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在城市街道边人多的地方,看到这样的“风景”:一个长髯老人,面前铺着一张自制的招牌,上面写着“起名、预测爱情、婚姻、事业”,凭借自己的伶牙俐齿,美其名曰在为来人“指出光明的前途”。
我一向不屑于这样的人,只是觉得他们也许是出于谋生的需要而无奈使出的一种生存手段。只要你不理他们,他也不可能非在大庭广众下把你的钱骗走吧。
不过,我后来发现,还真有人相信这些“赛半仙”的,更有甚者还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有一次,我从这样一个“赛半仙”的旁边走过,发现竟然有两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端正地围坐着—— 一副虔诚的样子。这位上了年纪的“赛半仙”戴着一副深度老花镜,身前一块红布的左上角写着几个不算工整的毛笔字:“易学考察实践取证,易理咨询趋吉避凶。”右上角是一幅八卦图,上置一只卦签筒。“赛半仙”说:“看在你们刚出来上班工资不高的份上,每人就收10块钱算了。”两位年轻人不住地点头允诺。
“赛半仙”让其中的一位伸出左手,他说算命的规矩是男左手女右手,然后指着手纹说哪一条是事业线、哪一条是爱情线、哪一条是生命线。接着,“赛半仙”给他们讲了一些谁是什么性格、在公司表现如何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结尾说了一大堆年轻人爱听的祝福语,让人听了非常舒服。两位年轻人付完钱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大部分人在漫长艰苦的人生之路上,都渴望别人给予自己承诺,而自己却不肯给自己一个承诺。
当我们懵懂时,渴望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第一个承诺:“放心吧,孩子,爸爸妈妈会永远保护你!”这是一种关于成长的承诺。
当我们开始上学时,渴望老师摸着我们的头,亲切地说:“别怕,有什么难题就来找我,我会帮助你的。”这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承诺。
当我们开始谈恋爱,我们渴望身边的他/她,含情脉脉地对自己说:“我爱你,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守在你的身旁。”这是一种关于爱情的承诺。
步入社会,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之旅,我们渴望着有一天,人生的那个伴侣对自己说:“我们结婚吧,我会照顾你一生一世的!”这是一种关于婚姻的承诺。
你是不是也把生命的承诺全部都交给了别人?
有风也有景,在城市中安放自己的青春
如今大、中城市的限购政策和苛刻条件越来越多,让在城市里奋斗着的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如何在现实中安放自己的青春?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得坚定前行。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都是无数求职者理想中的城市,多少人心中“中国梦”的发源地。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子和那些怀揣远大理想的职场人士,都在做着一个“中国梦”。
然而,“中国梦”与“美国梦”毕竟还是不大一样的。“美国梦”大体可以解释为:任何一个美国公民,都可以凭借个人的奋斗而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站住脚跟。但是在中国目前这个复杂的时代,就业路上个中滋味却是甘苦自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买楼太贵、养车太累、工作太忙、压力过大、竞争太激烈……都是这些置身“围城”中的人心中的苦水。
是选择逃离还是继续死扛,是勇敢坚守还是果决离开,对于那些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着“中国梦”的年轻人来讲,实在是一个艰难选择。
一线城市无疑比那些二线、三线城市聚集了更多的财富资源、文化资源,存在着更多的成功机会,这里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丰富快速的资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要创造并实现自我价值,要寻找生活新目标,要在一种社会结构中完成对自身的各种期待,这一切在一线城市更容易实现,那里充满了诱惑与希望。
可是,“大城市病”带来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在“房奴”、“蜗居”、“蚁族”这些交染了若干社会情绪的词汇的反衬下,这些大城市开始变得让人爱恨交织。
身居大都市,站在全国的最前端,这只是听上去很美。是坚守在大城市过身心交瘁的生活,还是回到小地方寻找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宜居又宜业离我们还有多远?
婚姻好比是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着的人才会知道。这个比喻也可借用于正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生存层面的感受,就是适宜不适宜在一线城市生活,只有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明白。机会就是诱惑,机会就是可能性,捕捉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捕捉住了成功。一些人之所以选择了坚守而不是逃避,还是他们的梦想说服了自己的内心。年轻的时候人人都有梦想,为了梦想可以受苦受累,可以忍受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孤独寂寞。
世界是公平的。想得到,就得付出,也要有舍弃。
想得到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就可能要舍弃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时光,舍弃周末没事就开车到周边城市游玩的惬意;想拥有压力不大的慢节奏生活,就可能要放弃到大企业成长的平台,放弃以前在大城市里积累起来的人脉资源,如果转了行,那重新起步的成本还要更大。
如果想选择到二线城市发展,我建议去这几个地方;
第一个是重庆。作为第四个直辖市和西南重镇,未来在IT和高科技领域政府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学习相关专业的年轻人去那里开拓也许会前途光明。
第二个是杭州。杭州市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非常优惠,政府在这个方面下了大功夫。年轻人的精神偶像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总部正是建在这个地方。
第三个是厦门。在《商务旅行》杂志2011年2月出炉的宜商宜居世界城市的排名中,厦门荣膺世界第二。不过厦门比较适合从事外贸、旅游等行业,文化产业相对不是很适合。
第四个是喀什。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大政策,而重中之重在新疆。未来几年,国家会大力开发新疆,大家从新闻报道上想必非常清楚,那里机会非常多。
“心安即是归处”,这句话的出处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初出城留别》里的“吾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不管是限房限车,还是限职限薪,只要我们的心不被自己所限,未来,都还在我们手中。
我们生存在大城市里的焦虑与纠结,根源在于自身缺乏安全感。我们害怕面对新环境,我们害怕重新开始,我们害怕价值丧失。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内心锻炼得还不够强大。
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不怕失业。每份工作都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次成长锻炼。
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不怕失败。每次磨难都是生命存折里的一笔宝贵财富。
内心足够强大,走到哪里都不怕。本领在手,成竹在胸,拥有一技之长,掌握深厚人脉,具备远见卓识,这样的人到哪都是人才,到哪都是金子。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行,关键是我们要过着“不害怕”的生活。
大城市纵有千般不是,小城市也不见得处处完美。回到了二线、三线城市,不见得就能进入理想之境,生活压力损害我们身心健康的状况其实无处不在。当年,我们从那个城市某个逼仄的生存空间走向一线城市,如今回去,也难免会生出物是人非之感。行行复行行,选择这条路究竟是对是错,总要走走才知道。
美国小说家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还年轻,我们渴望上路!”
如果你将闯荡大城市,那么祝福你,你眼前会展开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
如果你在坚守大城市,那么祝愿你,你将拥有的是一场充实的生命旅程。
路,就在脚下,好走,走好。
三十而立,责任感会让你成长得更快
什么时候结婚没有标准,但增强责任感绝对没有错,最好在毕业5年内搞定婚姻。曾仕强说:“36岁之前要成功。”如果我们允许自己有个五六年时间的缓冲,那么在30岁左右能建立家庭最好,30岁“安居”建立起来的责任感会成为促进你在36岁“乐业”的强大动力。
关于应该在多大年龄结婚这个问题上,男人和女人不一样,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
有的人主张早点,这样安居才能乐业,没有后顾之忧;有的人主张晚点,认为这是人生大事,不可轻率。
也许都有道理,在这里我只能以个人的感受来分析。
以我个人观点,我认为,一个人最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在30岁左右,基本上是在毕业5年的这个时间段内。为什么呢?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盘旋着孔子的“三十而立”。
既然事关一个流传千年的人生命题,我们不妨追本溯源,看看孔老夫子当初是怎么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显然,孔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不同人生阶段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强调的是随着年岁与阅历增长,个人精神世界的嬗变,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自觉把握生命历程的形而上的命题。具体到“三十而立”,取历代注家比较认同的释义,说的是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人格心智的成熟。这里的“立”,是指精神的自立,即对社会现实、人生目标、处世行事等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非像现在有些人那样,把“三十而立”与“有房有车”画等号。照此物化标准,30岁的孔子当时还一无所有。
其实,30岁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三十而立,并不是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恒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我曾看到一位国内某家电行业大公司的老总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透露了他的用人原则:一是跳槽两次以上的人不用;二是30岁还未结婚的人不用。
他认为:一是缺乏责任感。因为三十尚未成家者比较自由,责任感不强。二是太过于理想化主义。已到三十仍尚未结婚者可能太过于挑剔,不能容纳别人。三是缺乏爱心。尚未担当起家庭责任的人,不见得在工作上会有爱心去认真面对自己的同事,而去帮助他们!
按照这个老总的标准,要在30岁之前就结婚,那么,很多人不一定能搞定。
“三十未立”如果用现代的职业术语来说,是一种“成就恐慌”。“成就恐慌”是年龄恐慌症的一种具体表现,通常是指年龄在25~40岁的职场人,对于自己职场表现欠佳、事业未成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于年龄的慌张,认为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如今的大学生毕业时就是22岁左右,如果再考个研究生,毕业时就是二十五六岁。一般来说,从完成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需要3~5年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叫如今的我们如何就能拥有成就呢?
当然,尽管这个老总的观点有些偏激,但是他强调的“责任感”我倒非常认可。一个人如果能在毕业5年内搞定婚姻问题,那么就会逐渐告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无所谓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家人”的责任感。早点让责任感把自己带入良性的人生轨道,这有什么不好吗?一个人的日子是无法迅速提升自己的责任感的,两个人的世界会让你明白什么叫担当,这样的担当精神会从你的生活延伸到工作中,深入你的内心,逐渐成为引领你走向成功人生的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