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是朱见深第三子。1470年出生,五岁时立为太子,1487年22岁时继皇帝位,翌年改元弘治。1505年逝于干清宫,在位19年,享年36岁,葬于泰陵。
孝宗是明代中叶唯一的一位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继位后,裁抑宦官及佞悻之臣,淘汰传奉官2000余人;罢遣禅师、真人等240余人,佛子、国师等780余人,被追回诰敕印仗,罢黜遣归。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依权附势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同时任用了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贤达之臣,使内阁政体一新,忠臣云集。
孝宗常招阁臣于文华殿共议奏章,议准,即刻批改颁发,从不懈怠。孝宗的办事风格深受阁臣们的拥戴和赞扬。如此也提高了宫廷的办事效率,政风为之一新。
1500年,大学士刘健上奏说,晚朝散归后,天色已晚,各处送来的文件积压内阁,如有灾情、边关报警急务,极易耽误。孝宗闻知后决定,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及时解决紧要事宜。史称“平台召见”。
孝宗对臣下宽厚平和,年纪较大的朝臣在朝天门面君而奏时,因地滑而失仪,孝宗从不问罪;奏本中的错字也不纠问,宫廷议事时,有失仪失态之人,他还宽慰其辞,不使其慌恐。一年冬天,孝宗夜晚坐在宫中,觉得天气寒冷,就问内臣:“现在有官员在外办事回家在路途的吗?”左右回答说有。他又说“如此凛冽且昏黑,倘廉贫之吏,归途无灯火为导,奈何?”遂传下圣旨,命今后遇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令铺军持灯传送。事虽小,做一个封建帝王如此曲体臣下,亦实数难能了。
孝宗在生活上也十分节俭,不近声色。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对朝鲜国王说:“今孝宗皇帝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居丧之时群臣皆以丧服,惟祀天祭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张矣。”孝宗先帝朱见深,生前喜穿松江府织造的红细布所制之衣,每年都要加派上千匹。这种织品用工繁浩,聚绒成丝,编制十分考究。孝宗当太子时,内侍送来新裁制的衣服,他说:“用这种布缝制的衣服,抵得上几件锦缎衣服。穿它,太浪费了。”遂谢而不用。他当皇帝后,下令停止为宫廷织造此布。
从人格上说,孝宗仁义宽厚。勤政用贤,大扫前朝弊端;政绩优于前朝二帝,他摈除太监乱政,采取了发展经济、修养民息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使明王朝趋于衰退的大局得以挽回,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
孝宗也有执政欠缺之憾,对太监李广的假传圣旨、私授传奉官、接纳贿赂、擅夺民财的恶习,虽经廷臣弹劾,但置之不理。张皇后家人横行霸道,触犯刑律,群臣秉公办事,惹得张皇后大发雷霆,孝宗不予裁制,委屈其辞,调和其间,优柔寡断;使得王公、勋戚侵吞民田的情况仍有发生。视为弊端。但比起前朝诸帝,孝宗不失一代明君。
明十三陵康陵墓主-朱厚照
无视忠告,不务朝政,荒淫无道;鹰犬歌妓玩物丧志,用宦官八党称雄,忠臣遭贬,江山不顾,沉迷声色死豹房。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1491年出生,次年立太子。1505年继位,时年15岁,次年改元正德,一生无子。1521年逝于豹房。在位17年,享年31岁,死后葬于康陵。
孝宗临终时,召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至乾清宫。他握着刘健的手说:太子年幼好逸乐,卿等当教之读书,辅导成德。武宗根本不听这些顾命大臣的意见,他喜欢的是在东宫陪他玩的几名太监,为首的是陕西兴平人,名叫刘瑾。另外还有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七人,时称“八党”,又称“八虎”。武宗在他们的引诱下,沉迷玩乐不理朝政。
大学士刘健上章劝谏,武宗只是婉言谢诏,并不采纳。太监们大量购买鹰、犬、歌妓等诸多玩物供武宗玩乐。大臣们一再进谏武宗避奸理政,他全然不听。户部尚书韩文会同百官伏阙上疏,揭发“八虎”罪行。武宗听信谗言,下令将支持韩文会的司礼太监贬到南京充军,司礼监由刘瑾掌管,马永成、谷大用分管东、西二厂。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中。宫内要职均被“八虎”把持。朝内的政务不能正常运行。顾命大臣刘健、谢迁及重臣被迫辞官回家。韩文被刘瑾以伪银入库为由降职为仕,凡反对过刘瑾的官员、大臣均冠以各种罪名仗责下狱或罢官回家。王岳在押送南京的途中被杀害。忠直正派的大臣被打击下去,武宗遂放心大胆的纵情玩乐起来。
从此,朝中之事无论大小均有刘瑾一人专断,不再请示武宗。他乱杀无辜,残害忠臣,激起了宫廷内外的极力反对,最终因谋反罪被处以磔刑(凌迟处死)。
刘瑾被除后,武宗又开始宠信钱宁、江彬两个佞悻之臣。他们投其所好,引领武宗微服离京到各地游幸,根本不问国事,致使奸臣当道,朝纲混乱。对敢于进谏的忠臣他非但不听,反而残酷迫害。
武宗在生活上尤为荒淫放荡,他下令在西华门外太液池附近修建“豹房”每天招纳能歌善舞的乐工、美女为伴,饮酒寻欢淫乐,朝夕不归。这还闲不够刺激,他在佞臣的伴同下远至宣府,大同及江南游幸。每到一处,大肆搜括美女,放荡淫乐,以至搞得市肆萧然,家门闭户,出现了四方闻风,十室九窜的状况。
在明王朝历史上,武宗算得上一是位荒淫无羁的昏君,好在当时的国势还没有衰败下来,他的荒淫失德还没有造成王朝覆灭的命运。
明十三陵永陵墓主-朱厚熜
世宗无德,忠奸不分,喜怒无常,恩威莫测,功臣辞官,忠臣罢官,宫女被迫弑君,险些丧命,在位46载,一代昏君无益江山。
明世宗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是朱厚照叔叔兴献王之子。1507年生于兴王府。因正德无后,朱厚熜于1521年14岁时登基继位。次年改元嘉靖;在位45年,1566年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葬于永陵。
世宗继位时,大学士扬廷和总理朝政,他利用为世宗草拟即位诏书的机会,以世宗的名义,排除武宗时遗留的弊端,裁汰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10余万人,减少漕粮153万余石,武宗的义子以及由奉迎恩幸得官的小人均被罢免,无形中清除了朝内污垢,放开了捆绑朝臣多年的臂膀。朝野上下称颂新天子圣明,扬廷和功高。
扬廷和中正不阿敢于直言,在议理问题上违逆了武宗旨意,被迫辞官。内宫之臣无扬长避弊之人。武宗任用严嵩主理朝政,严嵩为佞悻狡诈之人,他鼓动武宗大兴土木,至民生民计于不顾,竭力搜刮民脂民膏,世宗崇信道教迷信,终日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不务政事。致使国力日渐衰退,边戊松弛,民不聊生。
户部主事海瑞冒死上疏,奏章中引用民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财可用也”指正武宗以家国为重,扬长避短重振朝纲。世宗非但不听,下旨罢黜海瑞官职永不听用。世宗忠奸不分,不纳忠言,使得朝野日渐政治黑暗,臣官腐败成风,政务不达;边备松弛。当时蒙古鞑靼部落不断南侵,东南倭寇频临东南沿海掠掳、骚扰乡民不得安宁。1550年蒙古俺答汗率兵直扑京师,如入无人之境,大明江山风雨飘摇,险以崩塌。
世宗喜怒无常,动孰打罚宫人,重则砍头鞭仗,至死无数;众宫女恨之入骨。1542年深秋之夜,世宗正熟睡于曹瑞妃宫中,宫女扬金英带宫女15人来到宫中,黑暗中,一名宫女用布巾蒙住世宗的脸,另一位宫女将绳索系在世宗的脖子上,一拥而上按住世宗,用力拉住绳索,慌乱之中,误把绳索挽成了死扣,无论怎麽拉也不能收紧。这时宫外隐约有一些响动,宫女张金英见事不成,偷偷向孝烈皇后告密;孝烈皇后闻讯带人赶来,将众宫女拿下。一并十六人均被“凌迟”处死。宁妃王氏、瑞妃曹氏均牵连其中,均被处以极刑。连带宫女的众家属一并被株联处死的人等共二百余人。此次“宫婢之变”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世宗痴迷于道教仙术,在乾清宫等处理要政之所,建醮祷祀。仅一个月,就被大学士扬廷和及言官们劝谏停止。方士、道士们为求升迁,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老的奢望,对他百般愚弄。道士陶仲文被提任特进光禄大夫,同时身兼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兼支大学士俸,身兼三孤,身价显赫;并常以金银相赐。见此状况,当政的大臣纷纷迎合世宗癖好,为世宗祭祀活动奉献青词,进献诗章,尽顺其意。大量的祷祀活动,大大增加了宫廷的无谓费用;亦增加了民间的赋税。因过多的服用丹药,未能成仙,也未能长寿,最后病死在乾清宫。
世宗执政时间愈长,但务政黑暗、腐败,也不失明王朝昏庸之君之一。
明十三陵昭陵墓主-朱载垕
初继皇位,除弊兴邦,一年不足,奢靡必露,采珠宝,大兴土木,沉醉声色,好在众臣效命。用忠臣,能纳谏,政局稳定,边关无恙,尚有兴利除弊之举。
明穆宗朱载垕,世宗朱厚熜第三子。1537年生于皇宫,三岁封裕王,嘉靖四十五年继皇帝位;翌年改元隆庆。在位7年,享年36岁。
穆宗当裕王时,最喜吃驴肠,备膳时他吩咐太监置办,侍臣建议他下令光禄寺备办。穆宗说“如通知光禄寺准备,每天杀一头驴,那样做,岂不太浪费。”每年穆宗游乐行幸,进膳前请示穆宗,他总是选取最节省的配餐,仅此一项,每年节省白银上万两。
在宫内他信任较为正派的太监李芳,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些出色的政治家理朝务政,大有起色。临政之初,他授意内阁首辅大臣徐阶在草拟即位诏书时,提出了为嘉靖年间因柬言而获罪的官员平反,将扰乱朝纲、愚弄世宗的方士交付发司治罪。停止斋醮活动,罢织造,停采买珠宝香料等奢侈之举。大赦天下,免除民间赊欠田赋,减免来年天下田赋之半,重新启用被囚于狱中的原户部主事海瑞及吴时来、赵锦等33名官员,为遭严嵩迫害的扬继盛等45名官员平反昭雪。这些大得人心的做法实施后,“朝野号恸感激”,消除了世宗朝的弊端,大大振兴了朝政。
初政之兴不足一年,穆宗又犯了他先祖的老毛病,他开始沉迷后宫,不顾国库空虚,民生不及,下诏户部取太仓银四处购买猫眼石、祖母绿及各色珠宝,自行赏玩或赏赐后宫诸妃。大兴土木修建宫苑。六年之中,传旨取耗银两几十万两。在宫中,腾祥、孟冲、陈洪三位太监尽其淫巧之技取悦于穆宗,他无心问政,逍遥于声色之中。太监李芳劝谏,被穆宗解除内官职务调任它用。皇后陈氏劝谏,亦被哄至别宫孤立起来。大臣们也频频上书劝谏,穆宗非但不听,对劝谏之臣仗责消籍,宫廷内外无人敢言。
穆宗常年不上朝问政尽情声色,亦不体察民情,他厌烦朝廷政务,皇位形同虚设。好在穆宗在政事上尚能采纳内阁几位忠臣意见,徐阶、高拱、张居正等着意秉公执政,他们选拔了王崇古、谭纶、戚继光等优秀军事人才,在西北、东南边防充任总督、巡抚、总兵等官职,修筑城台,秣马厉兵打击倭寇侵扰;有力的抵御了蒙古骑兵的南进,巩固了南北边防。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怀柔政策改善与蒙古部族的关系,封他们以官职,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融合了民族关系,改善了蒙汉200多年来兵戎相见的局面。他们鼓励和允许蒙汉间进行经济上的交流、通商。从而稳定了西北边关的局势也繁荣了边域经济的发展。
他们重用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统领戚家军有智有勇,在浙江、福建、广东打击倭寇大显神威;他的部队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由此也大大巩固了东南沿海的防御。
穆宗虽顽固自守,沉迷淫奢,不听劝谏,但他好在还任用贤臣,支持务政忠义之臣,协其务政,摈除了世宗的诸多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的方略上还是有绩可循。
明十三陵定陵墓主-朱翊钧
明代一朝,昏君诸多,唯神宗为败家之君,奢靡最甚。在位最长达48年,但贻害最深,为君无大气只贪小利,以金钱珠玉为命脉,投巨资建陵墓;万历晚年荒于朝政;任用贪婪佞悻之臣,致使国运不转,欲振不能,史家称之: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史家之说多于贬抑,实则神宗早期施政中在军事上,亦有胜说,并非史人所说,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穆宗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出生,隆庆二年(1568年)立为太子,隆庆六年六月初十(1572年)继皇帝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万历48年逝于紫禁城宏德殿享年58岁。
神宗十岁君临天下,其母慈圣皇太后委托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主理政务。在政治上张居正奉行服从朝廷统一号令,监督官吏尽职恪守,对外维持主权尊严的方针。采取选贤任能,倡廉惩贪,奖勤罚惰等吏治方案。在经济上,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抑制瞒田漏税的势豪地主,把各项赋役合并为一,按田征银,从而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民心。他启用水利专家潘季驯督治黄河,整治故道,屯垦荒田,使农人有地可耕,并减少了黄河流域水患灾情。
张居正重用前朝名将戚继光等忠勇将领加紧练兵,整肃军务,增强武备及边关防御。使南北边疆泰之安然。在张居正的主理下,明中叶一度呈现国库充盈,边防巩固,政令畅达的最好形势。
对于小皇帝,张居正无比忠诚,有时忠诚的有些肉麻,张居正在奏折中说:“今伏荷皇上天语谆谆,恩若父子”.40岁的张居正竟然将10岁的神宗比作父亲.听来倒也有趣.他为神宗安排视朝和讲读的日程表.宫中之事,无论大小,他都要细细的跟神宗汇报.小皇帝对张居正也十分尊重,从不指名道姓,总以先生相称.听说张之父母均在,还赐予很多东西,张偶感风寒腹痛,神宗还亲手调剂辣面汤款待.
10年后神宗已成为一个成熟的青年,要么是十年中张大权独揽,影响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要么是压抑十年的权利欲得驱使,踌躇满志的万历要成为大权独揽的真正皇帝,要成意愿必须摆脱张居正的影响.年轻好胜的逆反心理以及长期受张的约束之下的心理变态的亟待发泄,使万历充满了施展权力的渴求。
“威权镇主”神宗当然不让,1582年张居正去世,20岁的神宗终于缓一口气,出于报复神宗亲政两年后,下令抄没了张居正的家产,夺其官爵封赠,一些未来及撤出的妇孺被封于张府,高墙大院又有官兵把守,十几口人被活活的饿死,张居正的长子也被逼自缢而死.神宗终止了他多年经营的改革措施,使国家陷入了由治入乱的恶性循环。由于张居正务政严正且专权过分自信,没有给皇帝既时立威;执法中得罪了很多皇亲国戚及佞悻之臣,就连慈圣皇太后也没有为张居正说句话.死后遭受了很不公正的待遇.清算张居正是神宗亲政的基础,万历认为,推倒张居正也就树立了皇帝自己的权威.神宗称张居正“罔上负恩”,由此看,神宗又何尝不是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