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城南三里有石堂庙。原水峪台村南的峡谷中悬崖峭壁,从东口进入迎面朝东,高崖半腰有洞。洞南北长约十数丈,东西约数丈。南北有钟乳石柱,形如巨树之杆,洞上石呈绿色,酷似石树枝叶。洞内有元代古庙,洞顶为盖,四壁墙垣洞中,有神殿三间,座西朝东。东门为正门,有窗。与所有庙宇不同的是,南北山墙相对处各有门通向洞内,南门外黑,为“黑洞”,无透光处;北门外亮,为“亮洞”,有透光处。殿的正中供奉金身菩萨三尊,供桌上端,高悬佛灯,灯是铁碗棉捻,用铁链系在石棚凿孔之中。南北二门均可入,但必须用灯笼火把照明,庙中古今游人题诗留名者甚多。殿外即悬崖,有台阶36级分南北二道引下。石壁上有爬山虎蔓生植物,主干有碗口粗细。下阶是一平地,建有房屋,油漆彩画门窗,素雅精制,为主持僧人住处。院中古树参天,有石碑铭记“大元至正年建”。院中有东房、南北房,屋内有古瓶梨几、诗书名画等物。东房中间为过厅,有石阶,分南北两路而下。下院为民房、牛棚、马圈。石堂庙分上中下三层,均在峡谷之中,工程浩大,做工讲究,布局严谨,从洞庙宇内独特的设计方式,院落的格局以及房屋精巧的做工看,估计原为皇家所建。
石堂庙向北一华里处有老君庵。似与石堂庙为一体。庵内居道姑,庵之四周环之短墙。正殿尚存,殿中供奉太上老君塑像,左右禅房均已坍塌。庵建在平坡之上,庵后有泉,绕庙而东流,水峪台村人均饮此水。
由石堂庙翻过一小岭,约一公里处是大水峪村。环山之内有泉,穿村东流。村西北有吕祖洞。洞在峭壁之上,有石阶可上,洞内有泥塑吕洞宾像,面南危坐,坐后有洞。深不可测,洞中有先人题诗,曰:“幽步闲人少,无缘不易临,层峰来路远,隔水问云深”。
白羊古城环山幽闭,游人稀少,它蕴含着历史的古韵,奇峰异石,古刹藏真,它默默的谱写了军事防御的文化,佛学与道教文化环境,目前进行了开发修缮,它期待着人们的光顾,静静的承载着历史留给我们的遗迹。
深山神水有神龙,古城古韵战道横。
古刹钟鼓犹未尽,幽静幽深闻雀鸣。
元时古寺明时塔,青石环阶萧瑟情。
杯弓蛇影藤蔓错,不识深涧有涛声。
花塔与和平寺
花塔在南口镇西约五公里处,是一百多户的村庄。村呈长方形,位于山前斜坡上,背依龙凤山,山前建有和平寺,据记载,和平寺建于唐代。
花塔村历史悠久,明隆庆年既有记载,谨以此计,既有四百多年,若是唐代所建年代将更加久远了。
关于村名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檀峪村西有个水坑,常年积水,远远望去,坑内有座白色十多丈高的塔影,走近水坑,塔影便逐渐消失,这一奇特景象使村人十分新奇,由此人们称之为“化塔坑”,并把化塔作为了村名,若干年以后,坑内水干,塔影没有了,化塔村改成华塔村。后来人们为了吉利,改称华塔为花塔了。
另一种说法是:和平寺后有一塔林,不仅塔多,而且形态各异,故称花塔。据记载,和平寺建于唐代,唐代建国在公元618-907年,因此和平寺无论是建在唐初、唐中或是唐代后期,都比花塔村早数百年。花塔村系因和平寺的塔林而得名。
和平寺建于唐代,可以从寺内的古树得以证明,其中释迦牟尼殿前有雌雄银杏树各一棵,弥勒佛殿前并列豆柏两棵,阶下白皮松一株。据考证,这五棵古树树龄均在千年以上。另外庙中尚有国槐一株,柏树七株,树龄也在千年左右。中国古代有个传统习惯,喜欢在村镇街巷、庙宇坟茔、学府等地种植国槐、松柏、银杏等名树,并且,往往树与街巷。庙宇等建筑同龄。从这些古树的树龄推算,和平寺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和平寺坐北朝南,背靠大山,分为东西两处庙宇,山门外,有高达三十二级的花岗岩台阶。西庙最为古雅,殿宇高大巍峨,有祖师殿、药王殿、娘娘殿,殿堂也有一百多间。一般庙宇正殿多有释迦牟尼、弥勒佛、药王佛并列而坐,而和平寺诸佛则分列各殿,又有如此之多的殿堂屋宇,可见其规模之大,规格之尊。庙后有塔林,埋葬着僧众人等。东殿有释迦牟尼殿、弥勒佛殿、大悲殿、天王殿等。原建筑群七千多平米。僧人众多。
传说一天,有一位老者,仙风道骨白须飘然,着一身道士装束进得庙来,降香拜佛后,竟在十八罗汉塑像末落座。依墙坐而“羽化”。寺中僧人收其尸体,葬于庙后塔林旁,并用砖砌一小坟丘,形如馒首。还按其生前装束塑一泥像,置于他“羽化”之处,因此,十八罗汉末座增加一人,其生前拐杖立于其像侧。该拐杖系山木制成,古色明润,弯曲如龙,杖身之上有许多疙瘩。奇怪的是无论何人,都数不清杖上的疙瘩数目。年节之时,佛前香桌上有许多供品,夜间有野狗窜进偷食,恰为寺中长老碰见,他顺手抄起拐杖朝狗打去,竞将拐杖打断,只好找来银匠打一箍将其接上。从此杖上的疙瘩就可以数清了;计有二十七个。
载锐是乾隆皇帝十一子之曾孙,生前为成郡王。一次他到西山狩猎,途径花塔和平寺,见这里环境清幽,视为宝地,于庙南建立自己的墓地,作为身后归骨之处。随后将和平寺西庙加以修缮作其别墅,春秋来昌平祭祖、出游必来此小住。
和平寺山后有清泉,水量很小,仅够寺庙使用。为用水方便,载锐出资从清泉处筑一宽墙,跨山越涧,在墙顶筑水槽,将水引入庙内,置小渠将水从上庙引至下庙,宽墙年久失修早已坍塌,庙中小渠目前部分尚在。
自唐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举行花塔庙会,演戏三天,商贩齐集,方圆十里八村民众都来赶庙会。另外,寺僧有少林武术-少林护刀山,庙会期间,他们也会表演一番,以酬谢各方施主。1900年清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成王随慈禧西逃。成王府眷属逃往花塔陵院避难,中途被匪人拦劫,幸遇和平寺僧众拔刀相助,才平安到达寺内。自此,成王与寺僧关系更加密切。
成王坟建在花塔之南,兴隆口村附近。其地面建筑早已被拆除,现仅存一龟驼石碑,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和平寺犹存,虽几经沧桑,时越千年,这座古寺仍屹立在那里,那古刹的风韵,与山间的青松翠柏钩勒出一幅神秘的色彩,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她的文化渊源,领略她千年风韵。。
居庸关沟七十二景
长城,中国人的骄傲,象征中华之魂,声闻中外。贯通关外的四道重关即在南口、居庸关、上关以及八达岭。
因北京自元以来为京师,这里又是守护京师的北大门,无论从军事防御,商贸交通以及政治、外交上都显得十分重要。
关沟,指的是南口至八达岭岔道城之间长达45公里的高山峡谷地段。
这里因地理位置重要,地形绝险,自然形成了往来于塞内外咽喉要道,素有“边城九寨,居庸第一”之称。数千年来,因这里的自然景色壮丽,地面建筑雄伟,加之逸闻轶事的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多处景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四重关”和“七十二景”。
关沟七十二景,可分为四个地段,即南口附近;居庸关周围;上关城一带;八达岭边缘。二十世纪初,由于京张铁路和公路修建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以及地面建筑年久失修等原因,四重关与七十二景,于今已有不少是风去楼空,名存实亡了。仅遗有的景观有些已加以修缮。回忆与记载能使我们对大自然的赐予,给与充分的尊敬。
南口为第一重关。附近有二龙戏珠、白塔寺、白马坡、月牙石、六郎拴马桩、二人下棋一人看、天马山、审虎台、明山等十景。二龙戏珠指的是峡谷两侧的大山,而所戏之珠乃是南口村西一个孤立的小山丘,两山加一丘,巧夺天工,古人因之视为一景。离此不远的山顶是六郎拴马桩,二人下棋和月牙石等。传说六郎追辽兵至此,大获全胜,将马拴在此处,临行时竟忘了解下缰绳。二人下棋一人看,由四块山石组成,中间一块似一石桌,两侧各有一石,好像两人对弈,石桌后一高石,像一人观奕,但观此景只能站在恰当位置方能看到。月牙石只有在漆黑之夜才能看到。故只有勇敢者才能一饱眼福。
居庸关为第二重关。南伸东园,北延上关之南,共有二十九处。其名是:居庸霁雪、御碑亭、窟窿山、凤凰墩、二龙争路、龙潭喷玉、六郎饮马泉、玉泉来石碑、白凤冢、荫凉庵、泮宫、状元桥、金鳖玉栋坊、居庸关城、云台石雕、都阃府、屏柏山、福山、寿山、金柜山、卢植隐处、校场、十人九不知、杀人场、永明宝相寺、弥勒院、寿星山、白果树、仙枕石(穆桂英点将台)等。
汉书中记载:有居庸县,有关,关之周围苍松翠柏,密布山崖。
金代章宗曾巡游来此,只见奇观蔚然,欣然钦定名为“居庸叠翠”。每逢冬季雪霰之日,景色愈加壮丽,故又有“居庸霁雪”之称。此景是“燕京八景”之一,也是“燕平八景”之一。到了清代,乾隆也曾来此一游,见其景色秀美,重关青松翠柏辉映,敕建御碑亭一座,惜已无存。关门前有泮宫一座,这是童生的住所,到此攻读,称为“入泮”。其遗址尚有,几根石柱即当年泮宫枋门所在。在前行有桥一座,称状元桥,经此桥入泮宫,乃孝贡院前鲤鱼跳龙门之喻。入关后,主要建筑是云台。云台用汉白玉石料建成,十分壮观,上面原有三座石塔,为元代至正五年元顺帝下令修建,时称过街塔,塔毁后,又于原地建起了一座寺庙。明正统四年,又重修庙宇,改名泰安寺。该寺又于清康熙四十一年被火焚毁。自此仅剩下了这座空荡荡的云台。云台四周的望柱,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和卢沟桥事变后,部分被毁。今天看到的望柱许多是后来被补上去的。
云台是重点文物,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主要是券洞内的石雕,券门两壁四角镂四天王、佛像和蒙文、藏文、八思巴文、维吾尔文、汉文和西夏等六种文字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受到中外游客的赞赏。佛学界以及历史学家为之惊叹不已。登云台俯视,关城遗迹依稀可寻。关城内原有都司衙门和巡关御史下榻之处。
关城西南山环又有一景,称凤姐坟,传说: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曾出关经宣府到大同,挟带酒家女李凤姐回京,欲立为妃,行至居庸武宗改变原意,将凤姐栈暂留居庸,历时数月,凤姐见无音信,忧愤成疾,在一个风雨之夜,雷电之下见券洞内四天王怪状,惊悸失常,很快死去。后被埋在关西南山环内,因坟生白草,故称白凤冢。过白凤山冢,西南红罗山下深处又有一景,称龙潭喷玉。潭水洁白如练,饮之彻骨生寒。峭壁上原来刻有“龙门喷雪”四个大字出自明代名家手笔。遗憾的是,数百年石刻被采石毁于一旦。云台西北数里,在四桥子附近的沟侧有白果树一株,这是一株千年古树,长势茂盛,枝杈似撑开的巨伞,苍劲古朴。白果树亦称银杏树,还叫公孙树。所谓公孙,谐因其生长缓慢,祖父种树,孙子摘果。由此前行,可见巨石一块,裸卧沟中,这就是仙枕石。“仙枕”二字刻石面南,其旁刻有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卢某写的奉命率兵增援古北口的石刻。当地人称其为“穆桂英点将台”,并说当年穆桂英的中军宝帐就设在石上,石面上至今尚有二十八个杖杆眼,似是见证。关沟一带西至驻华山,东达大羊山,有关杨家将的传说颇为不少,但并无历史依据,因那时北京是辽的首都,杨家将不可能越辽都北去抗辽击金。这也说明扬家忠君报国的英雄气概,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人民敬仰英雄。所以编造了很多故事加以传颂。
上关城为第三重关。这里有大龟石、陈友谅大寨、六郎盔甲洞、穆桂英大寨和上关城等五景。上关城遗址尚存。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刺所擒,为防瓦刺复侵关内,景泰帝集重兵于居庸关城,此城遂废。
过了关城,入延庆县境,过三堡、青龙桥,就到了八达岭,这里是关沟第四重关,它和南口相对,亦称北口或上口。这一代分布有二十八景,均在延庆境内。主要有弹琴峡、五桂头、棺材石、望京石、居庸外镇和北门锁匙,以及岔道城、山头烽火台等。
以景喻物,以景喻人,以景喻事是文人墨客集百姓传说所及之能;虽然许多传说有误史实,但足以证明人民对忠勇烈士之敬仰,对景观的写实意识。如您有兴趣驾车自南口起向北一路观景至八达岭,您就会发现,这里的雄壮与美丽使您不虚此行。登上北口城台,极目远眺,苍穹阔野,尽收眼底,雄伟壮观的长城蜿蜒于千山万壑之中,势若游龙。置身此处,如入画中。初秋之日,则金风拂面,遥望西北,地与天接,回眸关沟,则更显谷深狭邃。扶摇长城,鸟瞰群山,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美哉长城,壮哉山河。
南居诸关重壑深,逶迤蜿蜒复重门。
清锋三尺寒光剑,旌旗猎猎铁骑临。
关山何止七十二,秋寥寒月几度春。
万里城廓千般血,龙吟虎啸复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