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在白宫工作了34年,成为白宫管家中最有名望的仆役长。一次他在为里根总统迎接德国总理科尔准备晚宴时,第一夫人南希找到他,微笑着说:“里根邀请你作为总统和我的客人,参加这次国宴。”因此,他成为第一个被邀请参加国宴的男管家。目前,好莱坞决定以他的故事为蓝本拍电影。
其实,一个人要做好自己的看似平凡的工作,前提是需要专业能力的。因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特定的专业领域、技能要求,不管是领导还是餐厅服务员,甚至扫地、洗厕所的员工。如果想做好本职工作,就需要保持认真专业的心态,付出一定的努力,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那些频频跳槽、瞧不起平凡工作的年轻人其实缺乏的就是这种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
在一些饭店或茶馆,有时可以看到给客人上茶的师傅,他们手提一把壶嘴通常是由一根又长又细的尖竿儿焊成的热水壶,遇上需要泡茶加水的顾客,他们就会亮出看家本领。他们先是主动为客人打开杯盖,然后退出几米开外,把水壶背负肩上,再将长长的壶嘴对准客人的茶杯,远距离倒水,倒出的水就会变成一条细长优美的弧状抛物线。最令人惊奇的是,茶水居然会一滴不漏地注入杯内。几十年如一日,在日常工作中,这些师傅练就了一身本领。这不就是把平凡而不起眼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吗?这不就是上茶师傅的成功之处吗?这些,对顾客来说是新鲜,对师傅来讲早已驾轻就熟,对企业来说是卖点,是财富。
把工作做出色,几乎是优秀工作者对自己的一致要求,而对于这个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者都能达到的。做出色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薪水和福利却很可能暂时并不比别人好。但是,如果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把工作做出色,同时也是管理者的理想,更是公司发展进步的需要。
可以追功逐利,不可急功近利
只把眼光盯在眼前的回报上,为了多赚五百或一千而上蹿下跳的话,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急功近利会让你变得心胸狭窄,性格偏激,让你放弃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丢掉与他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成为孤家寡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人通过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科技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按由低到高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能满足,则无法很好地维持生存。它是强烈而不可遏止的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因此,一个人具有功利性很正常,追求金钱作为基本的生活保障可以理解,但是这个前提是要有基本的原则,过了这个度就不好了。我在很多场合都不避讳谈一个人的功利,但是我永远强调一个观点,就是:可以追功逐利,但不能急功近利!一个人要把眼光放长远,如果只是盯在一些蝇头小利上,那些真正的财富永远不会属于他。
所以,不要放弃金钱,要放弃只想钱的头脑。金钱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固定的交换媒介,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钱意味着你可以有更舒适、便利的生活享受。但是凡事有度,若过分关注金钱甚至到了只爱金钱的地步,那么无论你的工作还是生活都会偏离正轨。
我们公司曾有一个将自己生存状态的改变寄托在下一份“好”工作上的人,他刚来公司时,干工作很认真,而且经常独自加班加点。遇到这样的“好员工”,我们大家当然都很高兴。
于是,我就和别的领导带他出入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希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以改变他的生存状态。可是事隔不久,他就开始不交“作业”了,一会儿推托网络有问题,一会儿又说电脑出了毛病。对此,我们也没有在意,直到国庆节放假的前一天,不见人了。我接到他打来的电话,说:“林总,我给你写了一封邮件,我要辞职了。我认为现在公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让我觉得收入比之前少了,而且我做事找不到感觉了。”我还是想挽留他,对他说:“公司肯定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啊。你再考虑一下?”没想到,他还是很坚决。
后来,我才知道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原来,他9月份在我们公司只能领到5000元的工资,而他的工作成果在别家公司可能拿到8000元的工资。
难道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吗?显然不是。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工作。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工作得到物质报酬以维持生活。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工作中汲取更多的能量,使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能量包括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不断进取的生存意识、卓越的工作能力、宽广圆通的人脉网,还有能够维持幸福的健康心态等。
比尔?盖茨把自己锁在车库里,潜心于软件研发的时候,他的眼睛里盯着的可不是几个客户带来的一点点微薄的定金,他的理想是“每张书桌上会有电脑,而每台电脑都用微软产品”,他是为了自己远大的理想而努力的。当比尔?盖茨拥有了自己的微软帝国,成为世界首富以后,曾经说:“如果只把工作当做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看待工作不能只关注它会给予我们多少金钱,还要时刻注意它带给我们的附加价值。有时候一份工作带给你的附加价值远远大于薪水所显示的那么多,也不仅仅是薪水的数字这么简单。
拒绝“假大空”,讲实话,办实事
要把各项工作做好,需要具备落实的观念。工作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干,不带有虚假、不走形式、不空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那些优秀的人往往能够脚踏实地,把工作落实到位。他们说话实在,做事踏实。
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三十几年。1992年,在深圳蛇口码头,一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巨大广告牌竖立在工业大道边最醒目的位置。这警醒我们,进行我国现代化建设,“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尤为重要。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如此,而我们的工作更要拒绝空谈。
做工作必须在落实上下功夫,再好的目标不能落实到行动上,最终只能沦为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智慧,多思考、多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好决策、好办法,在落实上下硬功夫、真功夫、苦功夫。
张建华在《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一书中讲了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当时,他还不到十七岁就在部队当上了班长,很多新兵的年纪都比他大,他在给战士训话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
第一次进行训练讲评,张建华先表扬了一位战士,表扬的话,说的人很轻松,听的人也很愉快,可是接下来就该批评训练中不认真的战士了。
他想: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大家一个寝室住着,有的还比自己年纪大……指名道姓的话就很不合适。
于是他很笼统地说:“今天训练,有些同志表现不够刻苦,希望今后要努力。”
每个战士都很自在,因为说的不一定是自己。
正好连长在一旁路过,听到张建华的话很不满意,说:“就五个人,你还‘有些同志’。你直接说,是谁?”
这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是啊,才五个人,还要说“有些同志”。为什么不敢指名道姓,为什么浮于表面、不敢一抓到底?说白了,还是不敢承担责任,怕得罪人。
没错,这样自己是落了个“老好人”的名声,但却会因此损害团队的利益。
如果连点名批评都不敢,那么那些做得差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怎么可能改正错误以有助于整个团队以后的健康发展呢?这与搞形式、做样子毫无区别。
优秀者都是有见识、有能力的人,他们不沽名钓誉,拒绝“假大空”,拒绝那些纯粹形式上的东西。
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一文中提到: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当我从中国回到微软总部后,发现刚接管的部门有一个项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研发团队并没有把用户摆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术——就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
当时,有一位职员问我:“你怎么能够确定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像Windows这样的产品也是在经历了10年左右的市场检验后才站稳脚跟的。你凭什么笃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未来收获惊喜呢?”
其实,我之所以能够快速做出抉择,主要还是因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经有了类似的教训:我曾经在SGI公司领导200余人的团队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三维漫步技术。这套技术能在10年前的硬件上营造出美丽的三维效果。但在做这个项目时,我们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来的三维体验并没有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客户群,而是想解决所有客户的问题。结果,最终的产品无法利用SGI现有的营销渠道,产品对硬件及网络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户的承受能力,我们这个项目最终被取消,技术被公司出售。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我手下的200余人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业。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
李开复之所以毅然终止了该项目的研发,一是有教训,二是他明白:作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必须不求空名和表象的“好看”,而要有实际效果。这样的做法,正是绝不空谈的表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然而,现在很多人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或急于出成绩、树形象,或浮躁、好大喜功,往往只注重喊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发一些引人注目的宣传,做一些空洞无物的指示,而对于工作落实的具体方法、关键措施却很少费心思,最终其结果必然不尽如人意。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以对待事业的态度来对待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并把它当成使命,你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烦闷、枯燥的工作,你也能经得外来诱惑,耐得孤独寂寞,并从中感受到价值所在,在完成使命的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
我从小就兴趣广泛,无论是书法、绘画、灯谜、折纸,我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今天学学书法,明天学学画画,后天又开始参加灯谜协会。然而,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分热度,每样都是学了几天就放弃了。因此,直到现在,我还是每样都懂个皮毛,却没有一个是特别精通的。小孩子很容易三分热度,是因为年幼无知,没有耐性。可是,如果一个员工做事仍然像小孩子那样三分热度,不仅是不成熟的表现,让人无法信赖,更会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这条经验,我在多年以后才真正深刻地明白。
初秋的一个周末下午,阳光暖暖,闲着没事,我拿着一本《读者》在院子里翻阅着。旁边是几棵树,叶子的颜色深深浅浅,非常有层次。
这期《读者》卷首语是一篇叫《大器》的文章,作者是“琴台”。
在电视上看到小提琴的制作流程,心有所动。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匠人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年轮的多少。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含水率低于10%。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放入一个黝黑的、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本来混沌的木板逐渐有了灵异之气,凝聚在木头中的精魄变得纯净而空灵。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在大自然中吐纳的自然之气和百鸟之声,沙漏一样滴滴答答地从木头中渗透出来。老练的工匠,这时可以从一块普通的木板中,听出一把小提琴的音质。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大器”。