并不足以解释这种亲密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
4.现实人际交往的社会渗透理论对Walther社会资讯处理理论的补充
各类亲密关系的构建在每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并不一样,而反映自我呈现策略的自我揭露行为,其方式与面向也不一样。
对于追求精神恋爱的同居双方来说,自我揭露从心情或情感式揭露扩展到双方生活主题式揭露,进而可以揭露各层面的自我。可见,各个层面的自我倾向于自内而外的展开,在探索期双方就已涉及亲密话题。同居双方可在最短的时间呈现较深层次的自我,以此影响双方对关系的定义,迅速建立起亲密关系。而按照社会渗透理论的解释,自我揭露的层次一般是自外而内的展开,即从表面特质逐渐深入到个人感觉、价值感等层面。但因为渗透理论所针对的是现实人际交往,而本研究将之扩展到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所以确实有其不适应性。
对于追求现实之恋的双方来说,“先同居后恋爱”是普遍的现象,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并不明确自己与对方有没有发展为现实恋爱关系的可能,所以在探索阶段的表露程度高于现实生活,但却并不一定会迅速涉及亲密话题。在彼此有好感与希望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密集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以情感和生活为主题。
对于追求朋友之恋的双方来说,他们追求心灵的沟通,会在较长探索期的基础上再进入蜜月与磨合期。这种探索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层层深入,但又有异于现实生活——更容易透露内心的世界。自我揭露由话题、生活式的揭露逐步进入到心情、分享式的揭露。故自我呈现倾向于由外而内的展开。对他们来说,还可进行较多的负面揭露,这与追求心灵沟通的关系定位有关。
总的来说,通过对各种类型亲密关系构建过程中的自我表露与展现,我们可以看出由“表露引起表露”的行为推动了关系的发展,而双方关系的亲密性与交往深度,又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揭露,进而定义双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